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超超臨界原理嗎,全球最超潔淨和超低煤耗的煤電機組發電了

2020-12-03 農民龍拍天下

超超臨界機組

火電廠超超臨界機組和超臨界機組指的是鍋爐內工質的參數達到或超過臨界壓力以上的機組。鍋爐內的工質都是水,水的臨界壓力是22.129MPa,臨界溫度是374.15℃ ;在這個壓力和溫度時,因高溫膨脹的水和因高壓壓縮的水蒸汽的密度是相同的,就叫水的臨界點,爐內工質壓力低於這個壓力就叫亞臨界鍋爐,大於這個壓力就是超臨界鍋爐,爐內蒸汽溫度不低於593℃或蒸汽壓力不低於31 MPa被稱為超超臨界。在工程上也常常將25MPa以上的稱為超超臨界。

6月9日18時18分,由公司所屬河北院設計、河南工程公司承建的華潤曹妃甸電廠2×100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4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移交投產。

機組運行間,發電每千瓦時耗煤低於263克,優於全球範圍內設計能耗最低標準,實際排放二氧化硫每立方米6.5毫克,氮氧化物每立方米20毫克,煙塵每立方米2.1毫克,全面超越設計指標,達到超潔淨排放標準。

據悉,該工程地處渤海灣內,位於「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連接點,肩負著為渤海灣經濟圈提供電力能源支撐、促進京津冀快速健康發展的歷史使命。河南工程公司承擔了二期4號機組安裝工程和設備單體調試,配合分系統及整套系統調試任務。該工程作為河北省首臺百萬千瓦級火電工程,河南公司自機組開工以來,秉承著「讓優秀成就卓越」的理念,項目部強化工程管理,科學配置資源,積極發揮施工頂層設計、質量工藝精良等特色優勢。面對大量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項目部堅持以策劃為龍頭,以進度為主線,牢牢把握關鍵環節,把新科技的實際運用到施工一線,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了DCS受電、水壓試驗、倒送電、扣缸、點火衝轉、併網、168滿負荷試運行「七個一次成功」目標,以及最終順利實現機組的投產移交,得到了業主、監理及兄弟參建單位的一致認可,提升了中國電建集團的品牌形象。

華潤曹妃甸項目的順利移交投產,以「超潔淨」、「超低煤耗」對當地大氣汙染治理和區域能源結構改善具有重要意義,為渤海灣經濟圈提供重要的電力能源支撐,將有效緩解華北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問題,更好地促進京津冀快速健康發展。下一步河南公司將認真做好工程消缺、資料移交及工程結算等後續工作,為該司與華潤電力長期合作再續新的篇章。

相關焦點

  • 供電煤耗接近超超臨界機組水平!看徐州華潤的換「芯」運動
    換「芯」全新動力勢不可擋徐州華潤3號機組高溫亞臨界綜合升級改造後供電煤耗接近超超臨界機組水平9月18日,在徐州/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簡稱「徐州華潤」)組織的「從心出發、綠色發展」公眾開放日上,記者注意到
  • 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成功運行
    新華網訊  記者從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獲悉,由哈爾濱鍋爐廠設計製造的我國首批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已經在浙江華能玉環電廠成功投入運行。
  • 安徽電建一公司承建全球設計最低煤耗機組投產
    4月25日18時18分,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一公司承建的全球範圍內設計能耗最低煤電機組,全國火電首創五缸六排汽汽輪機機組,河北省首臺百萬火電機組——華潤電力曹妃甸電廠二期2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3號機組一次性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全面投入商業運營。
  • 世界首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項目立項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國家能源局關於同意將陝西彬長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用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列為國家電力示範項目的復函》,陝西彬長66萬千瓦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CFB)發電項目正式列為國家電力示範項目。該項目由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 (簡稱「哈電鍋爐」)與國神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三方組成聯合體共同申報,項目著力打造世界首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超低能耗、超低排放「三超」燃用低熱值煤的循環流化床發電示範項目。該示範項目獲批,標誌著哈電鍋爐在CFB鍋爐設計製造領域取得了質的飛躍,佔領了CFB鍋爐科技制高點,對進一步開拓CFB鍋爐市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亞臨界煤電機組大幅提效勢在必行
    與會院士、專家一致認為,該技術為世界首創,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為我國亞臨界機組高效、靈活性改造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技術路徑,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和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建議加強與國內研發和裝備製造企業的合作,儘快推廣應用」。申能科技總經理馮偉忠認為,亞臨界煤電機組在我國電力結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提效改造應成為我國煤電行業下一步發展的重頭戲。
  • 能源60年:煤炭高效清潔利用 發電煤耗快速下降
    1980年煤炭消費總量中終端消費比重為63.6%,2007年已經下降到25.2%;1953年,我國煤炭消費總量中,發電用煤僅佔9.7%,1978年上升到20.1%,到2007年達到50.5%。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科技的發展,我國煤電機組不斷升級換代。
  • 上海外三發電 煤耗全球最低
    本報上海7月4日電(記者謝衛群)「273克,今年前5個月,每千瓦時平均煤耗!」這是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控制中心顯示的數據。這一水平,意味著該廠發電煤耗為全球最低。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建設規模為兩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
  • 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 超超臨界清潔燃煤技術首次走出去
    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 超超臨界清潔燃煤技術首次走出去       本報訊(記者 朱雪黎)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該項目是當今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項目,也是中國企業首次將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超臨界清潔燃煤技術推向世界。  1100MW,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單個煤電機組容量。埃及漢納維6×1100MW清潔燃煤電站將由6臺單機容量1100MW的煤電機組組成,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燃煤電站。  該項目將建設在紅海旅遊區,對清潔環保要求較高。
  •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產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產  8月31日,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華能營口電廠二期3號機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  營口電廠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是繼華能玉環電廠首臺國產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後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又一個零的突破。  該機組主要特點是:高效、節能、環保。
  • 100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汽輪機扣缸
    該機組為世界首臺超超臨界,六缸六排汽,單軸,二次中間再熱,超長軸系(軸系全長59.5m,末級葉片高度1146mm),超低背壓(設計背壓2.9kPa),超低煤耗(設計煤耗258.72g/kwh)海水直流冷卻,純凝汽輪機。
  • 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供電煤耗屢創世界新紀錄
    資料圖片 今年前6個月,每千瓦時平均供電煤耗274克,這是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控制中心顯示的數據。將這一煤耗折算,機組額定工況的淨效率超過46.5%。這個數據意味著,該發電廠的每度電煤耗為全球最低,再次創造了世界新紀錄。 外三公司在煤耗不斷降低的同時,完成了減排的各項指標。綜合排放水平不但遠優於嚴格的新版國家標準,甚至優於燃氣輪機的排放標準。
  • 【技術前沿】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變革時代來臨
    我國已是全球超超臨界機組最多的國家,數量遠超其他國家的總和,建設速度前所未有,且仍將高速發展。  大唐電科院華東所高級工程師蔣尋寒在會上建議:「發展700攝氏度發電技術尚需時日。因此,完善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包括改進超超臨界汽輪機及熱力系統的設計和運行,降低機組能耗,是今後的重要課題。」
  •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投產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投產  12月4日,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引進技術國產化依託工程——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7號機組順利完成  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是國家「863」計劃依託項目和「十一五」重點建設工程,是引進超超臨界技術建設的大容量、高參數、環保型機組的裡程碑工程,也是2006年華電集團突破裝機規模和經營效益的標誌性項目。
  • 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在山東正式投產
    此次擴建工程建設的兩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是國家「863」科技攻關項目及2005年度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這一工程總投資79.2億元,屬大型坑口燃煤機組,設計發電煤耗270克/千瓦時,機組熱效率超過45%。4日投產的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是其中的一臺。據了解,鄒縣發電廠所用燃煤大部分來自兗礦集團。
  • 超超臨界技術發展方向出爐!將成為燃煤機組減排的主要技術路線
    在近日由中國動力工程學會主辦、中國電力科技網承辦、安徽安慶皖江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協辦的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2017年會上,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龍輝的觀點引發了與會人員的廣泛共鳴。從2006年至今,我國已投運的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已近百臺,我國已成為世界超超臨界煤粉爐機組容量最大和臺數最多的國家。
  • 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通過專家評審
    我國流化床發電技術持續領先  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通過專家評審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 記者 馮義軍  「當前,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簡稱流化床)發電技術研發正積極推進,二次再熱流化床發電技術也被列入研發計劃,我國流化床發電技術將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 我國首臺百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投產
    我國首臺百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機組華能玉環電廠一號機組投產  11月28日,國內第一個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電站項目——華能玉環電廠一號機組順利經過土建  位於浙江台州玉環縣的華能玉環電廠工程是國家「十五」863計劃「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課題的依託工程和超超臨界國產化示範項目,規劃裝機容量為4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一期建設二臺100萬千瓦機組,投資約96億元,機組主蒸汽壓力達到26.25兆帕,主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達到600度,是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運行參數最高的燃煤發電機組
  • 我國研發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與國外同步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超超臨界發電機組的主蒸汽溫度已經達到600攝氏度,發電效率達到46%,如果將主蒸汽溫度進一步提高到700攝氏度以上,那麼發電效率將接近甚至超過50%,這種技術就是電力行業廣泛關注的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發電技術。
  • 全球首創!「上海火電創新技術」點石成金 「大限將至的」亞臨界...
    該類機組額定工況下的供電煤耗普遍高於320克/千瓦時,其中相當部分機組的煤耗甚至超過340克/千瓦時,顯著高於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2014年10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了「六年行動計劃」,規定到2020年,30萬千瓦機組的供電煤耗要低於310克/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