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是一種變異的細胞,是產生癌症的病源。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無限增殖、可轉化和易轉移三大特點,能夠無限增殖並破壞正常的細胞組織。所以人們猜想癌細胞是不是真正意思上能夠實現永生的生物?
P.S.關於燈塔水母的所謂永生,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闢謠過了,所以這裡就不將它考慮在內了。
首先,我們要了解癌細胞與人體的其它正常細胞有什麼區別。
正常細胞是有壽命的,根據海佛烈克極限,因端粒有分裂次數極限而使細胞停止分裂,人類的正常細胞的分裂次數在50次-60次。
而癌細胞呢?癌細胞會無視生命的限制,時間的限制,周而復始,不知疲倦的不停分裂。
醫學史上有個非常著名的細胞叫做「海拉細胞」。海拉細胞系是源自一位美國黑人婦女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的宮頸癌細胞的細胞系。一位外科醫生從她的腫瘤上取下組織樣本,並在實驗室中進行培養,至今仍被不間斷地培養。
不同於其他一般的人類細胞,此細胞株不會衰老致死,並可以無限分裂下去。此細胞系跟其他癌細胞系相比,增殖異常迅速。
有科學家估計,如果要把所有分裂出來的「海拉」細胞堆起來的話,它們可能重達5000萬噸,細胞至少可以繞地球3圈。
這就是癌細胞,如果有足夠的營養供給,是可以無限複製的。
從上面的闡述,我們可以看出癌症和長壽在很多內容上共享一些共同的內容。
我們知道,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細胞會變得衰老。
原因包括:
1,基因突變的積累
2,細胞損傷的積累
3,代謝廢物的積累
4,端粒縮短
其實簡單的理解,就像一輛汽車老化一樣,各個部件都會出現問題,線粒體出問題,高爾基體出問題,內質網出問題,反正一大堆。
事實上,癌症的發育過程,是一個總體細胞重新編程的過程。
而這個過程,我們發現,很多年輕或者幼年時候才應該出現的東西,在癌症中重新出現或者增加了。
就像著名的端粒酶,相信很多人對這個耳熟能詳, 2009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Elizabeth Blackburn, Carol Greider和Jack Szostak,他們的重要貢獻就是對端粒酶的研究。
端粒也被科學家稱作「生命時鐘」。我們知道細胞隨著分裂,端粒會逐步縮短,當縮短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細胞就會啟動程序性死亡。 當端粒不能再縮短時,細胞就無法繼續分裂而死亡。
端粒酶,則可以修復端粒,讓細胞不死。
然而,正常人,這個端粒酶是沒有活性的。但是在癌症中,這個酶被激活了,大約90%的癌細胞都有著不斷增長的端粒及相對來說數量較多的端粒酶。所以癌細胞可以無限複製而不走向凋亡。
所以想修復端粒的人,先考慮下致癌吧。
不過,這個酶,在幹細胞中,也是有活性的,在胎兒裡也是很多,否則幹細胞分裂幾次,就得死了。
癌症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每個人體內大概有兩萬多個基因,已知真正和癌症有直接關係的大概有一百來個,這些致癌基因中突變一個或者幾個,癌症發生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基因為什麼會突變?什麼時候突變呢?
基因突變發生在細胞分裂的時候,每一次細胞分裂都會產生突變,但是絕大多數突變都不在關鍵基因上,對癌症發生不產生影響,因此癌症仍然是小概率事件。
癌變是一種變異的巧合,而這種變異會存在於癌細胞之後的增殖中。越是增殖速度快和強的癌細胞,繼續變異的機率越大。
總的而言,癌變不是細胞在追求永生,而是DNA在玩弄他的老套路——隨機。這是DNA在發展過程中的副產物。所以別用目的去思考,它沒有目的!也絕不會有那麼崇高的追求永生的目的。
根除癌症本質上是要進行基因缺陷的修復,不給基因突變的可能,目前來說這也太難了。癌症本質上只是一類很嚴重的疾病,是人體內部活力的瓦解和消失,是長壽的對立。
不想生病的,想長壽的,應該戒除不良嗜好,常年堅持某種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比如長跑。據說在健康時常年堅持跑馬拉松的,幾乎很少得癌(除了出汗多引發的皮膚癌之外,非專業運動員不用擔心),即使有點細胞癌變,也被不停的高攝氧量帶來的大軍給滅了。
堅持長跑是最有效的防癌抗癌手段,當然也要吃好、睡好、心態要好。
永生,目前是沒指望的,能健康的活著,再活得久點就不錯了。
如果想了解更多與科學有關的知識,可以關注我哦(⊙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