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深度——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述評之四

2021-01-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題:中國深度——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述評之四

新華社記者 董瑞豐

3658米,國產鑽井平臺的最大作業水深,「可燃冰」噴薄而出;

7018米,中國探鑽新紀錄,地球母親的「心跳」在此律動;

10767米,洋底下潛的新標杆,萬米深海從此打開大門。

從「解鎖」深層頁巖氣田,到科學開發城市地下空間,從不斷鼓勵原始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到強調以科技夯實國家強盛之基……70年歲月荏苒,幾代人前赴後繼,鐫刻下一個又一個中國深度。

它們見證了科技創新的跨越式發展,也維護著中國這艘「復興號」巨輪行穩致遠。

標註中國探索的新刻度

地球深部潛藏著什麼,讓人類千百年來不懈求索?

時間的指針回到1959年。東北的松遼盆地凍土千裡,滴水成冰,一群頭戴狗皮帽、身著臃腫棉衣的工人在曠野中蹣跚前行。

黑龍江大同鎮外,一口約1300米深的鑽探井噴出棕褐色的油流。新中國即將成立10周年,人們將油田定名為「大慶」。

這個一度貢獻了全國一半油氣產量的大油田,是中國人自己「鑽」出來的。在這裡,美孚石油曾得出「不存在有價值油田」的結論。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專家提出獨創的陸相成油理論,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大慶樹立起「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標杆。

「洋油」從此走進歷史,中國工業發展的軌跡也就此改寫。

2018年,仍然在松遼盆地,一項聆聽地球母親「心跳」的科學計劃正在實施。

7018米!自主研發的「地殼一號」鑽機完成首秀,這是亞洲國家大陸科學鑽井的新紀錄,中國人在地球深部的探索再次迎來歷史性突破。

利用「地殼一號」鑽機獲得的巖心,我國科學家為建立地球演化的檔案創造了條件,也為大慶油田未來50年發展和我國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在歷盡艱難方能企及的深處,潛藏著人類遠未認知的科學奧秘和尚待利用的資源寶藏。

被稱為地球「第四極」的馬裡亞納海溝,「海鬥」號進入水面,緩緩下潛。

最大潛深達10767米並懸停52分鐘!中國下潛的新紀錄誕生了,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擁有研製萬米級無人潛水器能力的國家。

半個世紀的差距,中國如今迎頭趕上,探索和利用深海的無限可能性,如畫卷徐徐展開。

向地球深部進軍!這是70年前新生的中國從百廢待興中生發的必然需求,也是70年後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向「強起來」跨越的戰略選擇。

在本沒有路的地方,勇敢探出一條新路;在歷史賦予的考題前,留下盪氣迴腸的答卷。一代接一代人苦幹實幹,久久為功,正助推中國實現歷史性跨越。

開啟中國奮進的新徵程

創新是不斷遞進的旋律。

一個為祖國海疆裝上「千裡眼」,一個潛心鑄造「地下鋼鐵長城」。劉永坦和錢七虎,國之重器的兩位「大工匠」,一同成為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從錢學森、鄧稼先,到袁隆平、金怡濂、程開甲等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每一件大國重器、每一項重大創新的背後,無不凝聚著一代代傑出科學家的心血智慧。

地基,建築之「根」。我國工程建設規模長期居世界首位,但國內大量分布著各種軟弱地基,如何夯實基礎,是工程建設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自稱「大半輩子跟泥巴打交道」的浙江大學龔曉南院士,近30年來不斷突破傳統地基處理技術瓶頸。他的成果,在京津城際高鐵、京滬高鐵、浙江杭寧高速公路等許多重大工程中起到了關鍵支撐。

湖北荊州一塊幾百畝的地裡種植了新品種高產黃瓜。凌晨三點多,大家頭戴探照燈,正組織集體採收,辛勞中洋溢著欣喜。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黃三文也加入採收隊伍中。「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真真切切感受到科技成果落地的欣慰,這也是科研工作者未來研究的動力。」黃三文回憶當時的情景。

一類新藥44個,中國造創新藥喜迎「豐收」。在科技重大專項新藥成果中,既有為患者提供全新治療手段的新藥,也有填補我國臨床空白、促使市場同類藥品降價的新藥,可謂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需。

欲致其高,必豐其基。

唯有在創新發展徵程上匯聚起磅礴力量,邁過科技創新的「關鍵坎」,方能書寫決勝未來的新奇蹟。

一段段記錄,一個個裡程碑。歷經多年艱苦奮鬥,中國創新走過了一條極不平凡的道路,託舉起一個大國偉大復興的向上軌跡。

回顧來路,我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總結經驗,振奮人心,將為中國創新發展撥清迷霧、校準方位,開啟又一段奮進的新徵程。

蓄積中國騰飛的新動能

「肯下笨功夫、精通真功夫,儲備科技創新的硬核競爭力,用實力回應『國之疑難』。」

北京,雁棲湖。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開學第一課」,由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來講授。

398名大學新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同時,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中國自己研製的「龍芯3號」處理器。這些初入科學殿堂的青年人,心中埋下一顆「種子」:科技報國從來不是空話!

從「兩彈一星」到「北鬥、探月」,從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到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這些中國引以為豪的創新成果,無不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聰明才智和辛勤付出。

如同一棵大樹,越想向高處和明亮處,它的根越要向下,向泥土深處。

創新的第一動力在澎湃——

當沉睡的東方民族跨越百年滄桑,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現代生產力最活躍的因素。聚力創新發展實現趕超,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成為時代選擇。

人才的動力在蓄積——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資源總量穩步增長、素質明顯增強,為我國科技創新提供了關鍵支撐。

2018年,我國研發人員總量達到418萬人,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3833萬人,在學博士生39萬人,在學碩士生234萬人,也位居世界第一。

體制的活力在拓展——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技創新的總源頭。只有多一些從0到1的原始創新,我們才有更強的能力去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說。

一系列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陸續出臺,進一步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夯實基礎。

歷史正在掀開新的篇章。

一個悠久並保留堅韌底蘊的文明,一個內斂又有著延綿後勁的民族,迎來了新時代和新夢想。這一代人,必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中,不斷標註新的中國深度。

責任編輯: 劉陽

相關焦點

  •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化建設成就述評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題: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化建設成就述評新華社記者周瑋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文化經過歷史長河的洗鍊、崢嶸歲月的磨礪、偉大實踐的鍛造,凝聚億萬人民為新中國發展不懈奮鬥。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自信地行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之路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積蘊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70位作家70部兒童文學作品,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成立...
    10月20日,由北京出版集團旗下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主辦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兒童文學經典作品集」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發布會當天,北京出版集團總編輯李清霞首先代表出版方致辭,她談到,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推出一批主旋律突出、正能量強勁的優秀主題出版物,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更有營養的精神食糧,為社會貢獻可以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是國家之需、民族之需、時代之需,也是出版人的使命與追求。
  • 奮進四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四川發展成就述評之一
    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個個真實的生活場景,一件件沉澱歲月痕跡的老物件,鋪展出一幅長達70年的歷史畫卷。  時間,是一種充滿魔力的尺度,印刻著那些至今回味仍激動人心的瞬間——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全線通車,這條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條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鐵路,穿行於祖國的大西南。
  • 在蒙中資企業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會
    人民網烏蘭巴託9月19日電(記者 霍文)作為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之二,由蒙古國中華總商會和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共同主辦的在蒙中資企業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會19日在烏蘭巴託成吉思汗飯店舉行,駐蒙古使館外交官、中資企業代表、蒙古國商業理事會代表以及旅蒙華人華僑等300餘人出席。
  • ...我看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成就」——聽聽全國婦聯離退休幹部怎麼說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國婦聯建會70周年。作為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一代,全國婦聯的離退休幹部們親身參與了祖國的建設和改革開放,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巨大發展變化,是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開幕,這裡有1:1的原子彈模型
    今天上午,「禮讚共和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在中國科技館短期展廳正式開幕。從中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到世界首顆連通地球與月背通訊的中繼衛星「鵲橋」;從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到「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從「復興號」高鐵到中國芯「龍芯」……43件(套)展品展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史詩中,科技創新這一盪氣迴腸的篇章。
  • 評論:新中國70年,與世界相互成就
    (新中國70年)評論:新中國70年,與世界相互成就  中新社北京9月30日電 題:新中國70年,與世界相互成就  中新社記者 張量  2019年10月1日,中國將用一場盛大的慶典,紀念這個國家70年來走過的不平凡歷程。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普天同慶中國夢圓」藏頭詩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普天同慶中國夢圓」藏頭詩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上海詩詞學會特開展以藏頭格律詩的形式,形象、獨特、巧妙地反映七十年來,特別是新時代下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所思
  • 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
    人民網墨爾本9月26日電 (王泉驕)25日晚,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龍舟在墨爾本舉行招待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維多利亞州州長丹尼爾・安德魯斯、反對黨領袖克爾・奧布賴恩等維州各界代表、各國駐墨爾本領團,當地華僑華人、中資機構和留學生代表等500逾人出席招待會。
  • 羅馬尼亞《旅羅華人報》:華僑華人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
    羅馬尼亞《旅羅華人報》:華僑華人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 2019-09-29 10:21:35來源:中國僑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航天放飛中國夢,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航天生物產業取得輝煌成果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從1949到2019,這70年裡,我們見證了中國從落後到強大,從貧窮到富有。一代代人的努力,為國家發展留下了一串串輝煌的足跡,鑄就了中國各項事業發展的壯麗篇章,國家進入了繁榮昌盛的新時代。這70年裡,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從溫飽型向小康型邁進。然而,我國居民的健康狀況還遠不能達到實現全面小康的需要。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商用車行業傑出人物
    寫在前面: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為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和中國商用汽車網共同推出大型專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商用車行業7位傑出人物、7件重大事件、7種經典車型。今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和中國商用汽車網推出的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商用車行業傑出人物。
  • 雙語總結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亮點
    在10月1日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空中護旗梯隊拉開了閱兵分列式的序幕,中國共產黨黨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飄揚在天安門上空。20架直升機組成巨大的「70」字樣。
  • 中山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升旗儀式
    10月1日上午6時30分,中山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升旗儀式,全市各界代表逾1000人齊聚市委市政府機關大院,致敬國旗,祝福祖國,深情謳歌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豐功偉績。撫今追昔,他說,70年來,國家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偉大革命、偉大探索、偉大實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只要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中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曾立一等功的退伍老兵梁仁謙說,為了今天上午的升旗儀式,他凌晨三點半就已經起床準備就緒,現在一點也不覺得累,渾身都是力氣。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七
    新中國的成立點燃了中華民族科技復興的希望。70年來,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吹響向科學進軍的號角,到改革開放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從跨越新世紀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到黨的十八大後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再到確立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艱苦奮鬥、不懈努力,中國科技實力伴隨著經濟發展同步壯大,實現了從難以望其項背到跟跑、並跑乃至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丨生活用品極大豐富 北京百姓生活顯著改善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特色發展之路,首都人民生活用品日益走向多樣化、智能化、個性化和健康化,生活品質顯著提升。一生活用品滿足基本生活需求階段(1949-1978年)新中國成立掀開了中國歷史新篇章,首都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以極大的熱情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處於起步階段的居民生活用品開始日益豐富,人民生活逐步向好。
  • 「漫畫中國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漫畫展在湘大舉行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2日(通訊員 李雯雯)12月12日上午,「漫畫中國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漫畫展開幕式在湘大舉行。湘大副校長劉建平,漫畫展主創成員、中國政法大學孔祥宇教授,北京國光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裁、湘大86屆圖書情報專業校友毛旭,長沙銅官窯錢幣博物館館長吳君華等參加開幕式。劉建平認為,漫畫展有助於師生進一步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深刻內涵。希望同學們認真參觀,了解歷史、尊重歷史、銘記歷史,樹立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做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
  • 習近平在參觀「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3日前往北京展覽館,參觀「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 新中國70年文化建設的成就及經驗
    觀點提示全面回顧和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文化建設發展歷程和成就,認真研究和總結黨在文化建設中艱辛探索取得的寶貴經驗,有助於我們更加堅定文化自信,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值此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全面回顧和展示我國文化建設發展歷程和成就,認真研究和總結黨在文化建設中艱辛探索取得的寶貴經驗,有助於我們更加堅定文化自信,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海流圖鎮婦聯「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
    烏拉特中旗婦女聯合會國慶錦繡中華 盛世華誕為全面推進「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9月30日,海流圖鎮婦聯、旗幼兒園聯合舉辦「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慶祝活動,活動以「傳承中華文化,共育華夏未來」為主題的大型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