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20 17:46:02
生物識別技術是目前最便捷、安全的識別技術,利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認證,比卡片識別、密碼識別、二維碼識別等要更加安全可靠、精準高效。當下主流生物識別方式有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指靜脈識別、虹膜識別四大類,其中,指靜脈識別又是四類生物識別技術中將安全與便捷兩者平衡得最好的技術之一。
指靜脈識別技術是利用近紅外線穿透手指後所得的靜脈紋路影像來進行個人識別,不會因為手指受傷等情況而出現識別障礙,是尖端的生物識別技術,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活體識別。它掃描的是手指內部的靜脈血管,流動中的血紅蛋白吸收近紅外光而成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由於靜脈特徵位於身體內部,不像指紋和人臉等特徵易於提取和殘留,也更有利於用戶的隱私保護;同時,靜脈識別能夠用於更廣泛的人群,其識別不受體表狀況或疾病的影響,有廣大的受眾群體,成人可以普遍適用。
近年來,指靜脈識別技術不僅保持在識別精準度方面的優勢,而且在便捷度方面也不斷加強。從打光方式上看,國內指靜脈技術經歷了上打光(如日立式)、單側光、雙測光(如微盾式)的演進,使得模塊更易於嵌入到設備當中。從窗口大小看,在保持精度不變的前提下,原來讀取全手指靜脈的大窗口也逐漸演變為窄窗口、小窗口。從能耗上看,原本的獨立電源驅動模式也已經進化為乾電池、鋰電池驅動模式。
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提出並歸口的GB/T33135-2016《信息技術指靜脈識別系統指靜脈採集設備通用規範》2017年5月1日頒布實施,另外由公安部為主管部門,全國安全防範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為歸口單位的GB/T35742-2017《公共安全指靜脈識別應用圖像技術要求》、GB/T35676-2017《公共安全指靜脈識別應用算法識別性能評測方法》標準也將於2018年07月01日實施。標準的頒布將進一步推進指靜脈識別在市場上推廣與應用。
如今,我國已有不少安防企業正積極開發指靜脈識別產品,並向市場投放。隨著智慧型手機應用已成常態,行動支付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此前,行動支付主要利用指紋識別技術,隨後人臉識別技術也開始在支付環領域獲得快速發展。如今,為了進一步提升支付安全,指靜脈識別技術也開始被應用到金融支付當中來。據悉,英國已經率先推出了指靜脈支付服務,只要帶上自己的手,就可以更加方便地買買買。此外,還有指靜脈識別+健身場館,一根手指走遍整個健身館,無需攜帶手環、卡片或手機,就可以享受整個一指互聯的場館體驗;酒店公寓+指靜脈識別,酒店公寓可以節約人力成本,並且更安全、更方便,管理更靈活。
目前國內部分產品的核心模塊已經能夠落地拓展應用,基本性能和使用體驗也更本土化,在某些方面甚至還有獨立研發的明顯優勢。國內的研發機構和廠商正積極通過應用案例來完善從模塊到一體化門禁考勤、門鎖等全系列產品的應用升級,它讓我們看到了國內指靜脈識別技術有望在國際市場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這個正在快速智能化的時代,人們必將越來越重視個人的身份安全。這必須依賴於強大的智能生物識別技術,因此指靜脈識別的發展空間和需求也是極其廣的,尤其是在國家涉密安全和個人私密安全領域(比如智能家居安全)。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經過十幾年的沉澱,相關技術研究和開發漸趨成熟,相信在未來幾年將實現大規模的產品化和民用化。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