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我和國旗同框」安徽行活動於9月15日上午在安徽創新館啟動。此次活動,樂森機器人編了一場機器人舞蹈,向祖國深情告白,用科技創新的力量,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此次活動樂森機器人用星際特工組成70的方陣作為活動開場秀的主角。隨著一聲機械感十足的口令「機器人方陣,準備表演」,只見畫面中央的星際特工瞬間從車型變成人形狀態,並整齊劃一的開始踏步、敬禮、立正等一系列動作,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
現場熱情洋溢的氣氛,也通過@央視新聞@安徽日報等媒體的直播傳遞給了全國各地的觀眾們,吸引了2.9萬觀眾觀看直播,微博中更是不乏觀眾的好評和點讚。
用科技創新的方式為祖國獻禮
據了解,這次開場秀的主角星際特工是由樂森機器人出品的,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可以智能變形的智慧機器人。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樂森帶來的震撼機器人表演為祖國獻禮,一方面向世界展示中國智造的實力,一方面也是用科技創新的方式展示中國的文化自信。
從1984年推出《變形金剛》角色到現在接近35年的時間,為什麼能變形的機器人一直只停留在熒幕上?其實在電影播出後很多人想效仿做出能變形的機器人,但是做出來的機器人都屬於實驗室的階段,其中涉及到的複雜變形算法就難倒不少研發團隊,更別說硬體技術譬如伺服舵機(人工關節)的攻堅突破了。
之所以能實現機器人智能變形,關鍵在於機器人身上所有伺服舵機(人工關節)的高精度協同運作。星際特工搭載22個自主研發的伺服舵機,加上23顆專用晶片,配合變形算法,讓星際特工充滿了未來科技感。
另外,目前國內消費級機器人廠商很少能攻克雙足步態這一技術難題。因為雙足步態技術的解決不僅涉及到非線性、基於多傳感器信息的控制等技術,而且還囊括了複雜機電系統的建模、數字仿真技術及混合系統的控制等方面的技術,難度係數極大。樂森機器人研發團隊經過了近15年技術沉澱,與困難死磕,終於解決了這一技術難題。可以說,樂森機器人通過這次技術全面打破了機器人技術壁壘,解決了眾多機器人廠商解決不了的問題。
樂森機器人已經研發機器人十餘年了,自主研發了高精度的伺服舵機和mcu晶片,為變形機器人的產品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再加上其在機器人領域深耕多久所掌握的數字電傳動、人工關節驅動、雙足步態等多個領域的核心技術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樂森機器人作為機器人屆的「後起之秀」,能代表機器人行業為祖國華誕獻禮看來實至名歸。
用科技創新的方式助力科教興國
樂森機器人想做的不只是變形機器人,還希望能將科技賦能教育。所以星際特工不僅僅是一款酷炫的變形機器人,他還是一款編程機器人。樂森機器人將星際特工與編程融合。利用星際特工本身複雜的結構和內置的編程來鍛鍊孩子的工程結構思維和編程邏輯思維,使孩子們能較早的接觸理工科的知識,從小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和習慣。
一個國家的強大,首先要強大他的基礎學科,基礎學科強大的重點在教育,而教育的未來是孩子。星際特工搭載3種編程方式能滿足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它的意義在於能夠讓孩子從小接觸編程教育,接觸工程學這個領域的知識,並且能夠產生興趣,這個對我國日後的科教興國有著重大意義。
近段時間,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摩擦經常發生,作為當今世界的兩大經濟體,貿易之間的問題是常有發生的,但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是涉及到高科技方面。在此次事件中,我們深刻意識到只有大力發展科教興國的道路才是未來強國之路。
如今,世界正處在一輪科技革命的前夜,各國都搶趕「新科技革命」的高速列車。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能否趕上這趟列車,意義更是非同尋常。因此,在如今科研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希望有更多像樂森機器人這樣關注下一代教育的科技企業,為培育新一代科研人才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