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拍攝手法、特效技術及現代裝備的加入,像《星際迷航》等一類科幻大片的畫面越來越吸引人。但是,美國科普雜誌《CRACKET》網站5月29日載文,從科學的角度給這些經典科幻大片挑出不少毛病。
飛船行駛時漆黑一片 有何必要裝舷窗?兩艘飛船在茫茫太空中遭遇,一場大戰隨即展開。隨著耀眼的光芒閃過,一枚「太空雷」(類似魚雷的武器)擊中飛船。可以看到整個房間都在震動,裡面的物品四處橫飛。第二波攻擊就能使飛船的儀錶盤濺出火花,還會使人當場死亡。
在這裡就有人發出疑問了。飛船如此先進,可以使乘員在以光速甚至超光速飛行時就像乘飛機、火車一樣舒適,但為何在受到攻擊時震動得如此厲害,就像小孩推倒積木房子一樣容易?
我們知道為什麼這樣設置情景——主要是為了強調主角正處在危險中。如果主角正坐在舷窗邊品咖啡,觀眾會很容易感受到此刻很安全。但不管編劇把未來的年代設置得多遠,即便戰鬥如此激烈,為什麼每次都要摧毀儀錶盤呢?還有,為何船員會立即暴露在在炮火之中?這些都反映了船體太過糟糕的設計。
按照《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等影片中的場景,每艘飛船都有漂亮的舷窗。但為什麼需要窗戶呢?太空可不是海洋,飛船行駛時窗外都是漆黑一片,沒啥風景可看。況且每次受攻擊時,舷窗都是最脆弱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最理想的設計是,要麼乾脆拋棄舷窗,要麼採用類似多層防彈玻璃的牢固結構,否則舷窗只是一個令人悲哀的擺設。
對話內容 讓人一頭霧水科幻片中的對話也是多循老路,如主角會從現實世界中舉出兩個例子作為參考,然後第三個例子就是編造出來的虛擬人物。就像《星際迷航:可汗的憤怒》中出現的那樣:「你將與最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愛因斯坦、薩拉克並列。」
看,開始的兩個科學家已經建立了偉大的標準,但你從未聽說過第三位,如果他(她)足以和前面兩位並列,就必須取得偉大的成就,比如治癒癌症什麼的。真讓人一頭霧水。就像我們在聊天時說:「這孩子體能不錯,他將成為下一個喬丹、科比或詹姆斯!(前兩者是美國NBA大腕球星,後者則不知從何而來)」
萬能工具 總是及時出現英雄們正為拯救世界而處於最緊張的時候,他們的時間不多了。突然間,一把太空版的「瑞士軍刀」出現了(如微型探測設備三度儀和R2D2投影機器人等),主角在它的幫助下及時克服困難,扭轉了危局。即使橫空出世的修理工具不能立即派上用場,它也可以經過輕易改裝就完成任務。例如,著名科幻電影《神秘博士》原著作者就發明了「音速螺絲刀」,它能搞定任何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管是史詩巨作還是科幻大片,看著片中主角如何利用自己的勇氣、智慧及創造力克服重重險阻,確實是整部影片最激動人心的地方。但你會發現主角們所依賴的螺絲刀、機器人及其他一些稀奇古怪的工具,幾乎無所不能,即便站在外行的的角度來看,這也太可笑了。影片中的其他地方也很容易找出邏輯漏洞。例如,當看到主角利用雷射炮在整座山中打出隧道,你立即聯想到——當他(她)被困在房間時,為何不用自己的神奇工具洞穿一堵小小的牆?在《星球大戰》中,宇宙中最安全的門鎖也被主角不知從哪整來的修理工具解開。
一個星球 只有一種文明?無畏的太空探險者試圖同一顆銀河系行星取得聯繫,並同這顆行星上的「科學家」直接交流。試想一下要進行此類交流,來自地球的探險者,必須花費大量精力學習這顆行星的文化、語言及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一顆行星上文化的複雜性必然讓外來的人類頗為頭痛。
個頭並不算大的地球就擁有成百上千種語言、文化和宗教,沒有一種文化能說自己具有統治力。但為什麼科幻片中生活在「沙漠行星」或「冰凌行星」上的種族,要麼是「尚武者」要麼是「奸商」,難道是作者為了避免混亂而將所有文化歸一化了?這實在是過時的寫作方式。這樣做是因為,如果一顆星球簡單得只有5平方公裡、50個人,這是最便於情節推進的。即使是《星際迷航》這樣的電影,理應對外星文明有更好的詮釋,但令人失望的是片中的飛船仍然從一個文化統一的星球飛向另一個。
太空形象 為什麼和海洋相似從我們開始寫關於宇宙飛船的第一刻起,太空就以與海洋相似的形象出現。每個人都使用航海術語,如失去動力的飛船停止機動開始「漂流」等。再看《星球大戰》中的場景,「帝國軍」發現了在他們飛船後面的「漂浮物」後,立即放出了一個扁平的、飛盤狀的武器,歐比旺(絕地武士之一,天行者的師父)差點沒躲過。
這又是一個過時的寫作方式,套路基本上是來自海盜電影。在《星際迷航Ⅱ》裡,「企業」號飛船不得不「浮出水面」向可汗的飛船開火,而不是從下面射擊。看到這裡,即便對宇宙擁有最豐富想像的人也不得不承認,片中的宇宙實際上就是地球上廣袤無垠的海洋。
未來軍隊卻採用 傳統步兵隊形英雄奔向戰場,雄壯的音樂響起,聽得我們血脈賁張。飛船向戰場上投下一排排裝備雷射武器的士兵。下一個場面必定是一場如史詩般描繪的戰鬥,士兵們用他們的雷射武器掀起一波又一波風暴。戰鬥場面中的新奇武器應用盡有,未來坦克、飛機……就像高技術版的《勇敢的心》(關於蘇格蘭民族抗英鬥爭的電影)。但你會發現,這些擁有最先進武器的士兵前進時,仍採用最傳統的步兵隊形,這種戰術早在美國南北戰爭時就被南方軍總司令羅伯特李考慮過。
科幻電影製作者喜歡將戰鬥場景設置成經典戰爭片的方式(如《星球大戰》中喬治盧卡斯的X翼戰機對決一戰時老式戰機)。但描述的是幾千幾萬年後未來的科幻電影是不是該來點新的?誰會想到《星河戰隊》中的勇士們站在離大蠍子群3米遠的地方,在死亡率極高的情況下用先進武器來「肉搏」?美國空軍在一個下午就可以用炸彈解決這些窮兇極惡的蠍子。很明顯,如果人類未來勇士們使用這種落後戰術,肯定不是美軍或是任何一支現代化軍隊的對手。(森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