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衛三的自述

2020-08-14 智慧的珍珠

地球上的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相信大家都認識我,我是太陽中的一顆自然衛星,木衛三。大家也可以叫我「蓋尼米得」,嘿嘿,不過嘛,我還是更喜歡「木衛三」這個名字,因為這樣更能直觀地通過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我的特徵。哈哈,看,下面這張圖中的小星球就是我呀。

木星的衛星木衛三

我們的老大木星是全太陽系質量最大、體積最大的行星。我就想啊,我們的老大可是全太陽系最大的行星,那我作為他的「手下」,我就一定要成為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40億年來,我和其他的78個小夥伴們在我們老大身邊有序運行。從未發生過衛星之間的不愉快和一些碰撞事件。

倒是在1994年,那一年是令我們難忘的一年。地球上的小夥伴們,你們現在也記憶深刻吧?那年,一位不速之客「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突然從星際空間闖入了太陽系,並且試圖對內太陽系的行星們圖謀不軌。這顆巨大的彗星如果飛入內太陽系,撞上地球,那地球上的生命豈不是要遭受滅頂之災?可能連地球自己都不能倖免於難。我眼看著這傢伙離我們越來越近,想抵擋住它,我的能力遠遠不夠。這時候,老大對我們說:「你們都讓開!它想破壞我們太陽系的同伴們?沒那麼容易!看我怎麼收拾它!」老大木星用他強大的引力把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吸引住,並拽向自己身邊。我們親眼看到,老大把它的整個身體都撕碎了!撕成了21塊碎片,接著將它毀滅吸收,整個過程中發出耀眼的光芒。最終,這顆彗星被老大消滅了,可是他自己也受了點傷。我們不禁對老大感到心疼又敬佩。

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

對了,說了這麼多,我都還沒有好好介紹我自己呢。長期以來,我一直在有序地繞我的行星運行,我的運行軌道距離木星107萬千米遠。其實,我和我的朋友月球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直以自己星體的同一側面對著自己的行星。因為我們都被潮汐力鎖定。若在木星和地球上,永遠也看不到我們星體的另一側。除非可以來到外太空,到我們身邊哦!月球繞地球運行一周是28天左右,同時它的自轉周期也是28天;相比較我的運行周期就比較短,7天零3個小時我就可以完成一個周期的自轉和公轉。

木星四顆最大的衛星


我的兩位夥伴木衛一和木衛二,我們三個一直保持著一種奇妙的關係,那就是軌道共振。這是什麼意思呢?當我繞木星公轉一周時,我的同伴木衛二就正好運行兩周,同時木衛一也運轉了四周。也就是說,我們是保持著1:2:4的軌道共振軌跡。

作為太陽系裡個頭最大的衛星,我總是顯得在某些特徵上和其他星球與眾不同。在太陽系所有衛星中,我是唯一那個星體自帶磁場的星球。因為在我星體內,和部分行星們一樣,有液態的金屬在繞內核翻滾流動,產生的摩擦和動能讓我有了自己的磁場。同時,我的個頭比行星水星還大。所以就有同伴說我:「你簡直可以去水星的運行軌道代替水星做一顆行星了!」其實,我還真不能這麼做呢,也做不到。首先,老大木星肯定是不允許的。而且,我也沒有水星那樣強大的意志力,每天面對強烈的太陽粒子風暴和各種輻射。水星真的很堅強也很辛苦。假如我也去了那裡,我想我會承受不了。


話說回來,正因為我有自己的磁場和大氣,所以我也相信自己未來有一天,我會擁有創造生命的能力呢!

相關焦點

  • 木衛三的真面目?人類拍到木衛三的真身
    在2019年12月26日飛越木星的過程中,由於知道木衛三的北極區域將在飛船的視線範圍內,因此任務小組調整了朱諾的方位,以便儀器可以瞄準木衛三。在它最接近木衛三的過程中,它在10萬公裡內經過,它拍下了300張地表的紅外圖像。
  • 木衛三的北極
    木衛三也是太陽系中唯一有自己磁場的衛星。在地球上,磁場為等離子體(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進入我們的大氣層並創造極光提供了一條途徑。由於木衛三沒有大氣層阻礙它們的前進,木衛三兩極的表面不斷受到來自木星巨大磁層的等離子體的轟擊。轟炸對木衛三的冰層產生了戲劇性的影響,木衛三北極及其周圍的冰已經被等離子體降水改變了。
  • 太陽系中「與眾不同」的衛星——木衛三
    木衛三,確實與眾不同。在太陽系中,木衛三是最大的衛星,而且它比水星還大;它也是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具有強大磁場的衛星。木衛三的直徑為5268千米,比水星大8%,體積比水星大25%。然而,木衛三的密度相當低,這說明它是由巖石和冰的混合物組成的,這一點類似於它的鄰居——木衛二。木衛三稀薄的大氣層,主要由氧氣組成,在它的地表亮暗區域陳雜,跟暗區相比,在明亮的區域裡,撞擊坑的數量少得多。這表明,暗區遭受的來自太空隕石的撞擊時間要明顯比亮區長。亮區是由平行的溝槽和山脊構成的,這裡曾經存在構造活動的證據。
  • 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木衛三
    發現歷史木衛三最早的發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到360年,那是中國的戰國時期的甘德就已經發現了木衛三,比伽利略早了整整2000多年。那時當然沒有望遠鏡,他僅憑肉眼就看到木衛三(要知道木衛三的視星等為5,視星等越小,越容易被肉眼看到,月球的視星等大約為-13)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木衛三在古書中也有記載。
  • 木衛三正在放聲歌唱
    木衛三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衛星,可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太大的存在感。現在,一項新研究終於讓木衛三出了一把風頭。原來,木衛三正在放聲歌唱。何為合唱波呢?帶電粒子沿著天體周圍的磁場線盤旋會產生一系列無線電波,我們可將其轉譯成人耳能夠聽見的聲音。在地球周圍,這種轉譯後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鳥與鯨的交鳴,因此這類波被稱為合唱波。正所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眾所周知,木星擁有超強磁場,磁場強度高達地球的20000倍,自然會產生強烈的合唱波。
  • 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木衛三
    木衛三是圍繞木星運轉的一顆衛星,公轉周期約為7天。按距離木星從近到遠排序,在木星的所有衛星中排第七,在伽利略衛星中排第三。
  • 冰凍的行星——木衛三(Ganymede):太陽系最大的衛星
    木衛三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是木星最大的衛星。木衛三直徑5262公裡,它的體積比水星和矮行星冥王星都大,質量約為水星的一半。木衛三被潮汐鎖定,自轉時把同一面朝向木星,木衛三的公轉周期約為7天。按距離木星從近到遠排序,在木星的所有衛星中排第七,在伽利略衛星中排第三。它與木衛二及木衛一保持著1:2:4的軌道共振關係。
  • 「朱諾號」的新圖像揭示了木衛三(加尼米德)的北極
    這是迄今為止由太空飛行器拍攝的木衛三(加尼米德)北極的第一張圖片,木衛三(加尼米德)——木星最大的衛星。美國宇航局的正在繞木星飛行的「朱諾號」探測器獲取了這些信息。2019年12月26日,「朱諾號」拍攝的紅外照片顯示了木衛三(加尼米德)的北極。
  • 神奇的木衛三,含水量竟是地球的三十倍以上!
    截止到2019年,人類已經發現了木星擁有了79顆衛星,略低於土星的衛星數量,而在木星眾多的衛星中,木衛三絕對是最特殊的存在。 木衛三 木衛三是太陽系內體積最大的衛星,直徑大約為5262千米,比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還大
  • 木衛三,太陽系已知最大的衛星,潛在的生命家園
    木衛三被潮汐鎖定,自轉時把同一面朝向木星,這意味著木衛三的「天」和它的軌道周期是一樣的,只有7天長。木衛三是木星處於穩定的拉普拉斯共振狀態的三個衛星之一。木衛三每繞軌一圈,木衛二繞軌兩圈,而木衛一繞軌四圈。
  • 木衛三,全太陽系最特別的衛星,了解一下?
    新研究描繪了一幅暴烈的景象:由於來襲的「等離子體雨」,粒子轟擊木衛三的多冰地表;由於木星與木衛三的磁環境之間發生爆炸性磁事件,強等離子體流在兩個天體之間來回推動
  • 宇宙探索:木衛三的地表下有10萬米深的海洋
    木衛三,又稱蓋尼米得,木星的衛星之一。1610年,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測木星時才發現的它。不過,也有天文史學家稱最早是由中國人發現,公元前的一本著作《唐開元佔經》描述木星時稱「若有小赤星附於其側」。
  • 科學家發現覆蓋整個木衛三的隕石撞擊遺蹟
    伽利略探測器拍攝的木衛三,可以看到表面非常明顯的溝壑地貌。 研究人員首先收集了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以及伽利略號收集的數據,重新分析填滿了木衛三表面的溝壑,發現所有的溝壑都輻射向同一點。如果是這樣的話,撞擊木衛三的天體,可能是一個相當大的小行星,預測有50到150公裡寬。 如果這種模型是正確的,那麼天文學家們就發現了太陽系中最大的撞擊遺蹟,整個撞擊遺蹟的半徑寬達 7800公裡,比地球半徑還大。
  • 木衛三發現400年後首張完整地圖問世
    據國外媒體報導,400多年前,伽利略發現了太陽系最大的衛星——木衛三。如今,科學家繪製出第一張木衛三地圖。
  • 木衛三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可能有隱藏的海洋或有生命或可居住
    木衛三的表面木衛三的表面是由兩種地形類型組成的:1.黑暗的地形大約覆蓋了木衛三表面三分之一的面積。儘管木衛三表面布滿了撞擊坑,但黑暗區域更為普遍。地形之所以呈現出深色陰影,是因為表面冰含有粘土和有機物質的緣故。
  • NASA首次分享木衛三(蓋尼米得)北極的多彩圖像
    在本周的一份新公告中,美國宇航局(NASA)就首次展示了木衛三(蓋尼米得 / Ganymede)北極的首張彩色照片。 去年 12 月,朱諾號太空飛行器在執行飛掠木星的任務期間拍下了這些精彩畫面。值得一提的是,木衛三也是太陽系統唯一自帶磁場的衛星。NASA 解釋稱:木衛三上缺乏大氣層,使得等離子體可以轟擊這顆衛星的兩極,導致這些地區的冰層發生重大變化。
  • 科學家相信「木衛三」深處有海洋存在,那是否意味著有生命跡象?
    早在1970年,科學家就相信,木衛三的地表深處有海洋存在。2002年,伽利略號太空飛行器證實了木衛三海洋存在的可能性。此外,哈勃天文觀測臺提供了最令人信服的證據,來支持海洋地下理論。木衛三的核心溫度也是足夠高,核心溫度在1500~1700K左右,因此在這些因素中,木衛三得到的熱量可使水保持液態。我們知道,生命需要液態水,所以在木衛三上尋找生命的前景還是非常高的。也許在木衛三的水域中,可能存在最小的生命物體,甚至是單細胞生物。
  • 巨大的木衛三可能在太陽系中具有最大的撞擊傷痕
    左邊是藝術家對木星的描繪,前景是巨大的月亮木衛三。(圖片:©日本宇航局4D2U項目加藤恆彥)先前的研究人員指出,這些溝紋足以證明巨大的衝擊力足以在木衛三的整個側面上留下疤痕。但是在重新審視結構時,這項新研究背後的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低估的現象,而且溝紋所代表的影響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影響了整個月球。
  • 木衛三可以產生一些非常強大的「合唱波」
    不過,多虧了一項令人驚嘆的新自然傳播研究,看來木衛三即將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結果是,一個由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領導的小組已經通過伽利略太空探測器監聽了一段時間。他們一直在評估木衛三的合唱波,發現月亮的「哨聲」比其他衛星和行星的預期強度要高100萬倍。
  • 木衛三的體積比地球小,裡面含水量卻相當大,比太平洋還要多!
    木衛三的體積比地球小,裡面含水量卻相當大,比太平洋還要多!11-22 14:01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木衛三的體積比地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