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類型的電影是巨坑?
要Sir說,就是漫改真人版。
不完全統計,今年日本漫改真人版,就有43部,其中大部分,如你所料,都撲街了。
無限之住人、朋友遊戲、鋼之鍊金術師、蜜桃女孩
直到年底,終於有一部漫改片揚眉吐氣。
甚至在許多人心中,這就是今年漫改片第一傑作。
誠意安利所有人——
《帝一之國》
帝一の國
《帝一之國》改編自古屋兔丸同名漫畫,在日本,把同天上映的,木村拓哉主演的《無限之住人》(同樣也是漫改)K.O.。最終拿下 19億日元票房。
口碑同樣給力。
日本電影評分網站映畫.com打出 4分(滿分5分),是今年漫改中最高分;
今年漫改真人版豆瓣唯一一部 8分作品。
什麼叫硬實力?
這就是。
怎麼拍好一部漫改片,要Sir說,最最關鍵的一步是——選角。
選角對,這部漫改片也就成功了一半。
比如,你告訴我這是《美少女戰士》?
這是《哆啦A夢》?
這是《七龍珠》?
拜託,第一眼我就想右上角點X退出了。
從人物選角,就看得出《帝一之國》下了功夫。
對比圖一目了然。
「野心の男」赤場帝一無所畏懼的瘋狂;「謀略の男」東鄉菊馬七情上臉的狡詐;榊原光明的呆萌;森園億人的沉穩……都被入木三分地還原。
還原的不止人物。
包括場景。
帝一和女朋友用紙杯傳聲筒聊天。
連衣服都一模一樣
腎上腺素飆升的校園活動海帝文化祭。
各位騷年犧牲可真大呀
形似只是第一步,讓《帝一之國》能在一堆漫改片脫穎而出的,是它既沿襲漫畫基礎,又拍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它真正抓到絕大多數漫改片失手的精髓——中二。
坦白講,今天的中二,已被媒體曲解成「愚蠢」的同義詞。
中二在他們眼裡,仿佛是一種以上帝視角睥睨眾生的幼稚姿態。
這未免也太小看中二了。
中二的反義詞並不是成熟,它的表現也不是對現實世界的曲解,中二的核心是單純,是一根筋地和一切約定俗成對著幹。
《帝一之國》有兩場戲,讓Sir看到久違的中二燃。
立志當學生會主席的帝一,一直把父親死敵的兒子,東鄉菊馬當作主要競爭對手。
兩人身家旗鼓相當,只不過後者父親當年以一票之差險勝帝一爸爸。
兩家自此結下世仇。
誰知,半路殺出強敵,大鷹彈。
大鷹彈出身貧窮,但人緣極好,他也是這所「貴族學校」,罕見的通過考試獲得入學資格的非推薦學生(幾乎每門功課都要接近滿分)。
連「軍師」榊原光明都感慨:原來你是超級高中生啊。
字幕來自日菁字幕組,下同
帝一深感大事不妙,為了證明自己就是比彈厲害,帝一通過(非法手段)拿到他參加考試的試卷。
他通宵做完,比比看到底誰高分。
看看漫畫是怎麼做——
用了帝一不停的內心OS,寫寫寫,來強調他玩命般的緊張。
但電影裡能原樣照搬嗎?
把內心OS念出來,這是神經病吧。
一般處理也就是,突出滿頭的汗,突出飛快的筆,突出滴答滴答的鐘表——
《帝一之國》顯然不屑這種常規玩法。
它以節奏強勁的鼓點,試卷題目改編而成的Rap作配樂,再用眼花繚亂的快切和推鏡,加上菅田將暉那爐火純青的顏藝,生生把一場考試,拍出了熱血沸騰的戰鬥感。
簡直,燃!爆!了!好!嗎!
還沒完。
做完試卷,對題。
漫畫裡是帝一自己對答案,一邊對,一邊喪和嗨。
電影又創造性地改成帝一和爸爸兩人一起對。
帝一念完對手(彈)的成績,爸爸再念(帝一)成績。
高了,手舞足蹈;低了,呼天搶地。
注意這時電影的處理——
全程沒配樂,沒表情特寫,都是中景,像跟拍拳擊比賽那樣,讓你不錯過任何細節。
當帝一最後險勝對手,高興得在地上打滾,大叫,「我的國家守住了」。
你會嘲笑他的中二嗎?
不會的。
你反而會感受到共鳴的悲壯。
因為在這癲狂背後,是每個青春期走過來共有的痛苦——
來自父輩山一樣重的期盼;來自同輩血與火的競爭;也來自個體被不能駕馭的欲望拉扯的分裂。
上一部用文戲武拍,給我們帶來這種「荒誕真實感」的青春片是什麼?
《天才槍手》。
片中這一幕,女主握著鉛筆走向考場。
這哪裡是握筆,分明是攥著她身上有且僅有的武器——小刀,衝向那個黑暗而虛偽的成人世界。
巧合的是,和《天才槍手》一樣,《帝一之國》也沒有一味美化它的主角。
本質上,它是用「中二」的方式,反「中二」。
主角帝一的亦正亦邪就不說了。
即使是最純潔的大鷹彈。
冰室羅蘭為了拉攏他,提出可以幫助他申請到父親公司的助學金,於家境清貧的大鷹彈來說,這筆巨款不僅可以免掉他的學費,也能讓日夜辛勞的母親少受點苦。
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但當著眾人的面,大鷹彈拒絕了。
甚至當著眾人的面,大鷹彈打了冰室羅蘭一拳。
然後,說出可能是全片最帥的一句臺詞——
我是一個意志薄弱的人,說實話,你的誘惑很有用。所以我打了你,為了沒有回頭路可走。
所以,大鷹彈真是一個正義感爆棚的少年,對一些齷齪的潛規則零容忍?
請注意冰室羅蘭的賄賂方式,當著眾人的面,用利益綁架大鷹彈。
這……
只有傻瓜才會接受吧。
我當眾站你那邊,不就承認自己是個可以被收買的癟三,那其他追隨我的,崇拜我的人不都跑了?
這才是《帝一之國》值得我們深味的地方。
電影裡,帝一兩次引用了我們的開國主席——毛澤東說的一句話——
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
Sir不劇透,看下來你自會發現,說這句話的帝一,是完全不同的帝一,但說不出哪個更優秀。
你看,當別人的青春片,已經開始用「政治視角」,對成人世界階級、名利的殘酷與複雜,做出戲謔又不失辛辣的批判。
而我們更多的青春片呢?
還沉迷下三路的色情暴力,用墮胎、打架、自殺等模板戲,去憤恨現實,去埋怨天意。
一次次主動墮落後,又用一句「長大了,終究不是我們改變世界,是世界改變我們」裝喪逼。
哦,可把自己摘得真乾淨。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庫布裡沒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