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聽說過數學培訓班、英語培訓班,再或者是繪畫培訓班、拉丁舞培訓班、足球培訓班,可你是否聽說過跳繩培訓班?乍一聽覺得很可笑,跳繩不是通過自學、稍微鍛鍊幾次就能學會的運動嗎,還需要報培訓班?
而現實情況是現在市場上確實出現了很多跳繩培訓班,而且價格還不低,有的甚至高達200元一節。為什麼家長們都急著將孩子送進培訓班學跳繩?原來是因為跳繩成了很多小學的必考項目。
在北京朝陽區的某所小學,跳繩是各個年級的必考項目,一到四年級學生的跳繩成績甚至佔到了體育總成績的20%,五六年級佔10%。體能測試一般都是百分制,而跳繩成績總分是120分,這也就意味著跳繩成績對體育成績的影響非常大,而體育成績又對總成績的影響非常大。換句話說,就算你語數外全考100分,如果體育成績不好,你可能還是得不到優秀學生和三好學生。
甚至有學校將跳繩作為學生面試的項目,學生入學的時候,就看你跳繩跳得怎麼樣。入學後除了每學期要進行跳繩考試,還會組織一些跳繩比賽等活動。跳繩如此重要,而看著孩子的跳繩水平不高,或者是不如其他孩子,於是很多家長不惜花高價錢將孩子送進跳繩培訓班。
當然,跳繩只是一個縮影,近幾年,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下,國家對學生體育要求不斷提高:中小學生體育課增多、體育納入中考、體育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不斷提升,還有前幾天教育部剛規定的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的要求,這些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相信這麼做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們更重視身體素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想要提高身體素質,在平時的生活中就應該加強鍛鍊,而不是因為要考試就出錢送進培訓班鍛鍊,這種速成教育是沒有意義的,把孩子送培訓班集訓,說不定只能增加孩子對體育鍛鍊的厭惡情緒。更何況還是跳繩這種高普及性的項目,家長陪著孩子稍微鍛鍊鍛鍊就能學會的項目,我認為實在沒必要花高價錢送進培訓班。
體育入考、提高體育學科的地位已經是形勢所趨,因此,學生應該將運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靠幾節培訓班是不可能提高身體素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