春末夏初毒蟲多,幼童頻遭蟲親密接觸
記者 胡勇 通訊員 張璟禕
隨著氣溫逐日升高,蚊蟲漸漸甦醒,人們也脫掉了厚衣服,露出手腳。礄口區3歲女童郊遊歸來後,手腳上長黃豆大水皰,把一家人嚇的不清,醫生檢查說這竟然是被蟲咬所致。專家提醒,春末夏初,節肢動物大量出動,隱翅蟲、蜱蟲、跳蚤要尤其當心。
花叢中待半天,手腳上長「黃豆大」水皰
5月19日,家住礄口3歲的萱萱(化名),女孩,這周末趁著空氣涼爽與家人一道驅車到黃陂踏青。萱萱酷愛拍照,這次特地穿著美美的花裙子前往。溫度不高,風景又美,爸爸拿著相機對她就是一陣猛拍,萱萱也十分配合擺各種姿勢。
可就在當天傍晚,萱萱感覺身上奇癢難忍,仔細檢查發現手腳上起了不少紅點點。短短幾分鐘紅點迅速變大形成紅包,有的上面甚至長了黃豆大的水皰,萱萱抓破了好幾個水皰,手腳上頓時往外流黃水,樣子看上去特別恐怖,將全車人都嚇的不輕。一家人顧不上回家,到了武漢後便直接趕來了武漢兒童醫院。
「我家娃這是不是得了手足口啊?手上腳上都是水皰」萱萱的爸爸抱著孩子跑到了導診臺。「這水皰看上去跟手足口不太一樣,建議您去皮膚科看看」在導診師周梅老師的建議下,一家人急急忙忙來到了皮膚科。經過皮膚科付桂莉主任仔細檢查,萱萱不僅手腳上有水皰,而且身上也有不少紅色的丘疹,與蟲咬皮炎的症狀相似。經過對症治療,萱萱的情況得以改善,終於沒有那麼癢了,一家人這才放心的回了家。
外出踏青遭遇隱翅蟲,4歲男童眼角流膿
被昆蟲親密接觸的不止萱萱一人。這周末家住漢陽的現年4歲的辰辰遇到了傳說中的的隱翅蟲,眼角紅腫、化膿,吃了不少苦。
5月18日中午,辰辰和爸爸到木蘭湖邊釣魚,爸爸給他在樹林間紮起了吊床。爸爸釣魚,孩子在吊床上蕩啊蕩,互不打擾愜意極了。可在睡夢中辰辰感覺左眼角瘙癢,順勢便用手揉了下,可沒想到一會兒工夫辰辰眼角像火燒一樣疼。
爸爸聞聲一看,在辰辰左眼角處紅紅的,上面還有昆蟲的殘肢。起初以為不打緊,爸爸用礦泉水進行了簡單的清潔,可沒想到隨後辰辰整個左眼眶都紅腫了起來,原本疼痛的部位也長起了密密麻麻的小水皰。家裡人拿出防蚊蟲叮咬的藥給他擦了,可症狀卻並未減輕,回到家後,患處水皰從透明變成淡黃色膿皰,輕輕碰上去疼痛明顯。
趕緊帶他前往武漢兒童醫院就診,經過醫護人員初步判斷,辰辰拍死的昆蟲極有可能是隱翅蟲,這種昆蟲體液有毒,辰辰將其拍碎,殘肢中的體液接觸皮膚引起的接觸性皮炎。
醫生對其患處進行清潔,適當進行軟膏抗炎症治療,待1到2周後結痂痊癒。
記者從武漢兒童醫院皮膚科了解到,自從4、5月天氣轉暖以來被蟲「親密接觸」的患兒明顯增多了起來。「幾乎每天都有被蟲咬傷前來就診的,一上午就可以遇到6、7個」武漢兒童醫院皮膚科付桂莉主任介紹,前來就診的孩子當中有的身上被咬幾十個包,有的被咬的眼睛腫的睜不開,小手腫的像饅頭,也有出現很多水皰,家人誤以為孩子得了傳染病。
付主任說,每年春夏交替時蟲咬皮炎會明顯增多,這與家長普遍忽略了做防護工作,認為只有夏天才要當心蚊蟲叮咬有關。其實春夏交替季節,天氣溼熱,節肢昆蟲甦醒大量出動,孩子缺乏防護進入草叢就容易中招。尤其是蚊蟲、跳蚤、隱翅蟲等毒蟲,孩子皮膚嬌嫩一旦被咬,特別容易出現丘疹、水皰甚至膿皰。
付桂莉主任醫師提醒,家長帶孩子外出踏青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穿長袖長褲,提前噴好防蚊噴霧,此外孩子應儘量少的接觸草叢,降低蟲咬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