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酸、鹼、鹽十大知識點

2020-11-27 中考網

  結束了第一學期的化學學習任務,下一階段的化學學習主要內容就是有關酸、鹼和鹽的知識了。這方面的學習是建立在前面學習了單質O2、H2和碳單質後,開始比較系統地學習化合物,實際上初中階段除了有機化合物之外,我們所接觸的化合物一定屬於氧化物、酸、鹼或鹽,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主要是學習這幾類化合物之間的反應規律。而在掌握反應規律之 
前,一定要將這部分知識的知識點全部全面地掌握,達到融會貫通。

  氧化物、酸、鹼和鹽的知識點可以從以下十個方面掌握:

  一、化學用語

  1、電離方程式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3=2Al3++3SO42-

  2、物質的俗稱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鹽的主要成分——NaCl純鹼、口鹼——Na2CO3燒鹼、火鹼、苛性鈉——NaOH膽礬、藍礬——CuSO4·5H2O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氨水——NH3·H2O

  二、化合物的分類 三、金屬活動性

  1、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位置越靠前,金屬在水溶液(酸溶液或鹽溶液)中就越容易失電子而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3、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1)排在氫前的金屬能置換出酸裡的氫(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K、Ca、Na除外)。

  四、酸、鹼、鹽的溶解性

  1、常見鹽與鹼的溶解性:(如果不讀出括號中的字,是不是一個較好記憶的順口溜?)

  鉀(鹽)、鈉(鹽)、銨鹽全都溶,硝酸鹽遇水影無蹤。

  硫酸鹽不溶硫酸鋇,氯化物不溶氯化銀。

  碳酸鹽只溶鉀(鹽)、鈉(鹽)、銨(鹽)。

  鹼類物質溶解性:只有(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鋇溶。

  2、八個常見的沉澱物:氯化銀、硫酸鋇碳酸銀、碳酸鋇、碳酸鈣氫氧化鎂、氫氧化銅、氫氧化鐵

    3、四個微溶物:

  Ca(OH)2(石灰水註明「澄清」的原因)   CaSO4(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時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鑑別SO42-和Cl-時,不用硝酸銀的原因) MgCO3(碳酸根離子不能用於在溶液中除去鎂離子的原因)

    4、三個不存在的物質:所謂的氫氧化銀、碳酸鋁、碳酸鐵五、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反應後有氣體、水或沉澱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電離的物質)

    (1)不溶性鹼只能與酸性發生中和反應

    (2)不溶性鹽,只有碳酸鹽能與酸反應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複分解反應的反應物

   六、溶液的酸鹼性與酸鹼度的測定

  1、指示劑———溶液的酸鹼性紫色的石蕊試液遇酸性溶液變紅;遇鹼性溶液變藍 無色的酚酞試液只遇鹼溶液變紅註:不溶性鹼與指示劑無作用鹼性溶液不一定是鹼的溶液(特例:碳酸鈉的水溶液顯鹼性)

  2、pH值———溶液的酸鹼度 pH>7溶液為酸性(越小酸性越強) pH=7溶液為中性 pH<7溶液為鹼性(越大鹼性越強)

  七、離子的檢驗

  Cl-(在溶液中)———在被測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如果生成不溶於硝酸的白色沉澱,則原被測液中含氯離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測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或硝酸鋇、或氫氧化鋇)溶液,如果生成不溶於硝酸(或鹽酸)的白色沉澱,則原被測液中含硫酸根離子。

  CO32-(1)(固體或溶液)———在被測物質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原被測物質中含碳酸根離子。

  (2)(在溶液中)———在被測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或硝酸銀溶液,如果產生能溶於硝酸的白色沉澱,且同時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原被測溶液中含碳酸根離子。

  註:1、在鑑別Cl-和SO

  42-時,用氯化鋇溶液,不要用硝酸銀溶液,這是因為硫酸銀為微溶性物質,使鑑別現象不明顯。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若產生不溶於硝酸的白色沉澱,則原被測液中可能含銀離子也可能含硫酸根離子。

  八、物質的顏色

  1、固體(多為白色)

  黑色———CuOC粉 MnO2 Fe3O4

  紫黑色———KMnO4

  紅色———CuFe2O3

  紅褐色———Fe(OH)3

  藍色———Cu(OH)2 CuSO4·5H2O

  綠色———Cu2(OH)2CO3

  2、溶液(多為無色)淺綠色溶液———(亞鐵鹽溶液)FeCl2

  溶液、FeSO4

  溶液、Fe(NO3)2

  溶液黃色溶液———(鐵鹽溶液)FeCl3

  溶液、Fe2(SO4)3

  溶液、Fe(NO3)3

  溶液藍色溶液———(銅鹽溶液)CuCl2

  溶液、CuSO4

  溶液、Cu(NO3)2

  溶液藍綠色溶液-CuCl2

  溶液(較濃)

  九、酸、鹼、鹽的特性

        1、濃鹽酸———有揮發性、有刺激性氣味、在空氣中能形成酸霧。

  2、濃硝酸———有揮發性、有刺激性氣味、在空氣中能形成酸霧,有強氧化性。

  3、濃硫酸———無揮發性。粘稠的油狀液體。有很強的吸水性和脫水性,溶水時能放 
出大量的熱。有強氧化性。

  4、氫氧化鈣———白色粉末、微溶於水。

  5、氫氧化鈉———白色固體、易潮解,溶水時放大量熱。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

  6、硫酸銅———白色粉末、溶於水後得藍色溶液(從該溶液中析出的藍色晶體為五水合硫酸銅CuSO4·5H2O)。

  7、碳酸鈉———白色粉末,水溶液為鹼性溶液(從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體為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屬於鹼的溶液

  十、酸與鹼的通性和鹽的性質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色。

  (2)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3)酸能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4)酸能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5)酸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酸

  2、鹼的通性

  (1)鹼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藍,並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色

  (2)鹼能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3)鹼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4)某些鹼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鹼

  3、鹽的性質

  (1)某些鹽能與較活潑的金屬反應生成新的鹽和金屬

  (2)某些鹽能與酸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酸

  (3)某些鹽能與某些鹼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鹼

  (4)有些不同的鹽之間能反應生成兩種新的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初中化學方程式反應現象及應用:化學酸、鹼、鹽
    氧化物、酸、鹼和鹽的知識點可以從以下十個方面掌握:     一、化學用語     1、電離方程式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2、物質的俗稱和主要成分
  • 中考化學酸與鹼: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凡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嗎?     答:不是。因為中和反應的定義是「酸和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除了酸和鹼作用能生成鹽和水外,在酸和鹼的化學性質中我們還學到過能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如某些非金屬氧化物與鹼反應(Na2OH+CO2=Na2CO3+H2O);某些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CaO+H2Cl=CaCl2+H2O)等,但這些都不是中和反應。
  • 中考複習指導:化學酸與鹼10問
    中考複習指導:化學酸與鹼10問   1.為什麼酸或鹼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呢?   答:酸或鹼的水溶液,如鹽酸、硫酸、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溶液能夠導電,這說明這些溶液中存在帶電的粒子,例如HCl在水中解離出H+和Cl-,H2SO4在水中會解離出H+和SO42-;NaOH在水中會解離出Na+和OH-,Ca(OH)2在水中會解離出Ca2+和OH-。
  • 中考化學酸與鹼:石蕊試液
    酸鹼指示劑只有遇到酸溶液或鹼溶液時才會改變顏色。大多數的酸都是溶於水的,而鹼則不同,只有少數鹼是能夠溶於水的,如:氫氧化鉀(KOH)、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鋇Ba(OH)2和氫氧化鈣Ca(OH)2〕。當石蕊和酚酞遇到它們的水溶液時會變色,而氫氧化鐵Fe(OH)3等是不能溶於水的鹼,所以石蕊和酚酞不會變色。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鹼+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鹼+鹽,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鹼+鹽--------另一種鹼+另一種鹽   1.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CuSO4 = Cu(OH)2↓ + Na2SO4   2.氫氧化鈉與氯化鐵:3NaOH+ FeCl3 = Fe(OH)3↓ + 3NaCl   3.氫氧化鈉與氯化鎂:2NaOH+ MgCl2 = Mg(OH)2↓ + 2NaCl
  • 2018初中化學方程式之酸、鹼、鹽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化學方程式之酸、鹼、鹽》,僅供參考!
  • 中考化學酸與鹼:「酸溶液」和「酸性溶液」
    「酸溶液」和「酸性溶液」,「鹼溶液」和「鹼性溶液」是一回事嗎?     答:不是。酸溶液僅指溶質為酸的溶液,一定屬於酸性溶液;如鹽酸、硫酸。但某些鹽類化合物的溶液如NaHSO4也顯酸性,卻不屬於酸溶液; 鹼溶液指可溶鹼的溶液(KOH、NaOH、Ca(OH)2、Ba(OH)2、NH3·H2O),一定屬於鹼性溶液;但某些鹽類化合物的溶液如Na2CO3溶液也顯鹼性,卻不屬於鹼溶液。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酸、鹼、鹽的組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酸、鹼、鹽的組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酸、鹼、鹽的組成   酸是由氫元素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鹽酸(HCl)、硝酸(HNO3)   鹼是由金屬元素和氫氧根組成的化合物 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氨水(NH3·H2O)   鹽是由金屬元素元素(或銨根)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鈉、碳酸鈉   酸、鹼、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原因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常見鹽與鹼的溶解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常見鹽與鹼的溶解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常見鹽與鹼的溶解性:(如果不讀出括號中的字,是不是一個較好記憶的順口溜)   鉀(鹽)、鈉(鹽)、銨鹽全都溶,硝酸鹽遇水影無蹤。   硫酸鹽不溶硫酸鋇,氯化物不溶氯化銀。
  • 怎麼學好初三化學,需要背記的知識點如下所示
    化學,是初三才開的一門學科,有的同學開始沒有努力學習,總怕現在努力來不及了,我要告訴同學們的是,即使是浪費了一個學期的時間,也沒關係,現在努力,來得及。化學的知識點不多,很多學校初三上期還沒開始講酸,鹼,鹽的章節,只學到溶液那張,那麼,沒有前面知識的同學,從酸,鹼,鹽開始學起,也會跟得上的。化學這門學科,知識點不多,但是元素符號,金屬活動順序表,化合價口訣一定要背記牢固。首先是一到二十號元素和一些常用金屬元素的元素符號要記牢: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矽,磷,硫,氯,氬,鉀,鈣。
  • 初三化學:酸鹼鹽9大知識點總結,附中考常考反應方程式!
    中學化學課程的學習是從初中三年級開始的,由於課程開始的比較晚,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和家長對於化學的學習不是很重視,跟物理和數學等科目相比,化學處於較為弱勢的地位,而且化學的很作知識點都是我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對學生來說,理解的難度有點大。
  • 初三化學各單元知識點框架圖,適合長期收藏!
    其實,初三的化學知識點都是很基礎的東西,今天特意總結了一份初三各單元知識表,裡面囊括了所以化學重點及簡易運算法則,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2)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K、Ca、Na除外)。1、常見鹽與鹼的溶解性:鉀(鹽)、鈉(鹽)、銨鹽全都溶,硝酸鹽遇水影無蹤。硫酸鹽不溶硫酸鋇,氯化物不溶氯化銀。碳酸鹽只溶鉀(鹽)、鈉(鹽)、銨(鹽)。
  • 9大酸、鹼、鹽知識點全面總結!助攻中考化學第一輪總複習!
    複習目標: 1、在了解有關酸、鹼、鹽等物質初步概念的基礎上,掌握幾種常見酸、鹼的性質;2、了解幾種常見的鹽和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的概念; 3、了解複分解反應和中和反應的概念;4、常識性了解幾種重要的化肥;5、了解酸、鹼的化學通性;6、常識性介紹濃硫酸和硝酸;7、能初步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有關置換反應能否發生,進一步訓練書寫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技能以及鞏固有關化學計算的技能;8、培養堅持以實驗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解決一些簡單化學問題的能力
  • 2021初中化學知識點:鹼的通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化學知識點:鹼的通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鹼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離解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   (1)鹼溶液與酸鹼指示劑的反應: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2)酸性氧化物+鹼 → 鹽+水   (3)酸+鹼 → 鹽+水   (4)鹽+鹼 → 另一種鹽+另一種鹼(反應物均可溶,產物符合複分解條件)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鹽與鹼(酸)反應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鹽與鹼(酸)反應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鹽與鹼(酸)反應型   (解答此類題目時應抓住兩溶液混合後生成的弱酸或弱鹼的電離程度和剩餘鹽的水解程度的相對大小。)
  • 中考化學酸與鹼常見問題解答
    我們看到酸都能解離出H+,而鹼都能解離出OH-,也就是說雖然有不同的酸或鹼,但其溶液中都包含相同的成分H+或OH-,所以它們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  2.凡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嗎?  答:不是。因為中和反應的定義是「酸和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鹼的通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鹼的通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鹼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離解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   (1)鹼溶液與酸鹼指示劑的反應: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2)酸性氧化物+鹼 → 鹽+水   (3)酸+鹼 → 鹽+水   (4)鹽+鹼 → 另一種鹽+另一種鹼(反應物均可溶,產物符合複分解條件)
  • 2018初中化學方程式之鹽的化學性質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化學方程式之鹽的化學性質》,僅供參考!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酸鹼鹽之間複分解反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酸鹼鹽之間複分解反應,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①酸鹼鹽之間複分解反應   酸+鹼→鹽+水(條件:至少有一種反應物可溶)   酸+鹽→新酸+新鹽(條件:酸必須可溶,符合複分解反應的條件)   鹼+鹽→新鹼+新鹽(條件:鹽和鹼都必須可溶,符合複分解反應的條件)   鹽+鹽→兩種新鹽(條件兩種鹽都需可溶,符合複分解反應的條件)   鹼性氧化物
  • 初中化學重難點:酸、鹼、鹽知識點匯總及解析
    一、酸、鹼、鹽的組成   酸是由氫元素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鹽酸(HCl)、硝酸(HNO3)   鹼是由金屬元素和氫氧根組成的化合物 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氨水(NH3·H2O)   鹽是由金屬元素元素(或銨根)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鈉、碳酸鈉   酸、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