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同為攀巖題材,這部電影比《徒手攀巖》還高出0.1分

2021-01-09 陪你觀影

文 / 觀影君

對於徒手攀巖這一項極限運動來說,在最近一段時間內,它獲得了全所未有的關注度。這一項不斷突破人類極限,將生命嵌進巖壁縫隙的運動,開始被更多人所知曉。

至於原因,有兩個,一喜一悲。喜的是,紀錄片《徒手攀巖》前不久剛剛獲得第91屆奧斯卡的最佳紀錄長片。這部電影講述了美國攀巖選手Alex在無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挑戰酋長巖(EI Cap),最終順利登頂。

悲的是,參與紀錄片《徒手攀巖》的攝影師Andrew Berends,在奧斯卡結束後的第9天去世了,享年46歲,死因暫未公布。有網友猜測,Andrew會不會是在拍攝攀巖的過程中不幸遇難的呢?

徒手攀巖題材的紀錄片,確確實實給人帶來極大的震撼,觀看的過程手心恐怕也會一直冒汗吧。尤其是看到這些選手因失誤而墜落的場景,更是心頭一緊。

今天要講的這部電影叫作《黎明牆》,它與《徒手攀巖》很像,但又不一樣。兩部電影的「主角」都是酋長巖(EI Cap),但是徵服它的方式卻不太一樣。

《徒手攀巖》中,Alex選擇無任何保護地隻身一人登頂;而在《黎明牆》中,Tommy和Kevin,他們組成搭檔,歷時19天,選擇從酋長巖最陡峭的那一面攀爬,開闢出了一條前所有未有的路線。

前者是挑戰自我的淬鍊,而後者,則是與大自然的博弈。

《黎明牆》目前的豆瓣評分是9.2,甚至比《徒手攀巖》的9.1還要高。因為《黎明牆》看起來會更像一部電影,它採用的是非線性的敘事,完整講述了Tommy從出生到最終徵服黎明牆的全過程。數十年來的起起伏伏,酸甜苦辣也盡收其中。

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優勝美地,是世界攀巖愛好者的朝聖之地,而這個朝聖之地的皇冠當然是酋長巖(EI Cpaitan)。

面對這塊3000英尺高,直上直下的單體花崗巖,所有人都會不自覺地屏住呼吸。

而酋長巖最直,最光滑,最難以徵服的那一段路就叫做「黎明牆」。日出東方,這面牆會最先被照耀到,因此得名。

登頂酋長巖的路線很多,但黎明牆至今無人徵服過。在人們的觀念裡,黎明牆就是「不可能」的代名詞。

而決心挑戰「不可能」的這個人,就是Tommy。

不同於現在攀巖時的英姿,Tommy小時候可是個弱不禁風的孩子。各種行動都很緩慢,直到兩歲多才學會爬著走。性格自閉,沉默寡言,學習成績也不好,老師甚至說他智力低下。

Tommy的老爸是美國有名的健美明星和登山選手,都說虎父無犬子,可Tommy與父親簡直是截然不同。

所以他老爸決定,對這個孩子進行魔鬼訓練。他開始帶著Tommy嘗試攀巖,他的教育方針就是:把艱苦困難演繹為成長中的一環。這一張Tommy懸掛在兩塊巨大巖石間的照片拍攝於他6歲的時候。

1995年,Tommy16歲。

那一年,雪鳥城組織舉行了一次大型攀巖競賽。Tommy和老爸原本只是打算過去看看比賽的。結果主辦方臨時改了規則,說所有到場的人都可以參加,無需提前報名。

所以Tommy就參賽了,那是他人生的第一場攀巖比賽。

萬萬沒有想到,Tommy竟然得了第一名,主辦方還邀請他參加第二天舉行的世界競賽。結果一個能打的都沒有,Tommy不僅獲得了世界競賽的冠軍,還是唯一一個完成全程的選手。

這場不可思議的比賽完全改變了Tommy的命運。自那時起,他開始成為雜誌的封面,報紙的頭版。儘管年少成名,可名聲並未給Tommy帶來太大影響,因為他不在意這些東西,只是一個勁地攀巖。

後來,在一次攀巖比賽中,他遇到了Beth。兩人有著共同的愛好,相處得也很愉快,便開始了交往。

2000年,這一對「攀巖情侶檔」受邀參加吉爾吉斯坦的一個戶外冒險活動,他們一行四人將要去的地方叫做Kara-Su Valley。

第一天晚上,他們結束攀巖後,就在巖壁搭帳篷準備休息。可是卻意外地被槍聲驚醒,他們被吉爾吉斯坦境內一支意欲推翻政府的反叛軍發現了。就這樣,他們被迫捲入這場吉爾吉斯政府軍與叛軍之間的戰亂。

也正是在這次事件中,Tommy遇到了人生中一個巨大的坎。

天黑之後,叛軍押著他們穿越山谷,他們被關在暗無天日的地下洞穴裡整整6天。後來起了衝突,看守他們的四個叛軍只剩下了一個。

這個人押著他們四個往巖石上面走,要轉移陣地。這個時候,Tommy覺得逃生的機會來了,他一直在等機會。終於,他找準時機,趁機將那個叛軍推下懸崖。

在逃跑的途中,遇到了政府軍,因此得救,之後返回了自己的國家。這次驚魂事件對湯米的打擊非常大,他一直難以釋懷,儘管他拯救了自己和三個夥伴,但他覺得自己殺了人,是一個罪人,難以得到原諒。

吉爾吉斯坦事件後,Tommy又變回兒時的模樣。他變得沉默自閉,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去教堂。

隨著時間推移,Tommy漸漸也想通了:想要走出這次陰影,唯一的方法就是再次回到攀巖,只有攀巖才是自己生活的保護傘。

可是當Tommy好不容易擺脫了往事的纏繞,生活重回到正軌的時候,又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

在一次切割木頭的時候,Tommy一不留神,把自己左手的食指給切斷了。醫生非常嚴肅地告訴湯米,「你該轉行了,因為你這樣子是沒有辦法繼續攀巖的」。

這對Tommy來說,這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可是,一個把攀巖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人,又怎會輕言放棄呢。

為了訓練斷指的神經,Tommy後來隨身攜帶一個盛滿米粒,綠豆或者沙子的小罐子,把自己的斷指根部伸到裡面不斷攪拌,以使其適應攀巖環境。

在吉爾吉斯坦事件過後,Tommy深信,沒有什麼坎是過不去的,每個人的極限,都是可以被不斷突破的。就算手指斷了,他可以通過其他的力量訓練,來抹去缺少一根手指的劣勢。

Tommy的恢復很成功,有很多自己手指健康時挑戰失敗的巖壁,斷指後反而成功了。

隨後Tommy開始拿酋長巖練手,面對前人開闢的所有能夠登頂的路線,他都一一徵服了。有時候甚至在一天之內可以完成兩次攀爬。

也因此,Tommy不再滿足於這些現有的路線,他準備挑戰黎明牆。

後來,Tommy和Beth結婚了,他們在離酋長巖只有20分鐘路程的地方買了地,建造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就在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美好的時候,意外又來臨了。因為Beth愛上了別人,她和Tommy離婚了。

離婚之後,Tommy愈發覺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只有黎明牆是不會改變的。它就在那,等著自己去徵服,那才是自己的一切。

Tommy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一段一段得考察黎明牆的巖壁,尋找可以攀登和抓握的點,沒日沒夜地沉浸其中。不管颳風下雪,一年四季他都與黎明牆為伴。

他嘗試著把每一段可以攀登的路線都連接起來,從最底部一直到山頂。最後,他找到了一條路,一條理論上可行的路,就像是從層層迷宮中走出的一條路。

可是徵服黎明牆這個偉大的計劃,Tommy認為自己一個人是做不到的,他需要一個靠譜的夥伴跟他一起。他在網絡上發布了自己準備攀登黎明牆的消息,Kevin看到後發來郵件說,「我要入夥」。

Kevin 沒有想到,這一去,就是6年的時間。2009年到2015年的這6年時間裡,他跟隨著Tommy一起準備,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攀爬的路線。

最終,他們定下的終極方案是一次登頂。就是攀爬的途中在巖壁上安營紮寨,就地休息。然後等天亮了繼續攀爬,登頂後方才下來。

他們給自己擬定的路線分了32個繩距,每個繩距之間的間隔是150英尺。為了完成挑戰,他們把漫長的攀爬過程切分成一個個的間歇性挑戰。

繩距的意思就是,兩個人同時往上,雙方換位攀爬,在上面的那個人,在巖縫中安置好保護裝置。一旦滑落,就需要退回到上一個繩距的原點,等候另一位同伴的嘗試。

在白天完成攀爬,天黑了就把幾百磅重的器械拉到所在的位置,架起懸空帳篷。

剛開始的幾個繩距比較簡單,他們花了三天的時間,上到一定高度,一切順利。直到第4天,他們遇到了非常大的風暴,大幅度降溫,並且有些許降雪。他們決定休整一天。

等到第二天醒來的時候,他們發現很多東西都凍上了,大地一片白茫茫。中午氣溫回升,山頂上的冰塊紛紛掉落,砸到他們的帳篷。這是他們之前完全沒有預料到的糟糕情況。

到了第8天,他們已經上升到了1000英尺,已是三分之一的高度。此時他們要面臨的是這次攀爬過程中最難的一段路,第15繩距。

這是一個銜接橫道,這個路段跟其他的地方不太一樣,它完全沒有抱石攀巖的空間和可能,只有把手指交給幾毫米大小的受力點,慢慢地橫移過去。

這個橫道的寬度是300英尺。在Tommy和Kevin訓練的6年時間裡,他們花了超過100多天的時間企圖徵服這條橫道。但一次也沒有成功。

可是這一次似有神明眷顧,Tommy在失敗了幾次後,竟然奇蹟般地通過了。這是他第一次完成第15繩距。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徵服了這個橫道,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這也給了Tommy巨大的鼓舞。

但是問題來了,Kevin可就沒有Tommy這樣的好運了。

在Tommy通過第15繩距後,Kevin連續挑戰了三天也沒有成功。與此同時,他的手也被磨破了,想要繼續攀爬,得休養幾天。所以,他們有了新的計劃,那就是決定由Tommy先行一步。

橫道過後,剩餘路線上還有一個難啃的關卡,就是被他們成為DYNO的路段。這個地方難就難在,他沒有任何可以支撐身體的點,要想通過,吃了跳躍,別無他法。

可是這個動作,在6年的時間裡,Tommy嘗試了上千次,同樣沒有成功過。所以在正式挑戰的時候,他選擇了另一條路:用繞遠路的方法,先下山,再上山,通過繞圈到達另一邊。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這條路的難度不亞於直接跳躍,但是Tommy再次成功了。

在Tommy高歌猛進的時候,Kevin的情況就沒那麼樂觀了。他還是止步於第15繩距,沒有進展。屢次失敗帶來的打擊讓Kevin決定放棄。在剩餘的徵程,他決定專心做好一名副手,輔助Tommy,助他實現自己的夢想。

接下來幾天,Tommy順利抵達Wino Tower。這是黎明牆一個神聖的地標,它是三分之二處,是整座巖壁上第一塊水平突角。到達Wino Tower,便意味著離登頂不遠了。

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的Tommy,卻在這個時候陷入了深思,他覺得如果就這麼結束了,這趟徵程註定是不完美的。

因為身邊有了Kevin,少了這6年來一起並肩作戰的兄弟。這次的計劃原本就是兩人一定登頂,現在Kevin落在了後頭,所以Tommy決定,不管要花多長的時間,他都要等Kevin。

這個消息傳出後,各路媒體就炸開了鍋,他們紛紛議論,認為Kevin的失敗很可能會毀了Tommy徵服黎明牆的夢想。

Tommy忍受不了網上五花八門的新聞報導,也不想再被記者打電話追問,索性就把手機從山上丟了下去。

或許在那一刻,體育競技的魅力才真正體現了出來:這是一次團隊作戰,Tommy和Kevin是兄弟,是搭檔,說好要一起登頂,便絕不拋下任何一方。不管外界有怎樣的流言蜚語,既然一起邁出了第一步,也必須一起走完最後一步。

登頂不重要,和Kevin一起登頂,才是最重要的。

歷時7天時間,在Kevin一次次的嘗試後,他終於成功了,他通過了第15繩距,這也是全片最激動人心的時刻。通過之後,Kevin也如釋重負,仰天長嘯,千斤重擔在那一刻被卸了下來。

不僅如此,Kevin還越戰越勇。之前Tommy沒能完成跳躍的DYNO路段,Kevin再次挑戰成功,他一蹴而就,穩穩抓住如刀片般鋒利的巖石片,穩穩定在了巖壁上。

直到兩個人都到達了Wino Tower,剩下的就是一些常規操作了。第18天的時候,他們在離頂點還有300英尺的地方停住了。他們把最後的這一小段,留給明天。

在2700英尺高的巖壁上,兩人以一種之前從未有過的愜意姿態享受著四周壯麗的風景,Kevin還開玩笑說,「我甚至有點不想登頂了,就讓我停在這一刻吧」。

第19天,一個全美矚目的日子。那天一共來了15輛電視臺的報導卡車,記者們也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有的在山腳等候,有的從酋長巖的山後徒步上山,準備第一時間迎接這兩位英雄。《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形容徵服黎明牆就好比是當代登月一樣。

不負期待,Tommy和Kevin成功登頂,他們互相擁抱,開香檳慶祝,提前達到的人們向他們報以熱烈掌聲。

一切都結束了,黎明牆不再是「不可能」的代名詞,在那一刻,它成為了夢想與熱愛的註腳。

當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也為二人豎起了大拇指

關於這個故事,相信有人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不管不顧地去做一件事,真的值得嗎?

只能說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而有些人,他們註定要將自己的一生,都附著在那陡峭崎嶇的巖壁上。

從這些人身上,你可以感受到夢想最大的力量,這種力量使他們可以心無旁騖地勇往直前,哪怕粉身碎骨,也無所畏懼。

影片中的最後,還偷偷埋了一個彩蛋:十幾年前,被Tommy推下懸崖的那個吉爾吉斯坦叛軍,其實並沒有死…

人生有時候真的很奇妙,不是嗎?

(完

相關焦點

  • 徒手攀巖 | 豆瓣9.0,每天都有人在網上問這部紀錄片的男主角死了沒...
    徒手攀巖太難了,難的紫薇連爹都不想認了。   如果小燕子不會徒手攀巖,《還珠格格》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2008年,用1小時23分登頂1200英尺高的月華拱壁。   難度係數幾顆星?   眾所周知,越陡越難爬。   而月華拱壁接近垂直,甚至有些地方不是90度是100度……
  • 徒手攀巖第一人亞歷克斯:成功是建立在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上
    8月30日,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徒手攀巖》首映,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影片主人公、傳奇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亮相。影片將於9月6日上映,8月31日,《徒手攀巖》將開啟全國30城IMAX點映活動。
  • 《徒手攀巖》:但願能「勸退」一些頭腦發熱的無保護攀巖者
    《徒手攀巖》海報《徒手攀巖》記錄了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花費3小時56分鐘攀上2900英尺(約883.92米,注,高度與時間均為官方確認的數字)的酋長巖「順風車線路」(Freerider)的全過程(儘管片中僅用片尾13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展現),同時探討了什麼是無保護攀巖,以及為什麼要進行無保護攀巖。
  • 徒手攀巖:3000英尺上的"無保護"恐懼
    這部影片記錄了美國攀巖高手亞歷克斯-霍諾德在2017年6月3日徒手攀登美國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酋長巨石的全過程,亞歷克斯全程用時3小時56分鐘,成功攻克了高達3000英尺(約916米)的酋長巨石,成為歷史第一個完成這項壯舉的攀登者。他的這次徒手登頂,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運動成就之一。
  • 攀巖狂人Alex Honnold,震懾人心的徒手攀巖!
    今天就給大家講述一部關於攀巖的極限運動紀錄片。紀錄片《徒手攀巖》先給大家介紹下「徒手攀巖」這項極限運動。顧名思義,「徒手」,在百度百科中所解釋的意思就是,空手,沒有任何器械活著工具的輔助。所以徒手攀巖指的就是在沒有任何保護設備和工具的輔助下進行攀登。攀登者所面對的是陡峭的巖壁和呼嘯的山風。因此此項運動也被稱之為世界十大危險運動之首。一般人是絕對不會嘗試這種運動的,因為這項運動不能存在失誤,「一失足成千古恨」是對這項運動最好的描述。
  • 《徒手攀巖》空降北大 男主角霍諾德送上人生寄語
    1905電影網訊8月30日,奧斯卡獲獎佳作《徒手攀巖》「開學第一課」活動在北京大學舉行,本片主角、全球徒手攀巖第一人亞歷克斯·霍諾德親臨現場,在現場分享自己的極致生活,與學生答疑解惑,與北京大學的學生進行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開學第一課。
  • 紀錄片《徒手攀巖》主角曬親密照 成功求婚女友
    紀錄片《徒手攀巖》主角曬親密照 成功求婚女友 時間:2019.12.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豆瓣9.0!這部遲來的電影,每一秒都看得我手心冒汗
    電影中,Alex的朋友,同為傳奇登山者的Tommy Caldwell說道,自己攀登過很多次酋長巖了,已經很熟悉這個大巖塊了,但他絕不敢在無保護情況下爬:「想像一下,假如有一項奧運會級別的運動項目,如果你得不到金牌你就會死。那麼徒手攀登酋長巖就是這項運動。你必須做到毫無差錯。這真的太難了!」
  • 尋找第四象限中的安全島,那是你作為投資人的徒手攀巖|譚校長一千...
    來源:RIH投讀會文/譚校長今天收盤後跟團隊喝茶,說到前一陣比較火的一部電影《徒手攀巖》。其實我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不過我看了書。看完書之後,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有一個情節。徒手攀巖是一項極其高危的活動,在普通人看來簡直是危險係數爆表,主人公亞力克斯的女朋友確實也是好幾次擔心他會一去不復返,兩人還為此鬧過好幾次分手。亞歷克斯也確實曾經遭遇過一次嚴重的生命危險,差點就離世界而去。但是這裡我要特別強調你注意的是,他發生危險的情境,居然不是在徒手攀巖的過程中,而是發生在登山的過程中。
  • 上海國際電影節《徒手攀巖》技術導賞 CGS中國巨幕升華藝術之美
    北京2019年6月18日 /美通社/ -- 「攀巖總是離不開卓越和完美二詞,我始終在這條路上追求著,不斷踐行。」這句話出自《徒手攀巖》極限運動者亞歷克斯的對白。今年,第 22 屆上海國際電影節「CGS中國巨幕」展映單元被納入全新開闢的「SIFF新視野」大單元中,可以說是放映技術的極致展現。
  • 影片記錄了攀巖高手美國的亞歷克斯.霍諾德以無保護《徒手攀巖》
    影片記錄了攀巖高手美國的亞歷克斯.霍諾德以無保護,單人徒手的方式,登頂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高達3000英尺的酋長巖的全過程,當然也記錄了他在完成這個創舉前的所有準備及心路歷程,就像他所說的,要把每一個動作都融入他的血液裡,每一塊石頭,每一條裂縫,都做到爛熟於心。
  • 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CGS中國巨幕專屬版本《徒手攀巖》|美通社
    《徒手攀巖》作為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正在CGS中國巨幕展映單元熱映。本次導賞的《徒手攀巖》為CGS中國巨幕專屬版本,記錄人類在沒有繩索、安全帶及其它防護設備條件下的登頂之旅。觀眾將通過CGS中國巨幕巨幅銀幕與沉浸式音效,感受大自然的震撼,獲得與攀巖者心繫一線的極致感受。
  • 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CGS中國巨幕專屬版本《徒手攀巖》 | 美通社
    《徒手攀巖》作為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正在CGS中國巨幕展映單元熱映。本次導賞的《徒手攀巖》為CGS中國巨幕專屬版本,記錄人類在沒有繩索、安全帶及其它防護設備條件下的登頂之旅。觀眾將通過CGS中國巨幕巨幅銀幕與沉浸式音效,感受大自然的震撼,獲得與攀巖者心繫一線的極致感受。
  • 重慶成為全國攀巖聖地之一?有三大攀巖俱樂部,學習費用不高
    今(18)日上午,當記者向重慶市攀巖運動協會秘書長胡永鋒提出這個問題時,他沒有第一時間給出答案,而是翻看了一些桌上的資料後,才給出了一個參考答案:「我們攀巖協會是2018年7月才成立,成立之前的資料幾乎是一片空白,所以我只能就我了解的情況,來回答你這個問題。重慶第一個攀巖場是1997年修建的,建在了南溫泉的小泉賓館,當時只是一個遊客體驗項目,沒有系統的攀巖訓練和比賽作為支撐。
  • 攀巖就是親臨巖壁下,在戶外的自然環境中,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那麼一部分人熱愛著攀巖這項極限運動。小編認為攀巖就是親臨巖壁之下,在戶外的自然環境中,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33年來,在肯道爾國際山地電影節分享的成百上千個探險故事當中,小李同其他共同追求將人類的極限,擴張到想像力所能企及之處的探險者們一起,為探險精神帶來無數不同版本的詮釋。
  • 另一部驚喜韓國災難片,豆瓣7.7,整個過程令人擔憂
    近年來,熱愛運動的人越來越能玩了,不僅能鍛鍊身體,還有極限運動,跳傘到低空,跳水到洞穴潛水,攀巖到手無寸鐵攀巖。據說他們越來越會玩了,但是如果你看看這些運動,哪一個不被殺呢?事實上這些死亡率非常高,玩是絕對令人興奮的,心臟砰砰跳動,對吧!
  • 豆瓣評分9.0以上科幻片 科幻片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推薦
    豆瓣評分9.0以上科幻片  1:《盜夢空間》 豆瓣評分9.3分  2:《星際穿越》 豆瓣評分9.2分  3:《蝙蝠俠:黑暗騎士》 豆瓣評分9.1分  4:《機器人總動員》 豆瓣評分9.3分  5:《楚門的世界》 豆瓣評分9.2分  6.
  • 攀巖高手繩索推薦:史上最強攀登繩索Beal JOKER 9.1
    Beal JOKER 9.1  經常從事攀巖或攀冰活動的戶外高手在選擇繩索時一定會需要這樣一條繩索正是為了滿足戶外玩家的這些需求,Beal開發出了其目前為止史上最強的9.1毫米JOKER 運動繩索。  無容置疑,JOKER繩索時目前市場上同直徑產品裡最輕的產品。無論是攀巖或攀冰使用,你都會感受到其超輕的重量及順滑的操作手感,尤其適合蜿蜒起伏的冰壁及大巖壁多段線路攀爬。不僅如此,這條繩索還可同時作為單繩,雙繩及對繩來使用。那這豈不是一條萬用繩索嗎?沒錯,你可以這樣講。
  • 這對華裔夫婦拍出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紀錄片《徒手攀巖》講述了亞歷克斯攀登酋長巖的過程,前70分鐘是亞歷克斯的準備過程。他大部分時間都住在房車裡,過著幾乎苦行僧一樣的生活,因為為新書籤售,結識了現在的女朋友,在這份感情面前,亞歷克斯有了一絲猶豫,因為他怕影響攀巖,朋友們也不看好他談戀愛,他們認為人戀愛了就會心軟和分心,而亞歷克斯若因此而受到哪怕極其微小的幹擾,都有可能讓他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