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爛?為何我看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

2020-11-29 騰訊網

《我和我的祖國》無疑是今年國慶檔最火爆的一部電影。電影中的六個故事都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唯有《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受到了很多爭議。

很多人噴《白晝流星》不配與其他六個故事放在一起,原因也是千奇百怪,有說導演陳凱歌帶兒子拍戲的,有說因為陳飛宇是美國人的,也有說故事稀碎沒營養的。

原本我對《白晝流星》也抱著懷疑態度,但是在看完以後,就完全沒有了。我不但不覺得爛,反而覺得《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充滿了正能量。我就納悶了,故事怎麼樣跟裙帶關係,跟國籍有什麼關係?主觀臆斷,還是無腦跟風?

首先《白晝流星》的時間背景是放在2016年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期間,「神十一」任務的成功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取得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要成果,為後續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時代意義的節點。

故事地點放在了「神十一」返回艙著陸區域,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故事主角是一對叛逆的流浪少年兄弟,他們沒有父母,只有一個叔叔,但叔叔根本管不住他們,所以就把兄弟二人託付給了退休的扶貧主任老李。經歷了「勞教、偷竊、原諒」之後,老李帶著兄弟二人來到了「神十一」的著陸點,親眼見證了中國航天史上的這一輝煌時刻,同時也鼓舞了這兩位叛逆少年,讓他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目標,燃起了新的希望。

故事以「白晝流星」為題,先不說故事,但從名字上來講,我最喜歡這一個,既形象又富有詩意。很顯然,「白晝流星」指的就是「神十一」的返回艙。在那個貧困落後的地方,兩位少年一定不知道「神十一」這件,從返回艙裡出來的人在他倆眼裡就像是天上的神仙一樣。在故事開頭他們就提到了「白晝流星」這個詞,於他們而言「白晝流星」代表的就是新希望!

很多人一定會有疑問,為什麼要把這兩個少年跟中國航天扯到一起?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返回艙的著陸點必須選在寬闊且人煙稀少的地方,這就意味著這個地區會很貧瘠。雖然如今我們國力強盛,但仍然還有很多人生活在貧困當中,比例雖小但數量卻也不小。盛世不忘疾苦百姓,扶貧攻堅任重道遠。

最後再回到「白晝流星」這個標題,如果你認為只有返回艙是「白晝流星」那只能說明你看懂了一半,其實老主任同樣也是一顆「白晝流星」。所謂「流星」雖然光芒耀眼,但時間卻很短暫,就如同身患重疾的老主任一樣,是他為兩位少年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點亮了他們人生的希望。

再說下《白晝流星》的取景,我個人非常喜歡,特別是老主任帶著倆人騎馬去「神十一」著陸點那段,真的有種「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感覺。

總體來講,我覺得《白晝流星》這個故事還是挺不錯的,很有意義,也很有能量。

最後也奉勸大家千萬別跟風,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我也只是表達出我自己的感受,並不是為它正名,不喜勿噴~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我最喜歡「白晝流星」?
    作者:王小東乘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東風,《我和我的祖國》火遍了大江南北,電影中的七個故事各有千秋,每個人心中都有評判,對我來說,《白晝流星》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很多人會說《白晝流星》在故事的銜接上有硬傷,看不懂它,因此對它的評價很低。
  • 解讀《我和我的祖國》之陳凱歌《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很多觀眾都表示,《白晝流星》沒看懂、或似懂非懂,給人很懵的感覺,不知道具體在表達什麼,進而被評判為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其實陳凱歌這次真的很用心了,執導的《白晝流星》本應是七個單元中最具有深度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卻沒有處理好。七個故事中,只有《白晝流星》將故事定在了祖國偏遠地帶,其他六個故事全發生在大城市。一邊是航天英雄從太空歸來,一邊是貧窮少年從少管所出來。
  • 陳凱歌名氣這麼大,《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單元卻不被看好
    無論《道士下山》還是《妖貓傳》觀眾的反響都是非常一般,就連前一段時間上映《我和我的祖國》其中的《白晝流星》單元也是遭到了觀眾的質疑。因為在《我和我的祖國》這七個單元之中,唯有《白晝流星》有些不明所以強行感動的意思,為什麼陳凱歌的名氣這麼大,拿出手的作品卻有些薄弱呢。
  • 《我和我的祖國》豆瓣評分下降 白晝流星差評最多 卻有特殊含義
    《我和我的祖國》熱映,上映3天,就破9億,在10月2日的19時23分,觀影人數更是達到2614.9萬,累計票房已破10億。相對比《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實時票房和排片佔比均遙遙領先。,對觀眾可謂是滿滿的誠意。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以七個故事回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程。近日片方以回溯歷史的順序,曝光了故事發生時間最近的《白晝流星》的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的角色海報。
  •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 《前夜》 「孩子們,那是你們的星星,快追」有牧人說:「要是有一天,人們能在白晝裡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時候,這片窮土,才會被改變。」
  • 《我和我的祖國》你看不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這篇文章告訴你
    國慶檔,電影院瘋狂地擠滿了人,《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三部影片以驕人的電影票房成績讓人們再次驚呼國慶檔的魅力。這其中《我和我的祖國》是最熱之作,以陳凱歌和其他六位著名導演的合作以及眾星雲集讓這部電影以8.2分的豆瓣評分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截至發文,《我和我的祖國》已經22.3億票房。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看不懂什麼意思?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我才讀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
    10月2日,香港光頭警長受邀觀看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看完電影他發了一條微博,寫道:我們香港需要一個「李伯伯」!李伯伯正是《白晝流星》裡的扶貧幹部老李(田壯壯 飾)。這個故事有些網友覺得沒太懂,為什麼兩個失足青年看到神舟回歸之後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呢。我看第一遍的時候也不太懂,但二刷之後才恍然大悟——《白晝流星》《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好比是一個命題作文比賽。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迷茫時,所有的微光都是希望
    「我對土地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特別是對遼闊的土地。我們中國是一個疆域廣大的國家,有土地才有人民,才有國土這個概念。」從昨天上映到目前,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關注度還在持續上漲。從票房數字和觀眾口碑不難看出,《我和我的祖國》將會成為國慶檔的票房冠軍。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我和我的祖國》裡的《白晝流星》,真有那麼差嗎?
    我倆仿佛是隔時空的交流,我活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看液晶電視,聽MP3,開始見識萬千世界的光怪陸離;而他還停留在舊時代迷霧的籠罩下,告訴我這個地方原本的樣子,有皇帝、有壓迫、有饑荒、還有希望。於是,當我看到白晝流星的時候,我隱隱約約能懂得陳凱歌想說的是一件怎樣的事情。那兩位少年大概就是當年的我吧,先從老人的傳統意識裡受到震撼,而後被祖國的偉大震撼。
  • 《我愛我的祖國》:有人白晝見流星,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國慶假期,與家人一起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國》。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誰不能愛自己的祖國呢。即使再普通的人也有滿腔熱情……宏大的敘事,小人物大事件,不失不過,總體還是可以打個六分的。《前夜》海報電影由七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是一個時代的符號。看似波瀾不驚,實則群情洶湧,每個普通人的情懷都在大祖國的大事件下得以釋放。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後,我喜歡上了《白晝流星》
    三部之中,尤以《我和我的祖國》氣勢最盛。雄居票房榜榜首半月,擠入華語電影票房榜TOP10,豆瓣評分過8,總票房突破26億。上映半月,日票房仍能保持3000萬+。可謂口碑、票房雙開花。《白晝流星》也成了七部之中最差的那一部。WTF?為了避免情緒作祟,黃金周結束,我又一次走進電影,二刷《我和我的祖國》。
  • 流水的第一名,鐵打的白晝流星——觀看《我和我的祖國》有感!
    從拍攝藝術論,這個片子徹底突破了獻禮片過去那種喊口號不落地的「高大全」形象,讓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物走進觀影者心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在觀眾心中演奏起了《我和我的祖國》大合唱。這個,在電影結束的時候,有著充分的體現:觀眾齊立,不由自主地和著電影的節拍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在走進電影院觀影之前,這個場景我是沒有想像到的。剛剛接到組織觀看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通知時,還認為是那種沒有人看、通過行政命令強迫看的電影。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表達的是什麼 白晝流星為什麼會引發爭議呢
    我和我的祖國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風雨兼程七十載,鏗鏘行路譜華章,感謝各位優秀的導演和演員為我們帶來這樣的作品,讓小編親眼見證了我未見過的中國,不得不感嘆發展到現在的時代,前輩們真的不容易。七個故事裡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備受爭議,那麼這個故事要表達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科技實現了神話,流浪少年回了家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講述了我國歷史大事件背後的七個感人小故事。電影以時間發展順序,先後展現了我國自成立以來七個裡程碑般的歷史瞬間。這些歷史瞬間分別是新中國成立第一次升旗、第一顆原子彈引爆成功、女排第一次奪冠、香港回歸、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神舟十一號返回艙著陸,以及15年空軍閱兵。
  • 《我和我的祖國》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影片賞析之《白晝流星》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在國慶檔大放異彩,3天的票房破10億,這也是2019年第七部超過10億的國產大片。這也說明了這些年中國電影業的發展,國人對國產電影的支持,再加上正值祖國七十周年,中國人的強烈的愛國心,這部電影不火也不行呀。
  • 《我和我的祖國》在你的朋友圈刷屏了嗎?為何故事《白晝流星》口碑...
    今年國慶三大爆款影片之一的《我和我的祖國》,可謂是口碑與票房雙豐收,不僅牢牢地扣住了「獻禮祖國七十周年的主題」,也為期待已久的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共由七個主題片段組成,每個片段都講述了一個為了祖國繁榮昌盛做出了奉獻卻又不為人知的故事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褒貶不一,唯有劉昊然的笑容讓人心醉
    「他讓我們看到少年最美好的模樣。」這是網友對劉昊然的評價。剛剛上映的祖國七十華誕獻禮影片《我和我的祖國》,劉昊然在其中的一個故事《白晝流星》中擁有不俗的表現。即使這個故事褒貶不一,但是依舊無法抹去這個少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