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從1790年美國專利局成立到1880年之間,所有在美國申請的專利都需要提供一個用作參考標準的設計模型。該模型並不一定要能夠工作,但其必須要能在視覺上體現出其聲明的關鍵功能,以便專利審查員能夠更好地對其設計機制進行審核。
剛剛出版的《發明一個更好的捕鼠器》的作者Alan和Ann Rothschild從1994年開始收集歷史上各種各樣的捕鼠器發明,他們最終收集到了4000個不同的模型,這些模型現在已經成為了羅斯柴爾德專利模型系列的一部分。該書展示了這些收藏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些設計。從中我們也能簡單窺見美國創客歷史發展的一點端倪。
人性化的可多次重複捕捉的捕鼠器
這些手工製作的模型具有無可否認的吸引力,當我還是一個小孩時候就已經愛上模型和模型製作。直到今天,我對模型製作的熱情仍然沒有消減。
過去的專利模型對細節的重視讓人嘆為觀止,雖然在模型製作的目的上組專利模型存在一定的功利追求;但現在看來,那個時代的模型卻也仍有引人注目的魔法時代的感覺。
一款電磁電動機的設計
人類的發明講述著人類對未來的期望、夢想和追求,表達著人類對自身命運的最大善意。
第一款帶有加熱底板的洗衣機專利設計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類的手工模型設計時代已經被完全扔進了藝術品加工領域。在專利設計上,我們有了3D設計軟體和3D印表機,可以讓我們快速地將自己的設計可視化並製作出3D模型。而圍繞這新技術而興起的創客運動給我們「創造理想世界」的熱情開啟了一個新窗口。在開源共享理念的氛圍下,發明創造再也不是發明家的「專利」了,每個人都能發明和創造、甚至在他人成果的基礎上實現破壞性的創新。
歐巴馬在其2009年的就職演說上將創客稱為「冒險者、執行者、事物的創造者」。相信正是美國歷史上那些前赴後繼,富有挑戰精神的「創客」的努力才塑造出了今日強大的美國。
而擁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創客精神也從未中斷。從軒轅黃帝的指南針到今天的陀螺儀,從魯班造的風箏到今天的無人機,從偃師以假亂真的舞姬到今天的機器人,從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到今天的高速鐵路,從萬戶獻出了生命的手工火箭到今天的月球探測器……
年初的時候,李克強總理來到深圳給創客點了個贊。一年將盡,硬創邦主辦的「創客馬拉松」2015年的最後一場創客比賽也將於明日在深圳大學點燃創意的戰火。這是「2015-2016賽季全球創客馬拉松」的第三站,活動主題為「給我一塊開發板,我能改變世界」。在比賽開始的48小時內,參賽者將盡智盡力實現自己的創客夢想。
明年,「創客馬拉松」的賽場還將繼續出現在全國各地。到明年年中,硬創邦還將組織獲勝團隊進行一場全國總決賽,最終優勝的30名創客將和硬創邦一起奔赴美國斯坦福體驗美國先人一步的創客文化,感受他們的創客文化,分享各自的「改變世界的夢想」。
現在如果給你一塊開發板,你願意改變世界嗎?
2015-2016賽季全球創客馬拉松深圳大學站將在12月18日火熱啟動!關注「硬創邦」(微信號:leiphone_bang),可實時跟進最新活動消息!而且,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在未來三個月內選一個合適的時間,在北上深選擇一個地點,舉辦創馬「火星救援」專場!詳情可點此處了解。
此外還可加入全球創客馬拉松主群(群號:259592983),參與我們的互動討論~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