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有多麼重要是不用多做解釋的,所以我只談發生問題的主題。有些表格能透過酸礆值(pH)和碳酸硬度(KH)來查閱二氧化碳的濃度,永久保存系統(PPS)施肥法建議採用這個方式。這是錯誤的。由於準確度實在太低了,酸礆值/碳酸硬度/二氧化碳的對照表是毫無用處的。事實上,這類表格根本就是一種阻礙。根據我自己的經驗,這些表格唯一的用途,是當二氧化碳短缺嚴重至極的時候,能幫助初學者了解自己的二氧化碳果真是不足夠的。
事實上,這類表格的問題是,我們可能會誤認自己有足夠的二氧化碳,但實際上則不然。滴定法也有同樣的問題。電子產品也不神奇,如果我們沒有適度的加以校對,而二氧化碳濃度也會偏低。電磁閥連接酸礆值控制器也能來停止二氧化碳的灌注。最簡單的校對方法是用酸礆值/碳酸硬度/二氧化碳的對照表,但這其實是個錯誤。我用實驗室等級(非市售水族產品)的二氧化碳測試工具,並且和對照表做比較,也觀察小蝦的行為反應。根據對照表我的水族缸二氧化碳濃度高達 90 ppm,可是小蝦狀況極佳。然而我實際測試卻只有25ppm 的二氧化碳。我相信最好的選擇,是利用小蝦當作指標生物。我之所以建議小蝦,是因為小蝦比魚類更敏感。當二氧化碳濃度真正達到40ppm 時,小蝦會開始表現得很怪異:牠們會出現無法控制的移動,牠們會試著要逃走。所以我建議的步驟是,花個一個早上來觀看水族缸的變化,以每30分鐘就調高一些二氧化碳劑量的方式,直到小蝦受到刺激為止。然後我們就啟動氣泵或任何設備,以提供水中氧氣。然後我們校正最後30分鐘前的二氧化碳劑量。這是我們的水草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真正極限,而且不會危及缸中的魚類。如果我們的水族缸內養有小蝦,那我建議當二氧化碳達到極限時,就以90分鐘前的二氧化碳劑量來做校對,這之間的濃度差距可用戊二醛來彌補。
舉例來說,我們每秒鐘打一顆氣泡,過了30分鐘後增加成每秒鐘二顆氣泡,依此類推。當我們添加到每秒鐘四顆氣泡,且小蝦開始舉止怪異時,然後我們就幫水族缸增加氧氣,並且把二氧化碳校對在每秒鐘三顆氣泡。如果我們用的是酸礆值控制系統,那就把酸礆值校正在比較高一點的數值。然而偽陽性也是會出現的。如果我們養了七彩神仙且在鰓部有寄生蟲,就算是水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很低,七彩神仙也會在水錶下喘氣。寄生蟲對七彩神仙鰓部所造成的損傷是永久性的,但我們能確定的是,在正確的二氧化碳調節下,損害會變得更糟糕。
下列是讀者回饋提供的小要訣:
二氧化碳在整缸中的擴散與在水中的溶解同樣的重要。二氧化碳玻璃細化器需要小型的沉水馬達來散布微細的氣泡。二氧化碳應該通過沉水馬達的螺旋葉片而非只是送水管。二氧化碳玻璃細化器通常在小型水族缸的效果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