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管控或修復技術指南 漏鬥門式可滲透反應牆(FGPRB)》意見的函

2021-01-08 北極星環保網
關於徵求團體標準《地下水汙染管控或修復技術指南 漏鬥門式可滲透反應牆(FGPRB)》意見的函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  來源:中關村中環地下水汙染防控與修復產業聯盟

  作者:地下水聯盟  

2020/10/27 15:53:06  我要投稿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根據中關村中環地下水汙染防控與修復產業聯盟標準委員會標準制定計劃,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主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萬德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鐵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淶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參編的團體標準《地下水汙染管控或修復技術指南 漏鬥門式可滲透反應牆(FGPRB)》(徵求意見稿)(附件1)已編寫完成。按照《中關村中環地下水汙染防控與修復產業聯盟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及《中關村中環地下水汙染防控與修復產業聯盟GIA標準制定程序(試行)》要求,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請各單位填寫《地下水汙染管控或修復技術指南 漏鬥門式可滲透反應牆(FGPRB)意見反饋表》(附件2),並於2020年11月15日前反饋至聯繫人。逾期未復函,將按照無異議處理。

01標準編制過程及簡介 

《地下水汙染管控或修復技術指南 漏鬥門式可滲透反應牆(FGPRB)》於2020年1月立項並通過大綱評審,指南規定了漏鬥門式可滲透反應牆(FGPRB)技術的工作流程、主要內容、要求、設計施工、運行監測等。主要內容包括汙染場地調查、反應介質篩選、工程設計與施工三部分。本標準適用於擬使用漏鬥門式可滲透反應牆(FGPRB)的地下水汙染修復工程。本標準不適用於地下縱向施工深度大(>50m),地層滲透性強(滲透係數Ka≥10-3 cm/s)的汙染場地地下水修復。聯繫人:丁曉歐

電 話:13810355851

郵 箱:cngpc_org@126.com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錦芳路1號院旭輝奧都8號樓605室

02標準內容介紹

原標題:關於徵求團體標準《地下水汙染管控或修復技術指南 漏鬥門式可滲透反應牆(FGPRB)》意見的函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地下水修復可滲透反應牆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1技術名稱技術名稱:地下水修復可滲透反應牆,英文名稱:Permeable ReactiveBarrier(PRB)2技術適用性1) 適用的介質:汙染地下水2) 可處理的汙染物類型:碳氫化合物(如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石油烴
  • 汙染地下水可滲透反應牆(PRB)技術研究進展
    汙染地下水可滲透反應牆(PRB)技術研究進展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地下水汙染已成為我國嚴峻的環境問題,治理汙染地下水工作迫在眉睫。可滲透反應牆(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術是汙染地下水修復的新興技術,具有治理效果好、造價低廉、對生態環境影響小等特點,能夠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機氯化物、重金屬和無機離子等。PRB技術在美國已廣泛應用到工程領域並實現商業化,在我國目前處於實驗室研究和現場示範應用階段。
  • 可滲透反應牆(PRB技術)及其在地下水修復中的應用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可滲透反應牆(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PRB)是一種將溶解的汙染物從汙染水體和土壤中去除的鈍性處理技術,是近年來流行的地下水汙染原位處理方法,具有持續原位處理多種汙染物、處理效果好、安裝施工方便、性價比較高等優點。目前,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已對其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及工程技術研究,並投入商業應用。
  • 地下水修復技術之可滲透反應牆技術
    可滲透反應牆技術是一種將溶解的汙染物從汙染水體中去除的鈍性處理技術,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地下水汙染原位處理方法。主要技術指標如下:主要的實施過程:(1)對於深度不超過10m的淺層PRB,在汙染羽流向的垂向位置,使用連續挖溝機進行挖掘,並回填活性材料,同時設置監測井、排水管、水位控制孔等,最後在牆體上覆蓋土層。
  • 廣東省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廣東省印發《廣東省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全文如下:前  言為加強汙染地塊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規範廣東省開展汙染地塊治理工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關於保障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安全的通知》(環發〔2012〕140號)、《關於加強工業企業關停、
  • 礦山含鐵酸性廢水可滲透反應牆生態修復技術及案例分享
    1.6解決方案礦山含鐵酸性廢水可滲透反應牆生態修復技術是一種被動處理技術,是在廢水流向下遊建立填充有鹼性緩釋材料、吸附材料、催化氧化材料等填料牆體,通過中和、氧化、沉澱、過濾、吸附等原理實現礦山酸性廢水中鐵的去除,從而使礦山酸性廢水得到淨化的修復技術。該技術可最大限度的降低運營成本。
  • 國家環保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我部組織制訂了《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
  • 中試尺度下可滲透反應牆位置優化模擬——以鉻汙染地下水場地為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可滲透反應牆(PRB)是一種高效的地下水汙染原位修復技術。不同水文地質條件下,汙染場地牆體位置布設合理性影響其修復效果,而利用地下水數值模擬可實現牆體位置優化。文章以某Cr'汙染地下水場地為例,基於 Visual Modflow建立了研究區平面二維穩定流數值模型,並通過模型檢驗。
  • 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之鉻汙染土壤修復技術
    固定化/穩定化方法主要用於處理鉻礦冶煉後留下的鉻渣,處理後的鉻渣可作為建築材料使用。採用該方法修復鉻汙染土壤,需將土壤挖掘出來,成本較高,處理效果也有待進一步提高。2. 化學還原法化學還原法是一種原位修複方法。
  • 廣東省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工程環境監理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廣東印發《廣東省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工程環境監理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本指南基於國內外環境監理的相關經驗,結合廣東省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的實際需求,構建廣東省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環境監理的工作程序,明確環境監理在汙染地塊治理與修復工程各階段介入的方式、方法以及監理要點。
  • 納米零價鐵複合材料修復氯代烴汙染地下水技術研發與示範工程
    【產品介紹】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歷史遺留汙染場地量大且跨介質複合汙染嚴重、異位土壤修復二次汙染風險高,缺乏具有科學依據的風險管控模式已成為我國城市汙染地塊安全開發的瓶頸。為了推動我國汙染地塊環境風險管控與原位修復技術的工程化應用進程,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通過高精度環境調查、精準定位監測,構建了場地汙染物遷移與暴露概念模型,應用三維空間地下水流動與溶質遷移數值模型解析了汙染源特徵及其時空分布規律;研發與製備了高效、綠色、低耗納米零價鐵-生物炭複合材料;基於精準風險管控原理構建的新型滲透式反應屏障(PRB)的工程示範為解決我國氯代烴類高風險汙染地下水修復提供了可複製
  • 地下水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目前治療重金屬地下水汙染的途徑主要有2種:1種是改變金屬離子存在形態,使其變成單質或者化合物沉澱,增強其穩定性,降低其在環境中的遷移性;另1種是改變金屬離子價態,大大降低其毒性。修復技術可分為異位修復技術和原位修復技術2大類。
  • 生態環境部發布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詳情如下:各有關單位: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防治環境汙染,改善環境質量,規範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我部決定製定《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技術規範》。
  • 關於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場地汙染成因與治理技術「等3個重點專項...
    「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等20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編制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國科資便字〔2017〕267號)等文件要求,現將「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等3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建議(見附件)向社會徵求意見和建議。
  • 土壤和地下水汙染的監控自然衰減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我國土壤和地下水汙染形勢嚴峻,汙染場地數量巨大、類型複雜,相應的管理和修復技術體系仍然滯後。監控自然衰減(MNA)作為一種基於汙染風險管控的場地修復和長期監測方法,是土壤和地下水汙染修復中較為經濟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實現修復的成本效益最大化。近幾年來MNA在美國汙染場地修復中的應用比例約佔30%左右,場地修復的平均成本為數十萬美元。
  • 生態環境部:《塗料油墨工業汙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塗料油墨工業汙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塗料油墨工業汙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改善環境質量,防治環境汙染,推動塗料油墨工業汙染防治技術進步
  • 全文|環保部發布《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環保部發布《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的公告。一、適用範圍本指南適用於《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環境保護部令第42號)規定的疑似汙染地塊對人體健康風險的土壤環境初步調查、汙染地塊土壤環境詳細調查與風險評估。其他情形的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可參照本指南執行。指南不適用於含有放射性汙染的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
  • 對鉻汙染場地修復技術研究及應用的分析
    鉻汙染場地修復技術研究及應用針對金屬鉻汙染地區的場地修復與治理,人們經常採用以下兩種治理方式:(1)改變金屬鉻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將六價鉻經過化學反應,還原成三價鉻,降低金屬鉻的生物毒性和在土壤中的遷移能力,淡化它的生物可利用性。(2)將汙染場地中的金屬鉻成分清除。目前鉻汙染場地修復技術主要有固化穩定化技術、電動修復技術、生物修復技術、化學還原修復技術和淋洗修復技術。
  • 2018年環境環保政策、法律、技術導則等匯總文件
    《國家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技術導則》(HJ 945.1-2018);《國家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技術導則》(HJ 945.2-2018)7.《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試行)》(HJ25.5-2018)三、國家標準1.《船舶水汙染物排放控制標準》(GB3552-2018)2.
  • 關於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技術
    拿什麼保護使遭受汙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功能,就需要採用土壤修復這樣的技術措施,而無害化處理重金屬汙染已成為當今最為主要的環境問題。三種保護1、物理法,包括膜分離法(RO反滲透)、吸附法、溶劑萃取法、離子交換法、蒸發濃縮法等;2、化學法,包括化學沉澱法、電化學法;3、生物法,包括生物修復法、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