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滲透反應牆(PRB技術)及其在地下水修復中的應用

2020-12-08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可滲透反應牆(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PRB)是一種將溶解的汙染物從汙染水體和土壤中去除的鈍性處理技術,是近年來流行的地下水汙染原位處理方法,具有持續原位處理多種汙染物、處理效果好、安裝施工方便、性價比較高等優點。目前,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已對其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及工程技術研究,並投入商業應用。在我國PRB技術仍處於試驗摸索階段。

PRB技術的基本原理

PRB技術是在地下安置活性材料牆體以攔截汙染羽狀體,使汙染羽狀體通過反應介質後,汙染物能轉化為環境接受的另一種形式,從而使汙染物濃度達到相關水環境質量標準。PRB主要由透水反應介質組成,通常置於地下水汙染羽狀體的下遊,與地下水流相垂直(下圖)。汙染物去除機理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兩種,汙染地下水在自身水力梯度作用下通過PRB時,產生沉澱、吸附、氧化還原和生物降解反應,使水中汙染物得到去除。

PRB的結構類型及安裝方法

2.1PRB的結構類型 根據結構形式,PRB分為2類:連續牆式PRB(圖A)、隔水漏鬥-導水門式PRB(圖B)。

2.1.1連續牆式PRB。當地下水汙染羽狀體影響範圍較小時,將可滲透反應牆體放置於垂直於汙染羽狀體遷移途徑的位置,牆體的寬度及高度要保證整個汙染羽狀體都能通過,牆體的厚度必須保證汙染物通過活性材料處理後其濃度能達到規定的環境標準。

2.1.2隔水漏鬥-導水門式PRB。由隔水漏鬥、導水門及活性材料組成,用於潛水埋藏淺的大型地下水汙染羽狀體。隔水漏鬥由封閉的片樁或泥漿牆組成,並嵌入到隔水層中,引導或匯集地下水流進入導水門,通過活性材料進行處理。

2.2PRB的安裝方法 挖掘適宜寬度和深度的地溝,並用反應材料回填,回填的牆體上覆蓋土壤。施工方法的選擇取決於安裝的深度、地質條件和反應材料的數量。

2.2.1淺層安裝方法。適用深度一般不超過10 m,挖掘方法有板樁、地溝箱、螺旋鑽孔等。板樁用於在挖掘和回填中維持地溝的尺寸,在回填完成後拆除;地溝箱類似於板樁,也用於維持地溝的完整性;螺旋鑽孔是用中空的螺旋鑽旋轉一個連續的鑽孔到需要的深度,隨著螺旋鑽的退出,反應材料通過中空的鑽杆安放。

2.2.2深層安裝方法。適用深度都大於10 m,安裝的方法有深層土壤混合、噴注、垂直水力壓裂等。深層土壤混合是隨著螺旋鑽在土壤中緩慢推進,將生物泥漿和反應材料的混合物抽入與土壤混合;噴注是將噴注工具推進到需要的深度,然後隨著工具的收回,通過管口高壓注射反應材料和生物泥漿;垂直水力壓裂是將專用工具放入鑽孔中來定向垂直裂縫,利用低速高壓水流,將材料注入土壤層,形成裂縫。

PRB活性材料選取及作用機理

3.1PRB活性材料選取 PRB反應材料要適合地下環境,在反應材料和汙染物反應時,不會發生有害化學反應或產生副產品;反應材料在反應中不易溶解或消耗;選擇的材料不應有過小的粒徑,以防止地下水流有過長的水力停留時間,也不應由不同粒徑的顆粒組成,以防止堵塞粒間空隙。

反應材料最常見的是零價鐵,其他還有活性炭、沸石、石灰石、離子交換樹脂、鐵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磷酸鹽以及有機材料(城市堆肥、木屑)等。實驗證明,反應材料對地下水中COD及氨氮有明顯的去除效果,陶土和粉煤灰對COD的去除效果最好,活性炭對COD的去除效果穩定,沸石對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可持續達到90 %以上,粉煤灰和陶土對氨氮的去除率持續保持在30 %~50%,活性炭對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差。在實際修復過程中,可將各種反應材料按比例混合,去除效果會更好。

3.2PRB的作用機理

3. 2. 1膠態Fe0-PRB技術。資料表明,Fe0是一種化學還原性相當強的還原劑,利用它處理地下水中的某些汙染物,還可同時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加速反應過程。

(1)無機離子的去除。金屬鐵與無機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將重金屬以單質或不可溶的化合物析出。同時金屬鐵也能去除地下水中部分無機陰離子。具體化學反應如下:

Fe0 + CrO42-+ 8H+→Fe3 ++ Cr3++ 4H2O (1)

(1 -x) Fe3 ++(x) Cr3 ++ 2H2O→Fe(1 -x) Cr(x)OOH(S)+ 3H+(2)

Fe0 +UO22 +→Fe2 ++UO2(S)(3)

3Fe0 + HSeO4-+ 7H+→3F2 ++ Se0(S)+ 4H2O (4)

4Fe0 +N03-+10H+→4Fe2 ++NH4++ 3H2O (5)

Morrison等的現場修復實驗表明,金屬鐵與無機離子的化學反應可以很快完成,可以被金屬鐵去除的重金屬汙染物有:鉻、鈾、硒、鈷、銅、汞、砷等,同時金屬鐵也可以通過生物降解反應去除硝酸根、硫酸根等無機陰離子。

(2)有機物的去除。Fe0-PRB有機物的去除主要是還原性脫氯,即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將有毒的有機物(滷代烴等)降解為無毒害的物質。零價鐵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子活性將氯化物轉化為潛在的無毒物質。

Fe0→Fe2 ++ 2e-

RCl + H++ 2e-→RH+ Cl-

Fe0 + RCl + H+→RH+ Cl-+ Fe2 +(6)

如果地下水進入反應單元過程中有氧存在,鐵會被氧化並產生氫氧根離子式。

Fe0 + 2H2O→2OH-+ Fe2 ++ H2(7)

2Fe0 +O2+ 2H2O→4OH-+ 2Fe2 +(8)

4Fe0 +O2+ 4H+→4Fe3 ++ 2H2O (9)

Fe2 ++ 2OH-→Fe (OH)2(S)(10)

Fe3 ++ 3OH-→Fe (OH)3(S)(11)

由上述反應可知,鐵以Fe(OH)2或Fe(OH)3形式沉澱,阻礙反應進一步進行。因此,在地下水進入反應單元之前,應採取一定的措施降低或消除水中的溶解氧。由於反應產生OH-,導致反應單元中水的pH值升高,使一些汙染物降解速率降低,並易形成碳酸鈣、碳酸鐵以及其他不溶解金屬氫氧化物沉澱而將鐵的表面包圍起來,從而降低PRB的可滲透性,造成堵塞現象。在天然地下水中,溶解的碳酸及重碳酸鹽起到緩衝體系的作用,限制了pH值升高和沉澱生成。PRB常採用鐵粉和鐵屑作為反應材料,加大其反應表面,使鐵的活性可以保持5年以上。

3.2.2微生物PRB技術。微生物的活動可影響氮、硫、鐵、錳等元素的循環。微生物可直接用於硝酸鹽、硫酸鹽的去除以及通過形成硫化物來沉澱金屬離子,化學反應如下:

5CH2O(S)+ 4NO3-→2N2+ 5HCO3-+2H2O + H+(12)

2CH2O(S)+ SO42 -+ 2H+(aq)→+ 2CO2(aq)+ 2H2O(13)

Me2 ++ H2S(aq)→MeS(S)+ 2H+(14)

CH2O代表有機碳的一種簡單形式,Me2 +代表2價金屬陽離子。有機碳來源於一些容易利用的材料,如木屑、城市堆肥等。以微生物作為中介,不僅可以有效地去除硫酸鹽,還能提高對金屬離子的去除率。

PRB技術應用實例

在北美和歐洲等國,已進行了大量該方法的工程研究和商業應用,建造安裝了超過120座透水性反應牆(下表)。筆者舉兩例作簡要介紹。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Elizabeth海岸警衛飛機場汙染點,Cr6+和TCE汙染嚴重,現場土層Cr6+達到14. 500 g/ kg。採用450 t鐵屑作為活性材料,構建長45. 0 m,深5. 5 m,厚0. 6 m的連續型透水性反應牆,成功修復了被汙染的地下水。地下水通過活性滲濾牆後,Cr6+由上遊10. 000 mg/ L降為0. 010mg/ L ,TCE由6. 000mg/ L降為0. 005mg/ L,遠低於規定的最大濃度水平。據估算,如果該系統運行20年,將比採用抽水處理系統節省400萬美元的運行和維護成本。

美國科羅拉多州Lowry空軍基地汙染點,TCE汙染嚴重。採用鐵屑作為活性材料,構建由2個4. 3 m的障礙牆和一個1. 5 m深、厚度為3. 0 m反應室組成的隔水漏鬥-導水門處理系統。經該系統處理後,地下水採樣分析表明,TCE在反應牆表面前0. 6 m內就已完全降解,修復達到預期目標。

PRB技術不足及研究展望

(1) PRB技術修復機理研究還不夠。很多研究都著眼於如何在理想條件下,利用活性物質處理汙染物,然後探討進一步推廣的可能性,基本不涉及吸附機制的研究。深入研究吸附機理對於正確評價汙染物原位修復處理非常關鍵。

(2)活性材料選取與改進研究必須加強。目前活性材料以Fe0研究和應用最多。其實石灰、磷礦石、沸石、活性炭、泥煤、稻草、鋸末、高錳酸鉀晶粒以及泥炭和砂的混合物等都是合適的活性材料,這些材料大部分都是工農業材料的殘料或價值低廉的產品,不僅處理效果好,而且達到了廢品再利用的目的。

(3)施工技術還需研究、改進和提高。常規的開挖深度一般限制在10. 0 m以內,但隨著地下水位的下降及汙染的擴散,10. 0 m深度已經遠遠不夠。新興的地質技術極大地拓展了PRB處理深度,如大口徑垂直鑽孔法、泥漿牆法、水壓致裂法、泥漿噴射法和深土混合等,這些創新技術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實踐。

(4) PRB技術應用範圍還應擴展。雖然Fe0牆已經由處理傳統的重金屬離子、PCE以及TCE擴展到處理N、P等營養元素和TCA等其他氯代有機物,但其處理對象還可進一步擴展,如石油烴類汙染物也可嘗試採用Fe0牆處理。可滲透反應牆技術還可與其他地下水治理技術相結合,形成一套綜合的地下水處理系統。

結論

可滲透反應牆技術(PRB)作為一種地下水汙染鈍性處理方法,具有持續原位處理多種汙染物、原理簡單、處理效果好、安裝施工方便、性價比較高等優點。雖然PRB技術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不足,需要更長時間的實驗與研究改進,但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將逐步成為地下水修復技術的主流。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汙染地下水可滲透反應牆(PRB)技術研究進展
    汙染地下水可滲透反應牆(PRB)技術研究進展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地下水汙染已成為我國嚴峻的環境問題,治理汙染地下水工作迫在眉睫。可滲透反應牆(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術是汙染地下水修復的新興技術,具有治理效果好、造價低廉、對生態環境影響小等特點,能夠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機氯化物、重金屬和無機離子等。PRB技術在美國已廣泛應用到工程領域並實現商業化,在我國目前處於實驗室研究和現場示範應用階段。
  • 地下水修復可滲透反應牆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1技術名稱技術名稱:地下水修復可滲透反應牆,英文名稱:Permeable ReactiveBarrier(PRB)2技術適用性1) 適用的介質:汙染地下水2) 可處理的汙染物類型:碳氫化合物(如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石油烴
  • 地下水修復技術之可滲透反應牆技術
    可滲透反應牆技術是一種將溶解的汙染物從汙染水體中去除的鈍性處理技術,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地下水汙染原位處理方法。主要技術指標如下:採用深層土壤混合法時,一般採用螺旋鑽機進行鑽挖和回填,隨著螺旋鑽在土壤中緩慢推進,將生物泥漿和反應材料的混合物注入並與土壤混合。在鬆散的沉積層中可將反應材料放置到地表下近50m處。採用旋噴注入法時,將噴注工具推進到需要的程度,通過管口高壓注射反應材料和生物泥漿,連續噴注一系列的鑽孔形成可滲透反應牆。
  • ...汙染管控或修復技術指南 漏鬥門式可滲透反應牆(FGPRB)》意見的函
    關於徵求團體標準《地下水汙染管控或修復技術指南 漏鬥門式可滲透反應牆(FGPRB)》意見的函北極星環境修復網  來源:中關村中環地下水汙染防控與修復產業聯盟  作者:地下水聯盟  2020/10/27 15:53:06  我要投稿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根據中關村中環地下水汙染防控與修復產業聯盟標準委員會標準制定計劃
  • 礦山含鐵酸性廢水可滲透反應牆生態修復技術及案例分享
    主要從事土壤及地下水修復、固/危廢處理處置和水環境修復領域技術研發、工程諮詢、工程設計、工程施工等工作,完成了30多個項目技術方案編制,10多項環境修復實驗研究,2項環保技術通過權威機構技術鑑定為國內領先水平,發表論文4篇(其中SCI收錄1篇,EI收錄1篇),申請發明專利22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16項。礦山酸性廢水是世界上採礦工業面臨的最具有挑戰性的環境問題。
  • 中試尺度下可滲透反應牆位置優化模擬——以鉻汙染地下水場地為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可滲透反應牆(PRB)是一種高效的地下水汙染原位修復技術。不同水文地質條件下,汙染場地牆體位置布設合理性影響其修復效果,而利用地下水數值模擬可實現牆體位置優化。文章以某Cr'汙染地下水場地為例,基於 Visual Modflow建立了研究區平面二維穩定流數值模型,並通過模型檢驗。
  • 地下水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目前研究及應用中,地下水重金屬汙染的修復技術主要以原位修復為主,因此重點介紹了抽出-處理技術及幾種原位修復技術,並結合實際工程應用,對各技術的優缺點進行比較。值得關注的是原位生物修復技術中,Geobacter和Shewanella等微生物在特定條件下課產生納米線,可遠距離傳輸電子,大大提高了降解效率。
  • 納米零價鐵複合材料修復氯代烴汙染地下水技術研發與示範工程
    為了推動我國汙染地塊環境風險管控與原位修復技術的工程化應用進程,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通過高精度環境調查、精準定位監測,構建了場地汙染物遷移與暴露概念模型,應用三維空間地下水流動與溶質遷移數值模型解析了汙染源特徵及其時空分布規律;研發與製備了高效、綠色、低耗納米零價鐵-生物炭複合材料;基於精準風險管控原理構建的新型滲透式反應屏障(PRB)的工程示範為解決我國氯代烴類高風險汙染地下水修復提供了可複製
  • 滲透反應牆(PRB)的長期性能和成本費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為配合正全面展開的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試點工作,今天推出PRB的相關內容。在選擇地下水修復技術時,主要的決策工具是對所有可行的技術進行經濟評價。在任何修複方案的規劃階段,必須比較不同技術的成本和效果。
  • 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之鉻汙染土壤修復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鉻汙染來源及危害鉻及其化合物在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廣泛應用,是冶金工業、金屬加工電鍍、製革、油漆、顏料、印染、製藥、照相製版等行業必不可少的原料。六價鉻多溶於水中,主要以HCrO4-和 CrO42-兩種形態存在,其化學活性大,毒性強,是造成地下水汙染的主要汙染物,在工業廢水中,主要以六價鉻的形態存在。
  • 「技術交流」氯代烴汙染地下水綠色高效修復新方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目前氯代烴汙染地下水修復工程多採用鐵系物質進行還原脫氯,如注入EHC藥劑、構築零價鐵/含鐵礦物滲透性反應牆等。以往研究表明,雖然硫化物是一種廣泛存在於厭氧環境中的優良還原劑和親核劑,但通常在硫酸鹽還原菌等作用下形成硫化鐵礦物後,才可使氯代烴發生生物地球化學還原脫氯過程(BiRD)。此外,可添加乳化油、糖蜜、乳酸鹽等碳源進行生物刺激,進行強化還原脫氯(ERD)。與其他商業碳材料相比,生物質炭(BC)來源廣泛、價鉻低廉,在農業及環境修復等領域具有較好的規模化應用前景。
  • 技術案例: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案例詳解
    技術案例: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及其應用案例詳解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土壤是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自然資源,據統計,我國受鎘、鉻、鉛、汞、鋅等重金屬汙染的耕地面積近 2000 萬公頃 ,約佔總耕地面積的六分之一 。
  • 場地修復之地下水抽出處理技術
    場地修復之地下水抽出處理技術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1技術名稱技術名稱:地下水抽出處理,英文名稱:Groundwater Pump and Treat2技術適用性1) 適用介質:汙染地下水。2) 可處理的汙染物類型:用於處理重度汙染地下水區域中多種汙染物類型。3) 應用限制條件:治理時間長,難以將汙染物徹底去除;抽出井群影響半徑有限;不宜用於吸附能力較強的汙染物,以及滲透性較差或存在NAPL(非水相液體)的含水層;汙染地下水抽出處理後的後續處置問題較難解決。
  • 應用電動力耦合活性炭PRB技術 的鉻(Ⅵ)汙染土壤修復
    應用電動力耦合活性炭PRB技術 的鉻(Ⅵ)汙染土壤修復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 要:採用單一電動力修復技術和電動力耦合活性炭可滲透反應格柵(EK-PRB)技術,對鉻(Ⅵ)汙染農田土壤進行修復實驗.結果表明:電動力耦合活性炭(PRB)技術能有效地修復鉻(Ⅵ)汙染土壤;在同等能量利用率的情況下,汙染土壤鉻(
  • 納米零價鐵在汙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展望
    因其顆粒的比表面積和表面能大,從而具有優越的吸附性能和很高的還原活性;其特有的表面效應和小尺寸效應,可以提高零價鐵顆粒的反應活性和處理效率。所以,在機械性能等方面與普通材料有很大不同,具有催化、吸附等新特性。 特有的優勢和廣泛的去汙淨水能力使納米零價鐵在修復地下水方面等環境汙染物的處理工程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地下水抽除處理技術應用重點及土壤修復技術重要觀念有哪些?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一 地下水抽除處理技術(P&T)的原理及應用1 技術原理P&T修復技術是一種相當成熟且廣泛應用的的地下水修復技術,P&T是利用物理性的抽水,針對含水層中的溶解相汙染物及NAPL進行抽除,並於地表進行處理的修復技術。
  • 香港學者研發河流沉積物修復技術可淨水除有機物
    勞敏慈(中)與研究團隊開發兩種河流沉積物修復技術,以及可吸附重金屬的磁性粒子。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勞敏慈研究汙水處理技術逾20年,她採用多元的跨學科方法,「兩條腿走路」分別去除重金屬及有機物兩種最主要的水資源汙染物,更先後帶領技術走進北歐,以及於粵港兩地多項實際環境項目中應用。其中的河流沉積物修復技術,可降解沉積物中約64%至80%的有機汙染物,去除汙泥臭味,處理汙染物比率較傳統方法高近5倍至7倍,成效顯著。
  • ...汙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修復,腐殖質與稀土元素配合作用及其生物可...
    所在院校: 南京大學       所在院系: 環境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環境工程 研究領域: 重金屬及稀土元素的形態、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態效應
  • 【乾貨】地下水汙染修復技術篩選步驟和方法
    如:汙染地下水埋深大,可排除PRB技術;存在自由相NAPL,可排除首先使用AS技術;屬於重金屬汙染,可以排除針對有機汙染物的微生物降解技術等。對汙染修復技術的剔除要求對國內外用於地下水汙染場地的不同修復技術十分熟悉,掌握各種技術的特點、應用條件等。在對修復技術進行剔除時,主要考慮2個方面的因素。①汙染物特性:汙染物類型(有機汙染物、重金屬等),汙染程度和汙染範圍等。
  • 生物修復技術應用重點/難點及自然衰減技術的考慮因子 - 全國能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一 原位生物修復技術的原理及應用1 技術分類從修復原理來說,生物修復技術主要分為生物刺激(Biostimulation)和生物強化(Bioaug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