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最後一戰,《量子莊子》:以陽召陽,超弦物理學界互相感召

2020-12-05 走心書院

莊子中講以陽召陽,同類互相感召。國際上超弦學界與國內的高能物理所互相感召,所以互相發聲。甚至霍金都為對撞機建設發生。然而,需要以更高的智慧和格局對待這個事情,不可盲目建設對撞機,不可以盲目瞎撞。

18.以陽召陽

【原文】莊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謂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惠子曰:「可。」莊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堯也,可乎?」惠子曰:「可。」

莊子曰:「然則儒、墨、楊、秉四,與夫子為五,果孰是邪?或者若魯遽者邪?其弟子曰:『我的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魯遽曰:『是直以陽召陽,以陰召陰,非吾所謂道也。吾示子乎吾道。』於是為之調瑟,廢一於堂,廢一於室,鼓宮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夫或改調一弦,於五音無當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動,未始異於聲,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惠子曰:「今夫儒、墨、楊、秉,且方與我以辯,相拂以辭,相鎮以聲,而未始吾非也,則奚若矣?」

莊子曰:「齊人蹢子於宋者,其命閽也不以完,其求鈃鍾也以束縛,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遺類矣!夫楚人寄而蹢閽者,夜半於無人之時而與舟人鬥,未始離於岑而足以造於怨也。」

【解釋】莊子問道:「射箭的人非事先預定個目標,隨便射中哪裡都算射中,如此稱之為善射。如果這樣天下的射手,都可以如羿那樣稱為神射手了。可以這樣嗎?」

惠子回答道:「可以。」如果心安於大道之鄉,天下無處不是家。行住坐臥無不是禪,無不是道。如果心投射一樣東西,就會心想事成,心可以說是神射手。呼我以牛,以牛應之。呼我以馬,以馬應之。如果心對應於匱乏,就會顯化匱乏。如果心對應於豐盛,就會顯化豐盛。人在什麼意識能量級別,就會自動匹配相應的資源。

莊子又問道:「天下如果沒有公理,沒有公認的是,也沒有公認的非,而是各自為是,各自為非。如此天下都是堯了,可以這樣嗎?」有的人以粒子呼光,認為光為粒子;有的人以波呼光,認為光是波,各自為是。

惠子回答道:「可以。」以紂王的角度來看,天下都是他的,他享受一下,也是理所應當的。紂王如此自以為是所以就失去天下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在各自的小宇宙裡,都有其道理。

莊子又問道:「然而儒家、墨家、楊朱、公孫龍(字為秉),這四家,再加上惠施你,就有五家,究竟孰是孰非呢?」莊子真厲害,前面把惠施先套進去,現在才說出實情了。難道五家各個都是神射手嗎?各自自以為是就可以了嗎?難道天下沒有公理嗎?難道量子理論、相對論和經典力學理論等都是神射手嗎?各自自以為是就可以了嗎?

莊子又問道:「或者像魯遽那樣嗎?都是從反面來獲得真理嗎?從非而獲得是,如此南轅北轍就可以了嗎?」魯遽為周朝初年的人。傳說他在冬天取來千年的燥灰可以生火,用來燒鼎;在夏天用瓦瓶裝水,在湯裡煮,然後把瓶子懸掛於井中,一會兒就能夠成冰。冬天取火,盛夏取冰,都是反其道而行之。

莊子又說道:「弟子對魯遽說:『我如果得到先生之道,我就能夠冬天燒(爨)鼎,而夏天造冰了。』魯遽回答道:『這只是以陽召陽,以陰召陰,並非我所說的道。向你展示一下我的道。』」

莊子又說道:「於是為弟子展示調瑟之道,放置(廢)一張瑟在堂上,放置一張瑟在室內。在堂上鼓動宮音,而室內的瑟也以宮音共鳴。在堂上鼓動角音,在室內的瑟也以角音共鳴。這只是音律相同而共鳴罷了。」得道的人相互之間有共鳴,未得道的人無法與得道的人共鳴。

莊子又說道:「如果改動一弦(瑟有二十五弦),兩張瑟的五音就不恰當了,不和諧了。雖然如此不和諧,但是善於鼓瑟的人,鼓瑟起來,令二十五弦都動起來,未曾發現有什麼異樣。如此可謂是最善於鼓瑟的人了。」雖然惠施的言論有些改動,不管怎麼改,惠施相當於一根弦,莊子都能將五家彈奏出美妙的樂曲。莊子在更高的角度來駕馭五家。此道可以調和量子理論、相對論和經典力學理論等,可以形成大統一理論。

莊子又說道:「惠施你難道也像魯遽那樣自以為是嗎?」在莊子看來,以宮召宮,以角召角,如此共鳴並不稀奇。只是臭氣相投罷了。惠施的言論也許會引起世人一些共鳴。儒家的言論也會引起世人一些共鳴。以陽召陽,以陰召陰,如此共鳴也不稀奇。關鍵要在陰陽之上調和陰陽,如此只有達到可以辦到了。吃貨被物慾遮蔽本心,然而吃貨和吃貨之間因為貪吃而發生共鳴,如此並不稀奇,這只不過是臭氣相投罷了。不要自以為是,而是要回歸於大道之鄉。佛家所講以心印心,心心相印,這樣的共鳴才是真正的共鳴。

惠子聽了問道:「今儒家、墨家、楊朱、公孫龍,正在與我辯論,以言辭相對抗,以聲音相壓制,而未曾說明我是錯的,怎麼能說我也像魯遽呢?」五家可以說是五音,五音都歸於大音希聲罷了,都歸於道。大道發出五音,五音和合而成美妙的合唱,形成百家爭鳴。惠施只是五音之一罷了,而莊子已經是大音希聲了。一根竹管不開孔,可以作為定音器使用,雖然是一音,可是裡面蘊含著五音。竹管開孔,就分出五音。

莊子說道:「齊國有人拋棄形體殘缺的兒子在宋國,命其守門(命閽),因為看門不需要形體完全的人。可是他尋找到鈃和鍾(都為樂器),就會小心地包裹(束縛)起來。」齊國人愛子不如愛物,愛外物而不愛自性本心。惠施也是如此,愛名利而輕視自性本心,與人爭辯罷了。

莊子又說道:「有人尋求遺失的兒子(唐子),卻未曾走出村子之外尋找,終究會丟失的!」惠施遺失本性已經很久了,可是卻故步自封,自以為是地與人爭辯,不肯移步回歸於大道,終究無法恢復本性了。

莊子又說道:「有個楚國人被人投棄了,只好給人看門。寄居在船人的家中。可是深更半夜的時候,在無人之時,還要在船人家中與主人爭鬥。始終未離開岸邊(岑),也離不開船人家而獨立生活。在那做無謂的爭鬥只能增加怨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惠施就如同這個楚國人,被大道之母所遺棄。惠施只是給大道看天門罷了,還未曾入於大道之門。還未得到,還找不到安居之所,不足以獨立,而又要與人爭鬥,爭論是非。

相關焦點

  • 爭議網紅文章「楊振寧的最後一戰」
    最近,一篇題為「楊振寧的最後一戰」的文章廣為傳播,人們再次聚焦中國是否應該百億楊振寧先生和王貽芳教授等代表科學家都在《知識分子》闡述過理由。新出現的網紅文章再度引起科學界甚至科學界之外發生激烈爭議,其爭議程度對超級對撞機的辯論。《知識分子》在此發表收集到的一些評論。2012年至今,中國科學界,特別是物理學界,激烈爭議超級對撞機項目(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它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出,科學家代表為高能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得到海內外高能物理學界較多支持。
  • 大型粒子對撞機——楊振寧的最後一戰!
    這是楊振寧的最後一戰,他拯救不了當代物理,而是遏制危機爆發後的瘋狂。11月3日,第7屆騰迅WE大會現場,布賴恩·格林(Brian Greene)在臺上撥動「宇宙的琴弦」。作為世界最負盛名的超弦傳教士,格林是多本科普暢銷書的作者:《宇宙的琴弦》,《宇宙的結構》,《隱藏的現實》……孜孜不倦從事超弦理論的公眾普及。
  • 如何評價文章《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對超大對撞機計劃與超弦理論的...
    這幾天,一篇自媒體文章《楊振寧的最後一戰》火了!再一次把我國高能物理學家要極力推進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項目存在的爭議帶到公眾面前。本文精選了知乎答主對該問題的看法,以饗讀者。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背後:超級對撞機CEPC爭議始末
    原創: 姜辛宜 復旦青年2019年12月3日,自媒體寫手醋醋發表的《楊振寧的最後一戰》讓公眾聚焦「超級對撞機」。其實有關超級對撞機項目的爭議由來已久,在科學界一直存在不同意見。
  • 物理學界的真真假假,對相對論,量子力學,超弦,暗黑物質的聯想
    我們可以透過光速和時空兩個例子去簡略看看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超弦理論及統一理論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光的速度當然是很快,這也是伽力略當年測量實驗失敗的主因。你有沒有想過只要自己速度比光還要快的時候,便可以把光( 或光子) 拿到手上!跟據牛頓運動定律,這是絕對可行。但這結論卻跟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不相容。
  • 年度最佳雄文」楊振寧的最後一戰
    這是楊振寧的最後一戰,他拯救不了當代物理,而是遏制危機爆發後的瘋狂。111月3日,第7屆騰迅WE大會現場,布賴恩·格林(Brian Greene)在臺上撥動「宇宙的琴弦」。作為世界最負盛名的超弦傳教士,格林是多本科普暢銷書的作者:《宇宙的琴弦》,《宇宙的結構》,《隱藏的現實》……孜孜不倦從事超弦理論的公眾普及。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為耗資相當於三峽大壩的超大對撞機買單
    原標題:楊振寧的最後一戰來源: 醋話集(ID:cuhuaji )作者:醋醋劃重點:這是楊振寧的最後一戰,他拯救不了當代物理,而是遏制危機爆發後的瘋狂。111月3日,第7屆騰迅WE大會現場,布賴恩·格林(Brian Greene)在臺上撥動「宇宙的琴弦」。
  • 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寧可背負一世罵名
    在我國,楊振寧可謂是物理學領域頗具盛名的科學家了,在民眾心中也有著十分高的名望。然而,就在近年,97歲的楊振寧發起了他的最後一戰:寧可背負一世罵名,也要阻止我國研發千億項目,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1986年開始,楊振寧已經用他在國外積累的一切來幫助祖國建設物理學和人才選拔的工作。1999年退休後,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捐給了香港中文大學,在2003年的時候回到祖國定居。2017年,楊振寧加入中國籍,自此那些流言蜚語都不能再波及他分毫。楊振寧的一生都在為祖國的物理學做貢獻,他用他在國外所學的知識全身心回報給祖國的建設。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可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楊振寧可以說是全世界唯一還活著的最有成就的物理學家,他和愛因斯坦牛頓齊名,如果和他同學鄧稼先一同回國,他也不可能有那麼大的成就,因為我們國家當時一窮二白,不可能為他提供高端物理研究的實驗室和平臺。他最後回來也為我們國家建立了多個物理研究平臺,也帶出了一批研究人才,為國家還是作出了許多貢獻,也應得到國人的尊重。
  • 最有可能統一所有力的理論:超弦理論 楊振寧對此表示不以為然
    目前,描述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與描述宏觀引力的廣義相對論在根本上有衝突,廣義相對論的平滑時空與微觀下時空劇烈的量子漲落相矛盾,這意味著二者不可能都正確,它們不能完整地描述世界。而除了引力之外,量子力學很自然的成功描述了其他三種基本作用力:電磁力、強力和弱力。弦理論也可能是量子引力的解決方案之一。超弦理論還包含了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之一的費米子。
  • "楊振寧王貽芳對撞機之爭"引熱議 媒體:不應帶節奏
    最近,一篇題為「楊振寧的最後一戰」的文章(作者醋醋)廣為傳播。文章談的是幾年前的老問題——「超級對撞機」(CEPC)該不該建,但寫作手法卻極其「新媒體化」。中心思想就是盛讚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院士在建「超級對撞機」問題上堅決的反對態度:「這個對撞機要花中國200億美元,我沒辦法能夠接受這個事情」。同時揭露出「圍繞中國超大對撞機的爭論,背後其實還是科學權力之爭」。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沒那麼簡單
    最近,一篇名為《楊振寧的最後一戰》的文章刷屏朋友圈。中國應不應該花費數百億建「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成為了縈繞在大家心頭的「天問」。說句實在話,「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還真是想回答「天問」的——「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如果屈原還在,也許真是一位支持者。用物理學的話說,「天問」相當於「追問終極理論」。
  • 楊振寧97歲高齡最後一戰,堅決否定一計劃,替國家避免200億損失
    楊振寧可以說是全世界唯一還活著的最有成就的物理學家,他和愛因斯坦牛頓齊名,如果和他同學鄧稼先一同回國,他也不可能有那麼大的成就,因為我們國家當時一窮二白,不可能為他提供高端物理研究的實驗室和平臺。他最後回來也為我們國家建立了多個物理研究平臺,也帶出了一批研究人才,為國家還是作出了許多貢獻,也應得到國人的尊重。
  • 楊振寧:物理學盛宴已過。中國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哪裡?
    事實上,費曼距離發現弱相互作用違反宇稱守恆僅僅一步之遙,他提出了這個問題、引起了整個物理學界的爭論和思考,卻沒有跟進,讓人有點不可理解。從費曼的性格上,其實不難發現背後的原委,費曼不是一個能夠老老實實坐著研究物理學文獻的人,而這卻是楊振寧和李政道所有工作的基礎。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說起楊振寧,他可是非常知名的國際科學家,如今已經97歲高齡,依然活躍在科學領域,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不久之前,關於楊振寧,發生了一項重大新聞,就是他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網友們都說這是97
  • 楊振寧與李政道:物理學界雙子星決裂始末
    這是李政道在接受《科學時報》訪談時所披露的一個細節,這段由楊振寧父親楊武之所表達的話涉及到李政道與楊振寧的恩怨往事。事實上,關於物理學界「雙子星」的紛爭決裂,遠不如楊武之所描述的一般簡單。可實際上,楊振寧並不總是被滿足的一方,在兩人最重要的成就上,楊振寧對功勞的分配曾頗有微詞。楊振寧與李政道的合作無異於「天作之合」,他們兩位奇才共同研究出的物理成果總是具備在物理學界激起水花的力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對宇稱不守恆的發現直接把兩人推上了諾貝爾領獎臺,那一年楊振寧三十五歲,李政道三十一歲,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 張首晟不幸離世,96歲楊振寧發文無限懷念,母校稱物理學界大損失
    【野火財經】傑出華裔科學家張首晟教授不幸於12月1日去世,年僅55歲,震驚物理學界和世界華人圈。連日來,張教授家人,生前好友和同事,以及他的恩師楊振寧教授紛紛追思。在這個世界上,最懂張首晟的無疑還是他的同事和導師。12月7日,史丹福大學針對張首晟去世發表文章。
  • 97歲楊振寧最後一戰: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
    說起楊振寧,他可是非常知名的國際科學家,如今已經97歲高齡,依然活躍在科學領域不久之前,關於楊振寧,發生了一項重大新聞,就是他寧願背負罵名,也要阻止中國研發千億項目,網友們都說這是97歲楊振寧的最後一戰。
  • 楊振寧對量子力學有什麼貢獻嗎?
    楊振寧也被譽為「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物理學界出類拔萃的設計師」。楊振寧的理論比較高深,在大學物理學的本科階段很少有涉及,並且他的理論也很難像相對論、宇宙學那樣用科普的方式形象地展示給公眾。故很多人對他的工作並不了解。
  • 楊振寧對量子力學有什麼貢獻嗎?
    楊振寧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在粒子物理與場論、凝聚態物理、統計物理等領域都取得了眾多輝煌的成就。1957年因發現宇稱不守恆和李政道一起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除此之外,楊-米爾斯理論及楊-巴克斯特方程都是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楊-米爾斯理論這一工作,鮑爾獎稱其「排在了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的工作之列」。楊振寧也被譽為「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物理學界出類拔萃的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