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
長春市兒童醫院皮膚科
接診一位小患者,
6歲的童童(化名)頭疼不止
被家長緊急送醫,
醫生竟然在孩子頭上
「捉」出一隻蜱蟲!!
「以前就聽媒體報導過,沒想到孩子竟然遇到了。」童童家長心疼地說。端午節最後一天假期,童童和家人到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玩,沒想到回家後,童童就開始頭疼。童童媽媽查看發現,孩子頭頂有一隻蟲子,已經鑽入頭皮,自己取了好久也沒取出。擔心發生意外,一家人帶著孩子來到醫院。
長春市兒童醫院皮膚科王永平主任接診後,經過詢問病情和仔細檢查,發現蜱蟲仍存活著,馬上決定採取非創傷方法取蟲方案,儘量減少患兒痛苦。
經過一個多小時操作,終於將蟲子成功完整拔出,童童的頭疼病好了。據王永平介紹,從童童頭頂取出的是蜱蟲,每年夏季門診會偶爾接診到這類患者。
近年我省被蜱蟲叮咬的案例:
2010年7月末和8月初,一50多歲汪清縣男子和一20多歲敦化市男青年因遭蜱蟲叮咬患森林腦炎死亡。
2011年6月13日,白山市江源區47歲朱某經醫生搶救無效後死亡。他是上山採野菜時被蜱蟲咬了,後被確診患上森林腦炎。
2014年4月中旬,長春市民吳某帶著4歲大的女兒到長春一公園挖野菜。孩子回來後被發現頭頂有一個帶著觸角的「肉瘤」,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竟是蜱蟲,所幸被成功取出。
關於蜱蟲這些你應該知道
活躍時間
蜱蟲是一種寄生蟲,春夏季是蜱蟲的繁殖季節。
活躍地點
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裡,或寄宿在貓、狗、牛、羊等動物身上。
攜帶病毒
蜱蟲攜帶的致病微生物種類眾多,目前已知蜱蟲可攜帶83種病毒、31種細菌、32種原蟲。
處理辦法
「被蜱蟲咬了,一定不要用手直接拔取,更不要捏碎它。」王永平提醒說,正確的方法是:用酒精塗在蜱蟲身上(無酒精時,也可用乙醚、煤油、松節油等代替),使它頭部放鬆,然後再用尖頭鑷子取下蜱蟲。切勿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將蜱蟲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如果出現發熱、局部傷口感染等症狀,要及時就診。
防蜱蟲方法
1.穿著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衣長褲,在暴露的皮膚上噴塗驅蚊液。2.對寵物進行及時清潔、洗澡。外出遊玩時儘量與野生動物、農村家畜保持距離。3.回家後,換掉所有衣服,立即洗澡,檢查頭皮、耳後、頸部、腋窩、膕部、手腕、腹股溝這些有皮膚褶皺的地方。
除此之外,
夏天來了,
被蚊蟲叮咬別不當回事!
5月17日早上,於鳳蘭起床後發現,他的右腳踝有兩個黃豆粒大小的紅包,很癢。因為每天都在林區工作,被蚊蟲叮咬是常事,她就擦了點藥酒,並沒當回事。
鐵力市居民於鳳蘭:「18號就開始高燒,19號高燒。由於發燒,渾身感覺冷」,在現在這種氣溫下,於鳳蘭居然是點著電褥子,穿著襪子和衣服睡的覺。」
等到20號中午一脫襪,尋思插電褥子出點汗吧。一脫襪子,就看腳脖子到膝蓋這兒,就是變色了。於鳳蘭發現,她的膝蓋到右腳踝全部紅腫,而且還起了水泡。家人趕緊把她送到當地的醫院,但治療的效果不是很理想。5月21日,於鳳蘭轉院到了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住院治療。
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急診科毒蟲叮咬治療中心主任王偉:「到我們醫院的時候,高燒40度,整個下肢顏色暗紅。來以後馬上對她進行會診,進行一些基礎類檢查,懷疑是毒蟲叮咬引起的蟲咬性皮炎,炎症感染非常重。」醫生介紹,於鳳蘭雖然病情有些嚴重,但好在就醫及時,經過十天左右的治療後,已經基本恢復正常了。
醫生介紹:
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接診很多被各類蚊蟲叮咬的患者。近期被蜱蟲叮咬的患者比較多,再過一陣還可能出現被毒蜂或毒蛇叮咬的患者。
一旦外出叮咬,
如果感覺不適,
還是要第一時間就診。
另外大家外出遊玩的時候,
儘量做好防咬措施,
比如儘量穿長衣長褲,
多噴點防各類蚊蟲的噴劑等等!
◆來源:長春晚報微信綜合整理自新聞夜航 記者:于慧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謝謝
本期編輯: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