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許多奇怪的洞,有些是天然的,有些是人造的,它們很多都讓人驚嘆不已。從超深的人造礦井,到似乎沒有底部的洞穴,我們一起來看看地球上10個最奇怪的深洞!
10.戴維克鑽石礦洞戴維克鑽石礦在1992年進行勘探,2001年動工建造,2003年投產,通過一條冰路與戴維克機場相連。這座機場可以起降波音737客機。戴維克鑽石礦是哈瑞-溫斯頓鑽石公司與戴維克鑽石礦業公司的一個合作項目,距離北極圈大約220公裡,可開採16到22年。這個礦洞共有700名工人,每年產鑽石接近750萬克拉,銷售收入達到5.3億元。戴維克鑽石礦是當地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不過在2024年,它就要被關閉了。
9. 第羅夫洞最近,在俄羅斯圖拉市附近的第羅夫村,突然出現一個巨大的天坑。巨大的天坑吞噬了一個當地的私人菜園,測量直徑為15米,深度為30米。對當地人來說,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們懷疑這個洞是否會繼續變大,也有人擔心會有更多的像這樣的坑出現。這可不是俄羅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大坑,2016年,在西伯利亞出現一個神秘的大洞,直升機拍攝的視頻顯示,天坑裡還有碎片和燃燒的跡象,就好像這個80米的洞是被炸出來的一樣。
8. 陶託納礦南非的這座金礦是地球上最深的人造洞穴之一,深3.8千米。這座金礦於1962年開始開採,是世界上最深的礦洞之一。陶託納礦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平均每年有會5人因採礦而死亡。這個礦井的隧道加起來有800公裡長,僱傭了大約5600人。陶託納礦非常深,深到會讓溫度上升到危及生命的程度。在這裡,巖石的溫度可以達到60多度,午餐時根本不需要微波爐。為了讓礦工們生存下來,不得不用降溫設備把礦井從55度的高溫冷卻到28度。事實上,這個礦井已經挖到地球的上地幔了,以至於如果你在這裡工作,從地表到巖石表面需要一個小時的旅程。
7. 檳城金礦如果你認為剛剛的礦洞就已經很深很可怕了,那是因為你還沒看到過檳城金礦。檳城金礦是世界上最深的金礦,在地表以下4千米的地方,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礦之一。如果你要到礦井底下去工作,即使你乘坐電梯也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礦井內部的溫度也很高,巖石溫度達到66度,為了改善這種情況,他們將泥漿冰注入地下隧道以保持空氣冷卻,讓溫度降到30度以下。
6.南極深洞為了了解更多有關氣候變化及其對地球的影響的信息,英國南極調查局的一組科學家和工程師在南極西部鑽了一個2100多米深的洞。他們沒有使用普通的鑽探設備,因為在這樣低溫的環境下,普通設備可能會出現問題。所以他們不得不使用熱水鑽孔來融化周圍的冰雪,然後用2000多米長的軟管將水抽出來。鑽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凝固溫度,在零下30℃左右的環境裡,意味著他們鑽出的洞會不斷重新凝固。經過63個小時的連續鑽探,該團隊終於製造出一個直徑約0.3米,深達2152米的深洞。
5. 瓜地馬拉天坑2010年5月30日,瓜地馬拉首都出現了一個直徑20米,深約90米的巨坑,事故造成15人死亡。在市中心出現一個這樣巨大的深坑,以至於很多人都以為是惡作劇。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天坑不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而是人類糟糕的工程造成的。不止一位地質學家都表示,瓜地馬拉城的最新天坑是由管道洩漏引發的。
4. 伯克利礦坑伯克利礦坑位於美國蒙大拿州布特市,原本是個銅礦,後來還發現了金礦和銀礦。它有一條精心設計的排水系統,使得當地的水位很低,適於礦業開採。伯克利礦坑注滿了約270米深的汙水,裡面參雜有砷、鎘、銅、鋅、黃鐵礦、硫酸等化學物質。汙水的酸性同蓄電池電解液差不多,甚至可以直接從中「開採」銅。目前,伯克利礦坑已被美國聯邦政府列為「超級基金」有害物處理場地。更奇葩的是,伯克利礦坑如今竟然是個旅遊勝地,不僅開設有禮品店,還要收2美元的門票。
3. 科拉超深鑽孔科拉超深鑽孔是前蘇聯於1970年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挖掘的。當時前蘇聯與美國正在搞科研競賽,蘇聯的科學家試圖打敗美國,先探測到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於是挖掘了這口井。科拉超深鑽孔是不帶勘探目的的,純粹用於在莫霍面接近地表處的科研,這真的是冷戰期間最奇怪的一種競賽。科拉超深鑽孔最深的一個鑽孔SG-3在1989年達到12263米,截止目前,以垂深計算,這個鑽孔仍是到達地球最深處的人造物。
2. 庫魯伯亞拉洞穴庫魯伯亞拉洞穴,也叫作沃羅尼亞洞穴,1960年於格魯吉亞的阿拉貝卡山中被發現,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深洞穴,也是唯一一個深度超過2000米的洞穴。這個洞穴實際有多深沒人知道,2004年探查深度超過2000米,達2080米,而最新數據顯示已探明深度為2197米(2014年)。相關專家表示,庫魯伯亞拉洞穴的探明深度還在不斷地更新,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個世界最深的洞穴還會再次自我突破,達到一個新的深度。
1.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南極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簡稱「冰立方」,它可能是地球上最奇怪、最深的洞之一。它有一個巨大的粒子探測器,由86根電纜線連接而成,這些電纜一頭連在地表實驗室中,另一頭從冰洞向下延伸至2.5公裡的深度。它的工作是尋找中微子,但中微子不帶電荷且幾乎沒有質量,以至於它們可以穿過巖石、金屬,甚至人體,因此很難探測到中微子。南極是進行此項研究的最佳場所,因為這裡的冰雪異常純淨,幾乎完全不含氣泡和其他可能影響探測結果精確性的幹擾。好了,本期的《半島奇聞》就到這裡,如果喜歡我們的話,別忘了點讚、訂閱、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