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SB反應器的工藝特點與流程

2020-11-2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 由於厭氧消化過程微生物的不斷增長,或進水不可降解懸浮固體的積累,隨著反應器內汙泥濃度的增加,出水水質會得到改善,但汙泥超過一定高度,汙泥將隨出水一起衝出反應器。因此,當反應器內的汙泥達到某一預定最大高度智慧需要排泥。UASB反應器排汙泥系統必須同時考慮上、中、下不同位置設排泥設備,應根據生產運行中的具體情況考慮實際排泥的要求而確定在什麼位置排泥。

一般汙泥排放應該遵循事先建立的規程,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如每周)排放一定體積的汙泥,其等於這一期間所積累的量。更加可靠的方法是確定汙泥濃度分布曲線排泥,原則上有兩種汙泥排放方法:

①從所希望的高程直接排放;

②採用泵將汙泥排出。

汙泥排泥的高度是重要的,它應是排出低活性的汙泥並將最好的高活性的汙泥保留在反應器中。一般在汙泥床的底層將形成濃汙泥,而在上層是稀的絮狀汙泥,剩餘汙泥應該從汙泥床的上部排出。在反應器底部的「濃」汙泥可能由於積累顆粒和小砂粒活性變低,這時建議偶爾從反應器的底部排泥,這樣可以避免或減少在反應器內積累的砂粒。

①建議清水區高度0.5~1.5m。

②汙泥排放可採用定時排泥,周排泥一般為1~2次。

③需要設置汙泥液面監測儀,可根據汙泥面高度確定排泥時間。

④剩餘汙泥排泥點以設在汙泥區中上部為宜。

⑤對於矩形池排泥應沿池縱向多點排泥。

⑥由於反應器底部可能會積累顆粒物質和小砂粒,應考慮下部排泥的可能性,這樣可以避免或減少在反應器內部積累的砂粒。

⑦對一管多孔式水管,可以考慮進水管兼作排泥或放空管。

一般認為排去剩餘汙泥的位置是反應器的高度處。但是大部設計者推薦把排泥設備安裝在靠近反應器的底部,也有人在三相分離器下0.5m處設排泥管,以排除汙泥床上面部分的剩餘絮狀體汙泥,而不會把顆粒汙泥排走。UASB反應器排汙泥系統必須同時考慮上、中、下不同位置設排泥設備,應根據生產運行中的具體情況考慮實際排泥的要求而確定在什麼位置排泥。

對於一個新建的UASB反應器來說,啟動過程主要是用未經馴化的絮狀汙泥(如汙水處理廠的消化汙泥)對其進行接種,並經過一定時間的啟動調試運行,使反應器達到設計負荷並實現有機物的去除效果,通常這一過程會伴隨著汙泥顆粒化的實現,因此也稱為汙泥的顆粒化。由於厭氧微生物,特別是甲烷菌增殖很慢,厭氧反應器的啟動需要很長時間。但是,一旦啟動完成,在停止運動後的再次啟動可以迅速完成。

當沒有現成的厭氧汙泥或顆粒汙泥時,採用最多的是城市汙水處理廠的消化汙泥。除了消化汙泥之外,可用作接種的物料很多,例如牛糞和各類糞肥、下水道汙泥等。一些汙水溝的汙泥和沉澱物或福微生物的河泥也可以被用於接種,甚至好氧活性汙泥也可以作為接種汙泥,並同樣能培養出顆粒汙泥。汙泥的接種濃度以6~8kgVSS/m3(按反應器總有效容積計算)為宜,至少不低於5kgVSS/m3,接種汙泥的填充量應不超過反應器容積的60%。

當採用不是顆粒汙泥的接種汙泥時,為了培養顆粒汙泥或沉降性能好的活性汙泥,都存在著一個將絮狀汙泥和分散的細小汙泥從反應器內「洗出」的過程,這是UASB反應器實現顆粒化的先決條件之一。這一過程是一個微生物逐步篩選和進化的過程,控制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反應器內的水力停留時間或上升流速。經驗表明,合適的升流速度的範圍應在0.4~1.0m/h之間,如果有必要可以採用出水回流的方式以適當提高反應器內的升流速度。一般來說,在顆粒汙泥培養期內隨出水而被衝出反應器的汙泥時沒有必要再將其回流到反應器中區的。

從負荷角度考慮UASB的初次啟動和顆粒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1:即啟動的初始階段,這一階段是低負荷的階段[2kgCOD/(m3˙d)]。

階段2:即當反應器負荷上升至2~5kgCOD/(m3˙d)的啟動階段。在這階段汙泥的洗出量增大,其中大多為細小的絮狀汙泥。實際上,這一階段在反應器裡對較重的汙泥顆粒和分散的、絮狀的汙泥進行選擇,使這一階段的末期留下的汙泥中開始產生顆粒狀汙泥或保留沉澱性能良好的汙泥。所以在5kgCOD/(m3˙d)左右是反應器中以顆粒汙泥或絮狀汙泥為主的一個重要的分界。

階段3:這一階段是指反應器負荷超過5kgCOD/(m3˙d)。在此時,絮狀汙泥迅速減少,而顆粒汙泥加速形成直到反應器內不再有絮狀汙泥存在。當反應器負荷大於5kgCOD/(m3˙d),由於顆粒汙泥的不斷形成,反應器的大部分被顆粒汙泥充滿時,其最大負荷可以超過20 kgCOD/(m3˙d)。當反應器運行在小於5 kgCOD/(m3˙d),系統中雖然可能形成顆粒汙泥,但是,反應器的汙泥性質由佔主導地位的絮狀汙泥所確定。

UASB反應器的工藝特點:

UASB反應器的基本特徵是不用吸附載體,就能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粒狀汙泥,保持反應器內高濃度的微生物,因而可以承受較高的COD負荷(可高達30~50kgCOD/(m3˙d)以上),COD去除率可達90%以上。而好氧生物處理中,效果最好的好氧純生物流化床。深井曝氣等工藝COD負荷也只有10kgCOD/(m3˙d)左右,COD去除率為70%~80%。與其他厭氧生物反應器相比,UASB的特點如下。

構造簡單巧妙:

沉澱區設在反應器的頂部,廢水由反應器底部進入,向上流過汙泥床區與大量的厭氧細菌接觸,廢水中的有機物被厭氧菌分解成沼氣(主要成分為CH4和CO2),廢水在升流的過程中夾帶著沼氣和厭氧菌固體物。沼氣在氣室區進行固液分離,處理過的淨化水由反應器頂部排走,廢水完成了處理的全過程。沉澱區的大部分汙泥可返回汙泥床區,可使反應器內保持足夠的生物量。由此可知,整個上半時集生物反應與沉澱於一體,反應器內不設機械攪拌,不裝填料,構造較為簡單,運行管理方便。

反應器內可培養出厭氧顆粒汙泥:

UASB反應器在處理大多數有機廢水時,只要操作方法正確,一般均可在反應器內培養出厭氧顆粒汙泥,厭氧顆粒汙泥的特性是有很高的去除有機物活性,密度比絮體汙泥大,具有良好的沉澱性能,時反應器內可維持很高的生物量。

實現了汙泥泥齡(SRT)與水力停留時間(HRT)的分離:

由於在反應器內能維持很高的生物量,汙泥泥齡很長,廢水在反應器內的HRT較短,時SRT大於HRT,因而反應器具有很高的容積負荷率和很好的運行穩定性,這是現代厭氧反應器與傳統厭氧反應器的最大區別。

UASB反應器對各類廢水有很大的適應性:

UASB反應器不僅可以出來高濃度有機廢水,如酒精、糖蜜、檸檬酸等生產廢水,也可以出來中等濃度有機廢水,如啤酒、屠宰、軟飲料等生產廢水,並且可以出來低濃度有機廢水,如生活汙水、城市汙水等。UASB反應器可在高溫(55攝氏度)和中溫(35攝氏度左右)下運行,並可在低溫(20攝氏度左右)下穩定運行。除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有機廢水外,UASB反應器幾乎可適應不同行業排出的各類有機廢水。

能耗低,產泥量少:

由於UASB反應器不需要供氧,不需要攪拌,不需要加溫,在實現高效能的同時,達到了低能耗,並可提供大量的生物能沼氣,因此,UASB反應器是一種產能型的廢水處理設備。由於SRT很長,不僅產生的汙泥時穩定的,而且產泥量很少,從而降低了汙泥處理費用。

不能去除廢水中的氮和磷:

UASB反應器與其他厭氧處理設備一樣,其不足之處是不能去除廢水中的氮和磷。這是由厭氧生化反應的本質決定的。在處理高、中等濃度廢水時,採用厭氧-好氧串聯工藝,即用UASB反應器去除廢水中大部分含碳有機物作為預處理,而採用好氧處理設備去除殘餘的含碳有機物和氮、磷等物質,這是最佳的廢水處理工藝選擇,具有很大的節能意義,並可以大大節省基建投資,降低運行成本。因而,有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uasb反應器啟動
    打開APP uasb反應器啟動 陳翠 發表於 2018-11-18 09:27:44
  • uasb反應器結構示意圖
    打開APP uasb反應器結構示意圖 陳翠 發表於 2018-11-10 10:55:07   uasb反應器結構示意圖   如圖2所示,UASB反應器的斷面形狀-般為圓形或矩形,矩形斷面利於三相分離器的設計和施工,主體結構採用鋼或鋼筋混凝士。
  • UASB和IC反應器異同比較及應用
    1.1.2 UASB構造UASB構造上的特點是集生物反應與沉澱於一體,是一種結構緊湊的厭氧反應器。反應器主要由進水配水系統,反應區,三相分離器,氣室,處理水排除系統這幾個部分組成。 1985年, 荷蘭 PAQU ES 公司建立了第一個IC中試反應器, 1988年, 第一座生產性規模的IC 反應器投入運行。目前, IC 反應器已成功應用於啤酒生產、食品加工等行業的生產汙水處理中。由於其處理容量高、投資少、佔地省、運行穩定等特點, 引起了各國水處理人員的矚目,有人視之為第三代厭氧生化反應器的代表工藝之一。進一步研究開發 IC反應器、 推廣其應用範圍已成為厭氧廢水處理的熱點之一。
  • 汙水處理設備篇:為您詳細解析UASB反應器
    厭氧生物處理反應器是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的有效工藝,升流式厭氧汙泥床(UASB)是厭氧生物處理反應器一種,UASB(Up-flowAnaerobicSludgeBed
  • UASB、EGSB和IC三種厭氧反應器比較
    二、三種厭氧反應器比較(1) UASB反應器UASB反應器是第二代厭氧反應器,它的優缺點如下:優點:1、有機負荷居第二代反應器之首2、汙泥顆粒化使反應器對不利條件抵抗性增強3、簡化工藝,節約投資與運行費用4、提高容積利用率,避免堵塞問題缺點:1、內部泥水混合較差不利於微生物和有機物之間的傳質
  • UASB、EGSB和IC三種厭氧反應器比較!
    UASB、EGSB和IC三種厭氧反應器比較!北極星水處理網訊:UASB、EGSB和IC是在高負荷有機廢水處理中最常見的三種厭氧反應器。  這三種反應器結構不同,處理能力各異,今天我們將這三種厭氧反應器進行詳細比較,分別說一說他們的優缺點。
  • 有機廢水處理技術:UASB厭氧反應器的工作原理
    厭氧反應處理方法,作為一種高效的有機廢水處理方法,被廣泛應用到汙水處理中,本文將詳解UASB厭氧反應器,具體見下文:1)UASB厭氧反應器的工作原理待處理汙水首先被引入UASB厭氧反應器的底部,水流按一定的流速向上流經汙泥床、汙泥懸浮層至三相分離器及沉澱區,UASB厭氧反應器中的水流呈推流形式,進水與汙泥床及汙泥懸浮層中的微生物充分混合接觸並進行厭氧分解
  • 關於IC、UASB厭氧反應器的調試經驗總結!
    關於IC、UASB厭氧反應器的調試經驗總結!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關於IC、UASB厭氧反應器的調試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一、厭氧反應器啟動準備工作包含內容概述1、必須保證施工出來的厭氧反應器是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按質按量完工,不存在漏項、缺項、不到位的地方等,這在接種汙泥之前要必須經過反覆檢查確認。當然,前提是設計者設計的厭氧反應器必須是成熟的。
  • 詳解MBR膜生物反應器的技術參數、優點用途與特點分析
    MBR汙水處理與傳統汙水處理方法具有很大區別,通過膜分離裝置代替傳統工藝中的二沉池和三級處理工藝。從而得到優質的出水,解決了傳統環保設備進行汙水處理的出水水質達不到中水回用要求的問題。MBR汙水處理後的水可直接作為市政用水或進一步處理作各種工業用水。
  • 鄉鎮汙水處理特點及工藝說明
    那麼,鄉鎮汙水處理的有什麼特點呢?以及鄉鎮汙水處理中所需要用到什麼樣的工藝呢? 二、鄉鎮汙水處理的工藝比較 1、AAO+MBR膜生物反應器工藝 AAO+MBR膜生物反應器工藝是膜分離與生物處理技術組合而成的廢水生物處理新工藝。
  • 汙水處理技術大PK:UASB、SBR、 A/O工藝的優點大解析
    汙水處理UASB、SBR、A/O工藝它們各自有什麼特點?我們在應用中要注意什麼?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下。
  • 關於UASB厭氧反應器的22個經典問答!
    它的角度如何根據水質及工藝參數來確定?如何防止出水帶泥花何克服浮沫問題?答:三相分離器的關鍵(核心),就是保證:產生的汙泥量大於流失的汙泥量,反應器中的汙泥量是增加的。凡能達到此目的的,就是「好」三相分離器,別拘泥形式,別落入「前人」的桎梏。所以,我說多了會增加此方面的危險,不便多說。出水帶泥不能防,不必防。浮沫不是問題,克服它幹什麼?
  • 用UASB反應器處理生活垃圾滲濾液時,怎樣才能快速啟動?
    反應器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啟動,使其有機負荷(以CODCr計)達到10kg/(m3·d),且CODCr的去除率高達70?由圖2可見,隨著運行時間的增長CODcr去除率總體上是逐步增長的,且每次有機負荷突增後,CODcr去除率有所下降但又會馬上回升;同時進水濃度對UASB反應器也有一定的影響,如在第44天時進水CODcr的質量濃度從原來的約2500mg/L升到約 3500mg/L時,CODcr去除率下降到54.9%,但第46大又達到了63.4%,說明UASB反應器抗衝擊負荷能力比較強。
  • 關於UASB的詳解!
    1、UASB 工藝的主要特點   1) 利用微生物細胞固定化技術-汙泥顆粒化   UASB 反應器利用微生物細胞固定化技術—汙泥顆粒化,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和汙泥停留時間的分離,從而延長了汙泥泥齡,保持了高濃度的汙泥。
  • 淺談幾種生物膜技術 | 包括工藝特點、原理及優勢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語本文主要介紹了幾種現今比較常用的生物膜汙水處理工藝的特點、原理及其優勢所在。包括顆粒型、水力自旋傳質填料型、活性汙泥一生物膜一體化型、無泡曝氣膜型。每種類型都有其特點與適用性,在使用時應該視具體情況進行選擇。關鍵詞:生物膜;汙水處理工藝。
  • 常見汙水處理方式及工藝設計特點
    常見汙水處理方式及工藝設計特點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地埋式生活汙水處理系統,主要適用中小城鎮和大型企業。城鎮小型工業排放的生產廢水經預處理達到國家汙水綜合排放三級標準後,可與生活汙水合併處理。在企業中,處理後的生活汙水可作為工業用水或生活雜用水,也可用於綠化灌溉。
  • 汙水處理MVR和MBR工藝特點解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處理工程中經常會提到MVR和MBR,兩種處理工藝雖然只能一字差別,在處理工藝上卻是完全不同兩種系統。MVR是蒸汽機械再壓縮技術,MVR蒸發器是利用二次蒸汽能量,完成對汙水的蒸髮結晶分離。而MBR是膜生物反應器工藝,利用膜處理技術把汙水進行分離技術,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兩套系統。
  • 聚焦厭氧生物處理工藝 十問廢水處理UASB法
    隨著國內對該工藝的研究和工程應用逐漸增多,UASB技術也迅速發展起來。本文就UASB法的十個問題進行解答,供參考。   UASB法由荷蘭Lettinga教授於1977年發明,與其他厭氧生物處理工藝一樣,包括水解,酸化,產乙酸和產甲烷等。UASB法具有不少優點,但該法一般不適用於處理含高濃度懸浮固體的廢水。
  • 簡述厭氧折流板反應器的原理及發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著重介紹了厭氧處理技術原理及第一代反應器到第三代反應器的發展過程,分析了新型第三代工藝-ABR反應器的性能特點及發展。隨著工業的飛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能源,資源和環境等問題日趨嚴重,近30年來,能源的短缺變的突出。採用傳統的好氧生物處理方法處理廢水要消耗大量能源,發達國家用於廢水的能耗已佔到了全國總電耗的1%左右。
  • 印染廢水特點及處理工藝分析
    研究表明,臭氧用量為0.886gO3/g染料時,淡褐色染料廢水脫色率達80%;研究還發現,連續運轉所需臭氧量高於間歇運行所需臭氧量,而反應器內安裝隔板,可減少臭氧用量16.7%。因此,利用臭氧氧化脫色,宜設計成間歇運行的反應器,並可考慮在其中安裝隔板。臭氧氧化法對多數染料能獲得良好的脫色效果,但對硫化、還原、塗料等不溶於水的染料脫色效果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