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1
為配合正全面展開的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試點工作,今天推出PRB的相關內容。
在選擇地下水修復技術時,主要的決策工具是對所有可行的技術進行經濟評價。在任何修複方案的規劃階段,必須比較不同技術的成本和效果。非常重要的是,在這些比較中要考慮到長期修復成本,儘管這些成本很難估計。一般來說,修復活動的成本被劃分為基建投資成本,它源於修復系統的建造,以及系統運行過程中持續或周期性產生的運行和維護成本(Burger et al., 2003)。對PRB方案進行經濟評估時,須考慮以下因素:
場地調查開支初步和可行性研究的費用規劃和設計施工成本反應材料成本(包括任何回收、更換和處置成本)維護監測(驗證長期效果並證明修復成功)
PRB通常有相對較高的基建投資成本(規劃和建設),而運行和維護成本通常是遠低於那些最主動的修復技術,雖然這取決於場地特定的因素,如汙染的類型,場地水力條件等(Bayer et al ., 2002)。從性能和經濟的角度來看,PRB系統的長期性能是決定其可行性的關鍵領域。在決定是否安裝PRB系統之前,必須對系統可能的運行壽命做出可靠的預測。事實上,降低預期的運行和維護成本是PRBs領域研發的主要動力。
已經有一些關於主動(抽出處理)和被動(PRB)系統地下水修復費用的論文(Manz and Quinn, 1997; Teutsch et al., 1997; Reeter et al., 1999; Stupp, 2000; Edel and Voigt, 2001; FRTR, 2001; Bayer et al., 2002; Burger etal., 2003)。然而,這些項目在規模和複雜性上有很大的不同。一份報告(Powell et al., 2002)分析了22個PRB系統的經濟效益。經處理的地下水量在每年1000至40萬立方米之間。按每年每立方米處理水的費用計算,較小型修復項目的運行和建設費用最高,大型項目則大幅下降。當然,這些成本也取決於場地的特性和汙染物的類型。圖1顯示了成本費用作為各個項目每年處理的地下水量的函數(這種比較沒有考慮不同設施的不同設計壽命)。
圖1 建設費用、運行維護費用 vs. 年化處理水量
在另外一份報告中,使用PRBs對地下水中的氯代烴進行修復的成本與抽出處理方法的比較(Reeter et al., 1999)。從長期來看,本報告中討論的示例的成本節省在50%到70%之間,如圖2所示。在這種比較中,每10年的牆體維護費用為268,000美元。這相當於鐵成本的25%,實際上這只是一個最好的猜測,因為當時還沒有關於PRBs的長期經驗。因此,這種費用節省是否確實能夠實現,是不確定的。
圖2 PRB和抽出處理成本比較
(節選並編譯於2005年《Long-term Performance of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s》)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生態修復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