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農創客厲害了:退休大叔研發人造太陽,讓果蔬室內育苗

2020-12-05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施雯 通訊員 高曉曉

善新民1949年生,退休前開燈具廠,搞了一輩子照明行業,老了誤打誤撞鼓搗起農業來,花了8年時間,自主研發「人造太陽」,能讓果蔬在室內育苗。

愛吃鮮棗的義烏人何丁生,把1萬顆山東棗樹種到家鄉,人人都說北方棗樹南方不能結果,他折騰三年竟讓山東大棗成功在浙江掛果。

近日,這些了不起的浙江農創客齊聚一堂,參加第二屆浙江省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在衢州舉行的第一場初賽。

農用無人機「4S店」、讓麻雞復活飛雞飛起的龍遊飛雞、能認養小豬的家庭農場、全人工光LED燈智能化育苗工廠、打出「共享經濟」模式的龍和冷鮮魚……從農產品生產、營銷,到「農業+」模式的深度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在這些項目裡得到了充分體現。

省農業廳副廳長唐冬壽表示,本次大賽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創業創新深入發展的一項具體行動,也是順應發展潮流,助推鄉村振興、助力改革創新的一項重要舉措。舉辦大賽能夠把創業高手遴選出來,把創新標杆樹立起來,把致富經驗傳播開來,吸引更多能人投身現代農業發展。

相關焦點

  • 「人造太陽」在成都正式建成!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實時監控大屏上一道電光閃過稍作間歇又是一道,頻繁閃爍HL-2M是我國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人造太陽』「核聚變由氘、氚離子聚合成氦,聚合中損失的質量轉化為超強能量,這和太陽發光發熱原理相同,所以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又被稱為『人造太陽』。」
  • 中國領先美國的「人造太陽」技術,究竟厲害在哪?看完你就明白了
    美國作為科技大國,一直以來在各大領域都位居榜首,但在「人造太陽」方面,無疑是中國更勝一籌。而中國領先美國的「人造太陽」技術,究竟厲害在哪裡呢?看完你就明白了。首先中國的「人造太陽」,是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太陽」,其滿足「極高溫度」與「充分約束」兩個苛刻的條件,實現核聚變反應的永續進行,為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用處。可以說人造太陽的出現,將有望解決各大地區耗電量大的問題。
  • 中國的人造太陽到底多厲害?
    中國的人造太陽到底多厲害?中國的「人造太陽」,是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太陽」。中國的「人造太陽」,全稱是「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它可以像太陽一樣發光發熱。人造太陽產生的能量到底有厲害呢?因此,很多外媒報導說,中國這款「人造太陽」又拿下了一個世界第一。
  • 退休老人說: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在這四個方面很「極端」,真奇怪
    作者:南山大叔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不管是在做人,還是做事,都很厲害他們事業風生水起,人脈資源都比較廣泛,這樣的人,我們歸結為厲害的人,有本事的人。隔壁退休的王大爺說,這些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會在這四個方面很「極端」。聽了王大爺的話,我先是覺得非常奇怪,但聽完王大爺的解釋之後,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第一個極端:面對突發事件極端冷靜。
  • 人造太陽能夠代替太陽嗎?它有什麼用?
    不得不說,人類確實非常的厲害,就連太陽、月亮這些遙不可及的天體都可以製造了。就拿太陽來說吧,它是我們生存必不可少的存在,太陽光讓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而植物又能給食草動物提供食物,食草動物又能給食肉動物提供食物。正應了那句歌詞「萬物生長靠太陽」。
  • 厲害了!「人造太陽」在南昌大學成功放電
    今日,《江西日報》頭版、江西衛視新聞聯播欄目報導我校江西省聚變能與信息控制重點實驗室研發的我國首個可實現壓縮融合啟動等離子體電流的球形託卡馬克裝置正式投入運行並實現首次成功放電,填補我省該領域空白。「充電完成,觸發!」
  • 太鋼自主研發產品再登「人造太陽」
    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海濱)記者日前從中國核聚變研究基地獲悉:太鋼自主研發生產的不鏽鋼擠壓件各項指標滿足ITER計劃合同要求,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這是繼核聚變銅+不鏽鋼複合板產品之後,太鋼自主研發生產的又一系列產品應用於ITER計劃。  「ITER」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的英文縮寫,被人們習慣地稱為「人造太陽」。
  • 人造太陽
    「那麼,問題來了,天上有個太陽,為什麼還要造個太陽?」人造太陽「和太陽有什麼不同?它們的溫度哪個更高?人造太陽多了,會不會又被一個叫后羿或者前什麼的人給射下來?帶著許多的不明白,我去問了度娘。她說,人造太陽,只是一個俗稱,它真正的名字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ITER最大的能耐是可以產生大規模的核聚變反應,從而向宇宙釋放大量的光和熱。
  • 印度專家: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其研發人造太陽,並完成首次放電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萬千的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演變,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奇聞趣事發生,學富五車與行萬裡路同樣重要,讓我們一起領悟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多世界當中的快樂吧。印度專家: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其研發人造太陽,並完成首次放電!
  • 走近「人造太陽」|有太陽,為什麼還要人造「太陽」?
    「EAST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磁體、非圓截面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它擁有類似太陽的運行機制,因此又有『人造太陽』之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說。有太陽,為什麼還要造「人造太陽」?科研人員介紹,因為煤、石油、天然氣未來有枯竭的危險,還存在一定的環境汙染。
  • 「人造太陽」 made in China!
    但是,產生強磁場需要「超大電流」,用電強度達到普通家用空調的數千倍乃至數萬倍,這將產生巨大的熱量,普通導體會被燒斷。「超導是一種在特殊條件下電阻為零的材料,利用這一特性可以避免導體發熱,實現『人造太陽』的長時間運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剛說,當年中國啟動研製「人造太陽」的時候,超導技術控制在少數發達國家手中,向國外購買超導材料,有的出爾反爾不賣,有的開價高,還只賣三流產品。
  • 我國的人造太陽有多厲害,聽完我不自覺的笑了,西瓜視頻帶你揭秘
    不是雞湯昂,只要是想說,就算是到了晚上我們的城市裡也是燈火通明的,我們在生活生產的產品,還有各個工廠的生產,其實都是需要能源來支持的,而18年有兩個熱搜瘋狂的刷屏了網絡,一個是「王思聰抽獎」,另一個是「中國人造太陽一億度」,那麼究竟我國的人造太陽有多厲害呢?我們一起開看一看吧。
  •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
    「核聚變由氘、氚離子聚合成氦,聚合中損失的質量轉化為超強能量,這和太陽發光發熱原理相同,所以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又被稱為『人造太陽』。」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聚變科學所所長許敏介紹,「HL-2M是我國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人造太陽』。」
  • 視窗|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
    「核聚變由氘、氚離子聚合成氦,聚合中損失的質量轉化為超強能量,這和太陽發光發熱原理相同,所以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又被稱為『人造太陽』。」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聚變科學所所長許敏介紹,「HL-2M是我國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人造太陽』。」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在安裝調試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時進行環向場線圈外弧段吊裝工作(2020年7月19日攝)。
  • 探秘中國人造太陽
    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正式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這標誌著我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將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放電是為了使HL-2M真空室內的氣體變成等離子體態,我們科研人員將在這個裝置上進行不同種類的放電,最終目標是讓足夠多的等離子體被加熱到1億度以上。
  • 有太陽,為什麼還要人造「太陽」?
    萬物生長靠太陽。有沒有可能在地球上造出一個「人造太陽」,它能給人類帶來什麼?
  • 「人造太陽」核心部件是如何製造的?
    近日,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電機」)為中國新一代核聚變實驗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裝置製造的主機磁體線圈中心柱在成都成功交付,正式啟動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人造太陽」總體安裝,標誌著中國人朝著實現聚變清潔能源的夢想又前進一步。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去成都配合安裝裝置的外圍部套。」東方電機項目經理李友偉說。
  • 製造終極能源,人造太陽這事能成嗎?
    這對解決世界能源問題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象徵著人類可以從能源上突破自然的限制,頂尖的科學家們在這條路上前僕後繼。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太陽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也就是我們現在簡稱的人造太陽,是世界上目標最為宏大的科學能源項目,主要目的是為了人類製造完美的能源。
  • 我國參數最高的「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並首次放電
    等離子體溫度可達1.5億℃電流強度六倍於上一代「核聚變由氘、氚離子聚合成氦,聚合中損失的質量轉化為超強能量,這和太陽發光發熱原理相同,所以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又被稱為『人造太陽』。」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聚變科學所所長許敏介紹,「HL-2M是我國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人造太陽』。」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受到全球矚目,「人造太陽」為何如此重要
    2019年12月份,俄羅斯、美國等各國媒體都相繼報導: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取得重大突破,有望2020年投入使用。為何中國的「人造太陽」備受矚目?科幻片中的人造太陽能源的重要性及能源危機對現代人類本身而言,能源與生存息息相關。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電、沒有汽油、沒有天然氣、沒有自來水,現代人將如何生存呢?對國家而言,能源代表著經濟,代表著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