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1月28日
第33屆電影金雞獎中
以花都七星小學跳繩隊為真實原型的電影
《點點星光》獲得最佳兒童片獎項
詳情點擊
↓ ↓ ↓ ↓
近日
《點點星光》總導演謝德炬在採訪中
講述了電影拍攝製作背後的故事
讓我們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導演謝德炬領獎
談創作
更多展現這群孩子在社會中的生存狀態
《點點星光》以廣州花都七星小學跳繩隊為真實原型
講述了農民工子弟們克服困難、挑戰自我
贏得跳繩比賽的勵志故事
主演之一的賴宣治
是花都七星小學跳繩隊的教練
他用9年時間
先後培養出33名世界跳繩冠軍
打破10多次世界跳繩紀錄
打造出一支堪被譽為「七星奇蹟」的冠軍跳繩隊
在採訪中,謝德炬表示:
他們的命運都系在了一條跳繩上,通過這條繩子改變命運,這才是我所創作的主線。
短片講的是一群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獲得世界冠軍的故事,但電影更多的篇幅在講這所鄉村小學、這群農民工子弟在社會中的生存狀態。
談拍攝
比起演戲孩子們更熱愛的仍是跳繩
電影拍攝的時間跨度並不算長
2018年11月3日開拍
到2019年3月份補拍完畢
考慮到孩子們還在上學
拍攝的進程時斷時續
實際拍攝天數僅在35天左右
但拍攝前的劇本和準備
卻凝聚了謝德炬不少心血
故事取材於現實,而孩子則是「天生的演員」。一開始拍攝時,謝德炬還需要給每個孩子清晰而具體的指導,詳細到每一句臺詞、每一個表情。但到後來,這些孩子完全成為了「戲精」,「這時候我根本不需要跟他們講戲,直接給他們一個場景,他們已經知道該怎麼去做了,出來的效果非常好,他們已經收放自如。」真實、自然,是謝德炬所追求的呈現效果。
謝德炬在採訪時說
跳繩隊裡的雙胞胎兄弟演技最好
戲份也多
拍攝時往往是早上4、5點起來
拍到晚上10點結束
等到電影拍完
這對雙胞胎兄弟
在學校裡再看到謝德炬
直接就繞路走了
對此,謝德炬笑道:
他們都是跳繩的世界冠軍,對他們來講,拍電影比跳繩難多了。
跳出電影本身
謝德炬表示
《點點星光》的成功
離不開寬容的創作環境
它怎麼看都不像主旋律的電影,但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領導給了我們莫大的創作空間,所以它是自上而下的成功,不僅僅是電影的成功。
創作、拍攝和演員們的努力
以及相對自由的創作環境
成就了這部影片
就像電影預告片結尾場景中的點點電筒光芒
象徵著每個人都是一顆小星星
他們自身其實非常弱
但是在一個集體中
他們可以彼此照亮對方的前路
匯成星河
謝德炬透露
電影將於2021年1月登陸院線與觀眾見面
背後故事
鄉村小學走出世界冠軍隊伍
廣州花都區花東鎮七星小學
是一所面積不大的鄉村小學
受場地和經費所限
學生的體育項目一直難以開展
2010年
賴宣治成為該校的第一位專業的體育老師
也讓這所學校從此走上了命運的拐點
2012年
花都區開始大力推廣跳繩項目
由於跳繩不佔場地且器材容易獲得
對於七星小學來說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賴宣治決定組織一個跳繩隊
但賴宣治自己並不會跳繩。身高1.82米的他,在花都區規定的體育老師跳繩測試中,是唯一一個測試了三次都不及格的。
在組建跳繩隊的過程中,不乏挫折、質疑和指責,跳繩隊也一度面臨解散,賴宣治騎著摩託車挨家挨戶地家訪,「死纏爛打」地保住了跳繩隊。
他每天在網上看大量國內外跳繩比賽的視頻,不斷摸索、試跳、改良,終於創出了一套獨門的「弓腰半蹲式跳法」。
每天早上六點五十分到八點,下午四點到五點半,是賴宣治和他的跳繩隊的常規訓練時間,孩子們訓練的汗水滴到訓練室裡的綠色墊子上,留下了一塊塊黑色的痕跡。
2013年6月,七星小學跳繩隊參加了廣州花都區的比賽,一舉打敗了往年的第一名。
2014年11月,七星小學跳繩團隊在全國跳繩比賽中奪得冠軍,獲得超過40枚獎牌。
2015年11月,在阿聯首屆世界學生跳繩錦標賽上,整個賽事只有28枚金牌,七星小學獨攬27枚,刷新兩項世界紀錄。
2016年,在瑞典舉行的世界跳繩錦標賽上,七星小學獲得了中國在這項賽事中的首個團體冠軍。
2019年7月,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2019 WJR(World Jump Rope)跳繩世界盃賽上,七星小學跳繩隊共拿到85枚金牌,隊員岑小林打破五項賽會紀錄,被國外網友稱為來自中國的「最強大腿」。
動圖圖源:央視節目《面對面》
用汗水贏來獎牌和榮譽
給這所沉寂已久的鄉村小學
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也讓許多學生走出鄉村,走向世界
重新找回了自信
而賴宣治和他的跳繩隊也將繼續前進
摘金奪銀,再次凱旋!
來源:南方都市報
原標題:《【聚焦】花都這位老師不會跳繩,卻帶出了一幫跳繩世界冠軍》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