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我最喜歡「白晝流星」?

2020-11-29 邑人電影院

作者:王小東

乘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東風,《我和我的祖國》火遍了大江南北,電影中的七個故事各有千秋,每個人心中都有評判,對我來說,《白晝流星》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很多人會說《白晝流星》在故事的銜接上有硬傷,看不懂它,因此對它的評價很低。但是如果深挖下去,則會發現《白晝流星》是整部電影的題眼,看懂了這個故事,也就看懂了《我和我的祖國》。

《白晝流星》的故事並不複雜,在貧窮的西北大地,兩個被勞教的孩子釋放後,被叔叔託付給了退休的扶貧辦李主任,結果他們並不改好,又偷了老李救命治病的五千元。被警察抓回來後,老李卻以德報怨原諒了他們,然後帶著他們去迎接神州十一號回歸,他們看到了白晝流星,從此堅定了改變貧窮的決心。

這段故事中有一幕,是老李帶著弟弟去羊圈,弟弟扶住一隻癱倒的羊羔子問:這羊羔子能活不?老李說:它能站住就能活,你扶它立住,能扶多久啊,它得自己站起來那才算數呢!

這裡看似在說羊羔子,其實在說那兩個孩子,也是在對全中國人說:站起來!

但是從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帝制,到49年天安門城樓上喊出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到改革開放讓人民富起來,直到如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嗎?

姜文在《讓子彈飛》裡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張麻子當縣長審案,鵝城的男人在縣衙門前跪下,張麻子開槍說:不許跪!皇帝都沒了,沒人值得你們去跪!我也不值得你們跪!張麻子不讓跪,但人們仍然忍不住去跪。

站起來與不許跪,這就是中國這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改造國民性的目的。

為了改造國民性,1926年,晏陽初在河北定縣開始鄉村平民教育實驗。他認為中國農民問題的核心是「愚、貧、弱、私」四大病,提出學校、社會、家庭結合,「以文藝教育攻愚,以生計教育治窮,以衛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的農村改造方案,以造就「新民」,從而達到強國救國的目的。

為了改造國民性,魯迅以筆為劍,刺向神情麻木的中國人。他吶喊、彷徨,「雖是國民性,要改革也得改革」,要把中國人從「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和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的一個循環」中拉出,讓人們站起來。

為了改造國民性,1934年蔣介石藉助政府力量推行「新生活運動」,從衣食住行入手,使「所有的國民個個人都過整潔樸素,一切能合乎禮義廉恥的新生活」,讓全體國民的生活能夠做到整齊劃一,達到軍事化訓練的目標,以求在最終與日本的戰爭中獲勝。

為了改造國民性,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通過各種運動,發動人民起來鬥爭,激發人們從事政治的積極性,打破一切束縛;改革開放後開展「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也是改造國民性的一部分;到如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實也是在激發人們的自豪感、參與感。

站起來——這是電影中李叔對兄弟倆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而這也是本片的題眼。

因為要站起來,所以《前夜》裡黃渤飾演的旗杆設計師林治遠要保證電動升旗萬無一失;《相遇》裡張譯飾演的無名英雄高遠放棄了愛情,默默無聞地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發貢獻生命。

因為要站起來,《奪冠》裡鄰裡鄰居組團觀看女排徵戰,在獲勝中感受集體的榮譽;《白晝流星》兩兄弟發誓要努力脫貧。

因為站起來了,所以《回歸》裡香港可以在1997年7月1日0時0分準時從英國手中回歸,而阿根廷的馬島依舊在英國領土中;《北京你好》裡中國舉辦08年奧運會,葛優飾演的計程車司機那種開懷大笑我們可以感同身受。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這歌聲迴蕩在整個十月,我們能真切地看到祖國的強大和繁榮,而個體的強大與幸福得依靠我們自信而昂然地站起來,用雙手創造出我們美好的未來。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白晝流星》讓人們保持了清醒,沒有在祖國的強大中眩暈,看到了現實的貧窮,告誡人們腳踏實地去改變命運,從而真正地站起來。而這,也是我喜歡這個故事的緣由所在。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你看不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這篇文章告訴你
    國慶檔,電影院瘋狂地擠滿了人,《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三部影片以驕人的電影票房成績讓人們再次驚呼國慶檔的魅力。這其中《我和我的祖國》是最熱之作,以陳凱歌和其他六位著名導演的合作以及眾星雲集讓這部電影以8.2分的豆瓣評分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截至發文,《我和我的祖國》已經22.3億票房。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表達的是什麼 白晝流星為什麼會引發爭議呢
    我和我的祖國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風雨兼程七十載,鏗鏘行路譜華章,感謝各位優秀的導演和演員為我們帶來這樣的作品,讓小編親眼見證了我未見過的中國,不得不感嘆發展到現在的時代,前輩們真的不容易。七個故事裡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備受爭議,那麼這個故事要表達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 解讀《我和我的祖國》之陳凱歌《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很多觀眾都表示,《白晝流星》沒看懂、或似懂非懂,給人很懵的感覺,不知道具體在表達什麼,進而被評判為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其實陳凱歌這次真的很用心了,執導的《白晝流星》本應是七個單元中最具有深度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卻沒有處理好。七個故事中,只有《白晝流星》將故事定在了祖國偏遠地帶,其他六個故事全發生在大城市。一邊是航天英雄從太空歸來,一邊是貧窮少年從少管所出來。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迷茫時,所有的微光都是希望
    「我對土地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特別是對遼闊的土地。我們中國是一個疆域廣大的國家,有土地才有人民,才有國土這個概念。」從昨天上映到目前,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關注度還在持續上漲。從票房數字和觀眾口碑不難看出,《我和我的祖國》將會成為國慶檔的票房冠軍。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以七個故事回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程。近日片方以回溯歷史的順序,曝光了故事發生時間最近的《白晝流星》的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的角色海報。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爛?為何我看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
    《我和我的祖國》無疑是今年國慶檔最火爆的一部電影。電影中的六個故事都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唯有《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受到了很多爭議。 原本我對《白晝流星》也抱著懷疑態度,但是在看完以後,就完全沒有了。我不但不覺得爛,反而覺得《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充滿了正能量。我就納悶了,故事怎麼樣跟裙帶關係,跟國籍有什麼關係?主觀臆斷,還是無腦跟風?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看不懂什麼意思?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我才讀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
    10月2日,香港光頭警長受邀觀看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看完電影他發了一條微博,寫道:我們香港需要一個「李伯伯」!李伯伯正是《白晝流星》裡的扶貧幹部老李(田壯壯 飾)。這個故事有些網友覺得沒太懂,為什麼兩個失足青年看到神舟回歸之後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呢。我看第一遍的時候也不太懂,但二刷之後才恍然大悟——《白晝流星》《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好比是一個命題作文比賽。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陳凱歌名氣這麼大,《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單元卻不被看好
    無論《道士下山》還是《妖貓傳》觀眾的反響都是非常一般,就連前一段時間上映《我和我的祖國》其中的《白晝流星》單元也是遭到了觀眾的質疑。因為在《我和我的祖國》這七個單元之中,唯有《白晝流星》有些不明所以強行感動的意思,為什麼陳凱歌的名氣這麼大,拿出手的作品卻有些薄弱呢。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白晝流星的故事,你看懂了嗎
    《我和我的祖國》,我看了兩遍。七個故事,每看一次,感受都不一樣。尤其是第二次觀看的時候,淚點明顯比第一次「低」。這七個故事,截取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幾個重大歷史瞬間。整部電影,唯一有爭議的就是《白晝流星》這部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看完的第一感覺就是「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他想表達什麼。從故事情節上來說,《白晝流星》很簡單,就是兩個問題少年被感化的故事。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後,我喜歡上了《白晝流星》
    三部之中,尤以《我和我的祖國》氣勢最盛。雄居票房榜榜首半月,擠入華語電影票房榜TOP10,豆瓣評分過8,總票房突破26億。上映半月,日票房仍能保持3000萬+。可謂口碑、票房雙開花。《白晝流星》也成了七部之中最差的那一部。WTF?為了避免情緒作祟,黃金周結束,我又一次走進電影,二刷《我和我的祖國》。
  • 《我和我的祖國》豆瓣評分下降 白晝流星差評最多 卻有特殊含義
    《我和我的祖國》熱映,上映3天,就破9億,在10月2日的19時23分,觀影人數更是達到2614.9萬,累計票房已破10億。相對比《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實時票房和排片佔比均遙遙領先。《我和我的祖國》10億海報豆瓣評分雖然由8.2分降到8.1分,但是仍有超過7成的觀眾,對《我和我的祖國》這部主旋律電影
  • 《我和我的祖國》裡的《白晝流星》,真有那麼差嗎?
    我倆仿佛是隔時空的交流,我活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看液晶電視,聽MP3,開始見識萬千世界的光怪陸離;而他還停留在舊時代迷霧的籠罩下,告訴我這個地方原本的樣子,有皇帝、有壓迫、有饑荒、還有希望。於是,當我看到白晝流星的時候,我隱隱約約能懂得陳凱歌想說的是一件怎樣的事情。那兩位少年大概就是當年的我吧,先從老人的傳統意識裡受到震撼,而後被祖國的偉大震撼。
  •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 《前夜》 「孩子們,那是你們的星星,快追」有牧人說:「要是有一天,人們能在白晝裡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時候,這片窮土,才會被改變。」
  • 談談陳凱歌我和我的祖國之白晝流星
    陳凱歌任總導演的《我的我的祖國》上映至今已經創下了26.72億的票房,當數國慶檔中最熱門的影片之一。可對這部影片的爭議恰恰出現在他導演的《白晝流星》上。因為故事開始就是孩子的監護人對老李訴苦,讓他管管孩子,可見,貧窮和少教育只是是表象,不是沒人管,而是他們不服管,特別是哥哥對人充滿惡意,他的惡意從何而來影片並沒有給太多交代,如果僅僅歸於貧困,那麼他們已經嘗試離開了窮土為什麼依舊沒有改變?如果說來源於少教育,那麼為什麼進了少管所依舊沒有改變?
  • 流水的第一名,鐵打的白晝流星——觀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
    從拍攝藝術論,這個片子徹底突破了獻禮片過去那種喊口號不落地的「高大全」形象,讓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物走進觀影者心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在觀眾心中演奏起了《我和我的祖國》大合唱。這個,在電影結束的時候,有著充分的體現:觀眾齊立,不由自主地和著電影的節拍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在走進電影院觀影之前,這個場景我是沒有想像到的。剛剛接到組織觀看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通知時,還認為是那種沒有人看、通過行政命令強迫看的電影。
  • 《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陳凱歌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以七個故事回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程。近日片方以回溯歷史的順序,曝光了故事發生時間最近的《白晝流星》的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的角色海報。
  • 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執導概念大片《白晝流星》,田壯壯全場最佳
    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篇章中,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的《白晝流星》將精準扶貧與2016年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相關聯,呈現出了最為疏離並極具概念性的意識流大片,也因此成為觀眾爭議較多的一個篇章。
  • 《我和我的祖國》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影片賞析之《白晝流星》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在國慶檔大放異彩,3天的票房破10億,這也是2019年第七部超過10億的國產大片。這也說明了這些年中國電影業的發展,國人對國產電影的支持,再加上正值祖國七十周年,中國人的強烈的愛國心,這部電影不火也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