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燃料被發現,讓飛船速度達10萬英裡每小時,去火星僅需兩周

2020-12-06 黑洞先驅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據測算,賽車最大速度約能達到240英裡每小時;噴射式戰機一小時能夠飛行約1000英裡;航天飛行器的時速能夠達到17000英裡;而發射到深空中的飛行速度最快的人造物體,其速度約為52000英裡每小時。

以上速度對於我們來說簡直快得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但是相比於光速,它們還是慢了不止一點點。根據物理學定義,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是3乘以10的8次方米每秒。據科學家測算,光在宇宙中行駛的終極速度為30萬公裡每秒。

你或許無法直觀地去理解30萬公裡每秒到底有多快,下面我們以美國洛杉磯與紐約間的距離為例來分析。洛杉磯與紐約的距離約是2500英裡,30萬公裡每秒每秒意味著在一秒鐘之內可以往返洛杉磯與紐約約125次,這速度是十分驚人的!

由此可見,光速已經是極快的了。但對於宇宙內星球與星球間更加遙遠的距離來說,光速還是太緩慢了。

從地球到太陽,光大約需要走八分鐘。因此,我們看到的陽光其實是八分鐘之前的陽光。而若是要從地球去往太陽系之外的星球,以光速行駛,沒有成百上千年是無法到達的。因此,從星際探索的角度來看,光速還是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

由此,我們也可以推斷出,若僅靠化學燃料,想要實現星系旅行幾乎是不可能的。近期,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引擎——磁電漿火箭,實驗模擬結果顯示,使用該引擎,飛船的飛行速度能夠達到數十萬英裡每小時,以這樣的速度飛向火星,僅需15天左右,即可到達,來回火星一個月即可搞定。

該引擎的作用原理是物質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通常情況下,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力並不會產生如此巨大的推力和速度,但由於磁電漿火箭內電漿溫度巨高,火箭內部的物質便能夠在高溫的驅動下,在瞬間迸發出極大的推力,進而產生極大的速度。

目前,磁電漿火箭還處於研究和實驗階段,若該火箭能夠被廣泛應用於星球探索中,將會大大節省飛行器達到外星球的時間。

相關焦點

  • 去火星太遠?雷射推進讓飛船到火星僅有30分鐘!
    根據盧濱的設計思路,這種雷射推進系統可在短短的30分鐘內將人類飛船送到火星。前不久,菲利普-盧濱教授曾經介紹過雷射推進系統如何讓一個小型探測器三天內抵達火星。此次,盧濱教授又聲稱,三天時間還可以再壓縮,利用極其強大的雷射僅需要30分鐘就可以將一個超薄無人飛船送到火星。去年10月份,在美國宇航局創新先進理念研討會上,盧濱教授首次提出了他的「直接能量推進」理論。
  • 人類飛船速度有望在2050年前獲得重大突破,每小時可達160萬公裡
    可是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的飛行器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我們都知道,宇宙的距離是以光年為單位的,恆星之間的距離少則幾光年,多則幾千光年,幾萬光年以上。而大星系之間的距離那就更遠了,比如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距離達250萬光年,而銀河系的直徑也有10萬光年。如此浩瀚的宇宙,如果飛行器的速度不夠快,根本不可能去探索研究。
  • 速度達19000英裡每小時?不明飛行物從8萬英尺快速降至海面高度
    醫生檢查後表示發現他的身體狀況是良好的,沒理由出現昏倒的情況。孟照國恢復後表示,當時他通過望遠鏡看到遠方有一個黑衣人指了他一下,發出強光導致了他暈倒。在這一次目擊事件中,存在很多謎團,至今都是一個未解之謎。
  • 地球騎車到月球 24小時不停僅需267天
    「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登月 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飛船僅用了4天便成功登陸月球,但是騎自行車到達月球可能沒有這麼快由於月球環繞地球的軌道並不是完美的圓形,所以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我們用地月平均距離24萬英裡(38.4萬公裡)進行計算。 為了實際從地球騎自行車抵達月球,必須建造一根鋼製纜繩,很顯然,地月平均距離是24萬英裡,這根鋼製纜繩的建造成本並不低,地月系統並非持續保持靜止狀態,相反,它們一直處於運行旋轉,並且會自轉,這些因素都會改變騎車到達月球的時間。
  • 航天領域又有新突破,飛船速度達200萬km/h,人類有望衝出太陽系
    NASA傳來好消息,新飛船速度達到每小時200萬千米,有望衝出太陽系。人類已經初步走出了地球,因為人類發明了宇宙飛船,飛船可以帶著人類到達除了太陽之外的行星上,比如我國已經成功登陸了月球,雖然對其他的行星還沒有正式載人上去過,但是很多的國家都已經有了航天載人的技術。都是依靠火箭將宇宙飛船發射到固定的軌道上然後專門的太空人,將乘坐宇宙飛船完成太空作業。
  • 科學家將發射探測器 以每小時14000英裡的速度環繞並監測地球狀態
    據消息顯示,2018年10月,來自NASA的科學家將發射電離層連接探測器(簡稱ICON),以研究地球與太空的動態界面。它的遠程和原位測量的結合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這一地區——以及它是如何對來自上方的太空天氣和來自下方的地面天氣做出反應的。
  • 用它做燃料一個月就能達到火星,但在浩瀚宇宙這速度太渺小!
    說到光速,在浩瀚宇宙中,沒有比光更快的事物,光速時終極速度,秒速為30萬公裡,等於時速10億8千萬公裡,的確很快,但到底是多塊?紐約和洛杉磯距離約為4000公裡,光束能來回幾次?在一秒內,光束能來回近75次!
  • 每小時25000英裡的速度前進,地球迎來三位「不速之客」
    它正以接近每小時20000英裡的速度前進。一旦接近,2019年LL1預計將在0.01426天文單位內,即距地球表面130萬英裡。這顆小行星將於6月14日下午12:05快速掠過這顆行星 這顆小行星的近地方式首次被觀測到是在5月25日。預計它要到2086年才會到達地球附近。
  • ...巴西端以北約125英裡(200公裡)處;最大持續風速達每小時50英裡...
    文 / 爾東琛2020-11-10 04:54:27來源:FX168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熱帶風暴「伊塔」當前位於古巴西端以北約125英裡(200公裡)處;最大持續風速達每小時50英裡(每小時85公裡)。
  • SSC Tuatara打破最高速度紀錄,達到每小時331英裡
    10月10日,SSC Tuatara打破了此前由Koenigsegg Agera RS創造的紀錄,在兩輪跑完後,Tuatara的平均時速為316.11英裡,打破了Agera RS 277.9英裡的平均時速。 不過,這個平均數並不能說明問題的全部。大蜥蜴在最後一次奔跑中達到了331.15英裡每小時的最高速度,為在公共道路上達到的最高速度設定了更高的標準。
  • 獵戶座飛船為何成為阿波羅以來最快宇宙飛船?
    美國宇航局成功發射了「獵戶座飛船」,本次無人測試的飛行時間為4.5小時,目前該宇宙飛船已經回到地球。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抵達火星!
    前不久發射失敗的星艦SN8原型機高度相當於16層樓高,更重要的是,它的結構設計並不完整,還需要另一枚23層樓高的助推火箭將其送入軌道,同時保留其燃料,然後再由另一枚火箭在太空中補充燃料。馬斯剋期望能夠每周建造一艘星艦飛船,他說:「我認為我們可能需要1000艘飛船的訂單。」 為什麼會有大量飛船訂單?藝術家描繪未來火星城的鳥瞰圖。
  • 火星地下有大冰庫 登陸火星還要準備10年
    5月30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刊登了3篇論文,報告了火星探測器在火星地表下面探測到大量冰凍水的消息。消息一出,舉世皆驚。6月1日英國《經濟學家》雜誌認為,這類論文送到《科學》後,通常需要數月才可能發表,但這3篇論文發表的速度如此之快,足見出版者對這一發現的激動心情。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抵達火星
    但在這枚最大原型飛船爆炸之前,SpaceX公司就已經開始忙著研發兩艘技術更先進的原型飛船,對於憑一已之力振興美國航天事業的企業家馬斯克而言,關鍵在於快速行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開發新型技術和工程方法,技術不斷升級,在測試飛行中不斷完善改進。
  • 美國宣布2033登陸火星,難點在哪裡,原來有些電影已經道出了困境
    NASA證實它計劃在2033年實現載人登陸火星。這則消息出來,已經引不出多少人的興奮點。除非可以飛躍《阿凡達》類似的潘多拉星球,步入銀河系文明,才能開創一個新紀元。關於如何去火星,科學家們列出了有很多方案。其中之一,比如建造巨大的飛船,首先製造多個較小的模塊分別發射到太空,再在空間軌道上組裝。
  • 去火星容易,為什麼太空人不能從火星返回?
    1965年,美國成功發射水手4號火星探測器,它是歷史上第一個成功到達火星的探測器。隨後美、蘇、歐、日等國相繼發射了數十個火星探測器,既然探測器50多年前就可以去火星,為什麼太空人還不能去火星呢?這主要受到兩個問題的限制。
  • 觀測到超新星爆發的高移動速度,達到了每小時2000萬英裡
    當宇宙中的恆星演化到末期時已無法維持自身的運行時,會經歷一場劇烈的爆炸向宇宙釋放出最後的能量,同時恆星自身的物質會以星雲的形式散布到宇宙中,科學家把這個過程稱過超新星爆發,這是宇宙中最燦爛的恆星死亡方式,17世紀的科學家在夜空中曾觀測到一場超新星爆發,如今天文學家通過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重新觀測了這場超新星爆發的圖像,又有了新的發現。
  • 馬斯克詳解火星移民計劃:2024年火星上將有6艘飛船
    發射率當你認真考慮在火星、月球或其他地方建立自給自足的定居點時,你最終需要數千艘太空船以及上萬次燃料加注行動。這意味著,你每天必須保證多次發射。在計算太空船起降時,你需要做到分秒必爭,而不是去查看日曆。因此,儘管按照常規標準SpaceX發射率已經相當高,但與最終需要的發射率相比,仍然很低。
  • 393042公裡小時,探測器飛掠太陽,若以這速度飛行,多久到比鄰星
    由於步行、馬車的速度很慢,所以限制了我們人類祖先的活動範圍。隨著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出現,我們人類活動範圍也大幅度擴大了。當然,藉助這些工具,我們人類的活動範圍還僅局限於地球表面,想到達地球外,還需要有運載火箭、載人飛船。
  • 美國火星車攜帶先進「鞋盒」,每小時造氧10克,供一個成年人呼吸
    在2030年左右殖民火星,在火星建立一座能夠自給自足的火星城市,一直是美國NASA和SpaceX的願望,這也是全人類的願望,然而擁有極端環境的火星讓人們開始懷疑,我們真的需要去殖民一個一無所有的星球?核電池,一架能夠在火星上飛行的直升機外,還攜帶了一個能讓火星大氣二氧化碳轉化燃料和氧氣的高科技設備,火星氧氣ISRU實驗(MOXIE),這是滯意味著離火星殖民日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