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時空的啟示——新中國七十華誕之際的探尋

2021-01-2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超越時空的啟示——新中國七十華誕之際的探尋

  新華社記者李斌、孔祥鑫、趙琬微、任峰

  就在幾天前——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世界再次聚焦北京,聚焦天安門——約600歲的天安門城樓、「年輕」得多的天安門廣場及其周邊建築,再次見證歷史性時刻。

  新中國七十華誕之際,新華社記者尋訪開國大典見證者、曾經參建天安門廣場周圍建築的建設者和專家學者,在歷史和現實的交織中探尋……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群眾遊行活動中,老一輩黨和國家、軍隊領導人親屬代表,老一輩建設者和親屬代表,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戰士,老一輩軍隊退役英模、民兵英模和支前模範代表等乘坐的21輛禮賓車緩緩駛過天安門城樓(10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欣攝

  見證歷史,啟示未來——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

  「70年前,從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天起,天安門就真正從原來皇權的象徵成為人民政權、人民共和國的象徵了。」北京史研究會會長李建平說。

  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天安門,原名承天門,清順治年間改建後稱天安門。

  從八國聯軍的劫掠到侵華日軍的猖狂,從1919年「五四運動」的覺醒、1935年「一二·九」的奮起抗爭,到1947年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從開國大典到國慶70周年閱兵……近代以來,天安門見證了太多的榮辱和興衰。

  2019年,恰逢「五四運動」爆發一百周年。距天安門廣場約兩公裡,是北大紅樓。9月4日起,名為《五四現場》和《光輝起點》的兩大專題展覽,吸引不少人駐足。

  「五四運動」爆發後,李大釗在北京創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呼喚建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98年後的今天,這個「強固精密的組織」已有9000多萬黨員,成為世界第一大執政黨。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董振華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今天的繁榮和富強,也不可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連日來,國慶假期的天安門廣場花團錦簇,人流如織。廣場兩側,「紅飄帶」主題景觀格外引人注目,寓意紅色基因連接歷史、現實與未來。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開國大典上使用的禮炮、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使用的話筒……天安門廣場東側,國家博物館內,名為「屹立東方」的展覽正在進行。

  「天安門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書。」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原副主任賈英廷歷時3年撰寫出版著作《百年天安門》,希望人們「在對天安門有一個全面、系統、深度了解的基礎上,更加熱愛天安門,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這樣的「祖國」,無法不讓「賈英廷」們更加熱愛——70年間,從積貧積弱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共和國在世界東方巍然屹立。

  「中國共產黨將中國從貧窮的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化的中等收入國家,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實現如此迅速而持續的經濟增長。」今年7月,一位美國專欄作家在《華盛頓郵報》網站發文說。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中,人們熟悉的歌聲響起……

  「天安門廣場,見證了中國的發展和進步。」董振華說,中國革命之路歷經艱難曲折的探索,之所以能夠最終找到正確方向,是因為始終保持一個有力的領導核心,這是中國革命一個最為關鍵的成功密碼。

  「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向世界宣示。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新時代。中華民族的復興是不可阻擋的。」第一次參加觀禮的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激動地說。

  見證力量,啟示未來——堅定不移走「中國道路」

  2018年7月1日,天安門廣場東側,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的新時代部分以《不忘初心 砥礪奮進 不斷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為題開展,全面展示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一年多時間裡,許多觀眾到此參觀,感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澎湃動力。

  一件件檔案,一個個物件……從中華民族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到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從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復興之路」為觀眾展示了一條引領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中國道路」。

  風雨兼程,砥礪奮進。數據顯示,70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949年的600億元,發展到2018年的90萬億元;人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增長到2018年的77歲。

  從1949年到2019年,天安門廣場見證了十多次國慶閱兵和群眾遊行,也見證了新中國的強國強軍之路。在今年國慶的閱兵儀式上,許多首次亮相的「大國重器」讓91歲的原北京軍區司令員王成斌激動萬分。第四次受邀在天安門觀禮臺觀禮的王成斌不禁感慨:「真是滄桑巨變!」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代表進入會場(3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申宏攝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70年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來講,卻是換了人間的70年。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深海探測的成功,從青藏鐵路通車到港珠澳大橋落成,再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入運營,「中國道路」正展示出非凡的力量。

  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第34次亮相。從1986年至2002年的「五餅式」,到2003年至2008年的「畫卷式」,再到2009年至今的「花籃式」,每年的國慶花壇都是八方遊客爭相合影留念的地方。

  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見證了無數次禮炮轟鳴、國歌高奏,更見證了中國外交穩步前行的鏗鏘步伐,見證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日漸深入人心……

  今年4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舉行,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嘉賓相聚北京。

  「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建設開放型經濟,在推進重塑世界經濟秩序方面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得到了全球廣泛響應和認同。」韓國學者黃載皓說。

  天安門廣場上,人民英雄紀念碑巍峨矗立(9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李欣攝

  見證英雄,啟示未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國慶前夕,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設立30多年的少年先鋒崗上,10餘位少先隊員列隊向「人民英雄」致以崇高敬意。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的謝思宇同學激動地說:「這是我第一次到這裡站崗,感到無與倫比的榮光和沉甸甸的責任。」

  新中國,沒有忘記——天安門廣場上,人民英雄紀念碑巍峨矗立。每逢9月30日,烈士紀念日,人們都要以最高禮儀緬懷先烈。

  新中國,不會忘記——剛剛過去的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活動中,老一輩黨和國家、軍隊領導人親屬代表,老一輩建設者和親屬代表,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戰士,老一輩軍隊退役英模、民兵英模和支前模範代表等乘坐的21輛禮賓車緩緩駛過天安門城樓時,全場起立致敬!

  「國家緬懷先烈、尊重英雄,實際上要表達的是『人民萬歲』!」天安門歷史文化研究學者閆樹軍說。

  「從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出3個『萬歲』,到國慶70周年聯歡活動焰火打出『人民萬歲』4個大字,這些時刻,讓我最受觸動。」第一次參加國慶觀禮,曾駕駛「蛟龍號」創造世界紀錄的「深潛英雄」傅文韜說。

  天安門廣場西側,人民大會堂從誕生之日起,就成為表達人民意志的「殿堂」。

  回首作為鋼筋工參與建設人民大會堂的激情歲月,年逾八旬的北京建工集團退休職工李蓮英說:「所有人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人民當家做主的感覺是我們最強大的動力。」

  1988年1月1日,北京天安門城樓對外開放,越來越多的百姓登上天安門城樓,眺望寬闊的廣場、壯美的首都。

  年近九旬的於祥春,是北京建工集團職工,50年前作為油工參與天安門城樓修繕:「1969年的長安街,小轎車少,來往的汽車遠沒有現在多。如今,站在城樓上向兩側望去,長安街上的車輛川流不息。」

  影像,是最好的記憶。中國藝術研究院攝影家黑明的攝影集《公民記憶》,收集了自1949年起人們與天安門的合影,同一個場景,同一批遊人,不同的時代,160組照片,講述了300餘人與天安門的故事。

  「人們的容顏變化了,心態變化了,內心越發放鬆,姿態更加陽光。」黑明說,不變的,是天安門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它作為國家符號的象徵。

  觀眾在參觀北大紅樓(4月17日攝)。新華社發(任超 攝)

  觀眾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參觀北大紅樓(4月17日攝)。新華社發(任超 攝)

  遊人在天安門廣場參觀留影(9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李欣攝

  遊人在天安門廣場參觀留影(10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這是10月2日在天安門廣場拍攝的國慶花壇。新華社發

相關焦點

  • 全民喜慶祖國七十華誕之際,家裡的盆花盛情綻放,錦上添花
    正當全國人民喜慶祖國母親七十華誕之際,家裡的幾盆鮮花盛情綻放,為喜慶的節日錦上添花。正當全國人民喜慶祖國母親七十華誕之際,家裡的幾盆鮮花盛情綻放,為喜慶的節日錦上添花。正當全國人民喜慶祖國母親七十華誕之際,家裡的幾盆鮮花盛情綻放,為喜慶的節日錦上添花。
  • 《為了新中國》丨地質學家·李四光
    本期人物:李四光努力向學,蔚為國用(精彩預告)幾十載風雨滄桑,他們篳路藍縷追求夢想;七十年薪火相傳,他們的後代以父輩為旗幟傳遞紅色基因。終生無悔,他們在壯美的心聲中留下遠去背影;砥礪前行,他們的後代在奮鬥的腳步裡追尋著空谷足音。
  • 中超新賽季來啦——2019 超精彩 超越愛
    展望2019,我們將迎來新中國七十華誕,與此同時,2019年也是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關鍵之年,新賽季,聯賽將以「更精彩、更職業、更國際化」為目標,提高比賽水平,科學規範聯賽管理,向國際先進賽事看齊,堅持開放、創新,不斷吸收借鑑國際先進經驗來改造提升聯賽水平。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普天同慶中國夢圓」藏頭詩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普天同慶中國夢圓」藏頭詩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上海詩詞學會特開展以藏頭格律詩的形式,形象、獨特、巧妙地反映七十年來,特別是新時代下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所思
  • 共慶盛世華誕 譜寫美好新篇章
    在「國慶」節來臨之際,太原市文物局直屬文物景區將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譜寫祖國繁榮昌盛的美好新篇章!由太原市文物局主辦,太原市晉祠博物館、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承辦的「文物數位化 多彩新生活--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特展」於2019年9月27日在晉祠博物館勝瀛樓開展。
  • 全民唱響中國夢 歌聲禮讚新中國七十年
    ·國慶假期火車票開搶啦·透過照片裡的故事 見證成都日新月異·康養旅居福地 好山好水好養生·東湖公園的蝶變 當代藝術表達天府文化·全民唱響中國夢 歌聲禮讚新中國七十年
  • 評論:新中國70年,與世界相互成就
    無數在生存、發展問題面前躑躅的發展中國家,從中國這70年的勵志故事裡獲得啟示看到可能。  外界將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不凡成就稱為「中國奇蹟」甚至「中國之謎」。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用30年的時間進行道路的初步探索,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但也經歷了無數坎坷、曲折,甚至「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最終在面臨「開除球籍」危險之際,找到了改革開放這條關鍵道路。  在改革開放的40年裡,中國人發揮勤勞、智慧和勇氣,吸收來自世界各國的資金、技術和經驗,使國家邁上快速發展的軌道,一步一腳印地走出了今天中國的樣子。
  • 《為了新中國》丨一生常恥為身謀·化學家柳大綱
    本期人物:柳大綱柳大綱:一生常恥為身謀(精彩預告)為獻禮新中國70華誕,「湖南衛視新聞當事人」推出特別節目《為了新中國》,致敬那些為新中國建設做出特殊貢獻的科學家們本期節目,由化學家柳大綱的孫輩帶我們探尋他的足跡。1904年2月8日,柳大綱出生在江蘇儀徵縣一個傳統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柳承元是清末秀才,一生從事小學教育工作。柳大綱幼年喪母,父親兼顧母職,對他管教十分嚴格。在父親的影響之下,柳大綱養成了勤奮好學、沉著善思的品格。他愛讀書、好讀書,且自幼天資聰穎,因此學習成績十分突出。
  • 穿越時空的貓與冒險:《另一個伊甸:超越時空的貓》今日公測
    今天,由心動網絡代理的手遊《另一個伊甸:超越時空的貓》(以下簡稱《另一個伊甸》)開始公測。《另一個伊甸》是日本聚逸株式會社旗下WFS公司的人氣手遊作品,由加藤正人、光田康典等《超時空之鑰》(也譯為《時空之輪》)原班創作人員出品。這部典型的日式本格RPG曾在2017年獲得Google Play年度最具創新手遊大獎。
  • 新中國從這裡「起航」——「八一開航」七十年蝶變記
    1949年11月9日,原中國航空公司總經理劉敬宜和原中央航空公司總經理陳卓林率隊「北飛」,兩公司的12架飛機平安飛抵北京、天津,回到了新中國的懷抱,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兩航」起義。不到一年後,1950年8月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天津-北京-漢口-重慶和天津-北京-漢口-廣州航線得以開闢,史稱「八一開航」。
  • 關於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中國優秀焰火藝術作品大賽活動評選...
    根據「輝煌七十年 煙花頌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中國優秀焰火藝術作品大賽活動方案,在各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有關單位與個人積極報名,踴躍參賽,提交了許多優秀焰火藝術作品,經專家組覆審、組委會終審等程序,評 選出一批獲獎作品與獲獎單位(名單附後)。
  • 超越時空的七張餅
    如果給我一個機會,向那時的我推薦一些優秀的科學讀物,恐怕我不會想起任何艱澀難懂的研究專著,也不會有語焉不詳的流行雜誌,抑或人云亦云的行外科普,而首先想到的就是推薦加來道雄的《超越時空》。 「如果外表和本質是同一回事,那麼科學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作者在本書的第一頁中這樣寫到。
  • ——國家發改委離退休幹部局「輝煌七十年 共築中國夢」慶祝新中國...
    「老同志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親歷者、見證者、推進者和踐行者,他們對新中國成立後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發生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有著最真切的感受,總感到自己是推動新中國發展的一分子,為新中國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有一種親切感、獲得感、榮譽感。
  • 在蒙中資企業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會
    人民網烏蘭巴託9月19日電(記者 霍文)作為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之二,由蒙古國中華總商會和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共同主辦的在蒙中資企業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會19日在烏蘭巴託成吉思汗飯店舉行,駐蒙古使館外交官、中資企業代表、蒙古國商業理事會代表以及旅蒙華人華僑等300餘人出席。
  • 星際特工實力開場秀,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我和國旗同框」安徽行活動於9月15日上午在安徽創新館啟動。此次活動,樂森機器人編了一場機器人舞蹈,向祖國深情告白,用科技創新的力量,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 新中國大工匠智慧——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主題展覽即將開幕
    協辦單位:北京市規劃展覽館、民航機場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法國巴黎機場工程公司(ADPI)、扎哈·哈迪德設計事務所(ZHA)承辦單位:北京建院第四建築設計院、北京建院機場建築研究中心2019年,在偉大祖國七十華誕之際
  • 金秋華誕 國韻薈萃
    金秋十月,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回顧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光輝歷史,追憶先輩英雄走過的崢嶸歲月,見證中華大地的滄桑巨變,國家京劇院聯合全國共19家戲曲院團、院校,組派強大演出陣容
  • 喜迎陝汽50歲華誕--各地推廣精彩無極限,訂單斬獲頗豐!
    2018年新春來臨之際,陝汽重卡全國各區域為50年華誕紛紛獻禮,推廣活動不僅精彩無極限,而且訂單斬獲頗豐!  山東:再傳捷報,登嶽行動為陝汽50年華誕獻禮  金雞爭獻瑞,錦犬賀新年。
  • 李維國:新中國七十年華誕,憶往昔煉鐵崢嶸歲月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