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真在中國?-天文,望遠鏡,射電,FAST,世界最...

2020-11-27 驅動之家

一口幕天席地的鍋,涮著星群的波

聽說,上星期,各大媒體蜂擁到了貴州的一個山坳裡,人人都在傳:

「大鍋!」

「直徑500米!」

「面積足有30個足球場!」

美食節目?當然不是。這口架在平塘縣天然喀斯特坑谷裡,大得漫山遍野的金屬鍋,涮的並非酸筍餌塊,而是電磁波。它就是近期最耀眼的天文工程明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雖然英文簡稱「FAST(快)」,整個項目可是慢工出細活:

1.1994年選址,2011年開工——搞定鍋臺:

2. 2014年底圈梁合龍,2015年二月索網編攏——支起鍋架:

3. 2015年八月初到現在,反射面單元一塊塊吊裝成功——正拼鍋殼:

等明年九月竣工,相信,比起那些給山加個蓋兒給島套個圈兒的環境雕塑,FAST也不遑多讓,堪稱又酷又深情的大地藝術(land art)吧?

難道,還有比FAST更大的?——天文望遠鏡快速分類法

世界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當之無愧。然而,去掉前綴,它是不是世界最大的望遠鏡呢?

如果你上網搜索一下,可能會發現,這個百科說:最大的在西班牙,直徑10米。那個媒體說,最大的在智利,正在建,直徑39米。還有的說,最大的在俄羅斯,直徑576米。更多的說,落伍了吧,最大的在南非和澳大利亞,也在建,據說信號收集面積1平方公裡,分布範圍超過3000公裡!

有準兒沒有?

其實,這些說法都沒有錯,但並不嚴格,這就得淺顯講講天文望遠鏡的分類。

分類法很多,最系統的,是按照望遠鏡探測的電磁波類型來區分:探測無線電的,叫射電望遠鏡;探測可見光的,叫光學望遠鏡;類推之,還有紅外線、X射線、伽瑪射線望遠鏡等。

每一類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再細分下去。

例如射電望遠鏡可以按照形態分為,球面射電望遠鏡、拋面射電望遠鏡、帶形射電望遠鏡,還有一種,是把好多單個射電鏡連起來,組成一個望遠鏡陣,再把單個採集的數據綜合起來,這個陣,就相當於一個虛擬的超大望遠鏡了。

再例如,光學望遠鏡可以按照原理分為,折射望遠鏡、反射望遠鏡、折反射結合望遠鏡,也有多個望遠鏡組成的陣。

而只有同一類,才能比大小。

不過,科學之美,既形而上,也形而下,又豈止於大?

就像音樂愛好者衍生了音響發燒友,天文愛好者也會衍生出天文工程控和天文臺旅行團。一句話:我們愛星星,但我們更愛望遠鏡!滿世界名山大川、「宮堡基廳」,全是熱門旅行團在合影,再踏上說走就走的窮遊路時,我們何不獨闢蹊徑,去看看奇形怪狀的望遠鏡?

好了,快速分類法在手,現在我們可以拿起世界地圖,訂好機票,挑想看的看了。

射電望遠鏡之美,美得波瀾壯闊,地陷天旋。先看它們。

拋面射電望遠鏡

大多數射電鏡,都是拋面的。如果看過安慰劑(Placebo)樂隊名曲《The Bitter End》的MV,也許還記得,主唱Molko帥氣得刷著吉他,鏡頭一拉,人小如蟻,竟是站在英國柴郡的洛弗爾(Lovell)望遠鏡上,拋面碟盤直徑76米,轉得白雲千載空悠悠:

如果在拋面射電鏡裡排尺寸,這個叱吒流行文化的天文工程明星只排第三,德國波恩直徑100米的艾菲爾斯伯格(Effelsberg)望遠鏡排第二,而第一名,也是這顆星球陸上最大的可移動物體,在美國西維吉尼亞,直徑110米,高過自由女神像,叫「綠岸」(Green Bank)——沒錯,《三體》的「紅岸」即典出於此:

感受到它的美了嗎?綠岸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射電鏡的純白,高冷,奇崛,未來派。

順嘴一提,綠岸直徑90米的前身,三十年前因為角撐板故障,用著用著,居然塌了,可你瞧,塌都塌得這麼帥:

而最能滿足民族虛榮心的,叫「天馬」,直徑65米,亞洲最大,自一二年起屹立上海松江,在黃昏蒼穹下緩緩巡天時,目擊者普遍表示已經看哭:

如果過幾年,等新疆奇臺直徑110米的建好,這座次還得重排。

到時候,中國搖滾樂隊有福了,農業重金屬和胡同小清新們,終於不必死守著冷卻塔或綠皮火車自拍個沒完了。

球面射電望遠鏡

拋面和球面的區別在於:電磁波平行入射進來,前者能把它們聚焦在一個點上,後者卻只能聚焦在一條線上。只有聚焦處,才能用饋源採集數據。

這就要說到FAST的最新進展了:大鍋四周,六座百米多高的支撐塔,用鋼索吊起了饋源艙——就是那個紅頂小白盤:

可能有些看不真切,太遺憾了。因為通過它,可以引出FAST最大的創新點,叫「主動反射面」。而這,還得從另一口大鍋講起。

如果看過暴露年齡的《007之黃金眼》或《超時空接觸》,也許對那一口嵌在朗朗青山中的大鍋還有印象。那正是FAST的前輩,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直徑305米:

如今,這個獨大五十年,叱吒流行文化的天文工程明星,行將在球面射電鏡裡屈居老二了,它不僅輸在尺寸,也在技術:採集數據太費勁。

記得007和006懸空搏鬥的那根大白棍嗎?是阿雷西博早先的饋源,直接沿著焦線,不太好用,被換掉了:

記得吊在科學女和宗教男身後的那個大穹頂嗎?是阿雷西博後來的饋源艙,間接把焦線聚成焦點,好使,可有好幾百噸重:

接下來,就要說到「主動反射面」了:FAST的反射面能局部變形成拋面。

這樣,採集數據可輕鬆多了,大白棍和大穹頂都不需要,紅頂小白盤就夠,才30噸重。

江山代有「大鍋」出,風騷輪到FAST領。

這次,本土科幻導演有福了,再向海外輸出文化產品時,不愁沒有狂拽炫酷的實景。

帶形射電望遠鏡

如果不限於球面,確實還有比FAST更大的射電鏡。

它來自擅長氣吞山河的前蘇聯:近九百塊反射單元圍成一個圈,加上複雜的饋源,構成了世界最大的單個兒射電望遠鏡。這就是前面說直徑576米,在俄羅斯北高加索的RATAN-600:

射電望遠鏡陣

還有比FAST和RATAN-600更大的嗎?不好說。

如果你看過《終結者2018(Terminator Salvation)》,也許會對下面這個剿殺人類的天網基地眼熟。

最炫出場,還是《超時空接觸》,科學女收到外星人信號,縱身飈車時,背景上二十七架直徑25米的拋面鏡組成一個Y型陣,搖頭晃腦,不時踩著21公裡長的軌道雍容變陣,簡直像十層樓高的機械百合花在集體散步:

這就是叱吒流行文化的最大牌天文工程明星,美國新墨西哥的甚大陣(Very Large Array):

這種陣,小到兩畝三分地,大到縱橫大洲,跨越大洋,浩浩湯湯,好看極了,前面說的幾位拋面、球面大佬,還有南非和澳大利亞那個在建的平方公裡陣(Square Kilometer Array),都是未來寰球望遠鏡網的一部分。

但這畢竟是陣,和單個兒的比尺寸,沒有意義,在解析度和靈敏度上,各有優勢。

光學反射望遠鏡

射電鏡更像天線,像耳朵,光學鏡則更像鏡子,像眼睛。

前面說直徑10米的,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上的大加那利望遠鏡(Gran Telescopio Canarias)(見下圖),而直徑39米的,是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上的歐洲極大望遠鏡(European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都是反射鏡,也分別是現有和在建的最大的光學望遠鏡。

它們的鏡面是由許多六邊形的小鏡拼起來的。

有整塊的嗎?有!

如果你看過國家地理頻道的《極限維修大挑戰》,可能還記得那塊直徑8.2米,厚才18釐米的大鏡面,被小心翼翼地拆掉,運下山清洗,主持人說,一定要蒙好帆布再運啊,的確,不然陽光被這麼大的凹面一聚焦,雷射炮似的,天堂都要被燒化吧。

這就是也在阿塔卡馬的甚大鏡(Very Large Telescope),一共四個反射鏡,主要單個兒使,偶爾也組成陣: 

注意別搞混:甚大「陣」在美國,是射電鏡;甚大「鏡」在智利,是光學鏡。

光學折射望遠鏡

那折射光學鏡呢?這可說來話長。折射鏡資歷太老,是所有望遠鏡的祖宗,現在提得少了,可當年照樣叱吒過:

1673年,偉大的赫維留造了一架20釐米細,46米長的折射鏡,跑道似的吊在27米高的桅杆上,吹口氣兒就打晃兒(見左下圖)。

1686年,偉大的惠更斯兄弟造了一架22釐米細、64米長的折射鏡,沒有鏡筒,物鏡高懸樹梢,目鏡攥在手裡,中間連著一根繃直的長繩,以助校正,看上去更像兒童錫罐電話,用於跟瞠目結舌的雲彩聊天(見右下圖)。

夠驚世駭俗吧?沒有這些神經病似的狂想,哪兒來的現代科學啊。雖不能觀,心嚮往之。

天文望遠鏡旅行地圖

其它奇形怪狀的望遠鏡還有的是:美國新澤西的號角天線(Horn Antenna)像個大耳朵,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也算射電鏡:

另有飛在平流層的索菲亞天文臺(SOFIA)帶了紅外線鏡(見左上圖),趴在月亮上的嫦娥三號端著近紫外/光學反射鏡(見右上圖),飄在外太空的哈勃(Hubble)是光學反射鏡(見左下圖),埋在南極冰下分布一立方公裡的冰立方(IceCube)是中微子望遠鏡(見右下圖)……都太遠了,高山仰止吧。

遊不在遠,有心則靈。哪怕就在北京,在霧靈山腳啃著罐燜肘子,抹抹油嘴,望望山巔靜若白鴿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也會剎那間盡褪紅塵,一洗凡心吧?

最後奉上的,是最迷人的:在一座小山頂,3噸水銀被傾入一隻巨盤,款款旋轉,一個完美的液態拋面翩然出現,一個直徑6米的金屬池塘,終於映出了天頂的群星。

這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的液態望遠鏡:

最後,總結本文所及大部分望遠鏡的地理位置:

鄭重提醒:

天文望遠鏡觀光,宜遠觀,不可褻玩,切忌幹擾!

看光學鏡,關掉電筒!

看射電鏡,關掉手機!

相關焦點

  • 全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真在中國?
    它就是近期最耀眼的天文工程明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文望遠鏡快速分類法 世界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當之無愧。然而,去掉前綴,它是不是世界最大的望遠鏡呢? 如果你上網搜索一下,可能會發現,這個百科說:最大的在西班牙,直徑10米。那個媒體說,最大的在智利,正在建,直徑39米。還有的說,最大的在俄羅斯,直徑576米。
  • 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組圖)
    「平方公裡陣列」組織宣布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三國將聯合建造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天文學家表示,建造費用達到20億美元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天文望遠鏡精確度將比現有射電天文望遠鏡高50倍,速度提升10000倍。研究者希望該望遠鏡可以幫助解決天體物理學中的重大問題。
  • 全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在中國嗎?
    它就是近期最耀眼的天文工程明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雖然英文簡稱「FAST(快)」,整個項目可是慢工出細活:1.1994年選址,2011年開工——搞定鍋臺:2. 去年底圈梁合龍,今年二月索網編攏——支起鍋架:3.
  • 說說那些奇形怪狀的天文望遠鏡:FAST是最大的嗎?
    它就是近期最耀眼的天文工程明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雖然英文簡稱「FAST(快)」,整個項目可是慢工出細活:1. 1994年選址,2011年開工——搞定鍋臺:——天文望遠鏡快速分類法世界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當之無愧。然而,去掉前綴,它是不是世界最大的望遠鏡呢?如果你上網搜索一下,可能會發現,這個百科說:最大的在西班牙,直徑10米。那個媒體說,最大的在智利,正在建,直徑39米。還有的說,最大的在俄羅斯,直徑576米。
  • FAST大型天文望遠鏡為何領先國外
    2015年8月2日,貴州喀斯特窪地建造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第一塊檢測合格的反射面單元在工程現場成功吊裝,這標誌著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施工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採用獨創設計,利用貴州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建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約30個足球場地大的高靈敏巨型射電望遠鏡。
  • 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裝上第一根主索
    原標題: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裝上第一根主索   正在建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望遠鏡建成後的效果圖。(FAST工程團隊提供)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17日上午,隨著第一根主索的安裝,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反射面索網製造與安裝工程正式步入實施階段。   FAST是由中國天文學家提出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它坐落在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的「大窩凼」窪地,於201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儀器接收平臺坍塌後的阿雷西博望遠鏡 社交媒體圖一位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工作人員人此前表示,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若失去功能,那麼全世界在天文探索領域,將只能依靠來自中國貴州的另一隻中國的FAST落成之前,阿雷西博望遠鏡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在電波天文學、大氣科學和雷達天文學等領域內有著重要的研究作用。歷史上,阿雷西博望遠鏡曾幫助搜尋危險的近地小行星,尋找外星生命的跡象,還發現了太陽系以外的第一顆行星。
  • 歐洲將配備兩臺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
    「個頭」不一般 ALMA的製造已經初具雛形,這臺巨型天文望遠鏡實際上是由66臺射電望射鏡組成的集群觀測網。在這個天文望遠鏡的矩陣中,有54臺望遠鏡體積尤為巨大,單機重量就高達120噸,主天線的直徑長達12米。
  •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望遠鏡|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阿雷西博...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當地時間12月1日確認,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塌了,繼今年8月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天線)表面,望遠鏡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重建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 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位於貴州平塘縣大窩凼窪地
    在貴州省的黔南州平塘縣的大窩凼窪地建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這一座天文望遠鏡又稱之為中國的「天眼」。來到貴州的朋友都知道貴州的山脈地形很多都是以高低起伏大而著稱,不過這個天文望遠鏡為啥會建設在這個地方,那就從貴州的地形地貌說起了,不過貴州南部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也是建設天文望遠鏡的最主要原因。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時間12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確認,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繼今年8月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表面,望遠鏡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
  • 日本建成東亞最大天文望遠鏡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21日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和國立天文臺在岡山縣建造的東亞最大天文望遠鏡「晴明(Seimei)」日前建成,於2月20日舉行了紀念活動。圖 《日本經濟新聞》2017年5月26日,由歐洲南方天文臺出資打造的「歐洲極大望遠鏡」在智利開始建造,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大光學望遠鏡。這座望遠鏡建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海拔3000米的山上,鏡面直徑將達39米,將於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按2012年價格計算,整個工程將耗資10億歐元(約合76.6億元人民幣)。
  • 美國射電望遠鏡坍塌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美國射電望遠鏡坍塌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2020.12.02 20:3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在貴州開建
    12月26日,具有我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奠基儀式在FAST臺址—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大窩凼窪地舉行。    據了解,將於2009年正式開工建設的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計劃中的建造的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10倍;與排在阿波羅登月之前、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Arecibo的300米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
  • 貴州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主體合龍
    經過5年的艱苦努力,2013年的最後一天,位於貴州省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圈梁合龍,這標誌著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1995年,我國天文學家提出了在喀斯特窪地中建造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設想,並選址於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的大窩凼窪地。
  •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當地時間12月1日確認,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之一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塌了,繼今年8月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天線)表面,望遠鏡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重建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 世界天文望遠鏡盤點,貴州的這個口徑最大,前途無量
    這四項發現都與射電望遠鏡有關。拓展眼界、探知秘密,這是人類追求更大更強天文望遠鏡的原因。今年來我國陸續建成了6座射電望遠鏡。而未來還將建設更多。下面就來盤點那些讓世界震驚的射電望遠鏡。綠岸望遠鏡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從事射電天文研究的機構,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大學,在位於西維吉尼亞州綠岸的國家無線電寧靜區內建有世界最大的全可動射電望遠鏡——100米口徑的綠岸望遠鏡。
  • 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就這麼被「玩壞了」
    原標題:中國的驕傲、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就這麼被「玩壞了」你還記得深藏在貴州的崇山峻岭之中,那臺名叫FAST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嗎?從它誕生之日開始,這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就以其中國傳統炊具大鍋的造型為人們津津樂道。
  • 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塌了,全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全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美國的電射望遠鏡塌了!一夜之間,地球就只剩下一隻「眼睛」了!曾經被稱之為地球的「兩大眼睛」的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塌了!經過美國科學家們的確認,這個電射望遠鏡徹底不能用了。
  • 最大射電望遠鏡報廢:中國天眼接力
    2020-12-01 09:41:30 來源: 四處看看 舉報   日前美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