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紹興晚報的報導:
最近,一名印度籍小夥騎著電動自行車闖入機動車道,一名紹興交警將他攔停後,用英語解釋了中國的交通法規,告訴對方「騎乘電動車需走非機動車道,佩戴安全頭盔」,還給他開出罰單,上了一堂生動的交通安全課。此事恰巧被路人拍攝,製成的短視頻在網上傳開,這名交警的執法被網友贊為「教科書式」執法。
昨天,記者從市交管局獲悉,抖音短視頻中進行這段對話的雙方是印度籍小夥瑞哈內(化名)和鏡湖交警大隊副大隊長馮慈繆。交警表示,無論是中國公民還是外籍人士,在中國出行都應當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文明出行。
外國人騎車違法被攔
11月27日上午8時許,早尖峰時段,交警馮慈繆在越城區鳳林西路靈芝小學門口執勤,突然發現一輛電動自行車由東往西駛在機動車道上,他連忙指揮騎車人靠邊停下。正欲告知對方走錯車道要接受處罰時,馮慈繆發現騎車人是一名外籍人士。也許是見交警攔了名外國人,周圍漸漸有好奇的人圍攏來看熱鬧。
馮慈繆:「You have violated Article 57 of Law on Road Traffic Safety.」(你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7條。)
瑞哈內:「Yes,I know. Please forgive me this time.」(是的,我知道,請原諒我這一次。)
在幾分鐘的交流中,馮慈繆用英語耐心指出其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對交通安全的危害,宣傳講解交通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且明確表示每個人都要遵守交通法規,不能把第一次違法作為藉口。
雖然這英語帶著一股紹興味兒,但瑞哈內還是聽懂了。
「當時車流量很大,再加上下大雨,他(瑞哈內)硬闖機動車道是很危險的。很快他也認識到了錯誤,並表示今後會按規定車道通行。」馮慈繆對記者說。
流利英語靠自學
馮慈繆的一口土味英語是如何練成的?記者了解到,馮慈繆一直以來熱衷英語學習,靠著上網自學與生活中對照電影、美劇,練習發音及口語。
馮慈繆說,最近幾年紹興越來越國際化,他原來所在的府山中隊位於市中心,執勤時經常會遇到騎車、開車的外國人。如果民警不會講英語,執法就會顯得有些被動。
「其實不少外國人會講中文,但他們違反交通法規被攔下時,為了不被處罰都會說自己不懂中文。每年我都會遇到外國人違法被攔停的情況,平時學的英語經常用得上。」馮慈繆笑著說。
據了解,去年10月,在越城區解放路勝利路口,一名紹興文理學院留學生,因騎車未戴頭盔,被在路口執勤的馮慈繆逮個正著,並處以20元的罰款。當時,雙方交流相當和諧,圍觀者也對馮慈繆圓滿地處理了該起涉外交通違法報以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