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
《前夜》
「孩子們,那是你們的星星,快追」有牧人說:「要是有一天,人們能在白晝裡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時候,這片窮土,才會被改變。」後來,真的有流星落了下來,隨著流星一起落下來的,還有希望。1949年10月1日,隨著「第一顆流星」的落下,朝陽升起在這塊被叫做中國的東方土地上,將要發出萬丈光芒。隨後,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2015年9月3日,舉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
似是有無數流星墜下,讓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將這片不被任何外人看好的窮土錘鍊成如今的富饒之地。而這星星之火,無數流星則是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用血汗化作的,在祖國繁榮昌盛的背後隱藏的一個個令人熱血沸騰又感人肺腑的故事。
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用7個重大歷史時刻普通人的「小」故事,為觀者講述了無數個看似平凡、瑣碎卻又動人的過往。有的波瀾壯闊,有的淚點不斷,風格各異,色彩繽紛。
管虎導演充分發揮他的優點即對於時間的把控,將電影的每分每秒都信息輸出最大化,將視線聚焦到工程師林治遠身上,重現了新中國第一次升起五星紅旗前的準備工作。
那一夜,林治遠比全國任何人都「心急如焚,手忙腳亂"。因為林治遠是負責開國大典電動升旗的工程師,在當時中國科技不發達的年代,電動裝置就是一個技術難題,電動升旗是舉國第一次,沒有經過反覆實驗,誰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也就出現了在典禮前一天的檢查會上,所有團隊眾口一詞「萬無一失",只有林治遠萎萎縮縮非常艱難的開口:"電動升旗,不敢確保萬無一失"的宭迫場面。
為了找到問題漏洞,林治遠瘋狂再造電動升旗裝置;為了與國歌同步,徒弟不惜走街串巷借錄音機;為了造出合金阻斷裝置,街坊鄰居積極奉獻材料。為了新中國,所有人都想要盡一份綿薄之力。
在這段短片裡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人民群眾紛紛趕來送贈金屬材料的那一場戲。由絕望再生希望的王千源逆著人流向門口走去,臉上掛起一抹既感動又驕傲的笑容,此時導演突然畫風一轉對準他背後可愛熱心的群眾,他們送來的有金絲眼鏡,有煙缸子,有銀鎖子,甚至連金條都擺在桌上。也許他們並沒有什麼文化,不知道你需要什麼,但他們依然還是願意把自己能奉獻的東西都帶給你。
開國大典,就是在這樣千萬中國人的無私付出中,唱響全世界。
《相遇》
題目是相遇,實則是別離。1959年,前蘇聯突然撤走在中國的所有核技術和數據支持,以至於當時中國大部分科研人員奔赴荒無人煙的沙漠自主研究,「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
「把基地裡見到的所有事情都爛在肚子裡」。於是一句「最高機密」就要搪塞無數有情人的思念,分割無數美滿的家庭。方敏三年的堅持終於再遇高遠,她用很長的獨白講述他們的愛情故事,中途被上車的人衝斷,她回到座位上猶豫片刻又回到高遠身邊。全程高遠只漏出一雙眼睛,但流露出來的情感勝過千言萬語。他剛想取下口罩,他多麼想告訴他心愛的姑娘,他到底為何沒有消息失蹤了三年,可是這時窗外風景不斷變換,人群越聚越多,最終變成狂歡遊行,把劇情推向最高潮。兩人被人群遠遠分開,高遠在人群中摘下口罩要與心愛的姑娘告別,姑娘卻依然欣喜與重逢,天真以為三年的痛苦已經結束,未來再也不會分離。
近二十年過去了,參與原子彈事業的工作人員才被公開表揚,已是中年的方敏看著電視裡高遠的黑白照片,聽著門外為女排慶祝的遊行聲音,哭得不能自已。剛剛出事的時候,首長說:「我連他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即使後來的電視公開表揚,也只提及功績,沒有提及他們的名字。像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沒有留下姓名,卻為國家做出了很大貢獻。
剛剛走出醫院時,高遠與周圍熱鬧的市井氣息格格不入。為什麼百姓們可以過如此美好愜意的生活,還不是因為有人在默默為國為民負重前行。
《奪冠》
徐崢導演的這段故事相對比較輕鬆愉快,幽默風趣中又真切反應當時。改革開放後,老百姓明顯變得時髦起來。有穿著裙子長發飄飄的妙齡女子,有身穿旗袍妝容精緻的少婦,也有捲髮器還固定在頭上的大媽。此時家家都有了半導體收音機,冬冬家都安上了電視機。
2009年出生的韓昊霖小朋友憑著不輸大人的演技,看哭了導演,也看哭了觀眾。喜歡的女孩要出國自己要趕著去送禮物,街坊鄰居需要自己的幫助才能看上女排比賽,在現實面前,如何抉擇?
冬冬每次上下整理天線都牽動著觀眾的心,想把禮物送給小美,可是街坊鄰居需要他。最後一次抉擇時冬冬看見了那面五星紅旗,毅然選擇了街坊鄰家。上樓時不小心勾住了床單,床單迎風飄揚,此刻宛如一個英雄的披風。
女排是中國人的英雄,那麼冬冬便是街坊鄰居們的英雄。
《回歸》
1997年,香港回歸前幾天,英國方面提出要在6月30號的最後一秒才降旗,對於這一刁難,我國外交官嚴詞拒絕並為這一秒經歷16次談判:國歌和國旗必須在7月1日的零分零秒準時進行,堅決不許多一秒,也不會少一秒!
為確保五星紅旗分秒不差的飄揚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杜濤刻苦訓練形成肌肉記憶,港警蓮姐日夜堅守維護治安。為將外交官的手錶調至分秒不差,修表師傅華哥廢寢忘食,分文不取。當守衛警察們換下帽徽的那一刻,蓮姐乾脆利落的動作讓我動容,所有人都在等待這一時刻,百年漂泊在外的遊子終於回了家。街頭儘是激動的人群,皆是漲紅的臉,哭紅的眼。
香港,我們永遠在一起。
《北京你好》
全篇七個故事中唯獨《北京你好》這個故事生活氣息最濃鬱,與日常小市民的生活更加貼近。劇中的葛優飾演的是北京計程車司機,他好面子,還十分不靠譜:幫兒子幹活卻幫倒忙,隨意停車被罰款,開會遲到已成習慣,他不會照顧別人更照顧不好自己,給兒子買雙鞋都能買錯碼。劇中的他還喜歡到處瞎顯擺,拿到票之後用盡心思去炫耀。這樣的人一般來說會很讓觀眾反感,但劇中的葛優飾演的計程車司機在炫耀過後卻想著把門票留給兒子,最後將自己當做心肝寶貝一樣的奧運會門票送給了一個僅有幾面之緣的孩子。他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不是一個合格的員工,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一定是一個好父親,或許,他把這個陌生的小孩當做是自己的兒子。這一次,這個不靠譜的父親特別的靠譜。
這個四川孩子,髒髒的臉龐和小手還有那件許久沒洗、已經不合身了的衣服,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說他的老漢(爸爸)死於地震,他就想來摸摸父親曾經裝修過的欄杆。多麼簡單的夢想,在那個一票難求的時代裡,他遇見了一個愛吹牛的計程車司機,遇見了一個在平凡瑣碎生活中努力的超級英雄。北京歡迎你,全世界可愛的人兒。
《白晝流星》
於觀眾而言,七個故事裡有六個是在敘事,剩下一個是陳凱歌作出的詩。
偏遠的戈壁灘難以支撐人們的生活,當窮困到了失去希望的時候,就有寓言說「」要是有一天,人們能在白晝裡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時候,這片窮土,才會被改變。」流星,就是他們心中的希望。
故事沒有介紹倆兄弟的家庭條件,但能看出來的是,他們的父母和在戈壁灘上努力生存的千千萬萬放羊人一樣普通,他們沒有文化,吃苦耐勞,而且去世已久。於是他們帶著自卑與絕望離開家鄉,外出小偷小摸自我墮落。有句話說:笑著挨刀總比哭著挨刀強。兄弟倆長期的風餐露宿讓他們養成了玩世不恭的性格,他們習慣用玩世不恭的姿態來保護自己,隱藏心中的自卑,反抗現實的殘酷,自我麻痺的應對生活。這也就是為什麼老李苦心勸解他們卻絲毫沒有反應,甚至還覺得老李是個大騙子的原因。因為絕望的太久了,他們已經不在奢望有奇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短片從流浪兄弟窘迫的處境切入,娓娓道來,為後來的結局逆轉做好了鋪墊。
扶貧先扶志,把小哥倆領回家後,在羊圈裡餵羊羔時,他就曾對這小哥倆說:「你扶它(羊羔)站,能扶多久啊,羊羔要靠自己站起來才能活下去!」「站起來」,是短片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金句。「站起來」,不光是肉體上起立,更是精神上的覺醒。對啊,我們國家的扶貧,光靠扶是沒有用的,要自己站起來,這本身就是回歸本心。後來哥哥認為老李的錢是黑錢,偷錢被弟弟發現,善良回歸的弟弟立即要把錢還回去與哥哥打成一團。警察將他們哥弟兩捆到老李家,老李媳婦顫抖的雙手,「這是老李的救命錢」為老李的病做下鋪墊。最後老李再一次用寬容讓哥弟倆感到溫暖,看到希望,也讓哥弟倆得到精神上的救贖。
若開頭這些只是希望的一縷火苗,那麼兄弟倆看到白晝流星的時候心中定是熊熊烈火。
流星划過未知的天空,巨大的紅色降落傘從天外飄來,緩緩降落在土黃色的戈壁灘上。目睹了「白晝流星」這一奇觀後,小哥倆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他倆淚流滿面。他們的父母告訴他倆:誰能看見白晝流星,好運就會降臨在誰身上!這世界上沒有人自甘墮落,每個人的內心都燃燒著希望之火。儘管小哥倆平日裡遊手好閒,但他們內心深處一直渴望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白晝流星」讓他們看到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重新喚起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心。
其實白晝流星喚醒的不只是他們兩個,有著成千上萬的人在新中國成立時,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在第一顆衛星上天時……都喚醒了真實的自己,增加了生活的自信心,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對於所有人來說,祖國的每一次成就都是我們的白晝流星。
只有自己能,讓自己發光。
《護航》
「因為你是最好的,所以選你備飛」
小時候就敢在高處一躍而下,初中就把班裡男同學打了個遍,和男飛行員較勁比訓練,跟男朋友分手都沒哭的女飛行員呂瀟然聽到這一句話瞬間哭了。
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檢閱式,領隊機梯隊駕駛殲-10A戰鬥機駛過天空,帶領後續飛行梯隊接受檢閱,這對於飛行員來說是最榮耀的事情。宋佳飾演的呂瀟然日日夜夜艱苦訓練偏偏變成了備飛,意味著她與這份榮耀擦肩而過。但即使如此她的位置也十分重要,她要時刻準備著在戰友飛機出現問題時順利補上。在這次護航任務中,同一編隊的戰友戰機出現故障,呂瀟然渴望的機會近在咫尺,但她卻選擇了第一時間幫助戰友排除故障,保障戰友順利完成檢閱任務。同樣的殲-10A戰鬥機,梯隊飛往的是檢閱場,而呂瀟然飛往的卻是空軍基地。
想像70年前,在開國大典的檢閱式上,當時我們的飛機不夠,只有17架。周總理說:「飛機不夠,我們就飛兩遍。」如今,再也不用擔心了,我們的國家已然強盛,軍備力量充足。
什麼是英雄,了事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既要有著一往無前的拼勁,又有顧全大局的謙恭姿態。因為她要守護的不僅僅是一個梯隊,還有一片叫做中國的土地。
七個故事,我卻數不清有多少次想哭想笑。
可能是在街坊鄰居送金屬物件的時候,林治遠敬禮時王千源抱拳回禮的時候;
可能是高遠與方敏被人群衝散高遠欲言又止的時候,方敏笑容中卻夾雜著痛苦的時候;
也可能是港警換帽徽的時候,呂瀟然下戰機男飛行員敬禮的時候…
你說他們過於平凡,可他們帶來的溫暖無人可替代。
你說他們依舊渺小,可他們創造過一個又一個奇蹟。
在我心中,他們每個人都是一位英雄,都是一顆划過天空的白晝流星。
希望我們也能找到自己的星星。
文章 |博雅青年編輯部 吳右祥
排版 | 校團委網絡部 馬榮奎
回復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