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丨生活用品極大豐富 北京百姓生活顯著改善

2020-12-05 澎湃新聞

生活用品極大豐富

百姓生活顯著改善

內容提要:新中國成立70年來,首都居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民生活用品從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向智能化、個性化和健康化發展,從品類單一向多樣化發展;消費渠道從計劃經濟憑票購買到市場經濟選擇多樣化發展;高端消費品從「少數人擁有」到「飛入尋常百姓家」;同時居民消費需求不斷增加,購買能力顯著增強。生活用品的發展彰顯了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特色發展之路,首都人民生活用品日益走向多樣化、智能化、個性化和健康化,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生活用品滿足基本生活需求階段

(1949-1978年)

新中國成立掀開了中國歷史新篇章,首都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以極大的熱情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處於起步階段的居民生活用品開始日益豐富,人民生活逐步向好。

(一)用品類支出平穩,用品類支出佔商品支出比例波動上行

新中國成立初期,用品類支出比較平穩。1955-1965年,北京市職工家庭平均每人年用品類支出在21.2-31.9元之間波動,其中,日用品支出在13.1-18.9元之間波動。此外,用品類支出在食品類、衣著類、用品類和燃料類等四類商品支出中的比重從1955年的12.4%波動上行到1965年的14.9%。

(二)「三轉一響」迅速增長,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增幅大

國民經濟進入恢復發展期後,工業化進程加快,以「三轉一響」為代表的居民耐用消費品擁有量不斷增長。北京市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和收音機的數量分別由1955年的24.0輛、4.0臺、31.2隻和21.6臺增長至1978的135.8輛、58.6臺、208.1隻和97.0臺,分別增長了4.7倍、13.7倍、5.7倍和3.5倍。此外,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購買能力不斷增強。1955年,北京市城鎮居民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年支出為14.6元,1978年增加到23.7元,增長了62.3%。

(三)市場供應不斷改善,日用品類零售額快速增長

新中國成立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商品主要由國營商場、集體商店等銷售,雖購買商品大多需要憑藉票據,但隨著市場供應不斷改善,生活用品日漸豐富,日用品類社會零售額呈現塊速增長之勢,1949年,北京市日用品類社會零售額僅為0.4億元,1978年增加到16.0億元,是1949年的40倍。

生活用品從普及到多元化階段

(1979-2011年)

改革開放後,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同時,經濟體制改革大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商品的供給量極大增加,種類極大豐富。

(一)耐用消費品爆發式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生產力不斷加強,首都人民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呈爆發式增長。1981年,北京市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彩色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電風扇和照相機擁有量分別為1.7臺、12.3臺、1.7臺、46.8臺和13.3臺,至2000年分別增長至145.5臺、102.8臺、107.4臺、153.4臺和95.7臺,分別增長了84.6倍、7.4倍、62.2倍、2.3倍和6.2倍。耐用消費品進入千家萬戶後漸趨飽和,2001-2011年,洗衣機、彩色電視機、電冰箱和照相機等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量分別在99-107臺、134-155臺、100-108臺、82-113臺之間波動。

(二)高端消費產品從「少數人擁有」到「飛入尋常百姓家」

隨著規模化生產水平的提高和技術升級的加快,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原來少數人擁有的高端消費產品逐漸走進尋常百姓生活。1997年,北京市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計算機、行動電話和家用汽車分別為12.2臺、1.2部和0.8輛,此後不斷增長,至2011年,北京市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計算機、行動電話和家用汽車分別為104臺、215部和38輛,分別增長了7.5倍、178.2倍和46.5倍,年均分別增長16.5%、44.9%和31.8%。

(三)消費渠道更加多元化,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迅速

商場類型多樣化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消費市場發生了明顯變化,零售業態從單一逐步走向多樣化,新型百貨店、超市、專賣店、連鎖企業等層出不窮,滿足了居民各種層次、多樣化個性消費需求。北京市連鎖企業在2001年有129個,至2011年增長至233個,增長了80.6%。

日用品類零售額持續增長。改革開放後,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迅速。1979年,北京市日用品類零售額為19.7億元,至2011年增長至4310.0億元,增長了217.8倍,年均增長18.3%。

生活用品走向多元化和智能化階段

(2012年至今)

(一)耐用消費品需求多元化且以升級換代為主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對生活用品的種類、材質、樣式、性能等方面要求越來越高,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這一階段居民購買主要以升級換代為主,2012-2018年,北京市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洗衣機、電冰箱、彩色電視機和空調的擁有量分別在95-101臺、97-104臺、124-141臺和161-186臺之間波動。

(二)智能產品功能強大,升級換代速度加快

新技術革命浪潮席捲全球,網際網路時代應運而生,以計算機和行動裝置為載體的人工智慧化時代隨之到來。一方面,家用產品更加智能。一部手機可集通信、娛樂、工作、交通和學習等為一體。另一方面,家庭耐用消費品尤其是行動電話和計算機擁有量保持穩定,但升級換代速度加快。2012-2018年,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行動電話擁有量在220-229臺之間波動,計算機擁有量在100-114臺之間波動。

(三)「網際網路+」新興業態興起,線上購買成新消費習慣

隨著網際網路和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以及產品價格的不斷下降,計算機、行動電話和網絡日趨普遍化。2015-2018年,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行動電話接入網際網路數量從138部增長到181部,每百戶計算機接入網際網路數量在90-97臺之間波動。

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步滲透到各行各業,行動支付更加便利化、快捷化、易操作化,網際網路消費規模迅速擴張。2017年北京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網上零售額2371.4億元,是2014年的1.6倍。居民消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由線下消費逐步轉為線上線下同步消費,且線上消費趨勢越來越明顯。

(四)城鄉居民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差距縮小

城市和農村協同發展,城鄉居民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迅速,差距縮小。2012-2017年,北京市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由1611元增長至2633元,增長了63.4%,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由773元增長至1596元,增長了106.5%;城鎮居民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在2012年是農村居民的2.1倍,到2017年為1.6倍,城鄉之間差距逐漸縮小。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首都居民生活用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居民生活品質必將躍升更高的臺階。

相關連結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丨重磅!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丨六大要點,看看百姓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丨北京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丨北京工業煥發新活力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丨第三產業成為北京經濟的支柱和引擎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丨消費已成為北京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丨促發展補短板 北京投資建設邁大步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丨北京能源資源環境等領域成果顯著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丨從溫飽不足到邁入小康 北京居民收入增長超百倍

相關焦點

  • 70位作家70部兒童文學作品,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成立...
    10月20日,由北京出版集團旗下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主辦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兒童文學經典作品集」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發布會當天,北京出版集團總編輯李清霞首先代表出版方致辭,她談到,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推出一批主旋律突出、正能量強勁的優秀主題出版物,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更有營養的精神食糧,為社會貢獻可以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是國家之需、民族之需、時代之需,也是出版人的使命與追求。
  • 雞西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梨樹區專場...
    9月11日,由雞西市政府新聞辦主持召開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梨樹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梨樹區委書記葉榮國作主旨發布。 本場發布會的主題是:「砥礪奮進七十載,生態梨樹譜新篇」。
  • ...我看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成就」——聽聽全國婦聯離退休幹部怎麼說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國婦聯建會70周年。作為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一代,全國婦聯的離退休幹部們親身參與了祖國的建設和改革開放,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巨大發展變化,是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 航天放飛中國夢,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航天生物產業取得輝煌成果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從1949到2019,這70年裡,我們見證了中國從落後到強大,從貧窮到富有。一代代人的努力,為國家發展留下了一串串輝煌的足跡,鑄就了中國各項事業發展的壯麗篇章,國家進入了繁榮昌盛的新時代。這70年裡,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從溫飽型向小康型邁進。然而,我國居民的健康狀況還遠不能達到實現全面小康的需要。
  • 「漫畫中國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漫畫展在湘大舉行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2日(通訊員 李雯雯)12月12日上午,「漫畫中國夢·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漫畫展開幕式在湘大舉行。湘大副校長劉建平,漫畫展主創成員、中國政法大學孔祥宇教授,北京國光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裁、湘大86屆圖書情報專業校友毛旭,長沙銅官窯錢幣博物館館長吳君華等參加開幕式。劉建平認為,漫畫展有助於師生進一步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深刻內涵。希望同學們認真參觀,了解歷史、尊重歷史、銘記歷史,樹立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做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
  • 運城慈愛醫院用讚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運城慈愛中醫心理疾病醫院舉行職工大合唱,並用一次與國旗的特別「同框」,表達對新中國最深情的祝福
  • 在蒙中資企業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會
    人民網烏蘭巴託9月19日電(記者 霍文)作為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之二,由蒙古國中華總商會和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共同主辦的在蒙中資企業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會19日在烏蘭巴託成吉思汗飯店舉行,駐蒙古使館外交官、中資企業代表、蒙古國商業理事會代表以及旅蒙華人華僑等300餘人出席。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回顧、基本經驗與時代...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從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出發,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最根本的任務」①。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回顧黨關於立德樹人的歷史,總結理論與實踐的基本經驗,對於新時代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重要意義。
  • 中山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升旗儀式
    10月1日上午6時30分,中山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升旗儀式,全市各界代表逾1000人齊聚市委市政府機關大院,致敬國旗,祝福祖國,深情謳歌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豐功偉績。撫今追昔,他說,70年來,國家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偉大革命、偉大探索、偉大實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只要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中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曾立一等功的退伍老兵梁仁謙說,為了今天上午的升旗儀式,他凌晨三點半就已經起床準備就緒,現在一點也不覺得累,渾身都是力氣。
  • 羅馬尼亞《旅羅華人報》:華僑華人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
    羅馬尼亞《旅羅華人報》:華僑華人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 2019-09-29 10:21:35來源:中國僑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雙語總結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亮點
    在10月1日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空中護旗梯隊拉開了閱兵分列式的序幕,中國共產黨黨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飄揚在天安門上空。20架直升機組成巨大的「70」字樣。
  •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化建設成就述評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題: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化建設成就述評新華社記者周瑋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影視劇《紅海行動》《雞毛飛上天》,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永遠在路上》,戲劇《挑山女人》《谷文昌》,圖書《抗日戰爭》《雲中記》等,深刻反映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深切感應時代主題和人民心聲。70年來,我們黨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 星際特工實力開場秀,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我和國旗同框」安徽行活動於9月15日上午在安徽創新館啟動。此次活動,樂森機器人編了一場機器人舞蹈,向祖國深情告白,用科技創新的力量,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商用車行業傑出人物
    寫在前面: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為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和中國商用汽車網共同推出大型專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商用車行業7位傑出人物、7件重大事件、7種經典車型。今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和中國商用汽車網推出的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商用車行業傑出人物。
  • 中國深度——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述評之四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題:中國深度——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述評之四新華社記者 董瑞豐3658米,國產鑽井平臺的最大作業水深,「可燃冰」噴薄而出;7018米,中國探鑽新紀錄,地球母親的「心跳」在此律動;10767米,洋底下潛的新標杆,萬米深海從此打開大門。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普天同慶中國夢圓」藏頭詩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普天同慶中國夢圓」藏頭詩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上海詩詞學會特開展以藏頭格律詩的形式,形象、獨特、巧妙地反映七十年來,特別是新時代下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所思
  • 70家影院將直播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京滬各16家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首部直播院線電影《此時此刻——共慶新中國70華誕》將於10月1日在全國10餘個省份的70家影院同步播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通過4K超高清信號,在大銀幕上直播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閱兵和群眾遊行的場面。
  • 書寫新時代 畫出新未來 霑益400餘名選手用書畫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
    8月6日,霑益區舉行慶祝建國70周年「翰墨丹青頌祖國」現場書畫大賽,來自不同年齡層次的438名選手參加比賽,同臺競技。比賽中,參賽者們圍繞慶祝建國70周年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題進行現場創作。他們揮毫潑墨,聚精會神,頗有專業範兒。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開幕,這裡有1:1的原子彈模型
    今天上午,「禮讚共和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在中國科技館短期展廳正式開幕。從中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到世界首顆連通地球與月背通訊的中繼衛星「鵲橋」;從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到「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從「復興號」高鐵到中國芯「龍芯」……43件(套)展品展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史詩中,科技創新這一盪氣迴腸的篇章。
  • 衛視精心編排節目 廣電矩陣合力升溫70周年報導
    隨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腳步的日益臨近,一批批以小見大反映70年來我們國家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幸福的內容正在呈現。 創新方式手段讓傳播更具新意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全國各地的廣電媒體做強做亮主題宣傳的方式、手段讓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