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11月23日報導:
儘管遼足在今天下午主場擊敗了青島,但由於保級對手大連逼平了上海,這樣遼足也只能提前一輪告別了中超聯賽,遭遇了降級的命運,下個賽季他們只能屈身中甲聯賽。也許是早已對這樣的命運有所準備,因此遼足隊員以一種平靜的態度離開了球場,沒有太多的眼淚、抱怨和憤怒,無奈得接受了殘酷的結局。
降級只是危機總爆發
在擁有肇俊哲、王新欣、格裡菲斯等實力球員,並且還有楊旭、于漢超和戴琳等年輕球員,以他們的人員配備,在賽季之初,遼足並非降級的首選。這也是他們敢於把賽季目標制定為前六的重要因素吧,其實在他們本賽季的比賽中,主客場都戰平了申花、主場甚至於兩球領先過山東,只是糟糕的防守葬送了比賽。同時在和保級對手的交鋒中,遼足也沒能表現出令人信服的能力,這也註定了他們是一支畸形的球隊,實力已經不是左右他們戰績的決定性因素。
自從中超聯賽開始以來,遼足幾乎每年都在為生存而奮戰,雖然以他們的實力而言,保級不是太大的問題,但連續數年徘徊在降級區,也足以證明遼足的根基始終都在動搖中,沒有穩定的東家支撐、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球員們一支處於流浪之中。
遼足的球員們無疑是最失意的人,因為他們將不知道下賽季為誰而戰,人心浮動恐怕是此前早已出現的現象。而遼足投資人過早的表態,還會支持球隊打中甲,但誰也不能否認,這樣的態度影響了球員們的心態。假若換成中超其他球隊,或許早就該遭遇降級的命運,而遼足能夠數年支撐,本賽季的降級也基本算是危機的總爆發。
輪迴重演必須死亡
遼足在1995年降級之後,經歷了次級聯賽的蟄伏之後,憑藉著雄厚的人才積累,在他們1998賽季打回了頂級聯賽,差點重演了中國的「凱澤斯勞滕神話」。當時的遼足人才濟濟,這是他們騰飛的基礎所在,而現在遼足已經完全失去了後備的能力,人才的過度流失讓他們只能日漸衰落,俱樂部頻繁的內亂也困擾著遼足的生存,這也成為了遼足徹底墮落的根源所在。
死亡是為了更好的生存,對於遼足來說,只有徹底地慘痛,或許才能震撼投資人和一些球員們的心靈,珍惜以後的日子。畢竟如果遼足繼續這樣混下去,不僅沒有人能夠拯救他們,只能令關心他們的球迷們更加絕望,引發更大的動亂和痛苦。
作為國內足壇唯一的十連冠,遼足的生存何嘗不是中國足球演變的真實寫照;國字號球隊的連續失敗,也反襯出了昔日王者早已淪落。要想再次重溫強者的風範,遼足必須以時間來作為代價,進行徹底的調整和整頓,不僅包括後備人才的培養方面,更需要有一個熱心的投資人,建立一支穩定和規範的俱樂部。
今天遼足的中超路終於走到了盡頭,明年只能在中甲聯賽看到他們的身影。在生不如死的情況下,遼足選擇了絕路,沒有留下任何的幻想。眾多球迷期待著遼足能夠鳳凰涅槃,但這一過程究竟需要多少時間,恐怕沒有人能給出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