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有些學生在校外參加跳繩培訓引發的討論,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院院長、教授王宗平認為,學生每天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如果只是為了通過考試,沒有必要再在校外參加跳繩培訓,應該在學校的體育課上完成。
王宗平對南京體育中考了解得比較多,他說:「現在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中,『1分鐘跳繩』成為測試內容,而且隨著年級升高,標準也在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在南京體育中考項目選擇中,男生在1000米跑和3分鐘跳繩中選擇一項,女生在800米跑和3分鐘跳繩中選擇一項,對很多學生而言跳繩與長跑相比更容易拿分,分數可能也是很多家長會選擇報校外跳繩培訓班的原因之一。」
除了在校體育課時間真的還需要參加校外培訓嗎?「我不是很認同家長花很多錢給孩子報課外班解決這個問題,尤其是初中生,因為平時的學習已經很辛苦了,還要抽出時間和精力參加體育培訓,臨近體育中考時更是如此,所以我覺得如果未來沒有打算在跳繩項目上有更長遠的考慮,還是應該抓住體育課時間,完成學習和練習內容。」王宗平表示, 「跳繩是一項基礎運動,需要四肢配合,對培養他們的協調能力有好處,可能對年紀比較小的孩子掌握難度略大。現在我發現很多學校都要求學生每天上學帶跳繩,上體育課或課間休息的時候都可以練習,找『繩感』,年紀小的孩子放學後家長也可以陪伴練習。」
跳繩、仰臥起坐、實心球在王宗平看來都是一些基礎性運動,普及性比較高,在學校開展比較廣泛,抓住體育老師在課上講的用力技巧多加練習應該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到社會上參加培訓班。如果希望自己在課餘時間再學習一項體育技能,不如選擇一些學校接觸比較少的或是自己感興趣的項目。(轉自11月30日《中國體育報》05版)
【來源:中國體育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