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

2020-11-29 騰訊網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

《前夜》

「孩子們,那是你們的星星,快追」有牧人說:「要是有一天,人們能在白晝裡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時候,這片窮土,才會被改變。」後來,真的有流星落了下來,隨著流星一起落下來的,還有希望。1949年10月1日,隨著「第一顆流星」的落下,朝陽升起在這塊被叫做中國的東方土地上,將要發出萬丈光芒。隨後,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2015年9月3日,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

似是有無數流星墜下,讓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將這片不被任何外人看好的窮土錘鍊成如今的富饒之地。而這星星之火,無數流星則是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用血汗化作的,在祖國繁榮昌盛的背後隱藏的一個個令人熱血沸騰又感人肺腑的故事。

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用7個重大歷史時刻普通人的「小」故事,為觀者講述了無數個看似平凡、瑣碎卻又動人的過往。有的波瀾壯闊,有的淚點不斷,風格各異,色彩繽紛。

管虎導演充分發揮他的優點即對於時間的把控,將電影的每分每秒都信息輸出最大化,將視線聚焦到工程師林治遠身上,重現了新中國第一次升起五星紅旗前的準備工作。

那一夜,林治遠比全國任何人都「心急如焚,手忙腳亂"。因為林治遠是負責開國大典電動升旗的工程師,在當時中國科技不發達的年代,電動裝置就是一個技術難題,電動升旗是舉國第一次,沒有經過反覆實驗,誰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也就出現了在典禮前一天的檢查會上,所有團隊眾口一詞「萬無一失",只有林治遠萎萎縮縮非常艱難的開口:"電動升旗,不敢確保萬無一失"的宭迫場面。

為了找到問題漏洞,林治遠瘋狂再造電動升旗裝置;為了與國歌同步,徒弟不惜走街串巷借錄音機;為了造出合金阻斷裝置,街坊鄰居積極奉獻材料。為了新中國,所有人都想要盡一份綿薄之力。

在這段短片裡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人民群眾紛紛趕來送贈金屬材料的那一場戲。由絕望再生希望的王千源逆著人流向門口走去,臉上掛起一抹既感動又驕傲的笑容,此時導演突然畫風一轉對準他背後可愛熱心的群眾,他們送來的有金絲眼鏡,有煙缸子,有銀鎖子,甚至連金條都擺在桌上。也許他們並沒有什麼文化,不知道你需要什麼,但他們依然還是願意把自己能奉獻的東西都帶給你。

開國大典,就是在這樣千萬中國人的無私付出中,唱響全世界。

《相遇》

題目是相遇,實則是別離。1959年,前蘇聯突然撤走在中國的所有核技術和數據支持,以至於當時中國大部分科研人員奔赴荒無人煙的沙漠自主研究,「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

「把基地裡見到的所有事情都爛在肚子裡」。於是一句「最高機密」就要搪塞無數有情人的思念,分割無數美滿的家庭。方敏三年的堅持終於再遇高遠,她用很長的獨白講述他們的愛情故事,中途被上車的人衝斷,她回到座位上猶豫片刻又回到高遠身邊。全程高遠只漏出一雙眼睛,但流露出來的情感勝過千言萬語。他剛想取下口罩,他多麼想告訴他心愛的姑娘,他到底為何沒有消息失蹤了三年,可是這時窗外風景不斷變換,人群越聚越多,最終變成狂歡遊行,把劇情推向最高潮。兩人被人群遠遠分開,高遠在人群中摘下口罩要與心愛的姑娘告別,姑娘卻依然欣喜與重逢,天真以為三年的痛苦已經結束,未來再也不會分離。

近二十年過去了,參與原子彈事業的工作人員才被公開表揚,已是中年的方敏看著電視裡高遠的黑白照片,聽著門外為女排慶祝的遊行聲音,哭得不能自已。剛剛出事的時候,首長說:「我連他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即使後來的電視公開表揚,也只提及功績,沒有提及他們的名字。像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沒有留下姓名,卻為國家做出了很大貢獻。

剛剛走出醫院時,高遠與周圍熱鬧的市井氣息格格不入。為什麼百姓們可以過如此美好愜意的生活,還不是因為有人在默默為國為民負重前行。

《奪冠》

徐崢導演的這段故事相對比較輕鬆愉快,幽默風趣中又真切反應當時。改革開放後,老百姓明顯變得時髦起來。有穿著裙子長發飄飄的妙齡女子,有身穿旗袍妝容精緻的少婦,也有捲髮器還固定在頭上的大媽。此時家家都有了半導體收音機,冬冬家都安上了電視機。

2009年出生的韓昊霖小朋友憑著不輸大人的演技,看哭了導演,也看哭了觀眾。喜歡的女孩要出國自己要趕著去送禮物,街坊鄰居需要自己的幫助才能看上女排比賽,在現實面前,如何抉擇?

冬冬每次上下整理天線都牽動著觀眾的心,想把禮物送給小美,可是街坊鄰居需要他。最後一次抉擇時冬冬看見了那面五星紅旗,毅然選擇了街坊鄰家。上樓時不小心勾住了床單,床單迎風飄揚,此刻宛如一個英雄的披風。

女排是中國人的英雄,那麼冬冬便是街坊鄰居們的英雄。

《回歸》

1997年,香港回歸前幾天,英國方面提出要在6月30號的最後一秒才降旗,對於這一刁難,我國外交官嚴詞拒絕並為這一秒經歷16次談判:國歌和國旗必須在7月1日的零分零秒準時進行,堅決不許多一秒,也不會少一秒!

為確保五星紅旗分秒不差的飄揚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杜濤刻苦訓練形成肌肉記憶,港警蓮姐日夜堅守維護治安。為將外交官的手錶調至分秒不差,修表師傅華哥廢寢忘食,分文不取。當守衛警察們換下帽徽的那一刻,蓮姐乾脆利落的動作讓我動容,所有人都在等待這一時刻,百年漂泊在外的遊子終於回了家。街頭儘是激動的人群,皆是漲紅的臉,哭紅的眼。

香港,我們永遠在一起。

《北京你好》

全篇七個故事中唯獨《北京你好》這個故事生活氣息最濃鬱,與日常小市民的生活更加貼近。劇中的葛優飾演的是北京計程車司機,他好面子,還十分不靠譜:幫兒子幹活卻幫倒忙,隨意停車被罰款,開會遲到已成習慣,他不會照顧別人更照顧不好自己,給兒子買雙鞋都能買錯碼。劇中的他還喜歡到處瞎顯擺,拿到票之後用盡心思去炫耀。這樣的人一般來說會很讓觀眾反感,但劇中的葛優飾演的計程車司機在炫耀過後卻想著把門票留給兒子,最後將自己當做心肝寶貝一樣的奧運會門票送給了一個僅有幾面之緣的孩子。他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不是一個合格的員工,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一定是一個好父親,或許,他把這個陌生的小孩當做是自己的兒子。這一次,這個不靠譜的父親特別的靠譜。

這個四川孩子,髒髒的臉龐和小手還有那件許久沒洗、已經不合身了的衣服,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說他的老漢(爸爸)死於地震,他就想來摸摸父親曾經裝修過的欄杆。多麼簡單的夢想,在那個一票難求的時代裡,他遇見了一個愛吹牛的計程車司機,遇見了一個在平凡瑣碎生活中努力的超級英雄。北京歡迎你,全世界可愛的人兒。

《白晝流星》

於觀眾而言,七個故事裡有六個是在敘事,剩下一個是陳凱歌作出的詩。

偏遠的戈壁灘難以支撐人們的生活,當窮困到了失去希望的時候,就有寓言說「」要是有一天,人們能在白晝裡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時候,這片窮土,才會被改變。」流星,就是他們心中的希望。

故事沒有介紹倆兄弟的家庭條件,但能看出來的是,他們的父母和在戈壁灘上努力生存的千千萬萬放羊人一樣普通,他們沒有文化,吃苦耐勞,而且去世已久。於是他們帶著自卑與絕望離開家鄉,外出小偷小摸自我墮落。有句話說:笑著挨刀總比哭著挨刀強。兄弟倆長期的風餐露宿讓他們養成了玩世不恭的性格,他們習慣用玩世不恭的姿態來保護自己,隱藏心中的自卑,反抗現實的殘酷,自我麻痺的應對生活。這也就是為什麼老李苦心勸解他們卻絲毫沒有反應,甚至還覺得老李是個大騙子的原因。因為絕望的太久了,他們已經不在奢望有奇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短片從流浪兄弟窘迫的處境切入,娓娓道來,為後來的結局逆轉做好了鋪墊。

扶貧先扶志,把小哥倆領回家後,在羊圈裡餵羊羔時,他就曾對這小哥倆說:「你扶它(羊羔)站,能扶多久啊,羊羔要靠自己站起來才能活下去!」「站起來」,是短片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金句。「站起來」,不光是肉體上起立,更是精神上的覺醒。對啊,我們國家的扶貧,光靠扶是沒有用的,要自己站起來,這本身就是回歸本心。後來哥哥認為老李的錢是黑錢,偷錢被弟弟發現,善良回歸的弟弟立即要把錢還回去與哥哥打成一團。警察將他們哥弟兩捆到老李家,老李媳婦顫抖的雙手,「這是老李的救命錢」為老李的病做下鋪墊。最後老李再一次用寬容讓哥弟倆感到溫暖,看到希望,也讓哥弟倆得到精神上的救贖。

若開頭這些只是希望的一縷火苗,那麼兄弟倆看到白晝流星的時候心中定是熊熊烈火。

流星划過未知的天空,巨大的紅色降落傘從天外飄來,緩緩降落在土黃色的戈壁灘上。目睹了「白晝流星」這一奇觀後,小哥倆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他倆淚流滿面。他們的父母告訴他倆:誰能看見白晝流星,好運就會降臨在誰身上!這世界上沒有人自甘墮落,每個人的內心都燃燒著希望之火。儘管小哥倆平日裡遊手好閒,但他們內心深處一直渴望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白晝流星」讓他們看到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重新喚起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心。

其實白晝流星喚醒的不只是他們兩個,有著成千上萬的人在新中國成立時,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在第一顆衛星上天時……都喚醒了真實的自己,增加了生活的自信心,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對於所有人來說,祖國的每一次成就都是我們的白晝流星。

只有自己能,讓自己發光。

《護航》

「因為你是最好的,所以選你備飛」

小時候就敢在高處一躍而下,初中就把班裡男同學打了個遍,和男飛行員較勁比訓練,跟男朋友分手都沒哭的女飛行員呂瀟然聽到這一句話瞬間哭了。

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檢閱式,領隊機梯隊駕駛殲-10A戰鬥機駛過天空,帶領後續飛行梯隊接受檢閱,這對於飛行員來說是最榮耀的事情。宋佳飾演的呂瀟然日日夜夜艱苦訓練偏偏變成了備飛,意味著她與這份榮耀擦肩而過。但即使如此她的位置也十分重要,她要時刻準備著在戰友飛機出現問題時順利補上。在這次護航任務中,同一編隊的戰友戰機出現故障,呂瀟然渴望的機會近在咫尺,但她卻選擇了第一時間幫助戰友排除故障,保障戰友順利完成檢閱任務。同樣的殲-10A戰鬥機,梯隊飛往的是檢閱場,而呂瀟然飛往的卻是空軍基地。

想像70年前,在開國大典的檢閱式上,當時我們的飛機不夠,只有17架。周總理說:「飛機不夠,我們就飛兩遍。」如今,再也不用擔心了,我們的國家已然強盛,軍備力量充足。

什麼是英雄,了事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既要有著一往無前的拼勁,又有顧全大局的謙恭姿態。因為她要守護的不僅僅是一個梯隊,還有一片叫做中國的土地。

七個故事,我卻數不清有多少次想哭想笑。

可能是在街坊鄰居送金屬物件的時候,林治遠敬禮時王千源抱拳回禮的時候;

可能是高遠與方敏被人群衝散高遠欲言又止的時候,方敏笑容中卻夾雜著痛苦的時候;

也可能是港警換帽徽的時候,呂瀟然下戰機男飛行員敬禮的時候…

你說他們過於平凡,可他們帶來的溫暖無人可替代。

你說他們依舊渺小,可他們創造過一個又一個奇蹟。

在我心中,他們每個人都是一位英雄,都是一顆划過天空的白晝流星。

希望我們也能找到自己的星星。

文章 |博雅青年編輯部 吳右祥

排版 | 校團委網絡部 馬榮奎

回復關鍵字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看不懂什麼意思?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我最喜歡「白晝流星」?
    作者:王小東乘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東風,《我和我的祖國》火遍了大江南北,電影中的七個故事各有千秋,每個人心中都有評判,對我來說,《白晝流星》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很多人會說《白晝流星》在故事的銜接上有硬傷,看不懂它,因此對它的評價很低。
  • 解讀《我和我的祖國》之陳凱歌《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很多觀眾都表示,《白晝流星》沒看懂、或似懂非懂,給人很懵的感覺,不知道具體在表達什麼,進而被評判為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其實陳凱歌這次真的很用心了,執導的《白晝流星》本應是七個單元中最具有深度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卻沒有處理好。七個故事中,只有《白晝流星》將故事定在了祖國偏遠地帶,其他六個故事全發生在大城市。一邊是航天英雄從太空歸來,一邊是貧窮少年從少管所出來。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以七個故事回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程。近日片方以回溯歷史的順序,曝光了故事發生時間最近的《白晝流星》的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的角色海報。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我和我的祖國》你看不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這篇文章告訴你
    國慶檔,電影院瘋狂地擠滿了人,《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三部影片以驕人的電影票房成績讓人們再次驚呼國慶檔的魅力。這其中《我和我的祖國》是最熱之作,以陳凱歌和其他六位著名導演的合作以及眾星雲集讓這部電影以8.2分的豆瓣評分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截至發文,《我和我的祖國》已經22.3億票房。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表達的是什麼 白晝流星為什麼會引發爭議呢
    我和我的祖國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風雨兼程七十載,鏗鏘行路譜華章,感謝各位優秀的導演和演員為我們帶來這樣的作品,讓小編親眼見證了我未見過的中國,不得不感嘆發展到現在的時代,前輩們真的不容易。七個故事裡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備受爭議,那麼這個故事要表達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迷茫時,所有的微光都是希望
    「我對土地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特別是對遼闊的土地。我們中國是一個疆域廣大的國家,有土地才有人民,才有國土這個概念。」從昨天上映到目前,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關注度還在持續上漲。從票房數字和觀眾口碑不難看出,《我和我的祖國》將會成為國慶檔的票房冠軍。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我才讀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
    10月2日,香港光頭警長受邀觀看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看完電影他發了一條微博,寫道:我們香港需要一個「李伯伯」!李伯伯正是《白晝流星》裡的扶貧幹部老李(田壯壯 飾)。我看第一遍的時候也不太懂,但二刷之後才恍然大悟——《白晝流星》《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好比是一個命題作文比賽。每個導演自己找選題和體裁進行創作。
  • 《我和我的祖國》裡的《白晝流星》,真有那麼差嗎?
    一直是極其感性的人,看新聞都能熱淚盈眶那種。以為看《我和我的祖國》會哭,但是沒有。一滴眼淚都沒有,這真是奇了怪了。關於家國情懷,其實一直都很深刻。我倆仿佛是隔時空的交流,我活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看液晶電視,聽MP3,開始見識萬千世界的光怪陸離;而他還停留在舊時代迷霧的籠罩下,告訴我這個地方原本的樣子,有皇帝、有壓迫、有饑荒、還有希望。於是,當我看到白晝流星的時候,我隱隱約約能懂得陳凱歌想說的是一件怎樣的事情。那兩位少年大概就是當年的我吧,先從老人的傳統意識裡受到震撼,而後被祖國的偉大震撼。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後,我喜歡上了《白晝流星》
    三部之中,尤以《我和我的祖國》氣勢最盛。雄居票房榜榜首半月,擠入華語電影票房榜TOP10,豆瓣評分過8,總票房突破26億。上映半月,日票房仍能保持3000萬+。可謂口碑、票房雙開花。《白晝流星》也成了七部之中最差的那一部。WTF?為了避免情緒作祟,黃金周結束,我又一次走進電影,二刷《我和我的祖國》。
  • 《我和我的祖國》豆瓣評分下降 白晝流星差評最多 卻有特殊含義
    《我和我的祖國》熱映,上映3天,就破9億,在10月2日的19時23分,觀影人數更是達到2614.9萬,累計票房已破10億。相對比《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實時票房和排片佔比均遙遙領先。《我和我的祖國》10億海報豆瓣評分雖然由8.2分降到8.1分,但是仍有超過7成的觀眾,對《我和我的祖國》這部主旋律電影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白晝流星的故事,你看懂了嗎
    《我和我的祖國》,我看了兩遍。七個故事,每看一次,感受都不一樣。尤其是第二次觀看的時候,淚點明顯比第一次「低」。這七個故事,截取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幾個重大歷史瞬間。整部電影,唯一有爭議的就是《白晝流星》這部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看完的第一感覺就是「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他想表達什麼。從故事情節上來說,《白晝流星》很簡單,就是兩個問題少年被感化的故事。
  • 陳凱歌名氣這麼大,《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單元卻不被看好
    無論《道士下山》還是《妖貓傳》觀眾的反響都是非常一般,就連前一段時間上映《我和我的祖國》其中的《白晝流星》單元也是遭到了觀眾的質疑。因為在《我和我的祖國》這七個單元之中,唯有《白晝流星》有些不明所以強行感動的意思,為什麼陳凱歌的名氣這麼大,拿出手的作品卻有些薄弱呢。
  • 流水的第一名,鐵打的白晝流星——觀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
    看完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走出電影院,還沉浸在該電影的每一個故事中、每一節橋段中、每一位人物形象中。這個,在電影結束的時候,有著充分的體現:觀眾齊立,不由自主地和著電影的節拍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在走進電影院觀影之前,這個場景我是沒有想像到的。剛剛接到組織觀看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通知時,還認為是那種沒有人看、通過行政命令強迫看的電影。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爛?為何我看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
    《我和我的祖國》無疑是今年國慶檔最火爆的一部電影。電影中的六個故事都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唯有《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受到了很多爭議。 原本我對《白晝流星》也抱著懷疑態度,但是在看完以後,就完全沒有了。我不但不覺得爛,反而覺得《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充滿了正能量。我就納悶了,故事怎麼樣跟裙帶關係,跟國籍有什麼關係?主觀臆斷,還是無腦跟風?
  • 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執導概念大片《白晝流星》,田壯壯全場最佳
    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篇章中,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的《白晝流星》將精準扶貧與2016年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相關聯,呈現出了最為疏離並極具概念性的意識流大片,也因此成為觀眾爭議較多的一個篇章。
  • 為何三刷「祖國」之後,《白晝流星》成了心頭好?
    七位風格迥異的導演,七個完全獨立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國》激發出觀眾強烈的家國情懷與觀影熱情,不僅面臨著和其他主旋律電影的比較,其實內部的角逐才是最激烈的。觀眾從影廳裡出來時,都會忍不住誇電影,再琢磨就都不約而同開始給七個故事排個順序了,心中都會有不同的高低評判。從高校路演、超前點映到正式上映,前前後後三刷了《我和我的祖國》,這才過了癮。
  • 《我和我的祖國》之《白晝流星》:愈華麗而愈樸實的中國夢境
    國慶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很巧妙地將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間分別發生的7個歷史大事件與7組普通老百姓所經歷的鮮為人知的故事相互結合,給觀眾們顯示了在祖國大歷史事件背後的那些普通人的高光時刻。在這七個故事中,陳凱歌導演的故事名為《白晝流星》,與其他導演《回歸》《奪冠》《護航》這些乾脆、直接的片名不同,凱歌導演的故事名從表象上很難看出這是一部講述什麼內容的電影,光看片名就充滿了濃重的藝術色彩,但是當你看過這個故事之後,你會恍然大悟的發現這個故事卻是再現實不過了,並且相當接地氣。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褒貶不一,唯有劉昊然的笑容讓人心醉
    剛剛上映的祖國七十華誕獻禮影片《我和我的祖國》,劉昊然在其中的一個故事《白晝流星》中擁有不俗的表現。即使這個故事褒貶不一,但是依舊無法抹去這個少年的美好。01年少有為回憶年少的所有怦然心動, 你仍拔得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