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科技實現了神話,流浪少年回了家

2020-11-29 顏小二述哲文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講述了我國歷史大事件背後的七個感人小故事。電影以時間發展順序,先後展現了我國自成立以來七個裡程碑般的歷史瞬間。

這些歷史瞬間分別是新中國成立第一次升旗、第一顆原子彈引爆成功、女排第一次奪冠、香港回歸、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神舟十一號返回艙著陸,以及15年空軍閱兵。

我們當中有許多人應該多多少少見證了這七個裡程碑中的幾個歷史性時刻。

當年,我們是歷史的見證者,但是當年的我們亦因為一些現實原因而難以洞見這些歷史性時刻背後之人做出的奉獻,他們默默奉獻的精神讓我們肅然起敬。

這七個小故事中,我選擇與大家分享一個名叫「白晝流星」的故事,這是關於神舟十一號返回艙成功著陸的小故事。

為什麼選擇這個故事呢,因為這個故事有著兩個動人的詞彙,那就是「家」和「希望」。

一、一個關於「回家」和「希望」的扶貧故事

「白晝流星」這個故事發生在內蒙古的貧困地區,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對貧窮的流浪兄弟,他們在父親死後就被寄養在親戚家裡。

故事中,兄弟二人相信父親死前講過的一個傳說,「當白晝出現流星的時候,人們就能擺脫貧困」。

但是,兄弟二人在遇到老李以前沒有在白天見過流星,亦沒有擺脫貧困。

可能是為了生活,也可能是為了反抗貧困的命運,劉昊然飾演的哥哥沃德樂性格比陳飛宇飾演的哈扎布要頑劣一些,哥哥帶著弟弟打架、惹事,兄弟二人小小年紀就因打架被教管所關了八個月。

為了讓哥倆能走上正道,二人被託付給退休扶貧辦主任老李。年近花甲的老李見到兄弟二人時,兩人衣服破破爛爛,渾身髒兮兮的,於是他便叫兄弟兩個把自己收拾乾淨了再來找他。

兄弟二人回到家中,用菜刀「剪」掉了自己長長的指甲,然後將衣服翻了個面穿,就去見了老李。

面對老李質疑的眼神,兄弟二人笑著說:「我們只有身上這套衣服,翻過來穿,裡子是乾淨的,家裡沒有指甲剪,用菜刀剪的指甲。」

老李沉默了,面對兄弟二人略顯大方的笑容,他還能說什麼呢?可能在他心裡,還是有些心疼的。

將兩個看上去有些頑劣的少年帶回家後,老李燒熱水讓兄弟二人洗了個澡,並把自己兒子的衣服拿給兩人穿。一番梳洗過後,原先小乞丐模樣的草原兄弟也變成了漂亮的少年。

後來,老李的妻子又做了羊肉和餃子,似乎餓了很久的兄弟二人毫不客氣地飽餐了一頓。老李妻子嗔怪兄弟二人吃東西一點都不客氣,老李一笑,只說自己當年下鄉做知青敲開牧民家門吃飯的時候,也是這個吃法,牧民們當年也沒有責怪他。可見,老李從兄弟二人身上看到了「苦」,這種「苦」他是體會過。

後來,老李因為晚上開會要出去一趟,便吩咐兄弟二人早些休息。趁著老李出去,哥哥偷了老李的錢,並要弟弟和自己趕快離開。

弟弟不贊成哥哥的做法,哥哥卻認為老李不是什麼好人,不然不可能在這樣貧困的地方還能有這麼多錢,繼而便猜想這錢一定不是通過正規渠道得來的。

哥哥和弟弟起了爭執,爭執間,警察找上門來了。雖然哥哥和弟弟試圖逃跑,但是最後還是被警察捆回了老李家中。

老李的妻子怒斥兄弟二人無情,並告訴他們這些錢是借的,是老李治病的救命錢。還不等老李妻子多說,老李便回來了。

一回家的老李發現被捆綁的兄弟二人以及屋子裡的警察,頓時有些奇怪。在大致了解來龍去脈後,老李對警察說,這錢是他借給兄弟二人的。在兄弟二人複雜的目光下,老李就這樣為他們解了圍。

之後,老李帶著兄弟二人去迎接一個重要的「客人」。在老李的指引下,兄弟二人真的看到了「白晝流星」,這顆流星就是神舟十一號的返回艙。

兄弟二人在老李的應允下離開老李追著「流星」降落的方向去了,他們看到了從神舟十一號返回艙中出來的太空人,他們的心境亦開始明朗。「流星」回家了,「希望」回家了,他們也該「回家」了。

等到兄弟二人再次回到老李身邊時,老李已經因為咳血倒在了地上,面對有些焦急的兄弟二人,老李反覆說著三個字,「站起來」。

二、流浪兄弟與頗帶絕望意味的「希望神話」

故事中的兩兄弟因為貧困吃盡了苦頭,在他們失去父親開始流浪的那一刻,他們兩個人可能就已經覺得自己沒有家了。陪伴兄弟二人的,是一個看似「充滿希望」的「絕望神話」,「當白天出現流星的時候,人們將不再貧困」。

這個「充滿希望」的神話無疑象徵著兄弟倆心中的「絕望」。按照常理來說,白天怎麼可能出現流星,這個神話似乎永遠不可能「實現」。這便是說,他們將永遠困頓於「貧窮」。

兄弟二人不知道這一點嗎?當然知道,只是貧困的現實有些殘酷,殘酷到可能叫人活不下去,與其這樣,還不如活在「神話」中,這是一種「假希望」的絕望心態。

於是,他們有些頑劣,在他們看似漫不經心而又放浪形骸的笑容中,我們不免多少能感受到他們複雜的內心,他們將「註定不可能實現」的神話看成「希望」,並以此作為自己樂觀的理由。這著實叫人有些心疼。

但是,面對這般嚴峻的貧困,若不「放浪形骸」怕是容易被壓垮,以此看來,哥哥那般頑劣的樣子也不是不能理解。弟弟性格相較而言認真老實,好在還有一個哥哥帶著他「撒野」,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兄弟倆苦中作樂的「生存方式」。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老李看到衣衫襤褸的兄弟兩臉上露出漫不經心的笑容時,能理解兄弟倆境遇的老李心中,自然是有些泛酸的。

後來,兄弟倆闖禍了,他們偷了老李的治病錢,還被警察捉了。因為理解兄弟倆在貧困中「苦中作樂」的艱難,老李並沒有責怪兩兄弟。

他帶著兩兄弟去見證「神話」,去看那傳說中的「白晝流星」。在兩兄弟的親眼見證下,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當飛船返回艙劃天際發出耀眼亮光的時候,這劃破天際的亮光就猶如划過白晝的流星......

對於十幾億中國人民來說,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是中國人創造的奇蹟,對於故事中流浪的兄弟二人來說,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印證了「不可能的神話」,代表著希望。

既然猶如天方夜譚般「白晝流星」這樣的神話都能「成真」,那麼他們「脫貧致富」又為何不能成真呢?

兄弟二人流浪的「心」回家了,祖國之強大,老李的關懷,讓他們重新充滿「希望」。

三、「家」是充滿「希望」的地方,亦是創造「奇蹟」的地方

「白晝流星」這個故事以神話開頭,以科學結尾,講述了一對貧困的流浪兄弟從近乎絕望到充滿希望的心路歷程。

一開始,他們雖心懷神話,但是他們是絕望的。神話之所以是神話,是因為神話「幾乎不可能實現」。他們兩個是沒有家的人,於是他們依託「神話」流浪。可以這麼說,他們依託的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於是,這對絕望的兄弟在面對殘酷的貧困現實時,自然是站不起來的。

父親死前,他們依靠父親,父親死後,留下了神話和貧窮。貧困的現實狀況他們無法改變,神話不過是虛無縹緲的精神慰藉。

在日復一日的殘酷現實之折磨下,兄弟而人心中的「希望」漸漸褪去。他們二人就像在貧困中迷失荒野的倔強羔羊,用玩世不恭的態度掩飾心中的不知所措。

後來,在老李的幫助下,兄弟二人心中的「神話」成真了,當「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划過天際的時候,白晝出現了「流星」。

白晝都能出現「流星」,那麼還有什麼不可能?貧困又有何懼?

隨著神舟十一號太空人「回家」,兄弟二人的心也回家了。讓神舟十一號太空人「回家」的,無疑是強大的祖國,那麼兄弟二人的背後,不也有強大的祖國嗎?

祖國總能創造奇蹟,自己的背後有這樣強大的祖國支撐,還有像「老李」這樣默默無聞而又鞠躬盡瘁的人幫助,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相信自己能脫貧?

有家的人,就有站穩腳跟的勇氣。雖然「家」並不能為我們鋪平前方的路,雖然路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去走。但是因為有家,我們的背後就有支撐,那麼,我們就不是被拋棄的存在。這樣的我們無論到了哪裡,因為心有歸處,就能生發出無限的勇氣去面對未知的未來。

心有歸處的人總能心懷希望,腳踏實地定能鋪好前方的路。畢竟,家是充滿希望的地方,家是創造奇蹟的地方,我們的背後始終都有一個家。這個家可以是我們父母親人守候我們都地方,可以是良師益友幫助我們的地方,亦可以是我們身後強大的祖國。

註:圖文素材來自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相關焦點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以七個故事回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程。近日片方以回溯歷史的順序,曝光了故事發生時間最近的《白晝流星》的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的角色海報。
  • 《我和我的祖國》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影片賞析之《白晝流星》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在國慶檔大放異彩,3天的票房破10億,這也是2019年第七部超過10億的國產大片。這也說明了這些年中國電影業的發展,國人對國產電影的支持,再加上正值祖國七十周年,中國人的強烈的愛國心,這部電影不火也不行呀。
  • 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執導概念大片《白晝流星》,田壯壯全場最佳
    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篇章中,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的《白晝流星》將精準扶貧與2016年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相關聯,呈現出了最為疏離並極具概念性的意識流大片,也因此成為觀眾爭議較多的一個篇章。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爛?為何我看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
    《我和我的祖國》無疑是今年國慶檔最火爆的一部電影。電影中的六個故事都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唯有《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受到了很多爭議。 原本我對《白晝流星》也抱著懷疑態度,但是在看完以後,就完全沒有了。我不但不覺得爛,反而覺得《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充滿了正能量。我就納悶了,故事怎麼樣跟裙帶關係,跟國籍有什麼關係?主觀臆斷,還是無腦跟風?
  • 《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陳凱歌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以七個故事回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程。近日片方以回溯歷史的順序,曝光了故事發生時間最近的《白晝流星》的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的角色海報。
  • 《我和我的祖國》之《白晝流星》:愈華麗而愈樸實的中國夢境
    國慶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很巧妙地將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間分別發生的7個歷史大事件與7組普通老百姓所經歷的鮮為人知的故事相互結合,給觀眾們顯示了在祖國大歷史事件背後的那些普通人的高光時刻。在這七個故事中,陳凱歌導演的故事名為《白晝流星》,與其他導演《回歸》《奪冠》《護航》這些乾脆、直接的片名不同,凱歌導演的故事名從表象上很難看出這是一部講述什麼內容的電影,光看片名就充滿了濃重的藝術色彩,但是當你看過這個故事之後,你會恍然大悟的發現這個故事卻是再現實不過了,並且相當接地氣。
  • 《我愛我的祖國》:有人白晝見流星,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國慶假期,與家人一起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國》。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誰不能愛自己的祖國呢。即使再普通的人也有滿腔熱情……宏大的敘事,小人物大事件,不失不過,總體還是可以打個六分的。《前夜》海報電影由七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是一個時代的符號。看似波瀾不驚,實則群情洶湧,每個普通人的情懷都在大祖國的大事件下得以釋放。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白晝流星的故事,你看懂了嗎
    說是「圍觀者」,但又不是普通的「圍觀者」,在「圍觀」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了「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比如《回歸》中的鐘表維修師傅華哥,還有正在觀影的我們。總體而言,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很高,觀影的過程也是一次集體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
  • 《白晝流星》:陳凱歌的少年志與英雄夢
    2019即將過去,今年國產電影的最大勝利是在主旋律電影上的成功探索。電影市場上出現了《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等佳作。其中,《我和我的祖國》由七位導演聯合創作,講述新時代的七段故事。《白晝流星》單元由陳凱歌執導,講述見證了神州十一號著陸事件的流浪兄弟倆重新生活的故事。許多網友在觀影后都對七個故事做過排名,不少人覺得《白晝流星》拖了後腿,其實不然。純真坦然的少年信念早年看《無極》,不知所云,被網友戲稱「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我才讀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
    10月2日,香港光頭警長受邀觀看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看完電影他發了一條微博,寫道:我們香港需要一個「李伯伯」!李伯伯正是《白晝流星》裡的扶貧幹部老李(田壯壯 飾)。我看第一遍的時候也不太懂,但二刷之後才恍然大悟——《白晝流星》《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好比是一個命題作文比賽。每個導演自己找選題和體裁進行創作。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看不懂什麼意思?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迷茫時,所有的微光都是希望
    「我對土地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特別是對遼闊的土地。我們中國是一個疆域廣大的國家,有土地才有人民,才有國土這個概念。」從昨天上映到目前,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關注度還在持續上漲。從票房數字和觀眾口碑不難看出,《我和我的祖國》將會成為國慶檔的票房冠軍。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  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我和我的祖國》:為什麼我最喜歡「白晝流星」?
    作者:王小東乘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東風,《我和我的祖國》火遍了大江南北,電影中的七個故事各有千秋,每個人心中都有評判,對我來說,《白晝流星》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很多人會說《白晝流星》在故事的銜接上有硬傷,看不懂它,因此對它的評價很低。
  • 為何三刷「祖國」之後,《白晝流星》成了心頭好?
    電影好看,已毋需多言。七位風格迥異的導演,七個完全獨立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國》激發出觀眾強烈的家國情懷與觀影熱情,不僅面臨著和其他主旋律電影的比較,其實內部的角逐才是最激烈的。觀眾從影廳裡出來時,都會忍不住誇電影,再琢磨就都不約而同開始給七個故事排個順序了,心中都會有不同的高低評判。
  • 《我和我的祖國》裡的《白晝流星》,真有那麼差嗎?
    以為看《我和我的祖國》會哭,但是沒有。一滴眼淚都沒有,這真是奇了怪了。關於家國情懷,其實一直都很深刻。這種深刻的記憶,留存在當年早讀課的自由讀上,在一片吵雜的朗讀聲中,我能清晰地聽見自己高昂激情地讀「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為了這次戰鬥的勝利,邱少雲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裡一動也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地熄滅。
  • 陳凱歌《白晝流星》:依舊熱愛,依舊少年
    祖國七十華誕,《我和我的祖國》集合七位導演,共敘七彩華章。但作為一部電影,要有一脈相承的氣質和一以貫之的主題,才能顯得分而不斷,散而不亂。總導演陳凱歌,便是這其中把控大局的人。在七位導演中論資排輩,陳凱歌做總導演實至名歸,他是國內第五代導演的靈魂人物,也是享譽國際的電影大師。在《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執導了全片的靈魂部分《白晝流星》。
  • 解讀《我和我的祖國》之陳凱歌《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很多觀眾都表示,《白晝流星》沒看懂、或似懂非懂,給人很懵的感覺,不知道具體在表達什麼,進而被評判為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其實陳凱歌這次真的很用心了,執導的《白晝流星》本應是七個單元中最具有深度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卻沒有處理好。七個故事中,只有《白晝流星》將故事定在了祖國偏遠地帶,其他六個故事全發生在大城市。一邊是航天英雄從太空歸來,一邊是貧窮少年從少管所出來。
  • 《我和我的祖國》最感人章節:相遇、前夜、白晝流星還是回歸
    唯一還存在的國慶相關的元素便只剩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大片。在國慶期間,筆者與女朋友一起觀看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給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淚點很多,有太多催人淚下的情節了。這部電影由七個小節組成,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和《護航》,分別由七位導演執導。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部電影中最感人的章節。
  • 《我和我的祖國》你看不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這篇文章告訴你
    國慶檔,電影院瘋狂地擠滿了人,《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三部影片以驕人的電影票房成績讓人們再次驚呼國慶檔的魅力。這其中《我和我的祖國》是最熱之作,以陳凱歌和其他六位著名導演的合作以及眾星雲集讓這部電影以8.2分的豆瓣評分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截至發文,《我和我的祖國》已經22.3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