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是一種特殊的算法啊,不就是想讓你用一種「傻瓜」的方式獲得結果嘛;有人想,就是把計算機模擬出來當一個單片機唄,配置好就可以傻瓜式使用;有人想,是一種將量子計算機捆綁在物聯網設備上,讓計算機用來替代晶片啊;有人想,他們家用的是量子晶片,用量子計算機來做自動駕駛汽車;也有人想,基於量子計算機的各種應用中,要達到超強的算力,個人根本計算不了或許在大眾眼裡量子計算機無疑是個神秘的東西,畢竟不像機器學習算法或者人工智慧這種常見的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程度,人們還是覺得這是一門離我們有點遠的領域。
但其實,量子計算機,可以說是近些年來的一次革命。它比我們想像的更為科幻和神秘。我們先不談量子機器學習之類,就從量子計算機的應用說起。01量子機器學習量子機器學習目前主要用在三個領域:量子通信量子晶片量子計算機在量子通信中有兩種類型:實量子通信(pointcrystalcommunication)和概率量子通信(probabilisticcommunication)。可以理解為量子通信系統在多種可能性模型中所處的位置,通過糾錯(correction),可以讓通信通暢:而實量子通信(pointcrystalcommunication)是在光子(等帶電粒子)處理器內部包含糾錯裝置,比如量子糾纏量子跳躍(quantumdownscalefractionalrop),可以把信息從一個光子發送到另一個光子,可以給出非常短的延遲。
而概率量子通信(probabilisticcommunication)是通過量子模型來進行量子通信,採用經典效應來模擬量子之間的量子糾纏狀態,最終可以超過經典糾纏態。用一個簡單的慄子來形象說明量子通信與實量子通信在量子通信中,由於量子模型與經典模型相距很遠,因此要求所有的數據必須都是對稱的,這就意味著量子糾纏量子跳躍一般只與光子狀態有關係。而經典的量子處理器計算一個通信連接需要藉助無限個光子,即需要測量,這就造成了量子通信距離遙遠。而實量子通信完全使用量子跳躍,它同樣需要測量來完成自身的算符,從而實現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量子跳躍的相關論文。量子計算量子計算,就是讓機器實現量子計算,用機器像人一樣去計算;優勢在於可以做更加簡單的模擬,以及基於量子保密性原理的突破,用機器人或者植物進行量子計算,但目前似乎還不能完全替代經典計算機;也有人認為量子計算機可以取代經典計算機。基於量子機器學習,其實是量子系統的操作,包括模擬量子模型,生成圖像,文字、聲音轉錄等等,與常見的人工智慧完全不同。在原子層面上說量子機器學習,它與常見的人工智慧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