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的 9 句禪意格言,讓你的內心更強大

2020-12-08 和訊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李小龍是全球著名的武術家,他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在於他的天賦,更在於他在武術中融匯了許多智慧,更在於他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令人深感遺憾的是,他在32歲時英年早逝。但他關於生活的格言讓我們能學到很多很多。本文作者Amardeep Parmar,原文標題9 Zen Quotes From Bruce Lee For Greater Inner Strength。

圖片來源:Amardeep Parmar創作,原圖來自BruceLee.com

太長不看版

享受快樂,但永不安於現狀——不斷努力成長,但不要忘記珍惜此刻

目標並不一定總是用於去達成的,很多時候它僅僅是為了給你方向感——我們的夢想往往並非我們一己之力就可以達成的,專注於享受過程而不是結果

真正的生活是幫助別人的生活——小小的行動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我活著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你活著也不是為了滿足我的期望——我們要做的是尊重他人,但絕不成為他人的奴隸

如果你熱愛生活,就不要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生活的組成元素——時間是我們最寶貴的東西,你永遠不會重新擁有它

只要有勇氣承認錯誤,錯誤總是可以得到原諒的——不要對自己太苛刻,學會接受你的缺點,然後繼續前進

應機處宜。該出拳就出拳,該踹就踹——訓練你的反應,這樣你就不需要考慮過多!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融會貫通,為我所用——向別人學習,但你不是他們,適應你獨特的特點

我們越重視外物,就越不重視自己——你的自我價值不在於你擁有的東西有多貴

李小龍(Bruce Lee)一生短暫,但卻仿佛充盈著幾輩子的智慧。在逝世近50年後,很多人一提起「武術家」,第一個想到的依然還是他。

他在美國出生,在香港長大,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技藝。然而他也是一個麻煩的製造者。純粹的傲慢使他不斷地與當地的黑幫成員和暴徒進行街頭鬥毆。這讓他的父母非常害怕,於是他們把他送到西雅圖來保護他的安全。

在打入好萊塢的同時,李小龍仍保持著超高強度的日常訓練。在美國,人們蜂擁著前往觀看他表演寸拳和兩指伏地挺身。他的名氣越來越大,先是出演了《青蜂俠》,然後又演了幾部電影。可以說,李小龍實現了他的夢想:成為給未來的中國巨星鋪平道路的那個人。

李小龍的訓練方法具有革命性的意義,他的方法超越了當時的體育科學,前無古人地將古老的智慧和積極的自我探索結合起來。說到這裡,讓我們來看看他最富有智慧的一些格言:

享受快樂,但永不安於現狀

這句話看似矛盾,實則不然。享受快樂,享受的是當下的快樂,而不是未來或過去的快樂。是否安於現狀說的是你將來是否想要更多的快樂。如果你熱愛生活,那麼你為什麼不想要更多的快樂?

解決這個「矛盾」的關鍵是:注重過程,而不僅僅是結局。比方說,你正在吃飯,剛吃第一口你就開心壞了,菜超級好吃。你當然想吃第二口,更想享受之後的每一口。李小龍就採取了這種方式,他有一種永不滿足的好奇心。你的快樂不應該僅僅來自某個目標的達成。比如,你可能期待著晉升,憋著口氣一直努力,想像著晉升之後會有多快樂。不過,當你達成了某個小目標,你會做的僅僅是設定一個更大的目標,剝奪自己當下的快樂,直到你達成下一個目標。

我希望自己能長命百歲,我不會追求目標達成的那種快樂,我更希望能在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同時快樂地過完我的一生。

目標並不一定總是用於去達成的,很多時候它僅僅是為了給你方向感

我們的文化太沉迷於設定目標了,仿佛只有實現這些目標才能找到自己的的價值。不應該是這樣的,李小龍十分清楚這一點。

我正在反抗S.M.A.R.T(Specific,Measurable,Achievable,Realistic,Time-Bound,即具體、可測量、可實現、可行、有時間限制)的目標。有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暢想一下未來的美好情景,只要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就很好了。我認為目標的意義更多的是為我們提供方向,而不是要求實際的成就。

以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的控制圈和關注圈為例,我們的目標往往不在我們的控制內。比如說,你想獲得晉升,但晉升可不僅取決於你的表現,更取決於其他人的表現和公司的實際情況,有時候,儘管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很好了,但依然無法達成目標。即便如此,晉升的目標總歸激勵了你去進步,這對你的一生都很有用。

真正的生活是幫助別人的生活

李小龍花了大量時間鍛鍊自己,但人們記住他的原因並不是這個。人們銘記他的原因是,他激勵了數百萬人。

西方文化鼓勵個人主義,而傳統的東方觀念更注重群體。我們所提倡的個人主義有利有弊,但也蠻可悲的,想想看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每天要花多少時間盯著屏幕,又只有多少時間在分享微笑。

我被困在了網絡世界裡,對此,我十分愧疚。我試著要求自己,但行好事,莫求讚美,因為如果不這樣做,我就無法擺脫自己內心深處對榮耀的渴望。儘管這些都是小事,但累積起來之後的那種感覺,就像是你去探望看望深陷困境的老友,或者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讓他們的生活更輕鬆一點兒。如果你把地上的垃圾撿起來扔掉,你就是在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我活著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你活著也不是為了滿足我的期望

這句話無比真實,是許多關係賴以維繫的準繩。

我們在與他人交流的時候,很容易忘記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整個世界觀,但我們永遠無法看到它。而且要知道,沒有人在此地此刻是在百分之百地想著你的,畢竟你也會時不時地走神、放空。我們可以成為某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我們永遠不能成為他們的生活。這句話對伴侶、朋友、父母、孩子等每個不同身份的人都適用。

沒有人完全清楚自己生活在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但我們可以很堅決地說,我們的生活絕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我們要做的是尊重他人,但絕不成為他人的奴隸。

如果你熱愛生活,就不要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生活的組成元素

別擔心,這不是要鼓勵你996。好好利用時間並不是說要你每天工作20個小時,而是要留心你是如何利用時間的。

好好利用時間指的是完全投入到你此刻正在做的事情中。比如說,你在看電視,它讓你捧腹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那這可不是浪費時間;但如果你覺得它特別無聊,可就因為懶得關電視而一直熬夜看,那這就是不折不扣的浪費時間行為。因此,我關閉了Netflix上的自動連播功能,並且絕不會重複看它。

李小龍從一個我們意想不到的人那裡學到了這一課,他就是好萊塢編劇斯特林·西利芬特(Stirling Silliphant)。他告訴李小龍:「任何浪費我時間的人都是在偷走我的生命。」李小龍立刻打電話取消了某個約會。事實上,我已經不再參加任何我不想參加的活動了。但你呢?其他人是不是還在不加節制地奪走你的生命?

只要有勇氣承認錯誤,錯誤總是可以得到原諒的

我知道有些人喜歡假裝他們是完美的人,但我肯定不屬於其中一員。真正以給別人帶來痛苦為樂的人是十分罕見的。我們應該記住漢隆的剃刀:

當用愚蠢足以解釋時,就不要推測別人是有惡意的。

我一生中犯過很多愚蠢的錯誤,但我從來沒有故意給別人帶來痛苦過。犯錯誤後發生的一些事情給我的教訓是,我應該更聰明一些。如果我曾經不小心傷害到別人,那我需要試著讓事情變得更好,而不是欺騙自己沒這回事兒,這毫無意義。這就是我們在犯錯之後所能做的——放下自我,承認自己錯了,然後繼續前進。

你一定也時常反覆想起自己犯過的錯吧,過去的我就是這樣,我總是最後一個原諒自己的人。但懲罰自己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沉溺於過去的錯誤可能會讓我們更有可能犯下下一個錯誤。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確保不再犯同樣錯誤,而過分自責會消耗我們的能量。

應機處宜。該出拳就出拳,該踹就踹

如果你曾經對某件事思慮過度,請舉手。但告訴人們別想太多壓根就沒用,畢竟我從來擋不住自己多想的念頭。

李小龍之所以能成為舉世矚目的武術家,是因為他將自己的反應打磨到了極致。他花了數年的努力,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終於不假思索就知道什麼時候該出手。好消息是,如果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那麼我們訓練這個技能的機會非常豐富。

他通過訓練形成了超絕的反應,而我則更喜歡使用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的原子習慣:我會找出究竟是什麼導致我有自己不喜歡的行為,然後積極地改變自己的反應,直到它成為我下意識的習慣。

提示——對手出拳

渴望——不被打在臉上

回應——閃避和反擊

獎勵——臉上沒有挨打

一開始,你可能覺得這些原子習慣過於結構化了。然而,當你數百或數千次重複這些過程時,它就會成為你下意識的反應。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融會貫通,為我所用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一直認為黑帶有著最高的地位。而當我達到黑帶,我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在空手道中,黑帶僅僅意味著你對基礎知識有了良好的理解。要發現什麼更適合自己、什麼不適合,這會兒是最好的機會。而由於無知,你更想學到足夠多的知識,幫助自己做出明智的決定。

庸人認為,李小龍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天賦過人。這完全是謊言,李小龍因為自己的缺點而最終與眾不同。因為他的視力不好,所以他才去學習主要是近距離格鬥的詠春拳。他的一條腿比另一條短,但他利用這一點讓他出腿有了更大的動力。他擁有1.5萬本武術書籍,但他根據自己的局限對所有書籍進行了改編。

從偉大的人身上學習,但不要試圖成為他們。最成功的人是那些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能夠採取行動讓自己效率最大化的人。你完全可以成為一塊拼圖,拼圖的每一小片都可以來自你所欣賞的那個人。

我們越重視外物,就越不重視自己

我們生活的意義並不來自於華而不實的東西。不過這句話對李小龍來說有點諷刺,因為他生前定製了一輛勞斯萊斯。儘管如此,這個原則仍然適用,因為物品是要被使用的,而不是要我們沉迷於它。

包是用來裝東西的;汽車是帶你從A地到B地的;鑽石不是愛的象徵,它們是切割後的化石。市場營銷的話術讓我們認為我們的自尊和價值取決於這些東西,這一切都被灌輸進了我們的頭腦中。所以如果我們選擇把自己的一部分價值附加在這些事情上,我們就會放棄對自己的控制。

你是一個企業家,身價高貴,買了一間大房子,如果你足夠聰明,那麼你應該看重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房子。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和比爾·蓋茨(Bill Gates)是出了名的節儉,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他們要把剩下的都捐贈出去。

在我看來,如果我為了給某些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購買潮流產品裝扮自己,那麼他們根本不是我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人。我需要的是因為真實的我而重視我的人,為什麼你不能做自己呢?注意留心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遺憾的是,李小龍在32歲時就英年早逝,但他的一生值得我們銘記:他對生命和成長的熱愛可以教給我們所有人很多很多。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度過愉快的一天!

譯者:喜湯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英語格言勵志短句300句 勵志英語經典短句
    英語格言勵志短句300句 勵志英語經典短句 2019-04-20 18:02:33 來源:網絡資源
  • 李小龍誕辰80周年|在人生重要節點,借書信向朋友袒露心聲
    其中,1962年9月致曹敏兒、1969年1月4日致張卓慶、1972年8月12日致水戶上原、1972年11月致麒麟,這四封信堪稱李小龍的微型自傳,讀來讓人深思和激賞。澎湃新聞經授權摘錄這四封信的內容。總而言之,我的計劃和奮鬥的目標是找到生命的真諦——內心的平靜。我知道上述種種並不意味著我一定能找到內心的平靜。但是,倘使我一心追求真正的自我實現,而不是反覆受困於思想鬥爭,就定能得償所願。為了擁有平和的心境,道家與禪宗那些超然於世的教義都值得我鑽研……可能有人會說我求成心切。但我並非如此。你看,我的抱負都源自同一個念頭——我知道我能行。
  • 新書讓你「再認識李小龍」 原來他還是個詩人
    「你以為他是一介武夫,其實你根本不了解他。」這是印在中信出版集團不久前推出的新書《再認識李小龍》封面上的一句話。恰如這句話總結的那樣,本書藉由對李小龍研究專家約翰·裡特和著名導演徐浩峰的採訪,並通過綜合整理收集自香港文化博物館、順德李小龍紀念館、李小龍基金會及美國舊金山市國立檔案館等的大量資料,詳細介紹了李小龍從出生到闖蕩影壇、揚名立萬直至突然去世的人生軌跡,其中披露了不少這位功夫巨星鮮為人知的事情。尤其出人意料的是,他原來還是一位細膩而善感的詩人。  為何喜歡寫詩?
  • 一個人內心強大的五種表現
    看到這段話時,我突然意識到這其實就是我們過好這一生的精髓所在,這個精髓就是:強大的內心。內心強大的人,即使身陷囹圄,身處陰溝裡,看到的也是滿天繁星,看到和感知到的是生命的美好。而那些內心不夠強大的人,往往只能看到的是苦澀和不堪。喬·吉拉德有句名言:我要微笑著面對整個世界,當我微笑的時候全世界都在對我笑。
  • 10句《墨菲定律》中的愛情格言,不是每一次約會,對方都會出現
    很多人都不怎麼會談戀愛,在戀愛中總是屬於被動的那一方,會開始患得患失,其實在愛情中如果你會一些墨菲定律的話,那麼,你就更能夠掌握主動權了,心理學上墨菲定律是指一個人害怕什麼,那麼這件事情就一定發生,這也同樣適用於愛情。
  • 《墨菲定律》:心理暗示也能讓事情變壞,10句格言讓你看清未來
    其實這不僅僅是現實中的一些條件導致結果發生的,還有很大的一方面是來自心理暗示,今天就和大家分享10句,關於在《墨菲定律》中,最經典的道理,當你真正理解和懂得之後,就明白了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做好準備應對的。心理暗示也能讓事情變壞,10句格言讓你看清未來。
  • 中學英語必收藏:勵志經典英語格言20句 英語作文 考試法寶
    在現在,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人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深入,英語更成為一門必須掌握的語言。我國從小學就開設英語課程,現在更是中、高考必考的三大學科之一。英語成績的優劣直接影響的最終的成績,決定著大家的未來和前途。所以,學好英語更是當務之急。而英語的學習之中,英語作文的書寫是大家的一個難點。
  • 習近平講話格言運用的特色
    習近平系列講話言近旨遠、明晰機智文風的形成,就在於恰到好處地運用了格言警句。試舉幾例: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新一屆中央常委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引用這句格言,強調了中央領導集體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的決心。
  • 丁佩跟李小龍第二次見面,因桌底下的小動作,迅速俘獲李小龍
    1972年4月的一天,丁佩接到一個電話:「丁佩小姐,李小龍跟我現在在樓下酒吧等你,你能下來嗎?」這僅僅是丁佩跟李小龍的第二次見面,但當著第三個人的面,兩個人的大膽小動作,使得感情快速升溫。第一次見面是1972年3月21日,李小龍帶著太太Linda來凱瑞酒店給她慶賀生日,李小龍一行人就餐完畢往外走,丁佩正好回酒店,撞個正著,同行的鄒文懷介紹了彼此,兩個人禮貌握手後離開,這次握手讓丁佩覺得李小龍身上仿佛有個特殊的磁場,在吸引著她。
  • 曾國藩: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熟記曾國藩的這3句箴言,你也可以做到!人生就是一個自我修煉的過程,心至苦事至盛,智慧愈苦愈明。人們明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苦短,去日苦多」,但還有勇敢去面對挫折和苦難,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邊向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比你內心強大的人都懂得牢記這五點人生的處世哲學
    因為人與人的內心不同,那些內心強大的人遇到人生中的任何問題都能泰然處之,而那些內心弱小的人遇到生活中的突然變故都會手忙腳亂。那些比你內心強大的人都懂得牢記這五點人生的處世哲學1 誰能「忍」誰就能「贏」漫漫人生路,誰能路路順,生活中很多時候,你的才能有可能遭遇「失敗」,你的機遇有可能總是「失敗」,你的計劃也有可能「失敗」,但是你的「忍耐」不可以「失敗」。
  • 讓內心變強大的10個秘密……
    你的內心強大嗎? 如何擁有強大的內心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你是否擁有這些內心強大的品質呢?
  • 內心強大的女人,最優雅
    我們不必去討好,將就,成全了別人委屈了自己,更不需要向毫不相關的人證明什麼,勇往直前的路上,只為了讓自己過的更好,讓自己有恃無恐,心安理得。當我們對於環境的改變和對未知的恐懼,內心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能夠相信自己,自我鼓勵,內心有了積極的推動力,我們的內心就變得強大了。當你內心變得強大了,你就會擁有面對失敗的勇氣。
  • 名人名言:陪我歷經半生年華的六句格言!(中英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名言>正文名人名言:陪我歷經半生年華的六句格言!   你生活中讀過或聽過最深刻的格言是什麼?   For me, these 6 are the most impressive.   對我來說,這6個最讓我印象深刻。   First:   Life is just a series of trying to make up your mind.
  • 關於人生|精選100句激發潛能的人生格言勵志警句大全
    7、人生格言,成功的人是跟別人學習經驗,失敗的人只跟自己學習經驗。8、人生格言:熱愛生活的人,生活也愛他。9、成功的速度=品德+修養+成熟度。成功的人排除萬難,失敗的人被萬難排除。成功是一種觀念,成功是一種思想,成功是一種心態,成功是一種習慣。
  • 舉世震驚的李小龍之死,像山一樣壓了丁珮一生
    為父親維權,這是如今李香凝的事業,有人說她「像箭豬一樣敏感」,任何觸碰到李小龍的行為,都能讓她炸起刺來。李香凝不允許父親被人盜用,更不能容忍任何道德上的指摘,這讓她除了要面對打不完的官司之外,還要時刻防備著「一個瘋女人的胡言亂語」。而這個女人,與47年前父親不體面的死亡有關。
  • 數學名言大集合——來看看這些經典的數學格言
    他曾講過一句名言:"大圓圈比小圓圈掌握的知識要多一點,但因為大圓圈的圓周比小圓圈的長,所以它與外界空白的接觸面也就比小圓圈大,因此更感到知識的不足,需要努力去學習"。7、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說數學比科學大得多,因為它是科學的語言。數學不僅用來寫科學,而且可以用來描寫人生。
  • 知道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是一個人強大的表現
    一直在乎別人的看法,慢慢的就會讓我們忘記自己的感受,忘記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可能是我們還不夠強大的原因。這是張紀中在《讀書人》第二季中所說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在談及張紀中是否在意別人看法的時候,他所做的回答。相比別人的看法,他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在乎別人看法的時候我們會很輕易地忽略掉自己的感受。
  • 一代宗師李小龍究竟是怎麼死的?專家借用李小龍弟弟的話說出真相
    文/行走天涯一代宗師李小龍究竟是怎麼死的?專家借用李小龍弟弟的話說出真相李小龍是我國非常有名的武學宗師,也是民國時期黃種人一直被打壓時,李小龍站了出來,他是我們的英雄。讓所有的老外都不敢輕視中國人,然而這麼有名的武學宗師才30歲出頭就不幸離開了人世,而且至今都沒有披露李小龍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而死的?導致很多人每每提起李小龍的時候總是萬分的遺憾和感慨。李小龍的離開就像鄧麗君的離開一樣,非常的突然。外界媒體揭露過各種原因,比如自殺,比如暗殺。可是不論是哪一種原因,對於李小龍來說,都不應該如此意外的撒手人寰,因為他可是武學宗師,打遍天下無敵手的。
  • 能影響你人生的格言: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其必然,順其自然!
    筆者平時就喜歡讀一些格言語錄,很多格言語錄雖然簡短,但是很有道理。就好比筆者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這條語錄:得之坦然,失之泰然,爭其必然,順其自然。筆者認為,如果你能悟透這條格言或者說是語錄,那麼足以影響你的人生。如何理解這條格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