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世界功能強大望遠鏡
穿透塵埃觀測太空奧秘
最新一期美國《大眾機械》雜誌盤點了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強的5大天文望遠鏡。
1、凱克望遠鏡
凱克望遠鏡於1993年投入運行,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山頂上,是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望遠鏡。它是雙子望遠鏡,分別為凱克Ⅰ和凱克Ⅱ。每個望遠鏡口徑為10米。凱克望遠鏡先進的適應性光學鏡頭為後來的計算機驅動鏡頭的出現打下了基礎。由於望遠鏡的口徑不可能無限擴大,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用一些小鏡片組合成一臺大口徑的望遠鏡。凱克望遠鏡最關鍵的改革就是採用了這種系統,它的主鏡片由36塊口徑為1.8米的六角形小鏡片組成,組合後的效果相當於一架口徑10米的反射望遠鏡。
2、哈勃太空望遠鏡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射於1990年,重約11.11噸,長約13.3米,其主鏡面直徑約為2.4米。隸屬於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哈勃太空望遠鏡服役19年來對太空中的2.5萬個天體拍攝了50多萬張照片。科學家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撰寫了7000多篇科學論文,這使哈勃太空望遠鏡成為最高產的科學儀器之一。服役期間,哈勃還幫助測定了宇宙年齡,證實了主要星系中央都存在黑洞,發現了年輕恆星周圍孕育行星的塵埃盤,提供了宇宙正加速膨脹的證據。
如今,哈勃太空望遠鏡已到「晚年」。它的某些技術已日顯老舊,比如仍然在使用486計算機處理器。它在太空的十幾年中,經歷5次大修,今年5月最後一次維修。
3、斯皮策太空望遠鏡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射於2003年,是人類送入太空的最大的紅外望遠鏡,運行在一條位於地球公轉軌道後方、環繞太陽的軌道上。該望遠鏡隸屬於美國宇航局和加州理工學院。雖然斯皮策與哈勃都是太空望遠鏡,但是哈勃以光學觀測為主,而斯皮策則以觀測天體紅外波段為主。所謂紅外,說的是望遠鏡能夠探測到目標發出的紅外輻射。斯皮策的紅外探測靈敏度極高,波長在3微米至180微米之間的紅外輻射都能盡收「眼」底。而這個波段因其範圍內的輻射抵達地面時會被地球大氣層阻擋,一向是地面望遠鏡的「盲區」。因此斯皮策能探測到宇宙中那些難以感知到的天體,比如一些暗淡的小型恆星。與光學天文觀測設備相比,斯皮策的紅外之「眼」能夠穿透塵埃、氣體,看到其背後隱藏的無限奧秘。
4、大型雙筒望遠鏡
大型雙筒望遠鏡於2005年10月正式投入觀測運行,它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格雷厄姆山頂之上,由美國、日本和德國聯合研究和使用。第一個望遠鏡是於2004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格雷厄姆山頂上架設,第二個望遠鏡是從2005年開始安裝。
大型雙筒望遠鏡由兩個緊緊相鄰的望遠鏡構成,簡稱LBT,它也證明了雙鏡頭比單鏡頭效果更好。它們可以分離工作,當合併工作時就像一個單一、更大型的望遠鏡。兩個望遠鏡的鏡頭直徑均為8.4米,它們提供的解析度比哈勃的解析度要高出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