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百度APP和騰訊新聞Q1 MAU同比增量領先行業

2021-01-10 極客公園

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發布《「新資訊」行業系列報告——疫情篇》,從移動資訊市場概覽、新資訊平臺運營情況、用戶資訊偏好及新資訊平臺抗疫舉措等方面解析新資訊行業,並展望新資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極光觀點

1.2020年1-2月,正值疫情高峰期,用戶資訊需求暴漲,以資訊內容分發為產品核心能力的新資訊平臺在疫情資訊的分發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資訊行業MAU達到7.07億,顯現近一年行業峰值;

2.在頭部新資訊平臺中,百度APP、今日頭條和騰訊新聞三大新資訊平臺除了提供及時、權威的抗疫資訊外,還憑藉自身的企業優勢,向廣大用戶提供疫情搜索、直播和闢謠等特色抗疫和助力復工復產的舉措;

3.2020年Q1,百度APP表現搶眼:滲透率達41.2%,較2019年同比增長3.1個百分點,DAU同比增長2540萬;新資訊平臺的資訊獲取模式帶來的用戶增長威力顯現;

4.超八成用戶每天通過移動端瀏覽資訊;近六成用戶對於資訊內容的專業性、真實性和權威性具有明顯的訴求,傾向於瀏覽專業媒體或官方媒體發布的信息;用戶瀏覽資訊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了解時事及追蹤熱門話題;

5.用戶在疫情期間已經形成了新資訊的消費習慣及平臺粘性,搜索模式在新資訊行業未來發展的地位顯現;隨著新資訊行業進入下半場,持續產出優質的內容、避免過度同質化將成為各大資訊平臺的立足之本。

一、移動資訊市場概覽

資訊獲取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核心的用戶需求點,這一點在新冠疫情期間尤為凸顯。不同產品在滿足用戶資訊需求方面各顯神通。新資訊平臺以資訊內容分發為產品核心能力,他們在疫情資訊的分發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疫情導致資訊需求爆發

新冠疫情擴散,資訊需求暴漲,手機成為疫情相關信息獲取的重要載體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發,面對這場突如其來而我們卻知之甚少的疫情,大眾迫切需要獲取相關信息,包括疫情動態、傳播路徑、防疫知識科普等方面。調查顯示,高達95%的公眾獲取疫情相關信息是通過手機實現;對於移動資訊行業來說,及時、全面的分發疫情權威信息,遏制謠言的傳播,成為「全民戰疫」中尤為重要的一環。


資訊行業發展脈絡

Web3.0之後,資訊行業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資訊行業從最初由少數編輯人員決定資訊內容,逐步發展到第二階段,讓用戶更多參與到內容生產和分發過程,再到當前階段,資訊內容的爆炸式增長,各種技術手段和內容生產者參與到資訊產業鏈中,大大擴展了用戶的視野,顯著提升了用戶獲取資訊的效率。


資訊獲取渠道多元化,新資訊形成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不同屬性的產品利用自身優勢向用戶分發資訊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標籤更加豐富,用戶在獲取內容上更加精準,按照資訊內容分發能力的不同,資訊平臺可分為新資訊平臺和泛資訊平臺。新資訊平臺以資訊內容分發為產品核心能力,通過自訂閱、人工篩選或智能技術推送等手段實現個性化資訊分發,以今日頭條、百度APP和騰訊新聞為代表。泛資訊平臺以資訊內容分發作為產品從屬能力,如手機瀏覽器和社交平臺等產品。


新資訊的行業特徵

相比傳統資訊平臺,新資訊平臺從內容獲取到推薦機制,再到呈現方式上,都做了深度的優化,從而大大提高了用戶獲取資訊的效率和體驗

在內容獲取上,除了平臺自身生產內容的傳統功能之外,從外部抓取內容成為更重要的手段。同時,構建自身的內容生態圈、培養優質內容創作者和引導優質內容生產三個方面,已經成為新資訊平臺當前的競爭焦點。內容推薦機制普遍採用多種大數據技術,實現資訊內容的個性化推薦。內容呈現方式多採用信息流形式,穿插原生廣告實現流量變現;內容形式支持圖片、文字及視頻,欄目支持自定義,以彌補智能推薦的不足。


新資訊平臺的行業價值

新資訊平臺價值體現在用戶價值、數據價值、流量價值和生態價值四個方面

新資訊平臺以其優質的用戶體驗,高效的資訊分發機制,成熟的盈利模式,迅速成為用戶獲得資訊的主要渠道。


新資訊行業月活躍用戶數

疫情期間,新資訊行業用戶規模達近一年峰值7.07億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2019年至2020年3月,新資訊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整體保持平穩,MAU均超6.7億。2020年1-2月,正值疫情高峰期,用戶資訊需求暴漲,新資訊行業MAU達到7.07億,顯現近一年行業峰值,3月國內疫情情況好轉,用戶對資訊的需求回落至正常水平。


二、新資訊平臺運營情況

新資訊平臺滲透率

每十位網際網路用戶中,就有四位用戶使用百度APP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在新資訊平臺中,百度APP表現搶眼:2020年Q1百度APP滲透率達41.2%,較2019年增長3.1個百分點,新資訊平臺的資訊獲取模式帶來的用戶增長威力顯現。


新資訊平臺日活用戶數

百度APP、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2020年Q1 DAU均值排名前三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從2020年Q1 DAU同比增量來看,百度APP和騰訊新聞增長迅猛,百度APP增長達2540萬,騰訊新聞增長為2450萬,增長勢頭遠高於其他平臺。


新資訊平臺月活用戶數

百度APP 2020年Q1 MAU同比增量領先新資訊行業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百度APP、騰訊新聞、今日頭條分列新資訊平臺2020年Q1 MAU排名前三。此外,百度APP和騰訊新聞2020年Q1 MAU同比增量領先行業。


三、用戶資訊偏好

超五成用戶日常會在社交平臺上獲取資訊,其次是資訊分發類的平臺。近六成用戶傾向於瀏覽專業媒體或官方媒體發布的信息,說明大部分用戶對於資訊內容的專業性、真實性和權威性具有明顯的訴求。用戶瀏覽資訊主要為了了解時事及追蹤熱門話題,近六成用戶傾向於瀏覽自己的關注帳號所發布的資訊。社會話題仍是用戶最為關注的資訊內容,超半數用戶傾向於瀏覽圖文或短視頻形式的資訊。工作日的晚間以及周末節假日是用戶瀏覽資訊的最主要時間段,超八成用戶每天通過移動端瀏覽資訊。

用戶獲取資訊的渠道及來源偏好

社交類應用是用戶最主要的資訊獲取渠道,專業/官方媒體發布的資訊更受歡迎

在信息瞬息變化的時代中,手機已成為用戶能夠隨時隨地瀏覽資訊的最重要載體,其中對於移動應用,因微信擁有龐大用戶基數,超五成的用戶日常會在社交平臺上獲取資訊,其次是資訊分發類的平臺。對於資訊內容的來源,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目前57.2%的用戶傾向於瀏覽專業媒體或者官方媒體發布的消息,23.2%的用戶對此沒有明顯的偏好,這反映出大部分用戶對於資訊內容的專業性、真實性和權威性具有明顯的訴求。


用戶使用移動資訊平臺的考慮因素

資訊豐富度、即時性以及搜索功能是用戶使用平臺的關鍵因素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對於資訊用戶來說,他們在選擇使用平臺時首先會考慮平臺上資訊內容的豐富程度,其次是資訊是否能夠及時更新,此外也有近五成的用戶表示平臺的資訊搜索功能是其選擇在該平臺上瀏覽資訊的關鍵點。


用戶獲取資訊的平臺分布情況

百度APP憑藉自身的流量優勢成為用戶獲取資訊的主要平臺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百度APP依靠百家號豐富的內容根基、信息流的智能分發能力以及強大的搜索功能,成為43.1%的公眾獲取資訊的重要媒介。此外,在疫情期間,用戶對各資訊平臺的使用情況較平常普遍增多。


用戶對移動資訊平臺的滿意度

百度APP、一點資訊、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四家以資訊分發為主的新資訊平臺滿意度均達90%以上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在用戶對資訊的滿意度方面,百度APP以92.6%的滿意度,位居第一。一點資訊以91.5%的滿意度,位居第二。騰訊新聞以91.2%的滿意度,位居第三。


用戶對移動資訊平臺的評價

用戶對於主打資訊分發的平臺評價更高,新資訊平臺給用戶留下實用、可信、全面的品牌印象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對於目前的主流資訊平臺,用戶評價普遍較高,其中用戶最願意向他人推薦的top 3平臺分別是百度APP、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主打資訊分發的平臺。此外,用戶對於主流新資訊平臺的品牌印象主要有實用、可信、全面等。


用戶瀏覽資訊的動機與偏好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用戶瀏覽資訊主要為了了解時事及追蹤熱門話題,近六成用戶傾向於瀏覽關注帳號所發布的資訊。


用戶對於資訊內容與形式的偏好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社會話題仍是用戶最為關注的資訊內容,超半數用戶傾向於瀏覽圖文或短視頻形式的資訊。


用戶瀏覽資訊的場景

工作日的晚間以及周末節假日是用戶瀏覽資訊的最主要時間段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對於了解移動端瀏覽資訊的時間段與場景,62.4%的用戶會在晚間休閒時間段瀏覽資訊,51.7%的用戶會利用周末或者節假日的休閒時間來瀏覽資訊,除此之外,中午的時間段也有較多用戶瀏覽資訊。


用戶瀏覽資訊的頻率與時長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超八成用戶每天通過移動端瀏覽資訊,其中35.8%的人每天利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來瀏覽資訊。


疫情期間用戶的資訊獲取行為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平臺專欄成為用戶在疫情期間獲取疫情相關信息的最主要方式,超八成用戶關注疫情的實時進展。


新資訊平臺用戶畫像

新資訊平臺吸引更多年輕用戶,男性用戶稍多

極光的調研結果顯示,用戶畫像上來看,新資訊平臺的男性用戶比例較女性用戶僅多出4%,差距相對不明顯。超八成用戶年齡分布在36歲以下,因此總體來說新資訊平臺更偏向年輕化,更受年輕人喜愛。此外,新資訊平臺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用戶佔比有17%。


四、新資訊平臺抗疫舉措

除提供及時、權威的抗疫資訊外,百度APP、今日頭條、騰訊新聞三大新資訊平臺憑藉自身公司優勢,提供疫情搜索、直播和闢謠等特色抗疫和助力復工復產舉措。

新資訊平臺抗疫舉措-百度APP

百度APP不僅通過權威信息、便民小程序助力抗疫,其搜索大數據更成為了反映疫情趨勢的「風向標」


新資訊平臺抗疫舉措-今日頭條

聚合疫情信息,切入長視頻領域,直播助農,今日頭條多管齊下助力抗疫行動和復工復產


新資訊平臺抗疫舉措-騰訊新聞

藉助自身社交與內容平臺優勢,騰訊新聞及時闢謠傳播權威信息,促進真實、有效的信息快速流通


五、資訊行業發展趨勢

後疫情時代,新資訊平臺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搜索模式在新資訊行業未來發展的地位顯現。

新資訊行業發展趨勢

後疫情時代,疫情相關信息的整合與提供仍舊是剛需,新資訊平臺在疫情期間已有起勢,未來可期

國內疫情防控雖取得階段性勝利,但經濟體量佔全球50%的歐美卻在疫情失控的邊緣。為控制國際疫情快速蔓延帶來的輸入性風險,新型資訊平臺在人們復工復學、出行、線上問診各方面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用戶在疫情期間已經形成了新資訊消費習慣及平臺粘性,後續新資訊平臺仍可依靠自身優勢,大力布局資訊服務。


新資訊平臺發展方向

疫情期回歸搜索模式,持續產出優質的內容、避免過度同質化將成為資訊平臺攻防戰下半場的勝負手

不管是電商還是這幾年興起的直播行業,優質的內容似乎越來越成為高傳播率、高變現率的根本,對於本質是連接人與內容的資訊行業,更是如此。資訊行業攻防戰的上半場,信息流作為繼搜索模式之後發展起來的資訊分發模式大放異彩,而疫情期搜索模式再度強勢回歸。下半場在爭奪用戶時長與注意力資源的前提下,如何持續產出優質的內容,避免過度同質化才是各資訊平臺的立足之本。


報告說明

1.數據來源

1)極光 (Aurora Mobile, NASDAQ:JG),源於極光雲服務平臺的行業數據採集及極光iAPP平臺針對各類移動應用的長期監測,並結合大樣本算法開展的數據挖掘和統計分析;2)極光調研數據,通過極光調研平臺進行網絡調研;3)其他合法收集的數據。以上均系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經用戶合法授權採集數據,同時經過對數據脫敏後形成數據分析報告。

2.數據周期

報告整體時間段: 2019年1月-2020年3月

3.數據指標說明

具體數據指標請參考各頁標註。

4.免責聲明

極光JIGUANG所提供的數據信息系依據大樣本數據抽樣採集、小樣本調研、數據模型預測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於統計分析領域中的任何數據來源和技術方法均存在局限性,極光JIGUANG也不例外。極光JIGUANG依據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數據信息僅供參考,極光JIGUANG不對上述數據信息的精確性、完整性、適用性和非侵權性做任何保證。任何機構或個人援引或基於上述數據信息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所造成的法律後果均與極光JIGUANG無關,由此引發的相關爭議或法律責任皆由行為人承擔。

5.報告其他說明

極光數據研究院後續將利用自身的大數據能力,對各領域進行更詳盡的分析解讀和商業洞察,敬請期待。

6.版權聲明

本報告為極光JIGUANG所作,報告中所有的文字、圖片、表格均受相關的商標和著作權的法律所保護,部分內容採集於公開信息,所有權為原著作者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或傳遞。任何未經授權使用本報告的相關商業行為都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

關於極光

極光(Aurora Mobile,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G)成立於2011年,是中國領先的開發者服務提供商。極光專注於為移動應用開發者提供穩定高效的消息推送、即時通訊、統計分析、極光分享、簡訊、一鍵認證、深度連結等開發者服務。截止到2019年12月份,極光已經為超過50萬移動開發者和145.2萬款移動應用提供服務,其開發工具包(SDK)安裝量累計336億,月度獨立活躍設備13.6億部。同時,極光持續賦能開發者和傳統行業客戶,推出精準營銷、金融風控、市場洞察、商業地理服務產品,致力於為社會和各行各業提高運營效率,優化決策制定。

來源:縱橫財經

相關焦點

  • 極光:支付寶滲透率超過QQ,成為中國第二大網際網路app
    【強者恆強,BAT&頭條系滲透率進一步提升】:2020年Q3,騰訊系app滲透率達99.8%,阿里系app滲透率達95.5%,百度系滲透率達90.5%,頭條系滲透率達84.9%;4.【金融理財行業用戶規模呈上升趨勢】:手機銀行、基金券商、網際網路保險和投資理財領域滲透率和MAU同比漲幅明顯;5.
  • 極光:短視頻紅利進一步顯現,成為「霸佔」網民時間最多的行業
    3、BAT&頭條系用戶流量競爭白熱化:2020Q2,騰訊系及阿里系app的整體滲透率保持領先,但二者時長佔比在逐月下降;頭條系app滲透率及時長佔比在同步增長,尤其在用戶時長上與騰訊系的差距不斷縮小;而百度系app在用戶規模佔比及時長佔比上均呈現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4、後特殊時期帶來一批網際網路行業的退潮與復甦:2020年Q2,即時通訊、在線視頻、手機遊戲、綜合新聞、企業應用
  • 極光:新資訊行業系列報告-內容篇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APP數據表現亮眼,在多數新資訊平臺滲透率同比為負增長的情況下,百度APP以42.7%的用戶覆蓋率保持領先,滲透率同比增長2.0個百分點;此外,百度APP每日新增用戶量維持在150萬左右,屬主要新資訊平臺中新增用戶量級最大的平臺從活躍用戶維度上看,百度APP、今日頭條及騰訊新聞為月活用戶量最大的三大新資訊平臺,達億量級別,與其他平臺差距顯著
  • 極光2019 Q3報告:短視頻時長佔比大幅增長,社交、新聞時長被搶奪
    極光觀點:  1. 2019年三季度,短視頻用戶使用時長佔比大幅增長:暑期來臨,網民的app使用時長向短視頻、手機遊戲、在線閱讀等休閒娛樂相關行業轉移,即時通訊、綜合新聞的時長被擠佔  2.移動用戶搶奪白熱化:支付結算、短視頻和手機銀行行業同比規模增量居前三,綜合商城行業在原有的巨大用戶規模上仍有近億人的增長
  • 極光:極速版app覆蓋滲透率達到42.9% 三年半時間增長近30倍
    在極光發布的2020Q2滲透率top 20 apps榜單中(滲透率大於20%),8款app有極速版;這些app多數來自騰訊、百度、字節跳動、快手等移動網際網路大廠,說明極速版app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大廠的標配。
  • 極光:青少兒英語教育迎來爆發式增長,8月MAU同比增長35.8%
    隨著疫情好轉,行業的滲透率及MAU逐步回落,但整體來看,行業仍處於增長的態勢;隨著暑假結束和新學期開始, 9 月滲透率同比增長2. 5 個百分點,MAU同比增速達23.1%。根據極光iAPP數據, 1 月- 9 月,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滲透率同比增長的均值為69%,增長幅度明顯高於在線教育行業和K12 在線教育行業,成為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 地圖服務App分析報告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然而作為移動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重要的流量入口,地圖服務app卻早已是BAT等網際網路行業頂級豪門的必爭之地。經過數年發展,地圖服務app已經形成了高德與百度雙雄爭霸,以騰訊地圖為首的第二梯隊拼命追趕的局面。本文將多維度、全方位剖析地圖服務app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 2016中國app年度排行榜:十大行業、25個領域、Top 500 和2017趨勢...
    今日頭條作為個性化推薦的代表,在整個2016年全年都以強勁的勢頭霸佔在新聞客戶端app的榜首,第二名騰訊新聞與和騰訊旗下的另一款產品——第三名的天天快報對今日頭條形成夾擊合圍之勢。去年的榜單中天天快報沒有出現,現在從無到有上升到第三名,實力不可小覷。第四名一點資訊同樣主打個性化推薦和定製化內容,緊隨其後,奮力追趕。
  • 極光2020年K12在線教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作業幫APP穩居行業第一
    日前,極光發布《2020年K12在線教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疫情對行業競爭格局產生很大影響,為「在線直播課」帶來大批用戶流量,大班模式的競爭愈發激烈。2020年暑期期間,排名前三的頭部平臺的正價班招生量均已超過百萬。
  • 極光:8月新興車企智能汽車app DAU榜單, Tesla登頂
    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發布《 2020 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研究報告》,從智能汽車行業概述、智能汽車app整體運營情況、智能汽車廠商案例分析、智能汽車app發展趨勢等方面洞察 2020 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
  • 競品分析報告:騰訊地圖APP VS 百度地圖 VS 高德地圖
    由於資質、資源等原因,進入的門檻較高,地圖遠沒有其他行業那麼熱鬧,經過真實數據反映表明導航類app已經形成了三者割據的形式,以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為首,騰訊地圖窮追猛趕的勢頭拼命追趕。百度地圖也介入了很多O2O方面的業務,再觀騰訊地圖,圍繞海量數據和精準導航開展其功能,增加街景地圖,堅持「足不出戶看天下」。二、 市場分析2.1 行業概況2017年我國手機地圖用戶規模達到6.8億人,同比增長6.2%。
  • 兩強格局形成,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居第一陣營
    從增量紅利到存量紅利 在線音樂行業用戶規模已經穩定,行業已從增量紅利時代轉向存量紅利時代,在線音樂平臺的重心從獲取用戶轉向深耕用戶 行業格局 極光的統計結果顯示,QQ音樂與CMC合併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擁有三款處於第一陣營的在線音樂app,處於龍頭地位
  • 極光:跨電商平臺買買買成為「剁手族」的主流消費習慣
    行業整體活躍度較往年有所提升,提前出現小高峰,但11.11當天的活躍度同比增長放緩。 雙十一後期,DAU的增長幅度放緩,今年11月11日當天DAU的同比增量為30萬,遠低於2019年11月11日當天的同比增量320萬 。
  • 極光: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
    極光觀點: 1. 雙十一期間人均裝載4.2個購物app,跨平臺買買買成為人們「剁手」時的主流消費習慣; 2. 相較於往年,電商行業雙十一期間活躍度整體僅有小幅提升; 3.
  • 極光:中國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隨著疫情好轉,行業的滲透率及MAU逐步回落,但整體來看,行業仍處於增長的態勢;隨著暑假結束和新學期開始,9月滲透率同比增長2.5個百分點,MAU同比增速達23.1%。根據極光iAPP數據,1月-9月,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滲透率同比增長的均值為69%,增長幅度明顯高於在線教育行業和K12在線教育行業,成為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 極光:今年雙十一垂直跨境電商DAU明顯減少,海購流量向綜合頭部平臺...
    極光觀點:雙十一期間人均裝載4.2個購物app,跨平臺買買買成為人們「剁手」時的主流消費習慣;相較於往年,電商行業雙十一期間活躍度整體僅有小幅提升;電商行業雙十一活動期間新增用戶日均達2500萬左右,新增用戶主要來自於下沉市場;直播有效縮短B端與C端間的鏈路,賦能傳統線下實體經濟,推動著傳統製造業迭代升級
  • 極光: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雙11報告
    極光觀點:1.雙十一期間人均裝載4.2個購物app,跨平臺買買買成為人們「剁手」時的主流消費習慣;2.相較於往年,電商行業雙十一期間活躍度整體僅有小幅提升;3.電商行業雙十一活動期間新增用戶日均達2500萬左右,新增用戶主要來自於下沉市場;4.直播有效縮短B端與C端間的鏈路,賦能傳統線下實體經濟,
  • 極光獲得富達國際數千萬美元D輪投資,加速大數據領域布局
    早在 2011年創立之初,極光就意識到了挖掘大數據的核心價值,並將數據轉化為服務應用的重要性。極光通過推送等開發者服務布局大數據領域,憑藉在app推送市場第一的佔有率,保證了其穩定海量的數據源。作為國內領先的移動大數據服務商,極光將業務拓展到極光開發者服務、極光效果通和極光數據服務三大體系。
  • 極光: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梯隊分化明顯,呈現「寡頭」競爭格局
    隨著疫情好轉,行業的滲透率及MAU逐步回落,但整體來看,行業仍處於增長的態勢;隨著暑假結束和新學期開始,9月滲透率同比增長2.5個百分點,MAU同比增速達23.1%。根據極光iAPP數據,1月-9月,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滲透率同比增長的均值為69%,增長幅度明顯高於在線教育行業和K12在線教育行業,成為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