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哈勃望遠鏡
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遙遠的古代,人們用肉眼來觀察宇宙,能足度相當有限。後來,天文望遠鏡幫助天文學家們獲得了一批又一批寶貴的觀測資料、使人們能更加深人地探索宇宙。隨著人們探素欲望的不斷增強、天文望遠鏡也是越做越大。望遠鏡的大小主要是指它的通光口經、也就是物鏡的直徑大小。口徑越大的望遠鏡、收集到的天體輻射就越多,聚光本領也就越強。所以說,口徑大的望遠鏡可以看到更遠、更暗的天體。1609年,伽利略首次將口徑為4.4釐米的望遠鏡對向了天空:到現如今,望遠鏡的口徑已經發展為幾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是美國夏威夷州的兩架口徑為10米的凱克望遠鏡。凱克望遠鏡是反射望遠鏡,由36個直徑為1.8米的六邊形小鏡片組成。最大的空間望遠鏡是美國的哈勃望遠鏡,最大的折射望遠鏡位於美國的葉凱士天文臺,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地區最著名的天文望遠鏡天文望遠鏡種類繁多,在這個大家族裡,最著名的當數哈勃空間望遠鏡了。1990年4月25日,美國「發現」號太空梭把哈勃望遠鏡送到了環繞地球運轉的軌道上。
哈勃望遠鏡是個「大傢伙」,長13.3米,直徑4.3米,重1.6噸,造價近30億美元。上天后,它以2.8萬千米/時的速度沿著太空軌道運行。哈勃望遠鏡之所以如此著名,還因為它是有史以來最精確的天文望遠鏡,它的觀測能力之強,相當於可以從華盛頓看到1.6萬千米之外的雪梨的一隻螢火蟲。通過哈勃望遠鏡,科學家們觀測到了宇宙邊緣的一個古老星系,這也是到目前為止,人類所知道的最遙遠的天體。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地將世界上第一顆繞地球運行的人造衛星送入軌道。這顆人造衛星名字叫「人造地球衛星1號」,它的飛行器就像一個圓圓的大球,直徑58釐米。雖然與眾多的太空飛行器相比,這是個「小不點兒」,可它的升天,卻標誌著人類從此進入了利用太空飛行器探索太空的新時代。「人造地球衛星1號」由鍍鉻合金製成,重83.6千克。它的「飛行」速度很快,每96分鐘就可以繞地球一周。衛星上載有兩部無線電發報機,通過安裝在衛星表面的4根天線,不斷地把最簡單的信號發射到地面上。全球各地的無線電愛好者都可以接收到「人造地球衛星1號」從太空中發來的信號。
最大的海
很多人並不清楚海和洋有什麼區別,實際上大洋的面積非常廣大,而海則是大洋的邊緣部分。在地球上所有的海中,面積最大的當數太平洋的珊瑚海了。珊瑚海的面積為479.1萬平方千米。其實,珊瑚海有兩個之最一一面積最大,深度最深,珊海大部分地方的水深是3000米-4000米,但它最深的地方卻達到9174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有8844.43米,如果把它放到珊瑚海最深的地方,還差300多米沒有露頭呢。珊瑚海地處熱帶,它的周圍幾乎沒有河流注入,汙染很小,所以它的海水非常潔淨,珊瑚海海水中的含鹽度和透明度很高,海水呈深藍色。由於溫度適宜而且陽光充足,很多珊瑚蟲都愛上了這裡,把這裡當成了美好的家園。珊瑚礁又為海洋動植物提供了「小康」級的生活條件,珊瑚海就是因為裡面有大量的珊瑚礁而得名的。
最小的海
在人們的概念裡,洋比海大,海比湖大。可偏偏就有些特例,馬爾馬拉海就是個比湖泊還要小的海,它的面積只有1.1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東西長270米,南北寬約70千米。它拉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和歐洲的巴爾幹半島之間,是土耳其的內海。馬爾馬拉海雖然面積很小,可它的地理位置卻非常重要,是歐亞兩大洲的天然分界線;而且馬爾馬拉海東北經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黑海相連,西南經達達尼爾海峽與愛琴海一地中海一大西洋相連,是黑海和地中海之間的唯一通道,如果沒有了馬爾馬拉海的存在,黑海就會成為個湖泊。
最大的洋和放小的洋在地球上的四大洋中,太平洋的面積最大。如果加上屬於海的部分,太平洋的面積可達1.81多億平方千米,足足佔了地球總面積的35%。整個太平洋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大圓:它的北部通過白令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部與南極大陸相鄰,南北長約1.59萬千米:東部經巴拿馬運河和麥哲倫海峽等與大西洋相連,西部經馬六甲海峽和翼他海峽與印度洋相連,東西最長的部分有2.13萬千米。包括屬海的部分,太平洋的平均深度為3939.5米;不包括屬海部分,平均深度則為4187.8米,其中已知最深的地方為11034米,位於馬裡亞納海溝內。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它的面積只有1310萬平方千米,13個北冰洋加在一起,也沒有一個太平洋大。北冰洋地區氣溫非常低,只有-40℃--20℃,這裡常年看到的都是冰雪。因為溫度低,生活在這裡的動物種類也比較少,海豹、海象和各種鯨生活在水中,陸地上則有北極和北極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