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自動駕駛汽車水平如何?加州報告顯示排名倒數第一

2020-12-08 IT之家

北京時間2月13日消息,自2017年4月以來,蘋果公司一直在加州庫比蒂諾的道路上測試預裝其自動駕駛系統的雷克薩斯SUV。現在,蘋果首次向加州車輛管理局(DMV)提交了「脫離報告」(disengagement report)。

脫離報告指的是自動駕駛汽車退出自動駕駛模式,把汽車交還給安全駕駛員控制的次數,或者說安全駕駛員幹預汽車行駛的次數。所有蘋果自動駕駛SUV都配備了安全駕駛員,以便在發生緊急情況時接管汽車。

加州車輛管理局將在本周晚些時候發布完整報告,但是其中部分數據已短暫出現在了該局網站上。此份報告覆蓋的日期從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涉及所有在加州運營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包括蘋果。

報告稱,蘋果在加州道路上運營著62輛自動駕駛汽車。和之前的報導相比,這一數據有些偏低。此前報導稱,截至去年11月,蘋果運營著72輛自動駕駛汽車。

數據顯示,蘋果自動駕駛汽車每1000英裡要脫離871.65次,大約每1.1英裡脫離一次。按公裡計算,蘋果自動駕駛汽車每1000公裡脫離544.78次,合每1.8公裡脫離一次。相比之下,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Waymo的汽車每1000英裡只脫離0.09次,每11,154.3英裡才脫離一次。

▲蘋果自動駕駛汽車每1.1英裡就脫離一次

百度公司也在加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顯示,百度自動駕駛汽車每1000英裡脫離4.86次,相當於每205.6英裡脫離一次。按公裡計算,百度自動駕駛汽車每1000公裡脫離3.04次,相當於每329公裡脫離一次。

蘋果自動駕駛汽車的總脫離次數多於任何其他在加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說明蘋果安全駕駛員在測試自動駕駛系統時需要更為頻繁地接管汽車。這可能是因為蘋果測試的路線更具挑戰性,安全駕駛員十分小心或者自動駕駛系統還不夠成熟。

▲蘋果在所有自動駕駛汽車公司中排名最後

蘋果自動駕駛汽車的表現很可能受到了多個因素的影響,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蘋果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時間短於其他公司。另外,脫離次數由企業自主申報。企業在如何報告數據,怎樣認定自動駕駛脫離上擁有一定自由。

2018年,蘋果自動駕駛汽車捲入了兩起輕微碰撞事故中,一次發生在8月,另一次發生在10月,但是兩次事故都不是蘋果的責任。在8月份的事故中,蘋果汽車處於自動駕駛模式,10月份的碰撞則處於人工駕駛模式。

相關焦點

  • 美國50州教育水平排名:麻省第一,加州倒數?!
    美國的50個州,除了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消費水平迥然不同之外,各州教育模式呈現出多樣化特徵,教育實力也大不相同。那麼,如何科學衡量各州的教育水平高低呢?日前,教育周刊發布了全美各州教育數據的「質量計數」報告(Quality Counts Report)。這份報告綜合參考了美國各州的三大指標:學校的經濟狀況、學生的成績以及學校環境等因素來確定美國各州的教育系統的實力。
  • 管理、路線、水平大不同——從兩份路測報告看中美自動駕駛發展
    一份來自素有「自動駕駛聖地」之稱的美國加州,由當地車輛管理所公布的《2019年自動駕駛脫離報告》(以下簡稱「加州報告」),主要內容是2019年度在加州開展自動駕駛道路測試車企的脫離率(即自動駕駛車輛每行駛多少公裡需要人工接管一次);另一份則是由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發布的《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北京報告」),不僅包括2019年度發布的自動駕駛政策、標準和應用示範情況
  • 北京自動駕駛路測報告公布:測試排名只是表面,解讀百度領跑背後
    全球自動駕駛看加州,中國自動駕駛看北京。加州是谷歌Waymo、通用Cruise等美國自動駕駛企業的「大本營」,其它多國自動駕駛企業也將加州作為自動駕駛開放道路的測試地,不斷在此積累測試裡程,擴大車隊。一堆人做一件事,總喜歡較高下。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DMV)披露的年度報告則成為公眾評判自動駕駛實力的窗口。然而,DMV 的報告並不是「自動駕駛聖經」。測試不全面、報告不科學、公司上報數據不規範等等,被行業詬病。2018年3月,北京開放自動駕駛路測。一年之後,這條賽道上的參與選手也迎來了「期末考」。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1月第一周) | 小馬智行與一汽合作量產自動駕駛...
    Waymo發布鳳凰城自動駕駛測試報告11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發布了首份關於其自動駕駛汽車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測試情況的報告。,該項專利與蘋果公司的半自動駕駛和全自動駕駛汽車研發項目泰坦有關,是一款可安裝在擋風玻璃後面的雷射雷達系統,可以幫助自動駕駛汽車在夜間等任何條件下查看道路,並可跟蹤前方道路上的人或動物,以採取適當的行動。
  • Waymo無人車報告:通往自動駕駛之路
    前不久,Waymo(前Google自動駕駛項目)向美國交通部提交了一份43頁的安全報告,這份報告詳細說明了Waymo如何裝備和訓練自動駕駛車輛,從而避免駕駛中的一般和意外情況發生。這份報告是Waymo以第一視角,對自己自動駕駛技術的最完整解讀。
  • .| 中國重汽智能網聯重卡項目投產,美國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標準...
    據寶能汽車官方招聘信息顯示,前海七劍軟體公司正招募戰略規劃、產品規劃、項目與質量管理、用戶體驗設計、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車聯網終端、車聯網服務、汽車晶片、智能汽車架構、車輛控制、基礎軟體平臺等方向的人才。
  • 各大自動駕駛公司實力原來是這樣
    根據 Waymo 提供的數據,其自動駕駛汽車平均每1000英裡接管0.09次,和去年相比降低50%。也即 MPI=1.1萬英裡,同比增加了約一倍,在已經披露數據的公司裡也是排名第一。從2017年4月到2018年6月,蘋果自動駕駛汽車行駛了約2.46萬英裡,駕駛員主動接管4萬次,其他接管(軟體問題)3.64萬次。蘋果在報告中指出,駕駛員主動接管可能在任何情況發生,只要駕駛員認為需要接管就可以接管,意即這些接管次數較高並不意味著蘋果自動駕駛車的技術不行。
  • 自動駕駛計程車:發展到了哪一步?
    ibVednc第一步是構建和訓練軟體駕駛員平臺,使其達到一定的駕駛水平。不過,到底達到怎樣的水平,目前尚無定論。我們期望能很快出臺一個標準,讓相關行業統一貫徹執行,以改變目前各公司自行決定是否合格的現狀。ibVednc第二步是使軟體駕駛員平臺適應在特定自動駕駛場景中部署。本文專門描述Robotaxi場景。根據最近的情況,這一步分為四個階段。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
    (報告出品方/作者:國信證券,熊莉、於威業) 核心觀點 巨頭廠商底層技術突破,為汽車智能化帶來質變 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廠都在深度布局汽車智能化,座艙域、 駕駛域的發展速度尤為驚人。
  • 特斯拉最可怕的地方,真是自動輔助駕駛技術?
    特斯拉卻獨樹一幟,不僅不「善待」產品和消費者,還四處搶話怒懟競爭對手,活脫脫成了汽車圈的「全民公敵」。可就是這個成立不到20年的造車新勢力,超越豐田、大眾和通用等老牌大廠,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的車企。為啥特斯拉能逆襲前輩們?按照行話來說,資本市場看好它的未來、消費市場認可它的現在。
  • 自動駕駛技術將重構汽車行業價值鏈?
    有趣的是,這一聲明並非出自埃隆馬斯克、扎克伯格或貝佐斯這樣的未來主義者,而是在去年秋天接受《連線》雜誌採訪時,歐巴馬總統有關自動駕駛汽車的評論。過去一年裡,我們看到了許多關於無人駕駛汽車的突破性公告,從福特將自動駕駛負責人的職位提升到CEO的位置,再到特斯拉的調查顯示自動駕駛的事故減少了40%,奧迪開始面向大眾市場銷售「3級」自動駕駛汽車。
  • 最後一英裡送貨機器人:Nuro成加州首家無人駕駛汽車送貨公司
    今年年初,美國交通運輸部(DOT)以及美國國家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批准了加利福尼亞州機器人計程車初創公司Nuro的自動駕駛汽車獲得第一個也是唯一的聯邦政府許可執照。與此同時,Nuro也是第一家在美國車輛管理局(DMV)許可下在加州公開道路上測試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公司,不僅沒有司機,也沒有乘客。據報導,Nuro剛剛獲準了加州另一項首批,可以使用自動駕駛汽車送貨。Nuro周三在新聞稿中表示,該公司自2017年以來一直在該州測試其車輛,現在可以開始日常配送食品、飲料、藥品和其他產品。
  • ...墓園,滴滴稱是誤會;蘋果租賃矽谷大型倉庫或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研發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蘋果租賃矽谷大型倉庫,或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研發據《矽谷商業期刊》10 月 20 日報導,蘋果近日在矽谷加州米爾皮塔斯市獲得了一份近 31.4 萬平方英尺倉庫的 10 年租約。據披露,這個倉庫位於 McCarthy Creekside 工業中心,是一棟單層的建築體,蘋果需要為其支付每平方英尺 90 美分的價格。
  • 4月下半月熱點事件:地平線將推出高等級自動駕駛晶片;​藍牙技術將實現數百萬輛汽車聯網……
    通用Cruise:只使用純電動自動駕駛汽車 據外媒4月24日報導,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是少數幾家在自動駕駛汽車車隊中只使用電動汽車的公司之一。 Voyage獲準在加州公共道路推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當地時間4月20日,美國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California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CPUC)發布了一份許可證,允許Voyage在該州的公共道路上利用自動駕駛車輛運送乘客。
  • 專注以色列自動駕駛汽車業務 英特爾矽谷裁減「數十名」自動駕駛...
    (圖片來源:路透社)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據說為了精簡運營,英特爾在位於帕洛阿爾託(Palo Alto)的矽谷創新中心(Silicon Valley Innovation Center)裁減了「數十名」自動駕駛汽車研發人員。
  • 【深度】詳解自動駕駛汽車三大主流傳感器主要功能
    導讀 近幾年,自動駕駛無疑已經成為科技圈和汽車圈的熱點話題,谷歌、百度、蘋果及Uber等科技公司以及特斯拉、奧迪、奔馳、寶馬等主流汽車廠商紛紛投入自動駕駛領域。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與以攝像頭為主傳感器的自動駕駛方案「輕感知、重計算」相比,以雷射雷達為主傳 感器的自動駕駛方案最明顯的特徵是「重感知、輕計算」,「堆疊雷射雷達」的方案會適 當降低感知數據處理環節對運算能力的要求,從而加快 L4 級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部署進
  • 全網唯一完整譯文 | Waymo無人車報告:通往自動駕駛之路
    自動駕駛項目)向美國交通部提交了一份43頁的安全報告,這份報告詳細說明了Waymo如何裝備和訓練自動駕駛車輛,從而避免駕駛中的一般和意外情況發生。這份報告是Waymo以第一視角,對自己自動駕駛技術的最完整解讀。據雷鋒網了解,Waymo可能最快今年11月上線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在自動駕駛走向商業化之際,Waymo的這份報告不僅是對自己八年開發的總結,也彰顯了它對自己及新技術的信心。或許我們將迎來一個自動駕駛的新世界,這份報告則是一個起點。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深度報告:晶片及軟體專題|智能座艙|軟體定義...
    (報告出品方/作者:國信證券,熊莉、於威業)核心觀點巨頭廠商底層技術突破,為汽車智能化帶來質變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廠都在深度布局汽車智能化,座艙域、 駕駛域的發展速度尤為驚人。目前智能座艙的新車型普及度持續攀升, 智能駕駛的落地速度也有所加快。
  • 最全自動駕駛技術匯總 全面解析Waymo自動駕駛安全報告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導,Waymo於近日向美國交通部提交了一份43頁的安全報告,詳細說明了Waymo為自動駕駛車輛所投入的先進技術及操作規程,旨在確保自動駕駛車輛路測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