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有另一個火星發射窗口,中國已準備充分利用這次機會發射第一個火星車。此任務被命名為&34;,意思是&34;或者&34;。整個任務由著陸 器,軌道飛行器和火星車組成。
確切的發射時間還未定,但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稱,將於7月20日到25日間擇機發射。這是中國第一次嘗試發射火星車。如果成功了,中國將和美國航天局成為訪問火星的獨家團體。非常巧的是,美國航天局也計劃在同一個發射窗口發射他們的&34;火星車。
如果&34;如期發射,&34;著陸器和火星車將會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表面。火星車任務計劃持續90天,由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
除了達成任務的科學目標外,中國政府也對它寄予了厚望。近幾年中國政府的太空計劃飛速發展, 其中包括第一次人類在月球背面著陸的任務 ——名為「玉兔 二 號」 的月球車, 它提高了中國航天的聲望 。
「天問 一 號」火星車攜帶了許多科學器械和攝像機, 包括一個能夠穿透地表的雷達, 據稱,它可以探測地表以下100米(330英尺)。此火星車將研究火星地貌,並尋找火星上過去的生命跡象。
與其他中國政府的活動一樣,此次任務公布的細節很少,至少任務前期他們傾向於保密。中國宇航局曾關注埃律西昂山和克律塞平原的著陸點,但顯然他們轉移了關注點,現在正關注於烏託邦平原地區的兩個地點——一個龐大且地形平坦的平原和降落實驗地。
MOLA地圖展示了烏託邦平原的邊界和其他地區。
今年中國還將發射一個名為「嫦娥5號」的月球探測器,那項任務不僅有一輛著陸車,還有一臺取樣返回的運載器。此外,中國還計劃於2023年建成自己的空間站。中國不得不自己建設空間站,因為美國對中國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活動有不少安全顧慮。自1996年的一場事故:中國火箭搭載一個美國衛星升空時爆炸,中國在調查事件時收集該衛星的科技機密後,他們拒絕中國的參與。
如果說有一輪新的太空競賽,事實上俄羅斯不能算在內,相反,這場競爭是中美之間的,歐洲航天局也起了推動作用。歐洲航天局的Rosalind Franklin 火星車計劃在2022年發射,並在2023年著陸在Oxia Planum著陸點。
無論著陸點選在哪裡,要想成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有這是「火星的詛咒」的說法,這也說明在火星登陸多麼困難。想要成功著陸火星,有許多的工作要做,而且不能出一點錯。到目前為止,向火星的發射任務成功的只有半數,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但那只是過去,時代在改變,我們中國的航天技術也在一步步地成長,這次也完全有機會成功降落火星地表。
相關知識
「天問一號」是中國正在計劃的一項火星探測任務,計劃是將由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的太空飛行器送往火星。「天問」這個名字,意為「天上的問題」或者「向天提問」,源自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屈原(約公元前340-278年),所寫的一首同名長詩。該任務計劃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3日,由長徵5號重型運載火箭搭載升空。計劃的首要目標是尋找當前和過去生命存在的證據,並評估火星的環境。
中國的火星計劃一開始是與俄羅斯合作啟動的。2011年11月,預定前往火星和火衛一的俄羅斯太空飛行器「福布斯土壤號」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位於哈薩克斯坦,為俄羅斯向其租用)發射升空; 飛船隨船攜帶的附屬太空飛行器「螢火一號」,意在成為中國的第一個火星軌道器(福布斯土壤號還攜帶有行星學會和保加利亞的實驗任務)。然而福布斯土壤號的主要推進裝置未能成功點火啟動,從過渡的橢圓軌道上變軌,進入地火雙曲線軌道。這次聯合多國的實驗失敗了,太空飛行器最終也於2012年1月回到了地球大氣層。中國隨即開展了一個獨立的火星計劃,中國政府於2016年初正式批准了此任務。
「 天問一號」這個新型的中國火星太空飛行器,由軌道器和著陸器(帶有附屬的巡視器)組成,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C)研製,由位於北京的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NSSC)管理運營。飛船的著陸器部分將使用降落傘、反推進火箭以及氣囊,以便在火星表面安全著陸。
作者:EVAN GOUGH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