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東北大學著名的煉鐵教授杜鶴桂,在鞍鋼高爐群前的合影。杜教授現在已經90多歲了,多年不見了,家裡保存著杜教授80歲時印發的厚厚論文集。
歐鋼聯代表團先到北京,主要與首鋼交流,我作為寶鋼的代表參加交流。冶金部翁宇慶副部長和首鋼領導也參加了交流。上午交流結束,對方提出異議,說交流是雙向的,為什麼中方沒有發言?於是組織者與我協商,要我下午發言。因為事先沒有安排,我沒有準備資料,但沒有法子,只能出來救場。下午我介紹了寶鋼200kg/t大噴煤,大家都十分感興趣。
晚上翁部長在北海白塔公園宴請老外,我參加作陪,有好多桌。因為有不少司局級幹部參加,於是我就到後面幾桌尋找我的席卡,就是找不到。後來有人告訴我被安排在主桌,而且在翁部長邊上。席中少不了繼續與老外交流,而我的英語口語和聽力都不行,於是翁部長給我當起翻譯來了,我真是受寵若驚。
回來後我自己煉鐵廠會議上把這一段花絮和大家說了,特別指出:我們實現高爐200kg/t大噴煤不光是為寶鋼爭光,也是為祖國爭光!
老外結束北京的訪問,第二站就是寶鋼。
在寶鋼煉鐵廠會議室,與歐鋼聯的歐洲煉鐵廠長們的交流。
1998年寶鋼和上鋼聯合重組後,被公司派往上鋼一廠2500m3高爐指導開爐。
考察澳洲高爐
寶鋼高爐200kg/t大噴煤被評為寶鋼特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2月28日有幸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20年以後我的新日鐵的日本指導老師重訪寶鋼
2004開始我作為寶鋼資深煉鐵專家參加羅涇的COREX熔融還原爐的建設工程。羅涇工程是原上鋼三廠,因舉辦世博會而搬遷至羅涇的建設工程。其煉鐵工藝採用非高爐煉鐵,是我國第一次採用大型的熔融還原新技術。下面的照片記錄了羅涇工程的建設過程。
為引進COREX熔融還原工藝與奧鋼聯進行技術交流
爐殼的吊裝
布料裝置的試車
寶鋼研究院對羅涇COREX工藝進行技術支撐,博士、碩士都深入羅涇COREX現場。
爐前老工人的返聘
COREX第一次出鐵
原冶金部副部長周傳典等老領導參觀羅涇COREX
COREX熔融還原工藝自1989年在南非投產成功以來,立即引起我國煉鐵界的關注。一些學者把它稱為「綠色煉鐵」,在我國推進COREX的呼聲自上而下形成一股輿論的浪潮。口號是:「煉鐵技術革命勢在必行!」
大約在1997年黎部長就召開過在寶鋼大院裡建一座COREX爐的討論,作為煉鐵廠廠長的我參加了會議,我持反對意見,主要是覺得有了3座高爐再加一座熔融還原爐不好管理。後來上鋼五廠和寧波都考慮過建COREX爐,做過可行性研究,最後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