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有望成為未來電池主力

2020-12-01 騰訊網

鋰離子電池已經存在了將近30年,儘管它們在消費電子和汽車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新技術正在等待解決其局限性也就不足為奇了。

已經有多家鋰離子製造商正在生產帶有鎳含量更高的陰極的電池, 以滿足對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這意味著電動汽車(EV)的行駛裡程更長。

但是還有另一種技術有望成為該領域的下一個大問題。

已經提出固態電池作為解決在安全性,性能,形狀因數和成本方面使用液體電解質的當前鋰離子電池的固有限制的解決方案。

著名的開發商包括大眾汽車支持的QuantumScape,後者正在尋求將該技術商業化。

那麼,這兩種技術之間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固體電解質勝過液體電解質

當前大多數鋰離子技術採用在有機溶劑中包含鋰鹽的液體電解質。

然而,由於電解質在負電極處的分解而導致的固體電解質界面限制了有效電導率。

此外,液體電解質需要昂貴的膜來分隔陰極和陽極,以及不滲透的外殼以避免洩漏。

這些因素限制了這些電池的尺寸和形狀,並且由於液體電解質使用易燃和腐蝕性液體而存在安全和健康問題,這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因素。

相反,IDTechEx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固態電解質使用鋰金屬和高壓陰極材料。

早期的固態電池沒有比液態電池明顯的優勢,後者可以在電池級達到超過700瓦時每升(Wh / L)的能量密度,從而使電動汽車的最大行駛距離達到500公裡,他們確實提供了其他好處。

首先,由於電極和電解質均為固態,因此固體電解質也起隔板的作用,由於省去了諸如隔板和殼體之類的部件,因此體積和重量得以減小。

這還允許在電池組中更緊湊地布置電池單元。

也許更重要的是,去除易燃液體電解質可以成為更安全,持久的電池的一種途徑,因為它們更耐溫度變化和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物理損壞。

固態電池還可以具有更長的壽命,因為它們可以在降級之前處理更多的充電/放電循環。

結合使用高壓陰極材料和高能量密度的鋰金屬陽極,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可能超過1,000Wh / L。

像DVD與流媒體一樣,競爭性固態電池技術

但是,固態電池的出現必須克服很大的障礙。

IDTechEx指出,行業中有多種技術方法可用。

固態電解質可大致分為三類:有機類型,無機類型和複合類型。無機類型進一步細分為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體系。

每種類型都有其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聚合物系統易於加工,但具有較高的工作溫度和較差的穩定性,而硫化物系統則具有製造困難和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有毒副產物的缺點。

但是,固態電池可能距離不太遠。

大眾汽車表示將在本世紀中葉之前有限地提供固態電池,而豐田汽車則表示最早可在2025年到達市場。

相關焦點

  • 光大證券:固態電池將成為搶佔下一代鋰電技術制高點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光大證券報告摘要固態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高性能鋰離子電池。(1)固態電池將液態電解質替換為固態電解質,安全性高,大大降低了電池熱失控的風險;(2)固態電池電化學窗口可達5V以上,允許匹配高能正極,電池負極可以採用金屬鋰,提升理論能量密度,有望解決新能源汽車裡程焦慮問題;(3)固態電池可簡化封裝、冷卻系統,電芯內部為串聯結構,在有限空間內進一步縮減電池重量,體積能量密度較液態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可提升70%以上。
  • 光大證券:固態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鋰電技術制高點,可關注龍頭企業...
    要聞 光大證券:固態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鋰電技術制高點,可關注龍頭企業研發進展 2020年5月11日 13:54:47
  • 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未來動力電池誰主沉浮?
    作為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部件,動力電池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目前,鋰電池已深受行業認可,固態電池和燃料電池也以更加優異的性能被寄予厚望,在動力電池領域,可謂路線多元,同步推進。那麼,從全球來看,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發展情況如何?未來又將誰主沉浮?
  • 不能走液態電池老路 固態電池呼喚標準化
    核心閱讀 全固態電池被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是解決動力電池安全問題的根本途徑,且有望在5-10年內實現商業化應用。但目前行業標準不統一,阻礙了其產業化和商業化應用。業內專家指出,應儘早開展固態電池標準化工作,以便推動電池的規模化製造、梯次利用回收和換電模式推廣。  電動汽車安全問題始終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 固態電池什麼時候可以商用_全固態電池電極材料
    目前,固態電池的發展之路仍充滿荊棘,但並不妨礙其巨大市場潛力的逐步釋放。預計到2030年,固態電池有望可以商用。   近年來,隨著電動化趨勢愈發凸顯,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市場上對於電池技術發展的要求越發急迫。業內專家表示,就現在來看,鋰離子電池已經達到瓶頸,必須加快發展新一代電池技術,而固態電池最受看好。   固態電池即是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
  • 固態電池為何成為「新寵兒」
    因此,自1991年索尼公司推出第一款商用二次鋰離子電池以來,鋰電池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普及,成為許多可攜式電子產品的首選的電源類型。 近年來,伴隨著電動汽車的興起,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對大規模儲能裝置的迫切需求,鋰電池的研究再度升溫,開發安全、大容量、大功率和長壽命的二次鋰電池成為焦點。
  • 固態電池尚未走出實驗室
    ◎本報記者 劉 豔 雖然主流廠家的固態電池規模化量產還在藍圖中,但蔚來汽車放出的一則消息被市場解讀為「搭載固態電池的汽車將迎來商用」,波及相關產業鏈資本市場表現。 1月9日,蔚來汽車發布全新150kWh固態電池包,搭載這項技術的蔚來電動車預計於2022年第四季度交付,續航裡程有望超過1000公裡。
  • 固態電池:搶佔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制高點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鋰離子電池顯示電力存儲性能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論上的極限,難以再大幅提高性能。固態電池也被廣泛期待成為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過去十年相關專利數量增長超過10倍。但由於固態電池技術尚未成熟,距離量產還有較大距離。預計在2025年前後,半固態電池可以實現量產,2030年前後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應用。
  • 「固態電池」攪局,鋰電行情有新變化!這幾家新能源公司值得重視
    安信電新團隊也在研報中表示,「電化學層面的技術進步不能一蹴而就,固態鋰電池的研究已有50餘年時間,目前整體仍處於實驗室往中試發展的階段,短期內全固態電池商業化仍面臨較大的挑戰,半固態電池有望率先實現量產。」可即便如此,市場風向仍明顯偏向「固態電池」。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紛紛發表公告,「沾邊」「固態電池」。
  • 固態電池行業需求現狀分析,商業化正在路上
    固態電池相較於傳統鋰電池,有著更為優異的性能,固態鋰電池的安全性極高,無自燃、爆炸風險;能量密度高,有望解決傳統鋰電池的續航裡程問題;可實現快充。目前固態鋰電池的電解質有三種:聚合物電解質、硫化物電解質和氧化物電解質,有的已經在小規模使用或接近商業化,有的還在完善過程中。
  • ...儲能|負極|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高禾投資研究中心|正極材料|鋰...
    假設未來固態電池滲透率分別為:5%、10%、15%、20%、25%、30%、35%、40%、45%、50%,根據高禾投資研究中心估算,固態電池市場規模可以分別達到:102.9、205.8、308.7、411.6、514.5、617.4、720.3、823.2、926.1、1029億元。
  • 固態電池是無鈷電池?固態電池與鈷的關係解析
    進入2021年,蔚來汽車主打固態電池,而松下則有意開發無鈷電池。那麼,固態電池與無鈷電池是什麼關係?固態電池是無鈷電池嗎?早期固態電池的電解質是聚合物電解質,以PEO(聚環氧乙烷)佔絕大多數,PEO的電化學穩定窗口(氧化電位)是3.8V,無法與高電壓正極材料(鈷酸鋰、三元材料等)相容,只能用磷酸鐵鋰做正極,所以不用鈷的說法就流傳下來。不過早期的固態電池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能量密度並不高。
  • 蔚來固態電池包有望率先實現量產!
    可以看到,作為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電池,固態電池似乎已經到達產業化應用的前夜。 被稱為下一代的電池技術有很多,除了固態電池,還有鋰空氣電池、鋰硫電池等等。 這些技術的進展如何?優勢和短板又有哪些? 2021年1月9日,國軒高科第十屆科技大會第二天,中科院物理所研究院李泓、廈門大學教授董全峰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春華就對上述三種技術的進展狀況進行了闡述。
  • 未來誰才是主流?鹼性固態電池VS鋰離子電池
    上周,Sun Microsystems聯合創始人Bill Joy及其支持的Ionic Materials公司發布了一款固態鹼性電池設計。據稱,該類電池比鋰離子電池便宜,且安全性更高。固態鹼性電池的研發現狀Joy在上周的一次電話採訪中向路透社透露:「人們並未意識到,固態鹼性電池也是能重複充電的,但我覺得人們似乎對這一觀點不抱期望。」據研發人員透露,新款鹼性電池技術可能被應用於以下三大應用領域:消費電子品、電動車及風能發電機的儲能裝置。
  • 儲能領域新的挑戰者,全固態電池入場
    (1)與商用鋰離子電池相比,全固態電池最突出的優點是安全性。固態電解質不可燃、無腐蝕、不揮發、不存在漏液問題,因而全固態電池具有固有安全性和更長的使用壽命。 (2)固態電池有望獲得更高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比容量和電池電壓的乘積。固態電解質比有機電解液普遍具有更寬的電化學窗口,有利於進一步拓寬電池的電壓範圍。
  • 鈉離子、氫氧燃料、固態電池……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
    儘管現在鋰離子電池的應用佔據著絕對優勢,但是有不少企業和研究機構已經在探索電池產品新的未來,鈉離子電池、氫氧燃料電池、固態電池等等新概念電池紛紛進入大眾視野,那麼,誰才是未來的終極電池?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指出,發展固態電池,一定要有屬於中國自己的創新,這樣才能為實現電動中國的夢想奠定基礎。
  • 固態電池怎麼忽然就火了?
    近期,由於蔚來汽車「2022年第四季度將使用的固態電池,可讓其電動汽車續航裡程超過1000千米」的新聞,「固態電池」成為汽車圈、能源圈共同關注的熱詞。為什麼忽然就火了?原因在於,固態電池是行業、車企和車主一直翹首以盼的那個「大殺器」,可以彌補液態電池在安全、重量和能量密度等方面的不足。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副教授李亮亮指出,固態電解質不易燃、不帶腐蝕性,是解決電池安全性問題的有效方法。目前,國內電動汽車標稱的續航裡程為300~500千米,續航焦慮仍然普遍存在。如果出現上述續航裡程超過1000千米的電池,車主的「裡程焦慮」就有望得到緩解。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
    根據產業鏈調研,固態電池將在2025年逐步實現商業化,在2030年成為動力電池主要技術路線。在此背景下,世界上主要國家均在大力布局該領域,主要分布於歐、美、中、日、韓,共有53家企業在布局研發固態電池,其中大約9家專注從事硫化物固態電池。
  • 有機陰極,使高性能固態鈉離子電池成為可能!
    博科園:本文為材料科學類固態鈉離子電池比傳統鋰離子電池安全得多,後者有起火和爆炸的風險,但它們的性能太弱,無法抵消安全優勢。研究人員他們正在研製一種有機陰極,這種陰極可以顯著提高穩定性和能量密度。密西根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的研究助理教授梁豔亮(音譯)說:接口的可逆性是關鍵,它能讓固態電池在不犧牲循環壽命的前提下達到更高的能量密度。正常情況下,固態電池儲存能量的能力會因為電阻陰極而停止。電解液界面形式,逆轉這種阻力可以使能量密度在騎車過程中保持較高。鋰離子電池及其液體電解質能夠儲存相對較高的能量,通常被用於現代生活的工具,從手機到助聽器。
  • 固態電池有望提振遠期鋰市場空間,碳酸鋰供不應求仍然是2021年的...
    固態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是動力電池未來的發展方向。根據「中國製造2025」規劃,至2020年鋰電池能量密度要達到300Wh/kg,2025年為400Wh/kg,2030年為500Wh/kg,而根據鉅大鋰電的報導,液態電池能量密度上限或為350Wh/kg,難以滿足能量密度提升的最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