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頭不大危害不小,哪些蟲子是「狠角色」?

2021-01-13 中國金華網
個頭不大危害不小,哪些蟲子是「狠角色」?
發布日期: 2017-06-02 來源: 作者: 方玲珊 字號:[ 大 中 小 ]

  
  蜱蟲 
  
  蟎蟲 
  
  跳蚤
  
  隱翅蟲

  夏季雨水多,蚊蟲繁殖速度快,家長應注意環境衛生,帶孩子外出儘量避開花壇和草叢,最好穿長袖衣褲,雨後不要在潮溼的地方停留。
  夏季防蟲攻略
  被蟲叮咬後患上怪病的案例並不少,尤其夏季高溫溼熱。劉冬梅列出了我市夏季幾種咬人害蟲:蟎蟲、跳蚤、隱翅蟲、蜱蟲等,這些均是夏季最常見、最猖狂的。她提醒市民,夏季雨水多,蚊蟲繁殖速度快,家長應注意環境衛生,帶孩子外出儘量避開花壇和草叢,最好穿長袖衣褲,雨後不要在潮溼的地方停留。晚上入睡後,儘量使用蚊帳。要注意寵物的清潔和定期消毒,最好避免與寵物近距離接觸。
  在被毒蟲叮咬之後也不要驚慌,首先,要防止毒液被身體吸收,因為一些毒蟲的毒素會引起全身反應。如果有毒刺,要及時去除,避免局部反應更嚴重。也可以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毒。如果傷口的位置是在肢體末端,也可以用繩子紮緊咬傷部位,以延緩毒素蔓延,但每隔幾分鐘需要放開一下,避免末端血流不暢太久導致壞死;其次,有些毒蟲的毒液一般都是偏酸性的,叮咬後可以局部外塗偏鹼性的物質中和毒性,減輕痛苦。如生活中常用的肥皂水、蘇打水等等;第三,量體溫查高燒。有些毒蟲咬傷僅僅是局部紅腫,問題不大,但也有一些毒蜂、蠍子、蜈蚣蜇傷會引起全身反應。如果被叮咬者出現胸悶氣短、呼吸急促,頭暈,體溫上升,全身皮膚出現風團樣皮疹時,這說明毒素已經引起神經系統症狀,應迅速送到最近的醫院或醫務所處理,越快越好。
  隨著氣溫升高,各種蚊蟲逐漸增多,無論做了多少預防措施,還是免不了被叮咬。而當蟲子落在身上,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拍死它,不過有些蟲子還真不能拍。前幾天,東陽一對夫婦針對兒子頭上蜱蟲的處理方式得到了醫生點讚———要知道,處理不當會有致命危險。
  頭皮拔出一隻活蜱蟲
  周末帶孩子回了趟農村,沒想到鬧了出「鄉下遇險記」,被蜱蟲鑽了空子。據蔣先生描述,他們在給5歲的兒子理髮時,發現小傢伙頭上莫名長出了一個包。令人咋舌的是,等到小光頭出落,大家發現孩子頭皮上的「包」竟是一隻扎入頭皮中的蜱蟲,其頭部已經牢牢鑽入頭皮中,半個身子露在外面。得知是蜱蟲,蔣先生夫婦著實被嚇了一跳。
  對蜱蟲有所了解的他們,深知被此蟲咬傷的危險,如不立即取出蟲體,或萬一取蟲時殘留體內,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他們先後嘗試了酒精、碘伏刺激,以期蜱蟲鬆口被拔出,結果蜱蟲紋絲不動,牢牢叮在兒子頭上。蔣先生立即趕往東陽市中醫院外科門診。
  藉助麻藥,外科副主任醫師葉烜偉三下五除二將蟲體取了出來,取出時竟還是條活的蜱蟲。「蜱蟲是人畜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俗稱狗鱉、草別子、牛蝨、草蜱蟲、狗豆子、牛鱉子。一旦寄宿人體,可能攜帶病毒,引起高熱,有些品種還有致命危險。」
  蜱蟲叮咬人後會散發一種麻醉,將頭埋在皮膚內吸血,但宿主卻多無痛感,導致難以及時察覺,這也正是蜱蟲的可怕之處。蜱蟲在吸血時口器可牢牢地固定在宿主皮膚上,若強行拔除,易將頭折斷於皮膚內,同樣有感染風險。若置之不理,會為日後埋下了隱患。
  這次,蔣先生如果不是剛好給兒子理了個發,小插曲也許就變為了大悲劇。為此,他深感慶幸。
  蔣先生推測,兒子頭上的蜱蟲可能和鄉間四處流走的小狗有關。
  據了解,蜱蟲一般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於動物皮毛間。其嗅覺靈敏,能在幾米之外嗅到宿主的氣味,爬到高處等候覓食,當人和動物經過時,伺機跳下吸血。
  「蟲咬性皮炎」患者增多
  連日來,市第五醫院的皮膚科門診每天接診的因蚊蟲叮咬而導致蟲咬性皮炎的患者增多,「被蚊蟲叮咬後,輕者皮膚局部會出現紅腫、癢痛,過敏體質的還可能出現胸悶、過敏性休克等比較嚴重的症狀,若是被一些害蟲叮咬,處理不當還會有致命危險。」該院皮膚科主任劉冬梅提醒。
  上周末,市民李先生和家人選擇了爬山避暑。他在經過一處林間草叢時,突然覺得胳膊上有點刺痛,抬胳膊一看,一隻紅黑相間的怪蟲子正在胳膊上爬得起勁。李先生一巴掌猛拍下去,小蟲子死了。「除了蟲子屍體外,皮膚上還有一點黑黑的東西,我趕緊拿紙巾擦掉。但沒想到,拍死蟲子的地方漸漸紅腫了起來,後來還起了針尖大小的水皰,痛得難受。」李先生回憶。
  懂些醫學常識的李先生沒有用手去抓撓止癢,草草結束爬山行程,趕到市第五醫院皮膚科問診。
  「這是隱翅蟲皮炎。」劉冬梅接診後做出判斷,並做了必要處理,叮囑李先生用冷水衝洗,外凃燒傷藥膏,大約一周左右,傷痕才逐漸消退,局部還留下了淡褐色的色素沉著。
  劉冬梅介紹,隱翅蟲別名叫「影子蟲」,很小,整個身體由橘黃色和黑色相間組成,長得很像螞蟻。隱翅蟲本身是不會咬人的,但它的體液有毒,拍死會分泌出強酸性的液體,造成皮膚起泡及潰爛,也就是常說的隱翅蟲皮炎。如果隱翅蟲爬到人身上,會留下一條條紅色痕跡,如果伸手拍死隱翅蟲,其體液沾到皮膚上,就會引起局部皮膚的灼傷。
  「在野外活動時,看到不明的蟲子不要拍死,可以用嘴吹走。」劉冬梅表示,蟲咬皮炎好發在頭部、面部、頸部、四肢和胸背外露部位。她提醒,夏季潮溼多雨,前往野外草地、樹叢、河邊,最好穿著長袖長褲和襪子,防止遭隱翅蟲襲擊。
  童童是一名二年級的學生,最近天熱媽媽給他的兒童床換了涼蓆,剛睡了幾天,身上就起了一身包,渾身發癢。經過醫生診斷,認定是因蟎蟲叮咬而引起的蟎蟲性皮炎。劉冬梅提醒,小孩子皮膚嬌嫩,對蟎蟲叮咬很敏感,容易起包。市民在翻出去年的涼蓆使用前,應仔細洗刷一遍,再用熱水燙一燙,最好用電熨鬥熨燙後,最後放在太陽底下暴曬一下,這樣才能殺死涼蓆中殘存的蟎蟲,不留潛在隱患。此外,市民外出旅遊住旅館時,應儘量選擇衛生條件好的旅館,以防蟎蟲侵襲。    

 

 

 

 

標  籤:

 

相關焦點

  • 長沙槐樹飛出咬人小「葉蟬」 專家:對人體危害不大
    7月27日,長沙市德雅路瀏陽河路口,路邊槐樹樹葉背面有很多白色的小蟲卵,不經提醒,很難發現。中國園林網7月28日消息:在長沙市德雅路做了十幾年生意的陳女士說,夏天到了,她店鋪前的幾棵大樹常飛出很多小蟲子,比蚊子小,還會咬人。陳女士被這種蟲咬了很多小包,每天只能穿長衣長褲。全身武裝防毒蟲27日上午,記者在德雅路瀏陽河路口看到,一邊是樟樹,另一邊是槐樹。靠樟樹一邊的商鋪照常營業,靠槐樹這邊的店鋪卻常常關門。
  • 「好奇」牌尿不溼驚現蠅蛆 醫生稱對孩子危害不大
    廠家金佰利有限公司在接到投訴後,安排了金華代理商去方輝家拿取「問題樣本」和蟲子,並快遞到北京進行檢測。  尿不溼的生產廠家金佰利有限公司公關經理蔡敏說,經過核實,這確實是原裝進口的公司產品。  對於蟲子對嬰兒的危害、進入尿不溼的原因、事件的處理方案,雙方都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  目前,第三方檢測機構已介入調查。
  • 吃起蟲子來,哪裡的人最狠?
    砢磣不礙味美。很多人都「敗」在了第一口上,從此踏入了不吃兩串就心癢的不歸路。部分江南地區也吃蠶蛹,但多是小巧的桑蠶,個頭大而飽滿的柞蠶蛹只有在東北和山東才有。煙燻火燎的燒烤攤上,大嚼特嚼、滿嘴流油的他,一會兒就聲淚俱下地給你講初戀小女友的傷感往事。
  • 白色小蟲子「入侵」篔簹湖 專家:是害蟲但危害不大
    專家說,這種蟲子叫蠟蟬,在廈門比較少見,目前,有關部門已採取了除蟲措施。[現場] 紅樹林爬滿白蟲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篔簹湖湖心島附近的導流堤。在導流堤邊上,有一片上萬平方米的紅樹林。據了解,這片紅樹林是人工移植的,目的是保護篔簹湖生態環境。
  • 紅色蟲子好嚇人 究竟是怎麼回事?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天山北路人行道的樹木和地上,有不少紅色的蟲子。這些蟲子個頭不大,有6隻腳和2根長長的觸鬚,有的在樹上爬,有的聚在落葉周圍。據附近居民的介紹,這些蟲子出現已經有三四天了。據周邊居民說,這些蟲子的生長速度非常快,附近好幾顆樹木都有這些蟲子。他們就非常擔心,這些蟲子會破壞樹木,甚至對人體有害。
  • 玉米不發芽,甘蔗長不大?原來這是種蟲子搗的鬼!
    有一種奇怪的蟲子,全身呈現黑色、或者灰色、黑灰色、黑綠色等等,硬殼,小朋友很喜歡抓來玩,主要是每次抓住之後他就會身體和頭猛地向下磕,就和求饒或者投降的姿勢似的,所以也被叫做磕頭蟲。村裡老人說:在昆蟲裡面,磕頭蟲是最沒有骨氣的蟲子了,別的蟲子都想辦法逃走,只有這磕頭蟲,要麼就是磕頭,要麼就裝死。並且村裡老人還不止一次地告誡我:做人千萬不要做成「磕頭蟲」一樣的懦夫!其實這長大之後的磕頭蟲,也就是我們嬉笑的對象。但是磕頭蟲的幼蟲卻真的是農村的一大禍害,因為這黃色的小蟲子是真的在危害莊稼。這磕頭蟲的幼蟲有著自己的學名,叫「金針蟲」。
  • 它是自然界的「藍色精靈」,雖個頭不大,卻是國寶級的存在
    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種植物,它是大自然中的「藍色精靈」,雖然個頭不大,卻是國寶級的存在。這種植物就是天藍蘑菇,它的學名叫做霍氏粉褶菌。有人可能會說:「蘑菇有什麼稀奇的?我不僅見得多,吃的也不少,每次吃火鍋我都往鍋裡面扔兩把。」不過您還別說,這種天藍蘑菇您還不一定真就見過。
  • 家裡最常常見的幾種蟲子?蟲子對我們生活造成哪些隱患
    由此可見,家裡的害蟲威脅還遠遠沒有達到徹底的消除;    那麼,我們家中最常見的蟲子有哪些呢?這些害蟲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都會有哪些隱患?白威蟲控告訴您;  1、打不死的小強:蟑螂歷經幾億年的繁殖,生命力極強,家中發現一隻蟑螂,好吧,大意吧!
  • 6種吃蟲子的花,家裡養1盆,蟲子都被嚇跑了!
    所以,花花決定今年早點準備幾盆驅蟲子的花,這樣就再也不用為家裡招蟲子而煩惱了!捕蠅草想要殺滅家裡的蒼蠅,那不如來盆捕蠅草吧,別看捕蟲草的個頭不大,但是它捕捉蒼蠅等小昆蟲的效果可是不錯呢!捕蠅草葉片能分泌蜜腺,吸引蟲子前來,鋸齒狀的葉片就緊密閉合,將蟲子完全關在葉子裡,然後再分泌溶解劑之類的成分,將蟲子慢慢消化成自身需要的養分!不過也因為它個頭小,所以太大的蟲子,捉住後有可能會逃脫。
  • 養花最常見的6種蟲子,別不當回事,這些危害對花卉影響大
    養花最常見的6種蟲子,別不當回事,這些危害對花卉影響大 在養護植株的過程中,最讓花友們煩惱的無非是盆栽裡面有蟲子了,這些蟲害可以說是影響花卉生長的罪魁禍首,甚至有的還會把植株給吃掉了。今天小花就來盤點花盆中很常見的幾種蟲子,有這種情況的花友可要趕緊採取措施除蟲了,千萬不能大意疏忽。
  • 下水道長出來的蟲子-蛾蠓的危害有哪些
    家裡衛生間牆壁上,如果平常沒有注意,有很多小蟲子附在牆壁上,你看著會不會覺得很嚇人呢,你還不知道它到底是怎麼來的,遠看就像附在牆上的小黑點,近看就是毛茸茸的小飛蟲,它就是蛾蠓;蛾蠓與蛾子很像,卻不是同一種,有點像縮小版的蛾子,與蚊、蠅一家親,都屬於雙翅目。那蛾蠓你了解嗎?
  • 青島蜱蟲作怪殺不盡 夏季蟲子來襲如何防治(圖)
    張先生告訴記者,在裝修之前,沒有見過這種蟲子,一開始數量不多,偶爾一隻兩隻,「最近幾天,這種蟲子越來越多了!」更為驚人的是,乍一看,這種蟲子跟蜱蟲的樣子很像,莫非是那種會咬人的害蟲?  張先生仔細觀察了這種蟲子:有殼,比較硬,一碰它,它會像西瓜蟲一樣蜷縮起來,個頭比較小,跟小米粒差不多大小,不會飛,也不會咬人,爬得也不快,但是生命力很頑強,如果殺蟲劑直接噴向它的話,能殺死這種小蟲,而在家裡噴完殺蟲劑,然後關門關窗悶一下的話並沒有效果。「我每天都能弄死十幾隻,但是第二天就又有了。」
  • 來自《夢幻迪士尼》中的狠角色們
    在電影世界中,刻畫一個極富個性的「狠角色」,可以「激化矛盾」,讓劇情更加曲折動人、跌宕起伏,從而創造極高的收視票房。正如《獅子王》中奪走辛巴「王位」的皇叔刀疤,每次出場都會在影片中掀起高潮,讓影片生色不少。
  • 華中師大保安,你是啥狠角色?
    而且被打的是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大學小女生,這就讓我感到非常不解。  仔細分析事件經過不難發現,女生被打的起因就是因為在校園裡擺攤賣鞋,本來事情不大,保安出面,文明勸阻她們離開什麼都不會發生。偏偏事情會激化,而且是大打出手,用腳踩,用手肘撞,十八般武藝,盡數施展,不知這位仁兄哪裡來的那麼大的火氣,也不知道他是啥狠角色?
  • 香港黑幫電影中的這些「狠」角色,都不比古惑仔中的「烏鴉」差
    如果你點開了小編的標題,那麼請你看完,因為小編為你推薦了好多電影,人物角色(部分還是冷門高清電影)香港電影曾經風靡東南亞,小編非常喜歡看香港電影,特別是香港黑幫電影。感覺飾演黑幫電影的好多男演員個個都是演技在線氣勢不凡。
  • 臺美女車手不讓鬚眉 是男選手眼中狠角色(圖)
    美女賽車手彭子錚,飆風速度不讓鬚眉,是其他男性參賽者眼中的「狠角色」。  中新網8月4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一項繞圈摩託車賽3日在臺中市舉辦暖身賽,全場唯一女性彭子錚演出車身與地面貼身的驚險鏡頭,其展現的高超駕控技術,成為全場注目的「狠角色」。
  • 「奇異」的蟲子 幾毫米居然能跳起1米多高
    昨日上午,市民魏小姐發現了這麼一隻「奇異」的蟲子。店裡抓到了「跳高能手」魏小姐在東渡附近一家店裡上班。昨日上午,她正準備整理桌子,忽然看到桌面上有一個白色的小不點,而且一下蹦起了1米多高,直接高過她的頭部。以前從沒見過這種小蟲子,她趕緊找來一個礦泉水瓶,將它罩住。
  • 眼疾中的「狠角色」,一不小心就會致盲!
    一般來說角膜雲翳和斑翳對視力影響比較小一些,如果影響不大可以只是觀察,暫時不做處理,而白斑影響非常大。通常以導致視力下降到光感,甚至可能失明! 「角膜白斑」了解一下 大多數人對角膜白斑所知甚少,角膜白斑可以說是眼疾中一名「狠角色
  • 米罐裡的米很乾淨,為什麼放久了有蟲子?生了蟲子的大米還能吃嗎
    大家常常能夠見到的蟲子有二種,一種是奶白色的小蟲子,也有一種是黑色的小大眾甲殼蟲。這二種蟲子,實際上全是米蟲,只不過是她們分別是二種不一樣的生長發育階段。米蟲的生長發育階段分成幼蟲階段、稚蟲階段、成蛹階段和若蟲階段這四個階段。幼蟲階段的米蟲藏匿於稻米當中,他們十分細微,是大家人眼沒法見到的。
  • 它常生在樹根下,個頭不大,但價值卻要300元一斤,認識嗎?
    摘要:它常生在樹根下,個頭不大,但價值卻要300元一斤,認識嗎?每當經過一個地方,只要有到樹木,它的樹根處,都會掉了非常多的樹葉,因為時間長了,那些掉落的樹葉堆積的越來越厚,經過常年的日積月累,老葉子腐爛最後轉化為土壤,但這種土壤的營養成分非常高,往往會滋生出很多的矮小物種,比如這種名為蛇菰的就是其中一種,它常生長在樹根下,個頭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