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大型天文望遠鏡為何領先國外

2020-12-02 環球網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Get tech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從20世紀30年代初到現今,人類打開了天文觀測的新窗口,通過非傳統光學波段接收來自宇宙中的電波信號,獲取、分析各種信息。

2015年8月2日,貴州喀斯特窪地建造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第一塊檢測合格的反射面單元在工程現場成功吊裝,這標誌著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施工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一、什麼是FAST大型天文望遠鏡

射電望遠鏡(FAST——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是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獨創設計,利用貴州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建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約30個足球場地大的高靈敏巨型射電望遠鏡。

FAST大型天文望遠鏡發展脈絡:早在1997年,LT(SKA)中國推進委員會提出建造。1998年,FAST項目委員會正式成立。選址在貴州黔南,因為地貌最接近FAST造型,工程開口量最小,喀斯特窪地雨水向下滲透不會腐蝕望遠鏡。附近的5千米半徑內沒有鄉村,是最理想的無線電建設環境。

2015年8月2日,FAST首塊反射面單元吊裝成功。它的建成,將成為世界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按照探測的電磁波分類,分為射電望遠鏡(探測無線電)、光學望遠鏡(探測可見光)、紅外線、X射線、伽瑪射線望遠鏡。

射電望遠鏡按照形態分,可以分為球面射電望遠鏡、拋面射電望遠鏡、帶形射電望遠鏡和望遠鏡陣(把單個射電望遠鏡連起來,收集單個望遠鏡的數據)。射電望遠鏡的作用主要是測量天體射電強度、放大射電信號接收機、信息記錄處理顯示系統、收集射電波的定向天線、測量頻譜、偏振量等。

拋面的射電望遠鏡和球面的射電望遠鏡的區別在於,當電磁波平行入射,拋面的射電望遠鏡把電磁波聚焦在一個點上,球面射電望遠鏡只能把電磁波聚焦在一條線上。

FAST射電望遠鏡屬於球面,望遠鏡四周有6座百米高的支撐塔,用鋼索吊起了饋源艙。射電望遠鏡,通過反射聚焦,把幾平方米到幾千平方米的信號聚攏到一點上。FAST射電望遠鏡的一大創新點,是能主動反射電磁波,在採集數據上相對進步了許多。

FAST想要實現鏡面式拋物面,進而能一次性將電磁波匯聚成點,因此整個望遠鏡鏡面是由很多塊小面板拼成,每一塊都能在一定的範圍內調整位置(如下圖右)。

中國擁有FAST的自主智慧財產權。與號稱地球最大的機器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對比,FAST的靈敏度提高了10倍;與美國Arecibo 300米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提高約2.25倍(美國Arecibo 300米望遠鏡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它將對國際同類設備保持20年以上的領先水平,能夠對脈衝星、類星體等各種暗弱輻射源進行更精密觀測,也有可能找到宇宙中存在的其他生命體。

三、FAST射電望遠鏡的創新

前面提到,射電望遠鏡按照形態分,可以分為球面射電望遠鏡、拋面射電望遠鏡,FAST射天望在設計之初,設定了500m的直徑,比FAST的前輩——Arecibo 305m 望遠鏡要有進步。它的主射面整體是不可動的,如果被設計成拋面,只能被動觀測掃過它的視場內源,這對於巨大的積分面積、靈敏程度的優化都是沒有益處的。但是球面設計也有缺點,球面射電望遠鏡只能把電磁波聚焦在一條線上。

FAST射電望遠鏡的創新就是主動接受電磁波。在主反射鏡的每個面板上加入實時主動的控制技術,如上文所提到的,整個望遠鏡鏡面是由很多塊小面板拼成,通過主動變形技術實時把面板形成有效照明口徑300米、焦比0.4665的旋轉拋物面,主動聚焦,增加有效的積分面積,同時還可以增加觀測俯仰範圍,增加有效積分時間。

FAST的設計目標,是把覆蓋30個足球場的信號,聚集在藥片大小的空間裡。確保鋼結構不變形就是一大挑戰,框架、索網、接收器,每一部分的位移都要控制在毫米級,FAST才能正常工作。選址在喀斯特地形下常見的「天坑」裡,遠離人煙,也是為了更好、更精準地確定信號的位置。

當然,以上的創新,只是FAST的部分創新。FAST在前輩射電望遠鏡基礎上不斷改進,相信未來會有非常出色的表現。

相關焦點

  • 世界著名天文臺與大型天文望遠鏡
    1.美國威爾遜山天文臺1.5米反射望遠鏡  完成年代:1908年歷史意義:驗證大型反射光學望遠鏡在天文觀測研究的實用價值。2.5米反射望遠鏡  完成年代:1917年歷史意義:確認了宇宙的基本結構概念,得到膨脹理論的證據。
  • 中國天眼通過驗收,與國外的天文望遠鏡有何優勢?
    日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通過國家驗收,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批覆的驗收指標,主要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那麼與國外常見的天文望遠鏡相比,中國天眼有什麼不同之處?
  • 全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真在中國?-天文,望遠鏡,射電,FAST,世界最...
    它就是近期最耀眼的天文工程明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文望遠鏡快速分類法世界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當之無愧。然而,去掉前綴,它是不是世界最大的望遠鏡呢?如果你上網搜索一下,可能會發現,這個百科說:最大的在西班牙,直徑10米。那個媒體說,最大的在智利,正在建,直徑39米。還有的說,最大的在俄羅斯,直徑576米。
  • 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這張拼接照片顯示的是2014年12月19日在美國夏威夷大島冒納凱阿火山頂拍攝的凱克望遠鏡(中間兩座)。冒納凱阿火山上現有12臺天文望遠鏡,其中最大的是直徑10米的凱克望遠鏡(Keck Telescopes)。 新華社記者朱煒攝近期,人類通過大型天文望遠鏡對宇宙的探索有了許多令人欣喜的進展。
  • 說說那些奇形怪狀的天文望遠鏡:FAST是最大的嗎?
    它就是近期最耀眼的天文工程明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雖然英文簡稱「FAST(快)」,整個項目可是慢工出細活:1. 1994年選址,2011年開工——搞定鍋臺:——天文望遠鏡快速分類法世界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當之無愧。然而,去掉前綴,它是不是世界最大的望遠鏡呢?如果你上網搜索一下,可能會發現,這個百科說:最大的在西班牙,直徑10米。那個媒體說,最大的在智利,正在建,直徑39米。還有的說,最大的在俄羅斯,直徑576米。
  • 日本建成東亞最大天文望遠鏡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21日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和國立天文臺在岡山縣建造的東亞最大天文望遠鏡「晴明(Seimei)」日前建成,於2月20日舉行了紀念活動。晴明望遠鏡採用最新技術控制18塊鏡片。包括鏡片在內,重約20噸,僅為以往同等規模望遠鏡的4分之1左右,能在短時間內把焦點對準鎖定的星星。此外,該望遠鏡還將詳細觀測業餘天文家等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的候選。還計劃用於確認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等研究。
  • 走近天文之三:天文望遠鏡
    直到1609 年伽利略將望遠鏡指向星空,向人類展示出前所未見的星空深處。隨著天文望遠鏡這一重要觀測設備的發明,人類的視野被延伸至宇宙深處。接下來,請隨筆者共同走進天文望遠鏡的前世和今生,今生故事將著重以中國的幾架代表性天文望遠鏡為例。天文望遠鏡的發明要從四百多年前的歐洲談起,那時望遠鏡已經被發明出來,並在軍事領域獲得了成功的應用。
  • 俄羅斯和中國計劃聯合在太空建造大型天文望遠鏡
    俄羅斯和中國計劃聯合在太空建造一臺大型天文望遠鏡。組裝原理是一個大的六角鏡,由36個部分組成,將有10米左右,預計建立這臺望遠鏡至少需要10年。建成後,首先將該望遠鏡的部件發射到近地軌道上,然後通過機器人操縱器進行組裝,經測試正常後該望遠鏡被送到日地拉格朗日L2點。
  • 天文望遠鏡
    這些技術使望遠鏡的製造突破了鏡面口徑的局限,並且降低造價和簡化望遠鏡結構。特別是主動光學技術的出現和應用,使望遠鏡的設計思想有了一個飛躍。  從八十年代開始,國際上掀起了製造新一代大型望遠鏡的熱潮。其中,歐洲南方天文臺的VLT,美、英、加合作的GEI,日本的SUBARU的主鏡採用了薄鏡面;美國的Keck I、Keck II和HET望遠鏡的主鏡採用了拼接技術。
  • 中國天文望遠鏡重大成果!銀河系比你想像的更大!
    8月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在北京舉行了郭守敬天文望遠鏡一期巡天科學成果新聞發布會,宣布為期5年的一期光譜巡天觀測已圓滿完成。LAMOST望遠鏡(圖源science)等等,這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郭守敬天文望遠鏡是什麼神器?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 世界十大望遠鏡排行榜!全球十大天文望遠鏡有哪些?
    來源:排行榜123導語:天文望遠鏡是一種觀測天體的重要工具,能夠能極大方便尋找和認識天體目標。發展至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那麼大家知道全球有哪些大型的天文望遠鏡嗎?下面為大家盤點了全球十大天文望遠鏡,一起來看看吧。
  • 天文望遠鏡能有多大?
    口徑,是望遠鏡的重要指標。簡單來講,口徑越大,望遠鏡的觀測能力就越強,就能看見越遠、越暗的天體。所以,天文學家就不斷地追求更大的望遠鏡。在歷史上,天文望遠鏡就是在不斷變大。那麼,天文望遠鏡能有多大?緊接著,1609年,天文學家伽利略首次利用望遠鏡觀測了太空,完成了許多天文發現。那個時候的望遠鏡口徑只有幾釐米,比現代天文愛好者的小型天文望遠鏡還要小。
  • 中國光柵製造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光柵製造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2016-11-11 17:24:  中新社記者 董子暢  由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大型高精度衍射光柵刻劃系統的研製」11日順利通過驗收。
  • 中國古代的天文成就居然比國外領先這麼多
    我國古代的天文成就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你知道當時古代的天文成就有多厲害嗎?一、天象記錄公元前28年在西漢時期,是目前世界公認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記錄在《漢書·五行志》中。我們國家黑子的記錄十分豐富,許多國外科學家根據我國黑子的記錄,做出了十分重大的科學研究。我國對於彗星的最早記錄在公元前1034年,並且世界公認的最早一次哈雷彗星記錄是公元前613年。而歐洲最早記錄慧星和哈雷彗星分別比中國晚了1000多年和670多年。並且中國學者李淳風總結彗星尾巴總是背向太陽,這一規律比歐洲人早發現900多年。
  • 如此「鏡界」 盤點天文望遠鏡的世界之最(圖)
    這也是「幽靈星系」 的真實面貌首次被天文望遠鏡觀察到。  今年5月的蒼穹熱鬧非凡,不少天文愛好者已經開始「摩拳擦掌」,等候著日環食、半影月食等罕見天文現象的接踵而至。  然而對於天文學家來說,赤手空拳地上陣可不行。這不,近期全球似乎開展起一場興建天文望遠鏡競賽,儘管多種「世界之最」的頭銜數易其主,但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神秘星空,研究人員必須不斷地升級裝備。
  • 「世界十大望遠鏡排名」全球十大天文望遠鏡有哪些
    導語:天文望遠鏡是一種觀測天體的重要工具,能夠能極大方便尋找和認識天體目標。發展至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那麼大家知道全球有哪些大型的天文望遠鏡嗎?下面排行榜123網為大家盤點了全球十大天文望遠鏡,一起來看看吧。
  • 拒絕國外高薪職位,回國後建成最大望遠鏡
    不是這個領域的人,我們可能對於南仁東僅僅只了解與表面,只知道他是研究天文領域,卻並不知道他對中國做了多大的貢獻。那是因為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南仁東老先生在日本的一個科學家聯盟大會上,有科學家提出建設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接收來自更多的關於宇宙的信號,南仁東表示不想落後於世界,所以他也跟國家提意見,建設一個巨大的天眼,用於發展我們國家的科技。南仁東老先生一生著作豐富,在他的領域深耕已久,而且當時他還拒絕了國外高達百倍的高薪工資,毅然的回到國家發展國內相對於落後的天文學,後來更是為天眼奉獻了自己的半輩子。
  • 為什麼許多大型的天文望遠鏡都坐落在偏遠地區?
    問:為什麼(主要的、天文臺的)天文望遠鏡總是坐落在偏遠地區,而不是安裝在摩天大樓上或者高校校園呢?答:這是個好問題。我也認為把所有的天文望遠鏡安裝在天文臺的屋頂上或者校園裡更方便,而且這樣就不必飛很遠去完成觀測工作了。
  • 關於天文望遠鏡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時間把夢塗黑32,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關於天文望遠鏡的介紹。超級天文望遠鏡遙遠的夜空是美麗的,充滿誘惑力的,很多人都想觀看夜空到底是什麼樣的,望遠鏡的發明使人們的欲望得到了定的滿足。
  • 揭秘十大天文望遠鏡:最大射電望遠鏡陣設計完成
    這標誌著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陣向建設階段邁出了關鍵一步。SKA1建造費用共計6.5億歐元。它由兩套世界領先的望遠鏡設備構成,位於南非的約200面拋物面天線組成的蝶形天線陣,以及位於澳大利亞的由超過10萬個偶極天線(類似於家用電視天線)組成的低頻孔徑陣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