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起蟲子來,哪裡的人最狠?

2020-12-06 有意思報告

(友情提示:內文沒什麼高能預警,放心觀看)

一個新研究,有點嚇人:

由於全球食物短缺,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表示,昆蟲或將成為人類的新食物,營養又環保。

大多數人驚聲尖叫,並顫抖地回想起電影《雪國列車》裡,最下等車廂的窮人被迫吃掉用小強熬成的營養棒求生的情節。

而另一批早已習慣以吃蟲為樂的狠人,此時正在心裡暗爽:看來我早已走到時代前沿。

《流浪地球》裡,姥爺韓子昂送給官員的蚯蚓幹,同樣是他們渴望收到的頂級臻品。

這批食蟲狠人裡,有你嗎?

東北烤蠶蛹

「砢磣不礙吃飯啊」

作為一個東北銀,每次回到遼寧老家,大琦來不及放行李,直奔樓下的王哥燒烤攤:「老樣子,來五串烤蠶蛹配哈啤,要肥的昂!」

直到咬到第一口蠶蛹,酥脆香口,肉質勁道,牙齒撕扯時半凝固的爆漿四溢,嘗到這滋味才算真正回家了。

( 截圖by紀錄片《人生一串》)

對於東北人來說,喊麥是輕民謠,燒烤才是重金屬,烤蠶蛹則屬於死亡金屬。

這道黑暗料理之所以讓人望而卻步,除去醜陋的外形,流動的爆漿,最嚇人的是燻烤時活蠶蛹還在動!而數分鐘後,肥美的汁肉噼噼啪啪地爆裂,香氣鑽鼻。

砢磣不礙味美。很多人都「敗」在了第一口上,從此踏入了不吃兩串就心癢的不歸路。

部分江南地區也吃蠶蛹,但多是小巧的桑蠶,個頭大而飽滿的柞蠶蛹只有在東北和山東才有。生為蠶蛹,總逃不過被辣炒、油炸、碳烤、幹煸、五香的命運,但了結在燒烤架上依然是東北柞蠶蛹最榮耀的死法。

(截圖by紀錄片《人生一串》)

這是老饕才能享受的人間美味,也是東北燒烤的靈魂所在。

如果你想走入一個東北紋身大漢內心深處,不妨約他吃頓蠶蛹燒烤。煙燻火燎的燒烤攤上,大嚼特嚼、滿嘴流油的他,一會兒就聲淚俱下地給你講初戀小女友的傷感往事。

淮北人炸蝶喇猴

「小龍蝦都要讓三分」

如果說肥美的蠶蛹是上天給東北人的恩惠,那麼嘎嘣脆的蝶喇猴(知了的幼蟲)就是中原土地給淮北(淮河以北地區)人的豪禮。

淮北人聊起「蝶喇猴」,十有八九會眉飛色舞、狂拍大腿。

第一次看到這盤紅裡透黑的菜,阿良只是一個6歲的滁州男孩。伯伯夾起一個逗他:「是小男子漢就吃一個!怕什麼,香著嘞。」

焦脆鮮香,一口入魂。即使多年後小龍蝦火爆全國,都沒有這來自田野的神秘野味更誘人。

此後,年幼的阿良比同齡人更早地領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真理。夏日傍晚,他慌忙刨幾口晚飯就鑽去樹林裡捉蝶喇猴。田野地頭,房前屋後,手電筒燈光交錯,全是為這一口鮮味蜂擁而來的大人小孩。

去年杭州知了泛濫成災,市政綠化局發出請求:「知了太多,愛吃的請幫忙抓一下!」淮北人聽了羨慕到發瘋:「這就是赤裸裸的炫富!你知道現在吃個蝶喇猴有多貴嗎?」

近年來蝶喇猴的價格水漲船高,一隻要0.5元-1元不等,快趕上車釐子了。

雲南吃蟲狠人

「綠的都算菜,動的都是肉」

大琦一直以為自己是吃蟲王者,直到他交到了雲南女朋友小聶。

女孩子追劇吃零食薯片,而她手邊是一盤油炸竹蟲:「脆脆的,有股奶油爆米花味兒」;她的網購訂單裡不止有裙子、口紅,還有現貨包郵的蝗蟲、螞蚱和麵包蟲;冰箱裡更是塞滿了很多罐冰凍的幼蟬準備炒著吃,大琦一時看傻眼。

(圖by微博@段子樓)

「當然,也不是所有雲南人都愛吃蟲,」小聶解釋道,「當妹妹得知我做過青椒炒蟋蟀,她立刻買了新的鍋碗瓢盆並禁止我用。」

看到柔弱的妹子吃起蟲子來面不改色,大琦除了說一聲「姑娘我敬你是條漢子」之外,還要面帶難色地吃女友做的愛心下酒菜——油炸蠍子、椒鹽蜂蛹。

雲南有句俗語:「綠的都算菜,動的都是肉」,很多民族都有吃蟲秘籍。仡佬族喜歡吃油渣蝗蟲、酸螞蚱、糖炒蝶蛹,哈尼族過「捉螞蚱節」,布朗族做蟬醬。

而傣族幾乎可以把所有蟲都做成零食。炸竹蛹,炸螞蟻蛋,酸螞蟻拌涼菜,以及好吃指數666、恐怖指數66666的油炸花蜘蛛。

(雲南某景區吃油炸昆蟲比賽/中新網

雲南的昆蟲餐飲深受東南亞影響。據西雙版納當地廚師說,近年來不少餐館向中泰邊境居民學習了油炸水蟑螂這種網紅吃法。福建常吃的土筍凍、涼拌沙蟲,也與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南洋菜系一脈相傳。

如果要評選最厲害的昆蟲美食,墨西哥香辣蠕蟲第一個跳出來,日本黃蜂餅乾請求出戰,龍舌蘭酒幼蟲棒棒糖表示應該擁有姓名,泰國蠅蛆飯推開眾人,逕自走向頭把交椅,並與前來爭搶的義大利活蛆奶酪一番較量。

廣東的天氣預報如此清奇。圖by微博@夜市掌柜路喜喜

電影《木乃伊》中,強悍的反派已經把正方逼進絕境,正要對其進行致命一擊,卻被從天而降的聖甲蟲瞬間吞噬。

這驚險的勝利,更加印證了人類對蟲子的終極恐懼。

能克服這種深層恐懼並把蟲子吃進嘴裡的人,無異於是站在食物鄙視鏈最頂端的王者。

你不如壯起膽子嘗一口,剛開始的「噁心」,最後都變成「真香」!

作者:郭藝

相關焦點

  • 米麵放久了,裡面的蟲子哪裡來的,生了蟲子的米麵還能吃嗎?
    豆類、穀類、麵粉等時間放長了會有蟲子,這種蟲子當然是蟲子他爹娘生出來的。蟲子生兒當然還是蟲子。問題是許多人不明白,買來的米和面,裡面沒有蟲子啊,怎麼就會憑空生出蟲子呢?這就是人們過分的相信自己眼睛了。比如蟲子,有很多人眼就看不到。你睡覺的枕頭上,你的身上臉上有很多蟎蟲,你能看到嗎?蟲子很少的情況下,或者有幾個蟲卵的情況下你能看到嗎?所以,這些米麵豆類裡面出現的蟲子,都不是憑空變出來的,而是本來就有種子在裡面。
  • 米罐裡的米很乾淨,為什麼放久了會有蟲子,蟲子都是哪裡來的呢?
    經過幾天的雨和悶熱的天氣,我們家的大米裡長出了一些黑蟲子。這些蟲子很小,但是有很多。它們在米飯裡爬來爬去,看起來很噁心。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從一大包大米中挑選出幾兩種可食用的穀物。它們很軟,我們可能吃錯了。米蟲在蛹期很少被人看到。
  • 家裡的米放久了就會有蟲子,封得再嚴也沒用,蟲子都是哪裡來的?
    大米是我們家裡必不可少的一種主食,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是少不了的,不過就是吃法不太一樣,北方人一般都喜歡用大米來熬粥喝,但是南方人都喜歡吃米飯,南方人基本上每天都離不開米飯,家裡的大米,如果放的時間久的話,大米裡面就會有蟲子,很多人都會把大米密封起來,以為這樣就不會有蟲子跑進去,但是就算是密封的再嚴也沒用,裡面還是會有蟲子
  • 米放久了就會有蟲子,這些蟲子都是從哪兒來的?還能繼續吃嗎?
    大米是南方人每天必吃的主食,若是生活中沒有了大米,那麼食物便沒有了靈魂,畢竟,美味佳餚要配上米飯,才會更有味道。不過,即便大米的保質期很長,大多數人也不會一次性買幾口袋回家,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米放久了就會有蟲子,尤其是夏天的時候,若是將大米放在潮溼的區域,一段時間愛就會長出很多蟲子,看得人心裡難受。那麼這些蟲子是從哪裡來的呢?長蟲後的大米還能繼續吃嗎?
  • 密封的米罐裡,有時候為何會出現黑色的蟲子,這些蟲子是哪裡來的
    很多人都是有那樣的社會經驗,那便是本來米罐密封性得非常好,並且米也很整潔,可是要是買回來的米置放一段時間,在大伙兒開啟米罐的情況下便會發覺裡邊有很多的小蟲子。這種蟲子外觀設計類似,可是色調卻不一樣,有些是灰黑色的,有的白色的。
  • 米罐裡的米看著很乾淨,為什麼放久了有蟲子,蟲子都是哪裡來的?
    它們在大米或者我們買的穀物裡爬來爬去,看起來很噁心。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從一大包大米中挑選出還能吃的幾兩米而已,真是浪費呀。 它們是蛹的時候我們看不到的,都被打穀子的當做穀子打了,現在想想有點小驚奇,我們吃的米其實也包含著蟲蟲···成年甲蟲是我們通常看到的最常見的黑甲蟲。它們真的很多,在米裡爬來爬去動作還很靈活,如果你看到這種蟲不要懷疑就是米蟲子,白色也是。
  • 轉基因蟲子都不吃,人能吃嗎?當然能
    文/洪廣玉4、轉基因蟲子都不吃,人能吃嗎?答:這個流言利用的是人們過去建立的「化學農藥都有毒」的印象,但傳播流言的人不知道,還有一種用在有機農業的生物農藥——Bt殺蟲劑,這種農藥對人和其它哺乳動物是完全無害的,而能夠抗蟲的轉基因Bt作物所表達的Bt蛋白,它與有機農業中使用的Bt殺蟲劑本質上是一樣的。奇怪的是,這些人擔憂轉基因Bt作物,卻從不懷疑Bt殺蟲劑。
  • 最討厭受人威脅的三大星座,吃軟不吃硬,不要和他們比狠
    在生活中受人威脅是件很不爽的事情,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為了生存而慢慢選擇妥協。但仍有一些人有著不服輸的性格,個性頑強,不怕強硬,最討厭的就是受到別人的威脅,吃軟不吃硬,有話必須好好說,你狠,他們會比你更狠。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樣的星座都有誰吧?
  • 米罐裡有蟲子?明明很乾淨呀,蟲子都是從哪來
    雖然這些蟲子看上去非常的小,但是數量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的,在自己吃的米裡爬來爬去看上去也是非常的噁心的一件事情。 這就是我們說的米蟲,他們是一種遍及全世界的一種昆蟲,她們不僅會在大米中櫥夏,在很多的穀物裡也會出現,就像是小麥等都會出現他們的身影。
  • 個頭不大危害不小,哪些蟲子是「狠角色」?
    個頭不大危害不小,哪些蟲子是「狠角色」?劉冬梅列出了我市夏季幾種咬人害蟲:蟎蟲、跳蚤、隱翅蟲、蜱蟲等,這些均是夏季最常見、最猖狂的。她提醒市民,夏季雨水多,蚊蟲繁殖速度快,家長應注意環境衛生,帶孩子外出儘量避開花壇和草叢,最好穿長袖衣褲,雨後不要在潮溼的地方停留。晚上入睡後,儘量使用蚊帳。要注意寵物的清潔和定期消毒,最好避免與寵物近距離接觸。
  •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蟲子被鳥吃
    劉飛從床上一躍而起,然後快速的穿衣穿鞋洗漱,當然,洗臉的時候雙手就著水龍頭捧水洗兩下,然後用毛巾擦擦,抓起外套就匆匆開門。時間確實是太早了,百分之九九的人還躺在睡夢中,就是樹上被蟲子吃了大半的葉子,也都一動不動。至於蟲子,則半個影子也不見。早起的蟲子被鳥吃,早起的人被誰吃呢?
  • 米為何無緣無故長蟲,是哪裡來的,長蟲的糧食還能吃嗎?
    作者:文/虞子期 好端端的一袋大米,放在哪裡居然長出了「蟲子」,這還能吃嗎?很明顯,長出了「米蟲」的糧食是非常難吃的。從表面上來看,這些有「米蟲」的糧食基本上是顆粒變成麵粉。
  • 米放久了會有蟲子,那麼問題來了,那些蟲子都是哪裡來的呢?
    夏天的時候,大米特別容易生蟲子,是那種白白的像蛆一樣的蟲,有時是那種黑黑的硬殼蟲,看著讓人鬧心,但更煩的是那缸裡的米還有一半……總以為是米缸裡面沒處理乾淨導致生蟲,所以每次倒米前將米缸裡面擦了又擦,還是不行。因著這米缸「陰影」,成家後,一直不喜歡用米缸或是米桶裝米,每回都是直接從米袋裡舀米出來。當然,夏季米生蟲的問題不會因為不用米缸就不存在,仍然還是有的,不過多為黑黑的硬殼蟲。
  • 吃蟲子可拯救地球?以後人類都要吃蟲子了……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教授Arnold van Huis認為,蟲子富含蛋白質,而且飼養成本、消耗的水資源都遠遠低於牲畜,幾乎沒什麼碳足跡。如果地球人都能改吃蟲子,那拯救熱帶雨林,制止全球變暖,甚至減縮全球糧食需求量都指日可待。可食用昆蟲的市場有多大?
  • 大米放久了起「米蟲」,米蟲哪裡來?怎麼防?
    米蟲,字面意思「米中的蟲子」。事實上,米蟲學名叫「米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米、麵粉等食物如果存放不當,經常會起蟲子,我們會發現有的是灰褐色的硬殼蟲,有的是軟的白色蟲還有蟲絲。米蟲怎麼來的?這兩種蟲又是什麼蟲?今天帶科學密探—潮帶大家了解米蟲!
  • 室內的蟲子是從哪裡來的,要怎麼避免盆栽植物感染病蟲害?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在家裡養了一堆盆栽植物,夏天的時候很害怕感染病蟲害,但是你又不知道如何預防這些蟲子,那麼你就可以參考一下,首先就要知道這些病蟲害是從哪裡來的?病蟲害是從哪裡來的?盆栽植物養在室外,夏天的時候就特別容易感染病蟲害,當然這不是感染蟲子唯一的方式,即便是常年養在房間裡面的植物容易感染病蟲害。室內植物感染,蟲害主要是下面這幾個途徑:無論是從雜貨店還是超市裡面買的新鮮農產品,它們都是有可能攜帶一些病蟲害的,最常見的就是蚜蟲和粉介蟲。
  • 你為什麼不吃蟲子?
    圖/EXO你會吃蟲子麼?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別說是吃,單單是想起肉蟲來回蠕動的身軀,就已經全身發麻,隱隱作嘔。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吃蟲子呢?01.蟲子,因何離開我們的餐桌?圖/《Man vs Wild》02.你不吃,可有別人吃哦! 你可能想像不到,全世界有大約2千種可食用蟲子,而且,據聯合國統計,有近20億人會吃蟲子。
  • 米罐裡的米很乾淨,為什麼放久了有蟲子?生了蟲子的大米還能吃嗎
    若蟲,便是大家平時最普遍到的黑色小大眾甲殼蟲,他們總數許多,且常常在小米粒上跑來跑去。假如在自己的稻米中,看到了奶白色或是黑色的小蟲子,那麼不必猜疑,他們全是米蟲。蟲子到底從哪裡來?這種蟲子儘管不大,可是他們卻十分「神通廣大」,問了我身旁許多的盆友,她們家的稻米都遭受過來源於這種小蟲子的損害。
  • 米放久了會有蟲子,那麼這些蟲子都是哪裡來的呢?
    大米生蟲子在以前是很常見的事情,主要發生在儲存了2到3年的陳米中,我曾經見過有人用這個來作為反駁進化論的「證據」,覺得大米裡的蟲子就是出於某種「神奇」的變化才產生的。這確實在很久以前很難理解,畢竟大家都覺得大米倒進米缸、罐子裡面的時候沒看到有蟲子,也不是敞著口存放的,可以是放久了這個蟲子就出現了。
  • 大米放久了會生黑色的小蟲子,這些蟲子是哪裡來的?
    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那就是許久未吃的大米在吃的時候突然發現裡面有一群黑色的小蟲子,而且即使你淘洗乾淨,在煮米時,水面上還是會漂浮幾個幼蟲或者是蟲卵,搞的人一點食慾都沒有。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蟲子是哪裡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種小黑蟲的來歷。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些黑色的小蟲子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