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小學生學習時間"領跑"全球 課外班屢禁不止

2021-01-20 網易新聞

與中國「新四大發明」一同被寫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還有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的問題。近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的《我國中小學生「減負」問題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稱,我國中小學生課內外學習時間「領跑」全球。

這樣的「領跑」無法讓人高興,為此憂心忡忡的不僅有教育管理者、學者,還有每一個被課外補習班「裹挾」著停不下腳步的家長。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這是第一次。」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韓平說,公平而高質量的教育,是當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課外負擔重正是教育領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的一個真實體現。

一句「做完了一天的功課,讓我們盡情歡樂」的歌詞,讓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王國慶感慨,孩子們作業做到晚上9點、10點甚至11點,「做完作業,他們上哪兒歡樂,到哪兒蕩起雙槳呢」?

「給中小學生減負」的呼聲由來已久,可孩子們的負擔似乎「越減越重」。

研究報告顯示,與2005年相比,2015年學生上課外班的時間大幅度增長,學習日上課外班的時間為0.8小時,休息日上課外班的時間為2.1小時,分別是10年前的兩倍和3倍。隨之帶來的是大量青少年兒童睡眠不足,運動時間不夠,小眼鏡、小胖墩兒增多。

中小學生課外補習成風的話題在各種場合討論都極易引起共鳴。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師範大學校長杜衛在政協小組的發言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他注意到,現在的孩子要上「兩個學校」,一個是傳統的學校,一個是補習學校。補習學校如此盛行,他覺得「不太正常」。

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中小學生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次。

校外培訓機構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無資質辦學,出現「奧數班」等超綱教學,與升學掛鈎的「佔坑班」,還有教師隊伍管理混亂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朱曉進的提案就是關注校外培訓亂象,他認為現在到了必須規範的時候。

這一輪向校外培訓「開刀」的舉措,較以往力度更大,指向也更加清晰。黨的十九大記者招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要化解好學校減負、校外增負的問題」。2018年年初的全國教育工作會明確,將出臺促進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規範有序發展的意見,探索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和聯合監管機制。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首次清晰地劃出了行動方案的路徑圖和時間表,即治理無資質和有安全隱患的培訓機構,治理數學語文等學科超綱教、超前學的「應試」行為,治理學校和教師中存在的不良教學行為。

韓平認為解決中小學生校外負擔重的問題,必須採取標本兼治的綜合辦法。追根溯源,他認為根本問題出在升學通道上,「評價體系單一,還是只看分數」。這個根子上的問題解決不了,校外培訓班的火爆會始終存在。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基礎教育的優質資源不夠均衡。「現在人們實現了『有學上』的期盼,轉向要『上好學』。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能上好的學校。」目前我國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取消選拔性考試,小升初階段公辦學校都直接劃片入學,優質民辦學校就成了「香餑餑」。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削尖腦袋擠進民辦好學校,「比誰分數高,就得不停地去校外補課」。

要解決多年難治的校外補課熱,韓平認為得多管齊下。首先,還是要逐步形成一套科學的、全面的評價學生的方式,讓升學通道更加多元,「不只盯著分數」。同時,他也提醒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適合的學校,「非要擠進分數很高的學校,孩子可能跟不上,自信心和自尊心就會受到打擊,甚至可能出現逆反等心理問題」。

出現一些「瘋狂的培訓」與各種培訓機構的「忽悠」也有很大關係。韓平提出,現在當務之急要做的,是對社會上這種培訓機構進行規範管理。

眼下,各地對培訓機構的審核也存在混亂無序的問題,「好幾個單位可以審批,有的在工商,有的在民政或文化部門。」他認為應趁著此次機構改革的機會,把監管責任理順。

同時,一些培訓機構與民辦學校「暗中通氣」、利益捆綁,培訓內容與升學掛鈎的行為必須嚴厲杜絕,「這種情況造成的影響和後果非常惡劣」。

朱曉進則認為,校外培訓機構的師資隊伍混亂問題應重點解決。他建議制定培訓機構教師準入標準、建立培訓機構教師職稱體系。同時應要求培訓機構的老師取得行業準入的教師資格證,並建立起這類教師的等級和職稱制度,讓他們有職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其實校外培訓並非『洪水猛獸』,也不該完全禁止,它的存在對青少年的個性化成長和全面發展也確實有學校以外的補充作用。」韓平建議,在對課外班進行規範監管的同時,學校和家長也不要只關注分數,「孩子有一些對體育、藝術的興趣和愛好,會受益終身」。

本文來源:中青在線 責任編輯: 谷瑩_NN6577

相關焦點

  • 「00後」學習負擔由課內轉向課外,睡眠和運動量普遍不足
    10月20日上午,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青少年研究會、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和共青團四川省委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在成都開幕,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論壇上發布了這項研究成果。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調查結果:「00後」中小學生睡眠不足、運動不足、閱讀不足。
  • 奧數被禁止,有些孩子不能只是停留在學習基礎知識
    既然學習的內容完全一樣,那麼學生為什麼要去報課外輔導班?難道僅僅是為了反覆練習加深印象?我想,在學校裡練習的已經足夠多了。有人可能會說,有的孩子在學校沒有學好,所以去課外輔導班繼續學習。奧數不就更這些一樣嘛,有一些孩子喜歡數學,在數學方面有天賦,去課外輔導班學學數學有什麼不好。只不過很好的發展某些孩子天賦的機會,被某些人蒙上了更多的功利色彩。第一大罪魁禍首是家長,為了上一個名校重點班,不管自己孩子是不是喜歡數學,一定會送去課外班學奧數。第二應該被譴責的是那些某某競賽,為了掙錢不擇手段宣傳自己的證書有多重要。第三,課外培訓機構機構反倒是沒有那麼多的過錯在裡面。
  • 全國中小學生學習壓力調查 作業令80%父母崩潰
    隨著一名15歲男孩熬夜寫作業課堂猝死事件引發熱議,學生的學習壓力再度成為關注焦點。昨天,APP阿凡題發布了《全國中小學生學習壓力調查》(以下簡稱《調查》),記者看到,此份調查報告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根據該平臺2000萬用戶一年積累的學習行為大數據得來。報告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平均每天寫作業達3小時,是全球均數的2倍,普遍睡眠不足7小時。
  • 「體育課外班」登上成都熱搜,一節課2000塊,家長怕了嗎?
    昨天,成都本地熱搜上,有一條新聞令人矚目:體育也有課外班了!原來,中國新聞網探訪了幾家體育培訓機構,發現成都的家長們給孩子報名體育課外班的越來越多了,項目有跳繩、籃球、跑步等。很多家體育機構也因此迎來發展的契機。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 英語快速提分的三大要素,博實樂3i全球學院告訴你學好英語很簡單
    但現實中我們發現,即使身邊認識的朋友都讓孩子參加各式各樣的英語課外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卻鮮有孩子能自信、暢快地與外國人交流還有,如何在孩子寶貴的課外時間裡,讓孩子高效地去獲得這項競爭力?母語是漢語的人想要學習英語,本身不具備優勢,這要歸結於兩門語言從根本上的不同。漢語是表意文字,而英語是拼音文字;漢語注重語義,而英語更注重結構。
  • 「裝修」房間、製作創意菜、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今年中小學生...
    重慶日報消息,「裝修」自己的小房間;用果蔬製作「古風詩詞創意菜」;梳理中國歷史上「抗洪人物」,探訪重慶建築的秘密……8月26日,重慶日報記者採訪發現,暑假期間,我市各中小學給學生布置了形式多樣、趣味十足的暑假作業。和過去相比,這些作業越來越強調對學生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對知識運用能力的鍛鍊。
  • 中國民航「領跑」全球航空業
    (圖片來自電視截圖)提振信心 領跑全球民航業是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的服務支撐型產業。在過去3個月中,(漲幅最大的)全球十大航空公司股票中的九個是中國公司。且除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外,其餘公司的股票均取得了兩位數的漲幅。表現最佳的是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該公司股價(在過去3個月)上漲了22%。來自于波音和空客兩大飛機製造商的消息也表明中國民航是全球恢復最快的。
  • 課外班:孩子學習葫蘆絲的好處有哪些?你知道嗎?
    家長門都很注重孩子在音樂方面的培養,音樂的學習對於孩子們來說也是有好處。一說音樂自然是少不了樂器的。關於樂器的種類是有很多的。比如鋼琴,小提琴,二胡,古箏,木琴等。這可是給家長除了個大難題,雖然說學習樂器好,但是也不能都學。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孩子的興趣的。
  • 每年16000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每天消失一個40人的班?
    數據1:從教育部門的統計來看,我國中小學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都在1萬人以上。1999年,中小學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殺死亡的,平均每天都有40多人,相當於每天有一個班的孩子消失,受傷的中小學生就有更多了。僅2001年,我國就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
  • 對火爆的體育課外班應多些冷思考
    而針對「中考體育」也有專門的課程,會針對中考體育的各類項目,對報班的學生進行訓練,一節課平均也要200多元(據微信公眾號「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11月15日消息)。 在很多人學生時代的記憶裡,體育課是名副其實的「副課」,只要臨近考試,體育課常常會被語數英等「主課」無情地佔用。可看了上面這則消息,真讓人忍不住發聲感嘆:「體育教育的春天來啦!」
  • K12課外輔導機構寰宇巨匠獲數千萬元級A+輪融資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教育8月6日訊,K12課外輔導機構寰宇巨匠近日宣布,獲得數千萬元級A+輪融資。據悉,寰宇巨匠教育集團成立於1998年,為教育培訓機構武漢巨人學校的母公司。武漢巨人學校專注於K12中小學課外培訓,紮根武漢22年。
  • 跟誰學+高途課堂捐贈寒假正價直播課,為武漢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2020年1月26日,為了讓武漢地區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能夠在家安心做好寒假學習,K12在線教育公司跟誰學及旗下高途課堂宣布,將聯合專項為武漢地區捐贈價值2000萬元的在線直播課,免費為2萬名武漢中小學生開放寒假正價直播課的學習。打贏肺炎疫情狙擊戰,這是一場關乎每一個人的戰役。
  • 時間都去哪兒了?中國時間利用調查研究報告
    中國時間利用調查研究報告》發布會昨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內蒙古大學中國時間利用調查與研究中心共同主辦。據悉,「中國時間利用調查」是一項對中國城鄉居民時間利用的全國性追蹤調查,以知曉人們在何時從事何種類型的人類活動,在哪裡從事這些活動,以及從事這些活動時與誰在一起。
  • 在中國,「課外書指數」差距遠比基尼係數還大
    那麼如果我們定義一個課外書指數,衡量不同地區孩子讀過的課外書的差距,這個指數會有多少?沒有人做過精確的統計,但我想這個指數之大,恐怕超乎每個人的想像。有一句話說,每一個人工作後的時間會決定他到底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 媒體:對火爆的體育課外班應多些冷思考
    而針對「中考體育」也有專門的課程,會針對中考體育的各類項目,對報班的學生進行訓練,一節課平均也要200多元。在很多人學生時代的記憶裡,體育課是名副其實的「副課」,只要臨近考試,體育課常常會被語數英等「主課」無情地佔用。可看了上面這則消息,真讓人忍不住發聲感嘆:「體育教育的春天來啦!」體育教育越來越受重視,這是好事。
  • 賓夕法尼亞大學最新錄取:中國offer超20枚,北師大實驗再領跑
    今年,中國內陸學校哪些學校收穫了來自賓大拋來的橄欖枝?共計23枚錄取,北師大實驗中學領跑根據網際網路公開數據,目前中國內陸學校共計收穫23枚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國際部錄取收穫錄取數量最多,共計收入4枚錄取。
  •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青島 推動中國語言文化走向世界
    央廣網青島12月4日消息(記者王偉)12月3日,在教育部、國家語委的指導下,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暨科大訊飛未來港啟幕儀式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舉行。「全球中文學習平臺是教育部國家語委應對新時代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革命的重要的舉措,是落實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要任務,切實服務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構建。」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說。
  • K12課外輔導機構寰宇巨匠(武漢巨人)獲數千萬級A+輪融資
    K12課外輔導機構寰宇巨匠(武漢巨人)近日宣布,已獲得數千萬級A+輪融資。這是疫情之後,少數獲得融資的線下教培企業。  據悉,寰宇巨匠教育集團成立於1998年,為知名教育培訓機構武漢巨人學校的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