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飛行、超強殺傷力的武器,科幻片中的場景有機會實現?

2020-09-05 我是真的瑤瑤

很多人對於科幻電影的印象就是酷炫,超現實,超乎想像的高科技,但事實上科幻電影中的很多情節是有參考現實的,而且還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做支撐,比如像哪些殺傷力極大的反物質武器,以及光速飛行等等。他們的理論基礎又都是些什麼呢?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科學旅行號」看一看。

其實反物質武器以及光速飛行這樣的現象,依靠反物質能源是可以實現的。

1989年,英國的科學家舒斯特就曾大膽的猜測並臆想了另外一個相反的世界。他認為既然物質是由帶正負兩類電荷組成,那麼物質也應該有正反兩種。他甚至還預言在宇宙空間中同樣也可能存在著反物質組成的恆星和星雲。由於當時並未找到相關證明來驗證結論,所以僅僅被稱為是猜測。

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狄拉克才對反物質的存在做出了嚴格的理論論證。經過不懈努力,1932年的反電子,1955年的反電子以及1956年的反中子接連被發現,1995年更是人工製作出了反氫原子。

我們所處在的世界是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而所謂的反物質則是由反電子、反質子和反中子組成。當物質與反物質結合時,便會發生高達百分之百的物質到能量的轉換,並且釋放高能光子,也就是所謂的伽馬射線,而氫彈的能量轉換率也僅有0.7%而已。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計算:湮滅1g反物質到該會產生的能量和4.3萬噸TNT炸藥爆炸差不多。以人類目前的認知想要實現曲率驅動技術,就必須依託於反物質能源。如果我們可以利用反物質能源,那麼1g的反物質能源就足以讓一輛百公裡油耗為10升的汽車跑了一公裡,或將一架航空飛機送入太空。

人類目前已經有了製造反氫原子的技術,那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應用呢?

科學家曾做過計算,人類目前的科學水平為參考,大概需要花費1億年的時間才能造出1g的反物質,而且資金投入也是超乎想像,大概需要1000億美金。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每年只能製造出十納克的反物質,但是反物質的性質比較特殊,保存不當便會發生湮滅。

就像文章源自生活一樣,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的參考物的。如果一件事一個東西沒有任何參考,那就像是一粒粒散沙堆積在一起,沒有重點,沒有關聯性,沒有邏輯性讓人無法思考的。雖說目前科幻中的現象很多還待實現,但就目前的科技進步速度來看,極有可能很快實現,那時候的未來將是什麼樣的光怪陸離呢?很是讓人期待!

想知道的話不妨上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早關注早學習,快來西瓜視頻點點關注。西瓜視頻帶你「漲知識」、「漲技能」,快來西瓜視頻發掘更優質作者吧!

相關焦點

  • 科幻片中十大常見的太空誤解
    但是科幻片中的科幻效果在真實的環境中會如何呢?比如在太空中飛船可以無限加速嗎?在沒有氧氣的黑暗宇宙,爆炸會持續燃燒嗎?我們一起來解開哪些科幻片中常見的太空誤解吧。科幻片中十大常見的太空誤解在太空中可以實現無限加速?沒有空氣阻力,穩定加速的物體能夠接近無限的速度?當然不會!
  • 中國又一科幻武器將部署:西方公開反對
    這些光子不同於電燈泡發出的光芒,它們是按規律排列,光學特性一致、步調一致,所以它們的光是只會朝一個方向發射,產生高熱高殺傷力。它們早已應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醫療美容、通訊電纜、雷射唱片、雷射切割、雷射刻字等等。相信大家都曾看過《星際大戰》系列,裡面絢爛的雷射武器令人神往。如今,中國也有了這種科幻武器,還沒來得及正式部署,美國等西方大國就公開反對,稱其不安全。
  • 科幻片中已經實現了的科技
    科幻電影也是一直以來備受青睞的影片類型,它能夠滿足人類的思考,使觀眾們腦洞大開,而且科幻片中的特效看起來十分爽,從二十世紀初第一部科幻片《月球之旅》問世,到如今各種各樣的科幻電影,讓我們一次次的見證科技的力量。
  • 新型能源被發現,比任何一種能源都強大,人類或可實現光速飛行
    按照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科學家們推測未來人類如果想要飛出太陽系,至少還需要1萬年的時間才可以實現。那麼,我們需要達到什麼速度才可以猶如科幻片中的一樣,可以在太空中自由自在地遨遊呢?至少要接近光速飛行或者實現光速飛行才可以。不過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實現光速飛行,那麼所需要的能量也是非常巨大的,至少目前地球上的資源,是無法滿足的。
  • 假若一個人駕駛著光速飛船,一直保持光速飛行,能否實現「永生」
    假若一個人駕駛著光速飛船,一直保持光速飛行,能否實現「永生」我們都知道光速和黑洞是宇宙中的兩大明珠,人類一直想要發現它背後的秘密,不過在我們逐漸揭開它神秘之謎的同時,也提出過很多的幻想。以光速為例,在我們印象中它就是人類所能想像到的極限速度,而且,一旦達到他那樣快速的狀態,就能夠擺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在相對論裡面甚至提出過,我們若是能夠達到光速就能夠進行時間穿越,很多科幻電影都憑藉著這個理論猜想,拍出了很多奇妙的場景,例如第1代超人就曾經利用光速逆轉時光,讓自己死去的女朋友復活。
  • 科幻片中的全息投影不再是夢!這個場景馬上能在身邊實現
    科幻片中的全息投影不再是夢!這個場景馬上能在身邊實現 2018年02月12日 07:07作者:苑靜涵編輯:苑靜涵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飛船有何必要裝舷窗?給科幻大片挑毛病(圖)
    飛船如此先進,可以使乘員在以光速甚至超光速飛行時就像乘飛機、火車一樣舒適,但為何在受到攻擊時震動得如此厲害,就像小孩推倒積木房子一樣容易?  我們知道為什麼這樣設置情景——主要是為了強調主角正處在危險中。如果主角正坐在舷窗邊品咖啡,觀眾會很容易感受到此刻很安全。但不管編劇把未來的年代設置得多遠,即便戰鬥如此激烈,為什麼每次都要摧毀儀錶盤呢?還有,為何船員會立即暴露在在炮火之中?
  • 如果人類造出光速飛船,以光速飛行時,撞上障礙物怎麼辦?
    引言:宇宙飛船能夠達到光速嗎?愛因斯坦認為宇宙飛船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但是其實宇宙飛船想要達到光速也不是不能實現的,藉助「曲速引擎」技術就能夠實現。當宇宙飛船達到了光速,那麼宇宙飛船會不會因為速度太快而撞上宇宙中的障礙物呢?答案是不會,機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 愛因斯坦說光速最快,若有人在光速飛船中跑步,他是否超越了光速
    筆者-小文光速是宇宙中的最快速度,為每秒30萬千米,而光速也是被認為是最為渴望達到的速度,因為一旦達到光速,人類不僅可以縮短飛行所用的時間,而且還有機會星際旅行。而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一個物體一旦達到光速,它的時間就會變慢,就外界看來,這樣物體的時間就如同靜止了一般,這就意味著人類有可能實現穿越,回到過去或者未來。雖然,人類距離光速飛行還有很長遠的一段路要走,但科學家發現,除了光速本身以外,還有一種名為時空曲率引擎的物質將在未來取代光速。
  • 三體人利用曲率驅動實現光速航行,結果被滅了
    來勢洶洶的三體第二艦隊之所以能夠後發先至,就是因為三體文明出現了技術突變,將曲率驅動技術實用化:地球人:對三體第二艦隊的觀測表明,曲率驅動的宇宙飛行器加速到光速幾乎不需要時間,光速飛船有可能在幾十分鐘的時間裡從地球航行到木星。利用時空特性進行光速乃至超光速飛行,絕非嶄新的概念。
  • 物理學家稱曲率驅動或可實現10倍光速飛行—新聞—科學網
    這一概念最初是由墨西哥物理學家明戈·阿爾庫貝利在1994年提出來的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藉助曲率驅動實現超光速的飛行,這是一種由於科幻電影《星際迷航》而變得流行一時的概念。現在,科學家們認為這一技術可能並非如原先想像的那麼難以實現。
  • 離開飛機獨立在空中飛行!這樣科幻的想法在法國閱兵式上實現了!
    導語一名士兵現身法國閱兵3千米高空,150公裡時速玩冒險2019年7月14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閱兵開幕式上,出現了一個科幻的場景。一名身穿著飛行背包的士兵,在開幕式的上空進行了單人飛行的現場表演。該飛行器是法國扎帕塔賽車公司的為軍隊研發的一款單兵飛行器。
  • 淺談《靈籠》的科幻武器可能的實現方式和存在的bug
    靈籠中出現了大量的科幻武器,比如燈塔,電磁槍,還有空中滑翔翼。都是非常炫酷的高科技了。現實中還沒有有實用意義的實物,但是還是可以通過一些細節,簡單推測一些武器的可能實現方式,不過只要是科幻的產物,多少有點注重外表而忽略了可行性,也可找出一些bug。
  • 如果一個人以光速飛行1小時後返回地球,他會看到什麼變化?
    筆者:三體-小遙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光速飛行並不現實,因為重力加速度等原因,宇宙中除了光線和宇宙膨脹速度之外,幾乎不存在光速飛行的物體。以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而言,實現光速飛行似乎更不現實,因此我們只能在科幻作品中滿足這些想像。設想一下,拋開生理結構等問題限制,如果有人能夠以光速飛行一小時,再次回到地球的話,將是怎樣一番景象呢?對此,多數科學家認為,需要分兩種情況討論。一種情況是,以飛行者本身為準,讓他攜帶一塊手錶計時。
  • 來自於韓國插畫師的一組科幻場景和機械設計作品!畫技絕對超強!
    這組科幻場景作品和武器設計插畫是來自於韓國的插畫師「Paperblue」的大作!這絕對是一個很有實力的插畫師!在場景繪畫和武器機械設計方面相當有造詣,場景作品恢弘大氣,武器設計作品充滿機械美感,很棒的一組插畫!如果您是科幻和武器插畫的愛好者,那這組作品你要錯過就太可惜了!相信如此實力大作一定不會插畫愛好者們失望?
  • 還記得那些科幻片中的武器嗎 星球大戰有盒子炮 流浪地球可見95式
    還記得《星球大戰》、《機械戰警》等等經典科幻大片裡那些外形炫酷威力強大的未來槍械嗎?即使是科幻電影,但是一向講究精益求精的好萊塢在道具中也是下來一番功夫的,重要角色手中的武器皆有各自的原型,而作為中國科幻經典力作的《流浪地球》在這方面比起歐美電影也不遑多讓。
  • 科幻電影騙人?未必!極有可能製造出的5種科幻武器是什麼?
    多年來,科幻小說中的戰爭提供了許多對於新武器的遐想。翻閱小說中的武器庫,你會發現從每一個科學事件、科學理論中都能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武器。 從《星際迷航》中的移相器和紅物質炸彈,到《星球大戰》中的光劍,我們的書籍、電影和漫畫都裝載了大量的有機技術、納米技術、重力和能量武器。但這一切又有多少科學依據呢?
  • 科學家驗證曲速引擎理論 或實現光速飛行
    看過《星際迷航》系列作品的人一定都會對其中能夠藉助曲速引擎實現超光速飛行的「企業號」飛船留有深刻的印象。現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正在對「曲速引擎」的可能性進行驗證,或許將來某一天真的能實現《星際迷航》中的這種高超技術。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質量的物體不能夠跑得比光快。
  • 光速只有30萬公裡每秒,是誰限制了它?若能突破,可能實現穿越
    是什麼限制了光速?若能挑戰光速,穿越不再是夢!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受到了許多讀者的歡迎,它其中展現出來許多超前的概念,富有新意,但是又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難怪他的忠實讀者中還有歐巴馬這個大人物。目前人們普遍認為,光速為30萬公裡每秒,這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了。但是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光速只有30萬公裡每秒?有沒有可能更快?
  • 操控了希格斯場,就能實現光速飛行?!
    最近有部非常喜歡的電影-《馴龍高手》又出續集啦,原以為故事已經大結局,沒想到還能看到第4部的回歸。話說夜煞沒牙仔在第3部才學會一樣他們族類獨有的,我稱之為「輔助飛行」的技能,即-向飛行前方發射貌似等離子球的藍色球體,然後一頭扎進去,等再次出行的時候,已經飛出好遠了,這有點像躍遷空間,俗稱「穿越」,在現有的理論中能做到這點的只有通過操控希格斯粒子運動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