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
蟎蟲
跳蚤
隱翅蟲
夏季雨水多,蚊蟲繁殖速度快,家長應注意環境衛生,帶孩子外出儘量避開花壇和草叢,最好穿長袖衣褲,雨後不要在潮溼的地方停留。
夏季防蟲攻略
被蟲叮咬後患上怪病的案例並不少,尤其夏季高溫溼熱。劉冬梅列出了我市夏季幾種咬人害蟲:蟎蟲、跳蚤、隱翅蟲、蜱蟲等,這些均是夏季最常見、最猖狂的。她提醒市民,夏季雨水多,蚊蟲繁殖速度快,家長應注意環境衛生,帶孩子外出儘量避開花壇和草叢,最好穿長袖衣褲,雨後不要在潮溼的地方停留。晚上入睡後,儘量使用蚊帳。要注意寵物的清潔和定期消毒,最好避免與寵物近距離接觸。
在被毒蟲叮咬之後也不要驚慌,首先,要防止毒液被身體吸收,因為一些毒蟲的毒素會引起全身反應。如果有毒刺,要及時去除,避免局部反應更嚴重。也可以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毒。如果傷口的位置是在肢體末端,也可以用繩子紮緊咬傷部位,以延緩毒素蔓延,但每隔幾分鐘需要放開一下,避免末端血流不暢太久導致壞死;其次,有些毒蟲的毒液一般都是偏酸性的,叮咬後可以局部外塗偏鹼性的物質中和毒性,減輕痛苦。如生活中常用的肥皂水、蘇打水等等;第三,量體溫查高燒。有些毒蟲咬傷僅僅是局部紅腫,問題不大,但也有一些毒蜂、蠍子、蜈蚣蜇傷會引起全身反應。如果被叮咬者出現胸悶氣短、呼吸急促,頭暈,體溫上升,全身皮膚出現風團樣皮疹時,這說明毒素已經引起神經系統症狀,應迅速送到最近的醫院或醫務所處理,越快越好。
隨著氣溫升高,各種蚊蟲逐漸增多,無論做了多少預防措施,還是免不了被叮咬。而當蟲子落在身上,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拍死它,不過有些蟲子還真不能拍。前幾天,東陽一對夫婦針對兒子頭上蜱蟲的處理方式得到了醫生點讚———要知道,處理不當會有致命危險。
頭皮拔出一隻活蜱蟲
周末帶孩子回了趟農村,沒想到鬧了出「鄉下遇險記」,被蜱蟲鑽了空子。據蔣先生描述,他們在給5歲的兒子理髮時,發現小傢伙頭上莫名長出了一個包。令人咋舌的是,等到小光頭出落,大家發現孩子頭皮上的「包」竟是一隻扎入頭皮中的蜱蟲,其頭部已經牢牢鑽入頭皮中,半個身子露在外面。得知是蜱蟲,蔣先生夫婦著實被嚇了一跳。
對蜱蟲有所了解的他們,深知被此蟲咬傷的危險,如不立即取出蟲體,或萬一取蟲時殘留體內,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他們先後嘗試了酒精、碘伏刺激,以期蜱蟲鬆口被拔出,結果蜱蟲紋絲不動,牢牢叮在兒子頭上。蔣先生立即趕往東陽市中醫院外科門診。
藉助麻藥,外科副主任醫師葉烜偉三下五除二將蟲體取了出來,取出時竟還是條活的蜱蟲。「蜱蟲是人畜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俗稱狗鱉、草別子、牛蝨、草蜱蟲、狗豆子、牛鱉子。一旦寄宿人體,可能攜帶病毒,引起高熱,有些品種還有致命危險。」
蜱蟲叮咬人後會散發一種麻醉,將頭埋在皮膚內吸血,但宿主卻多無痛感,導致難以及時察覺,這也正是蜱蟲的可怕之處。蜱蟲在吸血時口器可牢牢地固定在宿主皮膚上,若強行拔除,易將頭折斷於皮膚內,同樣有感染風險。若置之不理,會為日後埋下了隱患。
這次,蔣先生如果不是剛好給兒子理了個發,小插曲也許就變為了大悲劇。為此,他深感慶幸。
蔣先生推測,兒子頭上的蜱蟲可能和鄉間四處流走的小狗有關。
據了解,蜱蟲一般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於動物皮毛間。其嗅覺靈敏,能在幾米之外嗅到宿主的氣味,爬到高處等候覓食,當人和動物經過時,伺機跳下吸血。
「蟲咬性皮炎」患者增多
連日來,市第五醫院的皮膚科門診每天接診的因蚊蟲叮咬而導致蟲咬性皮炎的患者增多,「被蚊蟲叮咬後,輕者皮膚局部會出現紅腫、癢痛,過敏體質的還可能出現胸悶、過敏性休克等比較嚴重的症狀,若是被一些害蟲叮咬,處理不當還會有致命危險。」該院皮膚科主任劉冬梅提醒。
上周末,市民李先生和家人選擇了爬山避暑。他在經過一處林間草叢時,突然覺得胳膊上有點刺痛,抬胳膊一看,一隻紅黑相間的怪蟲子正在胳膊上爬得起勁。李先生一巴掌猛拍下去,小蟲子死了。「除了蟲子屍體外,皮膚上還有一點黑黑的東西,我趕緊拿紙巾擦掉。但沒想到,拍死蟲子的地方漸漸紅腫了起來,後來還起了針尖大小的水皰,痛得難受。」李先生回憶。
懂些醫學常識的李先生沒有用手去抓撓止癢,草草結束爬山行程,趕到市第五醫院皮膚科問診。
「這是隱翅蟲皮炎。」劉冬梅接診後做出判斷,並做了必要處理,叮囑李先生用冷水衝洗,外凃燒傷藥膏,大約一周左右,傷痕才逐漸消退,局部還留下了淡褐色的色素沉著。
劉冬梅介紹,隱翅蟲別名叫「影子蟲」,很小,整個身體由橘黃色和黑色相間組成,長得很像螞蟻。隱翅蟲本身是不會咬人的,但它的體液有毒,拍死會分泌出強酸性的液體,造成皮膚起泡及潰爛,也就是常說的隱翅蟲皮炎。如果隱翅蟲爬到人身上,會留下一條條紅色痕跡,如果伸手拍死隱翅蟲,其體液沾到皮膚上,就會引起局部皮膚的灼傷。
「在野外活動時,看到不明的蟲子不要拍死,可以用嘴吹走。」劉冬梅表示,蟲咬皮炎好發在頭部、面部、頸部、四肢和胸背外露部位。她提醒,夏季潮溼多雨,前往野外草地、樹叢、河邊,最好穿著長袖長褲和襪子,防止遭隱翅蟲襲擊。
童童是一名二年級的學生,最近天熱媽媽給他的兒童床換了涼蓆,剛睡了幾天,身上就起了一身包,渾身發癢。經過醫生診斷,認定是因蟎蟲叮咬而引起的蟎蟲性皮炎。劉冬梅提醒,小孩子皮膚嬌嫩,對蟎蟲叮咬很敏感,容易起包。市民在翻出去年的涼蓆使用前,應仔細洗刷一遍,再用熱水燙一燙,最好用電熨鬥熨燙後,最後放在太陽底下暴曬一下,這樣才能殺死涼蓆中殘存的蟎蟲,不留潛在隱患。此外,市民外出旅遊住旅館時,應儘量選擇衛生條件好的旅館,以防蟎蟲侵襲。
標 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