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賈國龍:五年七戰,屢敗屢戰,這一次我用「人頭」擔保

2020-12-05 紅餐網

12月2日,在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紅餐網主辦,紅餐品牌研究院承辦的「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暨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上,西貝創始人賈國龍發表的重磅演講引發行業熱議。

五年七戰,西貝為何堅持做快餐?從「永不上市」到「合適的時機會上市」,改口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現場,賈國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深入分享了自己最真實的心路歷程。

本文為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演講,紅餐網編輯發布。

說實話,今年餐飲業真不好幹,疫情重創行業,上半年挖了大坑,下半年能把坑填起來的企業有多少我不知道。西貝今年的目標就是全年盈虧「打平」。如果做到了,我們就算勝利了。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西貝這五年的快餐探索之路。從2015年開始到今年,西貝探索快餐已經5年了。今天,就《五年七戰:屢戰屢敗 屢敗屢戰——西貝的快餐探索之路》跟大家做個分享。


△賈國龍在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上的精彩分享

1

從西貝燕麥工坊、西貝燕麥麵到麥香村

正餐思維像一堵牆,擋著西貝的快餐路

這五年間,西貝前後共做了7次快餐的探索,最早是從「西貝燕麥工坊」開始的。因為我們是做西貝莜麵的,就想把莜麵單獨拎出來,換成國際化一點的表達,於是就有了西貝燕麥工坊。

作為以燕麥為主打的餐廳,西貝燕麥工坊其實只做了幾個月,也沒有在市面上開店,只是在我們的研發小院,大概200平米的空間投了200多萬做了一個餐廳,內部做了幾次風測,後來就關了。所以,這個燕麥工坊除了我們自己人,應該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西貝燕麥工坊

當時,有一個美國朋友很喜歡吃燕麥工坊的燕麥麵,他一直跟我說,這個到美國開肯定可以的。後來,我就請了咱們圈裡的一些朋友來測試,做了兩次測試,大家都不以為然。他們說,你這個東西太小眾了,你只賣給老外嗎?中國有幾個老外?

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我們就把燕麥工坊關掉了,換成了「西貝燕麥麵」。

燕麥工坊雖然有燕麥麵之類的產品,但總的來看,還是更像一家烘焙店,而不是一家餐廳。我們要把它做成餐廳。西貝畢竟是做中餐的,於是就有了西貝燕麥麵。

西貝燕麥麵的LOGO是一個廚師舉著麥子,slogan是「天天吃燕麥,我是健康派」。大家在媒體上第一次聽到西貝要開10萬家店,應該就是從西貝燕麥麵開始的。

當時我們設想,未來西貝要開出無數個小飯館,開成人們的加油站,到處都是,大家餓了就想來,就近加油。但後來,經過九九八十一改,西貝燕麥麵已經改得不是10萬+店的種子了。

比如,門頭原來挺好看的,越改越不好看;產品開始是以燕麥麵主打,兼做其他的麵食,後來卻加了小籠蒸菜等很多產品,變成四不像……

改到最後,已經改得沒方向了。而什麼事都得專注去做,所以最後,西貝燕麥麵也關了。

第三個嘗試是「麥香村」。麥香村其實是我們買過來的品牌。

它是呼和浩特的三個百年老字號之一,原本被臺灣人註冊了,後來國營食堂轉制,我把這個商標買回來後一直放著沒用,那時候就決定拿出來開快餐,主打油潑麵和羊肉麵。

麵食,是中國一個很大的品類。中國最多的麵館是什麼?蘭州拉麵。所以,做麥香村的時候,我們也是奔著10萬+的目標去的。

但後來,我的一個餐飲朋友,當時長沙麥當勞的老總李清江,他到北京看了一圈麥香村後,跟我說「趕緊關掉,肯定不能10萬+,開不下去的,出餐速度慢、翻臺率低,坪效都算不過來,肯定虧」。

還有人評論說我「捨本逐末,個人夢想前置」。相比10萬+麥香村,他更願意先看到500家西貝,因為,國內市場缺的不是快餐店,而是真正讓消費者放心的正餐廳。

我覺得說得也對,2017年底,就把麥香村停了。當時,我的總結是,快餐是一個需要強大系統支撐的食品工業,與中餐根本不是一個行業。正餐還是以廚師為主,玩的是傳統烹飪,但快餐本質上是食品工業,玩的是標準化、大規模、低成本、高效率。

從燕麥工坊、燕麥麵到麥香村,差不多走了兩年時間,我才意識到,正餐思維像一堵牆,擋著西貝人,擋著我。

△暫緩麥香村

2

「放棄」麵食賽道再出發

西貝超級肉夾饃、西貝酸奶屋屢敗屢戰

原本麥香村暫緩之後,我已經不想乾麵食快餐了,但快餐的種子還在。在某個時機的觸動下,我突然發現了中式漢堡的機會。麵食怎麼也找不到感覺,但世界上的漢堡其實也就是面夾肉,兩片饅頭夾一塊肉,主食、肉、菜都有。

當時我覺得,中國最像漢堡的就是肉夾饃。於是,我們決定做肉夾饃,一夜之間就把構想做好了,要做超級肉夾饃,不做小肉夾饃。

超級肉夾饃是我們在快餐領域做的時間最長的,開的店也最多,北京、上海、深圳十幾家店,三個團隊在幹。

但是,前後做了兩年多,超級肉夾饃卻十店九虧。這本來是我們最有信心的一次,肉夾饃用的料也很好,剛開業時口碑也還不錯,很多顧客都說好吃。但後來,顧客吃著吃著就不吃了,復購率不夠,營業額卡在一個水平上不去了。

折騰了2年多,碰上了今年的疫情,我們才決定把超級肉夾饃店全部關掉。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想把中國好多菜比如小炒黃牛肉、番茄炒蛋加在肉夾饃裡,解決一頓飯,但從現實來看,這些菜似乎更適合配米飯。

△賈國龍自嘲,這些肉夾饃的菜似乎更適合配米飯

超級肉夾饃折騰了2年多後,就到了「西貝酸奶屋」。咱們是西北的內蒙人,對內蒙的東西比較熟悉,剛好飲品比較流行,就想做一家「以飲帶餐」的快餐廳,用酸奶作入口,配了麵食、烤串、肉夾饃等產品,讓人們來喝酸奶,同時吃飯。

不到20天,我們就做出了一家酸奶屋。後來,前面提到的那個美國朋友也去體驗了。看完後他又跟我說,「太漂亮了、太喜歡了,這個去美國肯定行」。

除了這個美國朋友,我們全公司的人也都覺得很好。然後,我們就在北京開始開了線下店,開業一個多月就竄到了大眾點評周邊飲品店的第一位。

但是,酸奶屋要做餐廳的,怎麼變成飲品第一了呢?於是,我們就去跟大眾點評網的人談,問他們能不能把我們歸類到餐廳裡去。他們說不行,酸奶屋的名字就是飲品,而且顧客就是把你認知為飲品店的。

這樣折騰了一年多,酸奶屋一直是以「飲」為主,飲品佔了60%甚至70%,「餐」的銷售佔比卻一直沒突破40%。這很尷尬,我本來是想「以飲帶餐」的。

後來,我反思了一下,意識到自己現在的策劃能力嚴重有問題,太傳統了,把自己的想法想當然地加到顧客身上,想像他們也有跟我們一樣的需求。酸奶屋又是一次不成功的探索,但也可以說是成功的,因為它成功地讓我們知道,這不是我們要的。

△西貝酸奶屋的菜品

3

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菜

從弓長張到賈國龍到家功夫菜

接下來,就進入我們投入資源比較大的現炒快餐品牌「弓長張」,這個是受「小女當家」啟發的。

我去深圳小女當家吃過幾次飯,跟小女當家創始人聊了很多。他說,其實西貝適合做現炒快餐,因為我們的廚師多,管廚師的能力也強。

當時,我們全國門店有2萬多名員工,其中30%是廚房的,廚師有6000多個。我覺得這個想法有道理,於是就成立了一個做現炒快餐的項目組,開始做各種嘗試和研發,包括機器人炒菜。

機器人炒菜也投入了很多,和幾家機器人公司合作,一個工位站一個機器人,所有的料都裝在機器人肚子裡,靠程序控制,總的來看,也很成功。

我認為,我們的機器人炒菜已經顛覆了現在炒菜的模式,現炒如果全靠人來完成,那它就不是做快餐的。人有情緒,也有手藝高低,但機器人沒有,一個機器人就炒一道菜,十道菜就配十個機器人,完全可以實現全自動。它是可以跑通的。

至此,我自認為已經找到了中式快餐入門的鑰匙,也符合西貝的基因,原本計劃今年開100家店,但想來想去還是放棄了。

為什麼?和新零售有關,我把它稱作是「一場危機的機會」。

因為疫情,消費者天天在家吃飯,天天叫外賣,所以我們線上商城一個叫「羊蠍子」的產品就賣得特別好,我自己在家也會叫外賣吃。我認為這是一個到家的好產品,是一個工業化的好產品。

後來,店裡的師傅又發現了其他的菜品也適合這樣做,包括酸菜魚、梅菜扣肉等。我們把這些功夫菜都做出來試吃,吃的過程中就覺得,零售其實也是正餐的一個方向。

△賈國龍功夫菜

於是,我們從三四月份開始重視這個業務,到家這個產品也越做越有感覺,品類也越擴越大,從一兩個擴到了現在的二三十個。

現在,我們已經在北京開了一家體驗店——「賈國龍到家功夫菜」。有人問,西貝前面做了6個品牌,用了各種各樣的名字,前面帶的都是西貝,這次為什麼把我自己的名字用上了?

用自己名字做品牌名,風險很大的,做不好就招罵,我跟我的研發人員、管理人員講,「我已經把自己的名字賭上去了,基本就是用「人頭」擔保,如果做不好,顧客罵我,那我只能找你們了」,這就是種動力。

其實,我的名字在2001年就註冊了商標,當時,商標代理公司跟我說,西貝生意這麼好,我要把名字也註冊商標,不然被別人註冊去開一個「賈國龍莜麵村」就很尷尬了。雖然他是想掙我的錢,因為註冊商標要交服務費嘛,但我覺得講得還蠻有道理的,就交錢註冊了,後來也一直沒用。

功夫菜,開始是準備叫西貝功夫菜的,但我有一個做品牌戰略諮詢的朋友跟我說,「你別用西貝,大家都知道西貝是賣莜麵的,現在功夫菜做的卻是各種菜系,從定位理論來說,消費者心智不可改變,還是換一個名字吧」。

然後,我們就起了一堆名字,但都不太合適,又去商標檔案庫裡找,當看到「賈國龍」的時候,我想,能不能用自己的名字,「賈國龍功夫菜」?好像不錯,我就把這個想法告訴我朋友,他說這個名字不錯,如果做商標名的話應該不輸於王守義十三香。後來,我們就用名字做了商標。這也是一種嘗新。

最近我們家鄉一個團隊,要在我們家鄉開一個賈國龍功夫菜零售店,類似體驗店,銷售目標設定得特別少,幾百萬。我說你太小瞧我了,我在家鄉還是有一定名氣的,衝我這個名字都得多賣好幾倍,我就是一道菜。

前段時間我也接受了一個採訪,主持人突然問我,你將來的墓志銘想寫什麼?我說我的墓志銘寫「我就是一道菜」。我其實就想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菜,讓人們吃得有滋有味,這也是我的人生理想之一。

但拿自己的名字做商標,風險非常大。這是賈國龍到家功夫菜開店之後,顧客對我們的一些吐槽:

  • 「真的無法好評,太貴了,味道又是那麼一般。一份紅燒肉賣到90多,我是吃不起了。是加熱菜嗎?真的不明白在搞什麼菜系。」
  • 「快餐,這種形式我可以接受,方便快捷,食材安全有保障,但是這個性價比可就要被噴了...」
  • 「人均一百多吃加熱包,理解不了。」
  • 「地面上吃飛機餐。」
  • 「有種在餐廳一起吃外賣的感覺。」
  • 「為什麼我下館子還吃不上現做的?」

罵的人挺多的,但顧客罵什麼我們改什麼,現在改得挺好的,到店顧客的滿意度也越來越高。

最近,有一個挺大的媒體寫了一篇挺大的文章,說賈國龍功夫菜「翻車」了。我心想,功夫菜還只開了一家店,說「翻車」也太早了吧?我希望同行朋友能去我們店裡體驗一下,因為現在功夫菜的復購率還是不錯的,顧客反映也不錯。

我跟公司的人講,你們一定要頂住,這次是以我名字命名的,用人頭擔保的,要是頂不住,以後創新就真沒戲了。

最後,借用《摔跤吧,爸爸》裡面的一句話,「我們負責刻苦訓練、認真比賽,村民們負責說三道四、冷嘲熱諷」,對這句話,我特別有同感 。但願這次能成,這次一定要成,我們下的決心比較大,特別希望得到同行朋友的幫助和反饋,謝謝大家。

4

資本也是一種能量

西貝會在合適的時機準備上市

新京報提問:我是新京報的記者,很多媒體、顧客對賈國龍功夫菜有一些詬病和質疑,主要是認為在門店賣盒裝半成品菜沒有煙火氣,未來,賈國龍功夫菜如何克服消費者在認知層面的難題?第二個問題,之前一直有傳聞說西貝想要上市了,我想求證一下,西貝有沒有上市的計劃?如果有,能不能給我們透露一點?

賈國龍:上市我們這次是真的,由原來的決定不上市到決定上市,也是這次疫情給我們的啟發。

我發現,我們自身的實力沒那麼強,餐飲是現金流行業,但我們平時很少跟銀行打交道,疫情停業了才發現現金根本不夠。停三個月,按一個月全額工資發,三個月就要發接近6億工資,到哪兒找那麼多現金?


受疫情觸動,我覺得資本也是一種力量,一種能量,還是要正確認識資本,所以我們就改了口了,我們不會再說得那麼絕對,如果有合適的時機,我們還是會讓資本投資我們,還是會上市。

關於功夫菜體驗店的煙火氣,我們也從眾多的顧客意見裡發現了這個意見。

其實,我們現在基本每個菜都會帶一個火,大份的帶個卡式爐,小份的帶個酒精爐,把煙火氣解決了。

沒有煙火氣是最初的客人反映,開始的店叫賈國龍功夫菜,現在已經改成了到家功夫菜體驗店,告訴客人我們這個產品主要是到家的,在店吃是體驗。當客人知道這個產品的主場景是到家的時候,他對這個包裝的接受度就會更高。

5

還能再幹30年

西貝的未來和賈國龍功夫菜融為一體

現場聽眾提問:我覺得中餐有可能很難走,但看到西貝以後就看到了希望。西貝就像是燈塔一樣。今天您的分享讓我看到偉大企業家的精神,我想問您,西貝餐廳未來的發展有什麼計劃?

賈國龍:其實我把做餐飲當作打遊戲,我這一生就是遊戲人生,只要好玩,這個事對社會有意義,參與這個遊戲的人有利,我就會參與遊戲。

做西貝這個品牌,又疊加賈國龍功夫菜,也是基於這樣的想法,一對大家有利,進來的人通過付出勞動能夠有好的收益,二是對社會有貢獻。

為什麼堅持在快餐、零售上死磕,是因為「一頓好飯,隨時隨地」是我的夢想,也是西貝人的願景,所以我們才一直在試,不是說一定要賺多少錢。


進入零售也是基於我們的願景,零售產品腿長,為什麼?我講一個故事,我加拿大的一個朋友有一天給我發微信,說他在加拿大超市發現了西貝功夫菜,我說不可能,我們沒賣到加拿大,肯定是假的。

然後他給我拍了視頻,像真的,我馬上給團隊打電話,問「我們的貨到加拿大了?」團隊說是的,一個外貿代理公司進了我們一百萬的貨,就到加拿大了。去加拿大開店,這件事在西貝內部已經說了五六年,現在西貝的產品到了加拿大超市,我卻不知道,而且還是一百萬的貨。零售能實現我們一頓好飯隨時隨地的願景。

你問西貝下一步怎麼辦?

西貝是我的姓拆開,我做了32年,馬上就33年,現在我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品牌,而這個事就應該真的能夠實現我的願景,我覺得應該會再做30年。這就是西貝的未來,西貝的未來和賈國龍功夫菜就應該是融為一體的。

昨天我吃了陶陶居,感觸很深,中式正餐的路,真的還是要用廚師,還是要在門店裡做,還是要恢復中國的傳統手藝。

快餐是玩標準化的,零售工業品玩的是更極致的標準化,但中式正餐要反思自己的標準化。做正餐,要開大規模連鎖,要做所謂的標準化,魅力一定會下降。魅力下降競爭力就下降,西貝已經踩過的坑你們不能再踩了。

相關焦點

  • 屢敗屢戰的SpaceX:揭秘馬斯克和他背後的科研力量
    作為公司的核心與靈魂,馬斯克身邊聚集了一批技術精英,有外媒形容,其團隊快捷的反應速度、全員參與研發討論的熱情以及不分晝夜的埋頭鑽研成就了屢敗屢戰的SpaceX。不過也有分析說,這家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美國政府的全方位扶持。  「能與馬斯克共事的都是他的同類」  說起SpaceX的成功,不得不提其推進部門首席技術官湯姆·穆勒,他是這家公司的1號員工。
  • 屢敗屢戰的SpaceX:揭秘馬斯克和他背後的科研力量
    作為公司的核心與靈魂,馬斯克身邊聚集了一批技術精英,有外媒形容,其團隊快捷的反應速度、全員參與研發討論的熱情以及不分晝夜的埋頭鑽研成就了屢敗屢戰的SpaceX。不過也有分析說,這家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美國政府的全方位扶持。「能與馬斯克共事的都是他的同類」說起SpaceX的成功,不得不提其推進部門首席技術官湯姆·穆勒,他是這家公司的1號員工。
  • 屢敗屢戰的SpaceX,揭秘馬斯克和他背後的科研力量
    作為公司的核心與靈魂,馬斯克身邊聚集了一批技術精英,有外媒形容,其團隊快捷的反應速度、全員參與研發討論的熱情以及不分晝夜的埋頭鑽研成就了屢敗屢戰的SpaceX。不過也有分析說,這家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美國政府的全方位扶持。
  • 本人以生命擔保這次疫情不是投毒!
    按理說,這類信息純屬學術範疇的學術動態,哪怕是觀點對立,也犯不著動肝火。但是,由於這個項目實在太敏感,恰逢疫情爆發且被國際衛生組織列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國外的同行不長眼色,哪壺不開提哪壺,惹得紅顏衝冠一怒,顧不得學術規範,以我們倍感親切司空見慣的語言和姿勢,給予迎頭痛擊——2020年2月2日下午3:00左右,女科學家在個人微信的朋友圈發文: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是大自然給人類不文明生活習慣的懲罰,我石正麗用我的生命擔保,與實驗室沒有關係。
  • 《秋蟬》一次明殺,一次送人頭,鑑定完畢,葉衝的何櫻是真傻
    #秋蟬#本以為諜戰劇女主角就應該智慧與美貌並存,德配其位,但從何櫻的一次明殺和一次送人頭的舉動一次明殺何櫻要殺葉衝的原因剛開始不是很明白,但後來在談話中得知何櫻的哥哥是何勇,這才算恍然大悟,原來何櫻要殺葉衝是有原因的,何櫻的哥哥何勇當了我方特工的叛徒,出賣了魚鷹,投靠了日寇宮本蒼野,在又要出賣我方特工秋蟬的時候,被我方潛入日寇內部的特工葉衝發現,當場擊斃。
  • 屢敗屢戰,最終成功擊退蒙古帝國的入侵
    蒙古帝國入侵越南遭受的失敗是極其慘重,儘管越南最終成功擊退蒙古帝國的入侵,但是越南自己也損失慘重,幾乎是屢敗屢戰,說明了越南在歷史上是多麼頑強的國家。越南歷史上擊退蒙古帝國入侵的朝代,是史稱的「陳朝」,當之無愧的越南歷史、乃至世界歷史最頑強的朝代之一。
  • 西貝賈國龍:最怕躺著享受過去勝利的果實
    這是西貝關鍵的「疫後之戰」,也是賈國龍「十年千億銷售之寄託」。這事可終於成了。他坦承:「我過於自信,但醒得快。不能為了維護面子就不改,挽回面子的唯一方式是重新做對。」他保持滿滿的激情,又把目光投向餐飲新零售,並希望它能夠為西貝帶來第二條曲線。這是歷經新冠疫情後他對西貝未來全新的思考,也是他對餐飲未來趨勢的判斷。
  • 唐三藏九世輪迴均敗在流沙河,沙僧身上掛的骷髏,竟是自己師傅人頭
    據悉,唐僧所謂的前九世都私自去西天取經,但總是敗在流沙河,只有第十次才渡過。流沙河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鵝毛浮不起,蘆花定底沉。鎮守流沙河的沙僧吃人無數,唯獨河面上飄著九個人頭,而這九個人頭就是他師父的前身,唐僧。觀音菩薩告訴沙和尚,好好收藏這九個頭顱備用。最後,唐僧就是靠著九個骷髏頭渡過流沙河的。
  • 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
    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這是華為公司的團隊文化,商場如戰場,這句話也是源自曾國藩的湘軍。創業帶隊伍,最關鍵的就是打造一個「力出一孔」的團隊,不然的話,隊伍人再多也是一盤散沙,烏合之眾。湘軍當年能夠屢敗屢戰而沒被打散,華為「狼群」徵戰海內外,所向披靡,都與它們有「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精神和機制有關。這也是華為團隊能夠持續走向成功的秘訣。任正非曾表示他喜歡「團結合作」這個說法。集體奮鬥是華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任正非也經常強調華為人要集體奮鬥,集體奮鬥的內涵就是團隊、團結合作。
  • 新加坡水獺幫派大戰,竟然用三角進攻戰術......
    說起來,這獺幫之間的恩仇錄,在新加坡也算得上是家喻戶曉,眾人司空見慣了。因為這並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其中權傾朝野的,便是碧山家族(以下簡稱「碧山組」)。早在2013年,碧山組就憑藉武力,雄踞新加坡河流域。開個玩笑,像水獺這樣的憨憨,真打起架來也就是點到為止,不會拼命。
  • 你應該沒讀懂這段英語:SiChuan Earthquake 四川地震
    你應該沒讀懂這段英語:SiChuan Earthquake 四川地震我們「學」英語最大的問題,也是難題,就是:你「英語閱讀」時根本「想不起學過的英語」,並「把它們用起來」理解和表達正在學,或閱讀的英語。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說出」它的中文,「用」中文「學」英語「懂」英語後並誤以為自己「懂」英語了。
  • 我的世界:玩家首次發現鯨落?當真實地形再現MC,網友:那鯊凋呢
    近日,玩家@pleinair首次在《我的世界》發現鯨落。據了解,鯨死後沉入海底要經歷一個漫長的下落過程,期間數萬種生物會寄存在鯨魚的骨頭上繁衍生息,並構成海底罕見的生態系統,這就叫做鯨落。 前段時間,「南海發現鯨落」才上了熱搜,胖虎就發現有玩家在《我的世界》用方塊打造出一架完整的鯨魚骨架(在湖面若隱若現)。 當真實地形再現MC,網友的第一反應卻是:那鯊凋呢?
  • 吳敦義:人頭黨員若是我主導立刻退選國民黨主席
    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圖片來源:中評社資料圖)海外網3月23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今天(23日)表示,從沒養過人頭黨員,人頭黨員與他完全無關,「任何人只要能指出哪一個人頭黨員是我指導的,我立刻可以退出選舉」。
  • 愛情的溫度,我從未放棄過愛你,只是從濃烈變得悄無聲息
    愛情的溫度,我從未放棄過愛你,只是從濃烈變得悄無聲息1:水再渾濁,只要長久沉澱,依然會分外清澄;人再愚鈍,只要足夠努力,一樣能改寫命運。4:兩個人在一起,更多的不是改變了對方,而是接受了,這就是包容,如果光想著改變,那不是生活,那是戰爭。有些痛,有些疲憊,只有自己懂。5:煩惱,就是記性太好,該記的,不該記的都會留在記憶裡。努力和上進,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是為了不辜負自己,不辜負此生。
  • 牛頓用溜冰的人一句話告訴了我們,值得學習!
    那麼說到這,我們不妨讀一下牛頓的名言,他用溜冰的人一句話告訴了我們,成功是什麼,值得學習!文字如下:如果你問一個善於溜冰的人怎樣獲得成功時,他會告訴你:「跌倒了,爬起來」,這就是成功。溜冰的人,他竟然選擇了溜冰,不可能只跌倒一次,就不溜冰了,不爬起來了。相信大多數人選擇溜冰這個項目前,他就做好了跌倒的心理準備。不要小看「跌倒了,爬起來」這6個字很多人讀起來感覺跌倒了爬起來,很容易。其實現實中能做到這樣,真的是不容易。跌倒了需要勇氣,而爬起來更需要勇氣。很多沒有勇氣的人,他連跌倒的勇氣都沒有。
  • 網紅縣官融資黑洞:以社保資金擔保「民借官用」
    本報記者郝成/攝影  本報記者郝成宿遷報導  用狂飆突進的城建來刷出政績,曾經是不少官員的從政秘籍。但是,支撐這一切的資金,該從何而來?對江蘇宿遷市沭陽縣而言,答案是:「民借官用」。  在明星官員蔣建明倒臺後,一份沭陽縣財政局幹部的筆錄,掀開了「民借官用」的籌資往事:在高額融資目標壓力下,財政局借民企向銀行貸款自用,並出具承諾函,保證承擔本金及利息,「與貴公司無關」。  蹊蹺的是,縣財政局一邊拿出預算外資金存單進行質押擔保,一邊又要民企出面貸款,如此一來,產生的利息,該如何列項支付?且這一過程充滿風險,用於質押的資金存單就一度遭銀行劃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