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概述: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 市樹為絨毛白蠟

2020-11-30 搜狐網

    搜狐體育訊 中國天津市

  天津市簡稱「津」,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

  市花--月季

  市樹--絨毛白蠟

  【名稱來源】

  「天津」的得名一直是個懸念。

雖經多方考證,目前尚無一個沒有爭議的答案,而正是這些爭議,給民間傳說提供了足夠的想像空間。據天津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郭鳳岐介紹,天津之名的由來,目前流傳較廣的有四種說法。

  一.是星官說

  《隋書·天文志》在記載「九坎東列星」時說:「尾亦為九子箕,亦曰天津」;《宋史·天文志》道:「天津九星在虛宿」;舊《靜海縣誌》卻云:「女宿上有天津九星」;乾隆《天津縣誌》收記了以上諸條,並把此作為天津「故以為名」的說法之一。

  二.是緣河說

  《金史》卷二十七《河渠志》記載:泰和六年(1206)「十二月,通濟河創設巡河官一員,與天津河同為一司,通管漕河閘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隸督水監」;《天津衛志》在記述「學田」時,稱其有「一坐落天津河北武清縣」。由此可見,天津河確實有之。

  三.是關口說

  據《天津縣誌》介紹:「按舊志,天津本近口關名,在良鄉北……據《畿輔通志》考證,天津關在宛平縣西二百一十五裡。《方輿紀要》則稱關在陽鄉裡北百餘裡,至易州出大龍門凡十五關口,中間差大者曰天門關,或雲天津口。」

  四.是賜名說

  這是史料最充分、記載最清楚的一種說法。明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登基,翌年改元「永樂」。永樂二年(1404年),在直沽設衛築城。為了紀念「靖難之役」的勝利,朱棣賜名「天津」,意謂「天子經由之渡口」。1961年在和平區南門外大街路東民居發現的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四月立的《重修三官廟碑》記載:「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滷之區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內難,聖駕嘗由此渡滄州,因賜名曰天津,築城鑿池,而三衛立焉。」

  【地理位置】

  天津市位於北緯38°34′-40°15′之間,東經116°43′-118°194′之間,處於國際時區的東八區。北起薊縣黃崖關,南至大港區翟莊子滄浪渠,南北長189公裡;東起漢沽區灑金坨以東陡河西乾渠,西至靜海縣子牙河王進莊以西灘德乾渠,東西寬117公裡。天津市域面積11760. 26平方公裡,疆域周長約1290. 8公裡,海岸線長153公裡,陸界長1137. 48公裡。

  天津市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環渤海灣的中心,東臨渤海,北依燕山。天津距北京120公裡,是拱衛京畿的要地和門戶。對內腹地遼闊,輻射華北、東北、西北13個省市自治區,對外面向東北亞,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天津海陸空交通便捷,鐵路、公路四通八達。天津建城設衛之前,天津港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內河港口。1860年,被闢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長期以來,天津港與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保持貿易往來,是連接亞歐大陸橋距離最近的東部起點。2005年,天津港貨物吞吐量達到2.4億噸,位居世界港口前10位,貨櫃吞吐量達到480萬標準箱。

  天津市簡稱津,它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渤海之濱,總面積11919.7平方公裡,素有渤海明珠之稱。全市13個區、5個縣,為中央直轄市和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人口1000萬,有漢、回、朝鮮、滿、蒙古等民族。天津市北屏燕山,東臨渤海,一般為海拔2-5米的平原,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港口有八十天封冰期,年降水量550毫米左右,大都集中在夏季。

  天津地區的形成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宋金時稱「直沽寨」,元朝改稱「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明永樂二年(1404年)築城設衛,稱「天津衛」。

  景觀:水上公園、大沽炮臺、天津海濱浴場等。天津的旅遊景點以人文景觀為主,以自然景觀為輔。其最著名的十大景觀為:天塔旋雲、黃崖關長城、盤山、獨樂寺、大沽口炮臺、海河公園、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和旅館街、水上公園、中環線。其中,黃崖關古長城、盤山、獨樂寺、漁陽鼓樓、白塔寺、公輸子廟、古地層剖面、翠屏度假村、八仙勝境、大沽口炮臺、玉黃閣、天尊閣、望海樓教堂、古文化街、文廟、李叔同書法碑林、霍元甲故裡等為天津主要的名勝古蹟。還有海河公園、水上公園、清真大寺、大悲院等也是天津有名的觀光之地。

  

  【歷史沿革】

  在遠古時代,天津曾是渤海的一部分,陸地是逐漸衝積形成的。夏朝時期,屬於冀州。周朝時期,屬於幽州。戰國時期,分屬於趙國和燕國。西漢時期隸屬漁陽等郡。唐朝中葉以後,天津已成為南方大米、絲綢北運的碼頭。

  宋、遼時期,今海河當時稱「界河」。海河以北屬遼幽都府(後改析津府)武清縣;海河以南屬北宋高陽關路乾寧軍和滄州清池縣。宋朝在海河以南設立許多軍事據點——「寨」、「鋪」,如泥沽、雙港、三女、南河、沙渦、獨流等,以防遼軍南下。

  金貞佑二年(1214)前,設「直沽寨」,派都統完顏佑、副都統完顏咬住戍守,「直沽」之名始見史籍。天津成為畿南軍事重鎮。

  元至元十九年(1282)海漕開通,直沽成為漕運樞紐,為此在大直沽專設了接運廳和臨清萬戶府;並修建了直沽廣通倉等糧倉。至元年間(1264-1294)還在大直估、三岔口分別建了天后宮(東、西廟)。1234年三岔沽一帶鹽滷湧出,特許高松、謝實等18戶在此設灶煮鹽;兩年後,又專門設立「三岔沽司」、「大直沽司」,管理直沽鹽場。

  元延佑三年(1316)在直估設「海津鎮」,命副都指揮使伯顏鎮守。

  明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與其侄朱以炆爭奪皇位,率兵從直沽渡河南廠,偷襲滄州,攻下南京,建文四年(1402)奪取了政權,翌年改元「永樂」。

  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在直沽設衛,命工部尚書黃福、平江伯陳瑄、都指揮僉事凌雲、指揮同知黃綱興工築城,並賜名「天津」,意謂「天子車駕渡河之處」。

  永樂二年十二月九日(1405年1月9日)設天津左衛。永樂四年十一月八日(1406年12月18日)改青州右衛(一說青州左衛)為天津右衛。

  「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由指揮使統領,直隸於後軍都督府。每衛士兵足額5600人,天津三衛士兵定額16800人。

  衛的建制雖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一定的土地(城堡及屯田)、數量較多的民眾(屯田的軍士及軍屬)和政事(軍政及屯政)。隨著人口增加,商業發展,事務繁多,詞訟糾紛發生,衛所已不能治理這個軍民混雜的商業化城市,明廷在天津陸續因事設官、設衙,建學,或將外地官、衙遷津理事。

  清朝初年,沿襲了明朝的各項制度。順治九年(1652)將左、右衛併入天津衛,結束了衛所官員的世襲制。三衛合併後,設立「巡道」、「同知」,負責民政事宜;「戶曹」、「鹽政」,負責稅賦和鹽業;「總兵」、「遊擊」、「參將」,負責軍事。

  雍正三年(1725),改衛為州,天津開始建立地方政府;九年(1731)昇州為府,轄天津、靜海、青縣、南皮、鹽山、慶雲、滄州六縣一州。

  1912年(民國元年)3月,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北京政府」(「北洋政府」)成立。是年7月,撤銷廠天津縣的建制,保留了「府」;1913年4月,又撤銷天津府,重建天津縣。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管的直轄的天津市。1930年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京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另外,光緒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1900年7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城,於七月五日組成「暫行管理津郡城廂內外地方事務都統衙門」(簡稱「都統衙門」),對天津實行軍事殖民統治達兩年之久。

  1937年7月30日,日本侵略軍侵佔天津,次日成立偽天津市地方治安維持會;12月17日,偽天津市地方治安維持會,改組為偽天津特別市公署;1943年11月,偽天津特別市公署又改稱偽天津特別市政府,對天津人民實行了八年的法西斯統治。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建立天津市(一說「區」)軍事管制委員會,同時成立天津市人民政府。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為河北省省轄市。1967年1月2日,天津又改為中央直轄市,直至今日。

  【行政區劃】

  1949年1月15日,天津下設11個行政區。1949年3月,塘大市劃歸天津市,改為塘大區。1949年10月1日,天津市被定為中央直轄市。1952年4月21日,天津縣劃歸天津市,塘大區改為塘沽區。1952年10月10日,天津市將原行政區合併為8個行政區。同時,將市區農村部分劃歸天津縣,將原天津縣的灰堆地區劃入市區。1953年5月14日,天津縣行政建制撤銷,設立了東郊、西郊、南郊、北郊4個郊區。1953年7月4日,漢沽市劃歸天津市,更名為漢沽區。1956年1月1日,天津將市區以序數排列的一至八區分別更名為:和平區、城廂區、河北區、河東區、新華區、河西區、南開區、紅橋區。

  l958年2月11日,天津市劃歸河北省,作為省會所在地。1958年10月1日,天津將市內8個行政區調整為6個行政區,撤銷了城廂區和新華區,同時將東、西、南、北4個郊區分別併入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紅橋區,加上和平區及塘沽區和漢沽區共轄8個行政區。1958年12月27日,天津專區與滄州專區合併,劃歸天津市。另外,唐山專區的寧河縣劃入漢沽區。至此,天津市除原8個行政區外,還轄有武清縣、霸縣、任丘縣、靜海縣、河間縣、滄縣、黃驊縣、交河縣、獻縣、鹽山縣、吳橋縣、寧津縣等12個縣。1960年6月25日,漢沽區劃歸唐山專區,薊縣、寶坻縣劃歸天津市。1961年7月17日,天津專區從天津市劃歸河北省,薊縣劃歸唐山專區。1962年2月1日,恢復天津市東、西、南、北4個郊區。1962年11月6日,漢沽區又劃歸天津市。1963年2月2日,北大港從黃驊縣劃入天津市,建立北大港區。

  1967年1月1日,天津市從河北省劃出,恢復為中央直轄市,河北省省會遷至保定。1970年1月,撤銷北大港區,將其併入南郊區。1973年8月10日,河北省的薊縣、寶坻縣、寧河縣、武清縣、靜海縣5個縣劃歸天津市。1979年11月6日,北大港區從南郊區劃出,成立大港區。至此,天津市共轄18個區縣,其中中心區6個,即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紅橋區;環城區4個,即東郊區、西郊區、南郊區、北郊區;濱海區3個,即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縣5個,即薊縣、寶坻縣、寧河縣、靜海縣、武清縣。1992年2月12日,東、西、南、北4個郊區分別更名為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2000年6月13日,撤銷武清縣,建立武清區;2001年3月22日,撤銷寶坻縣,建立寶坻區。

  2006年,天津市轄15個市轄區、3個縣。(下附各區縣詳細情況)

  天津市面積約1.2萬平方千米,人口938萬(2004年)。市人民政府駐和平區大沽路167號,郵政編碼300040。長途區號:022

  和平區面積 10平方千米,人口47萬。郵政編碼300041。區人民政府駐花園路。

  河東區面積 39平方千米,人口68萬。郵政編碼300171。區人民政府駐十一經路。

  河西區面積 37平方千米,人口74萬。郵政編碼300202。區人民政府駐紹興路。

  南開區面積 39平方千米,人口79萬。郵政編碼300100。區人民政府駐黃河道。

  河北區面積 27平方千米,人口62萬。郵政編碼300143。區人民政府駐獅子林大街。

  紅橋區面積 21平方千米,人口56萬。郵政編碼300131。區人民政府駐勤儉道。

  塘沽區面積 688平方千米,人口48萬。郵政編碼300450。區人民政府駐新村街道。

  漢沽區面積 350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300480。區人民政府駐漢沽街道。

  大港區面積 940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300270。。

  東麗區面積 460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300300。區人民政府駐張貴莊街道。

  西青區面積 545平方千米,人口33萬。郵政編碼300380。區人民政府駐楊柳青鎮。

  津南區面積 401平方千米,人口38萬。郵政編碼300350。區人民政府駐鹹水沽鎮。

  北辰區面積 478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300400。區人民政府駐果園新村街道。

  武清區面積1570平方千米,人口84萬。郵政編碼301700。

  寶坻區面積1523平方千米,人口65萬。郵政編碼301800。區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薊 縣面積1593平方千米,人口81萬。郵政編碼301900。

  寧河縣面積1414平方千米,人口36萬。郵政編碼301500。縣人民政府駐蘆臺鎮。

  靜海縣面積1476平方千米,人口52萬。郵政編碼301600。縣人民政府駐靜海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6年6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止2004年底。 *

  【人口與民族】

  2005年末,居住本市的常住人口1042. 53萬人,居住在城鎮的有783. 06萬人,佔75. 11%;居住在鄉村的有259. 47萬人,佔24. 89%;男性有523. 47萬人,佔50. 21%;女性有519. 06萬人,佔49.7 9%。2005年末,本市戶籍人口939. 3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76. 91萬人,非農業人口562. 40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7. 44‰,人口死亡率6. 01‰,人口自然增長率1. 43‰,已經進入低速增長期。

  天津市人口除漢族外,少數民族共有51個,人口為26.38萬人。其中,回族172358人、滿族56555人、蒙古族11331人、朝鮮族1041人、壯族4058人、土家族3681人、苗族1582人、藏族1272人、維吾爾族974人、彝族780人、侗族519人、布依族507人、達斡爾族358人、瑤族345人、錫伯族343人、白族187人、土族158人。50人以上的民族還有,鄂溫克族、畲族、仡佬族、俄羅斯族、東鄉族;50人以下的少數民共有28個。

  【宗教】:

  天津市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全市信仰各種宗教的教徒共26.7萬人,宗教職業人員近200人。1979年以來,共恢復開放宗教活動場所79處,其中較著名的有佛教的大悲禪院,伊斯蘭教的天津清真大寺、金家窯清真寺、天穆清真北寺、河西區三義莊清真寺,天主教的西開教堂、望海樓教堂,基督教的濱江道教堂等。天后宮1985年修復後作為天津市民俗博物館對外開放,尚未恢復宗教活動。全市有8個宗教團體:即1951年成立的天津市天主教愛國會,1980年成立的天主教天津教區教務委員會,1953年成立的天津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1981年成立的天津市基督教教務委員會,1981年成立的天津市伊斯蘭教協會,以及1895年成立的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和1918年成立的天津市基督教女青年會。1956年成立的中國道教協會天津市分會,1966年後未恢復活動。

  【交通通訊】:

  天津市由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種運輸方式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具有先進的電信通信網和便利的郵政網。全市交通郵電業的從業人數約33萬人。1997年完成交通郵電增加值為114.8億元。

  鐵路

   天津鐵路樞紐位於京哈線與津滬線、津薊線交匯處,銜接北京、山海關、濟南、薊縣、霸州五個方向,是溝通關內外的咽喉,承擔著關內外車流中轉和天津港集疏運輸的任務,是一個客貨混合、路港聯運的大型樞紐。全市鐵路線路營業裡程為1363公裡。樞紐年運量為1.75億噸/年,其中通過運量為8600萬噸/年左右。地方鐵路線路全長158.2公裡,主要分布在市東南部地區,年運量600—700萬噸。

  水運

  天津港是河、海兼備的港口,也是我國最大的人工港。港區南北跨度10公裡,東西綿延67公裡;面積200平方公裡,其中陸域面積20平方公裡。全港擁有各類泊位140個、岸線長17000米。1996年全港吞吐量達6818萬噸。北塘港位於塘沽區東南薊運河與永定新河河口交匯處,有3個1000噸級泊位,全長230米,吞吐能力80萬噸。天津市共有水運企業14家,擁有船舶148艘,236.89萬載重噸,年貨運量1500多萬噸。

  公路

  天津市公路網是以國道和部分市級幹線為骨架,以放射狀公路為主的網絡系統,並以外環線溝通各條放射公路的聯繫。通過天津的國道主幹線有4條:京津塘高速公路、正在建設的京福一級汽車專用公路、拉丹高速公路和拉丹高速公路津唐支線;國道5條:京哈、京塘、津同、津榆公路和正在建設的山廣公路。市級幹線有:津圍、津北、津沽、津岐、津漢、津靜、金鐘、津霸、津永、津楊、津淶、津港等公路。全市公路通車裡程為4243公裡。其中,高速公路143.85公裡,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1273.8公裡。全市擁有載貨汽車73736輛、387665噸位;客運汽車1557部、52359座位;年貨運量1.95億噸,客運量1500萬人次。

  航空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為我國大型現代化國際機場之一。路道等級4D,長3200米,年起降能力9萬架次,停機坪19.75萬平方米,可同時停放20多架大中型飛機;有較先進的航行管制、通信導航系統和地面保障設施。候機樓總面積2萬平方米,年旅客吞吐能力200萬人次。貨運中心建有1萬平方米的貨運倉庫,設施先進,年貨物吞吐能力8萬噸。駐天津機場的3家航空公司共配備15架大中型飛機和9架直升飛機。

  管道

  天津市有輸油管道245公裡。其中,南疆港區至石化煉油廠主管道42公裡,大港油田至各煉油廠主管道92公裡。全市管道設計輸油能力550萬噸。現正在建設天津港至北京機場航空油輸油管道的一期工程——天津港至天津機場航空油輸油管道。

  郵政

  天津市郵路總長度達31481公裡。郵電局所300處,平均每局所服務半徑為3.48公裡、服務人口3萬人。天津郵政樞紐大樓是我國較大型的郵政樞紐之一,實現了信函自動分揀。設在塘沽的國際郵件交換站已對50多個國家和地區闢有特快專遞郵件業務。全市郵政業務總量約年2億多元。

  電信

  天津市市話交換機總容量目前達到200多萬門,市區話機普及率48部/百人。市話交換機全部實現程控化。全市長途自動交換機容量為7.56萬路端,長途業務電路24392路,可與國內700多個市縣及國際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話。全市移動通信交換機用戶超過46萬戶。建成「天津熱線」、智能網、ATM寬帶網和會議電視等增值網絡,「光纖到千家」工程初見成效。目前,聯通天津市話網建成,並實現與天津郵電網互連互通。

  【民間藝術】

  天津有馳名中外的四大民間藝術。

  1.「泥人張」彩塑,以其逼真誇張的造型,簡潔鮮明的色彩,富於裝飾趣味的藝術特色而聞名海內外;

  2.以套版印刷,人工彩繪為特色的「楊柳青年畫」,在中國版畫史上與南方著名的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南桃北柳」,深受國際友人青睞;

  3.1914年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的「魏記風箏」,以其古樸優美的造型贏得國內外人士的讚譽;

  4.以「刻磚劉」為代表的建築裝飾磚雕,風格古樸,手法細膩,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民間建築工藝。

  此外,做工纖細色彩鮮豔的天津剪紙,工藝考究負有盛名的天津燈籠,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天津絨絹花,以及1903年就在美國聖路易斯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的天津地毯等,都是近現代天津民間藝術的代表。

  【民間風俗】

  歲時、節日民俗是一種內容寬泛、涵蓋面較廣的社會文化現象。天津地方,特別是城市區域流行的歲時節日,絕大多數是屬於漢族近兩千年間不斷豐富而在各地普遍傳承的全國性節日,由於城市經濟活動不受農時直接制約,人們對於歲時的注意已大為淡化。天津地區流行的歲時節俗及人們活動方式大致如下:

  春節

  農曆新年。舊時天津習俗臘八節後便開始辦年貨。年貨以香燭、紙錁、神馬、神前供品、節日食品為主。二十五日以後,家家貼春聯,戶戶掛吊錢兒、準備年飯年菜。除夕和元旦是春節活動的高潮,津俗有守歲、辭歲、祭祖先、吃團圓飯等活動。晚間燃放鞭炮通宵不絕。在豐盛的節日食品中一定要蒸粘糕,取其一年更比一年高之意。

  破五

  正月初五。傍晚家家剁餡包餃子,意為剁小人,捏小人嘴,以驅邪穢。

  元宵節

  正月十五,亦稱「燈節」。以前一天所蒸「刺蝟老鼠」供於神像前,及窗臺、門墩上,上午頭向外,下午轉向裡,以求馱寶還家。晚飯間以湯元供神佛祖先,併合家食湯元。各大商號張燈結彩,燃放煙火,遊人如雲。40年代後此俗大減,近年又有於此日做「燈會」者。

  二月二

  此日謂為「龍抬頭」。均食烙餅、煎燜子、炒雞蛋、炒綠豆菜(又稱「龍鬚菜」)。婦女忌做針線,恐傷龍目。

  清明節

  津俗為清明前後各十天祭掃祖墓,供香燭祭品於墳前,焚紙箔後,取土培墳叫「添墳」。今仍為民間祭祖節日。

  端午節

  五月初五,又稱「五月節」。住家自初一日插蒲艾於兩旁,懸符籙於門楣。兒童穿黃色「五毒衣」、「五毒鞋」,衣襟綴「老虎褡拉」。20年代前有塗雄黃於小兒頭、胸、耳及臀部者,以祛瘟避邪。應節食品為江米小棗粽子。

  中秋節

  八月十五,又稱「八月節」。以月餅、鮮果供神佛。晚間於庭院設几案,供月亮馬子,月餅、瓜果等,由主婦焚香跪拜。「圓月」只限婦女,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之諺。應節食品為月餅,親友互贈。

  十月初一

  津俗以蠟花紙裁剪糊製衣服,與紙箔一同於家門外焚化,俗稱為已故親人「送寒衣」,至今仍有此俗。

  臘八節

  十二月初八。以各種米豆、小料煮粥,稱「臘八粥」,供佛並食用。有的於此日用醋泡大蒜,稱「臘八醋」,春節時食用,今仍有此俗。

  臘月二十三

  以糖瓜、粘糕、草料和清水供灶神,晚間由家長祭拜。之後,神馬與紙錁一同焚化,謂灶神上天,除夕換新神馬供奉之,謂灶君回宮。

  【自然資源 】

  天津地質構造複雜,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積物覆蓋。地勢以平原和窪地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南向北逐漸上升。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東南部最低,海拔3. 5米。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窪地、灘涂等。土壤主要有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褐土、潮土、沼澤土、水稻土、鹽土等7類。植被大致可分為,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灌草叢、草甸、鹽生植被、沼澤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農田種植植物等11種。

  氣候

  天津位於中緯度歐亞大陸東岸,主要受季風環流的支配,是東亞季風盛行的地區,屬大陸性氣候。主要氣候特徵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風,乾旱少雨;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氣爽,冷暖適中;冬季寒冷,乾燥少雪。天津年平均氣溫在11. 4~12. 9攝氏度,市區平均氣溫最高為12. 9攝氏度。1月最冷,平均氣溫在-3~-5攝氏度;7月最熱,平均氣溫在26~27攝氏度。天津季風盛行,冬、春季風速最大,夏、秋季風速最小。年平均風速為2~4米/秒,多為西南風。天津平均無霜期為196~246天,最長無霜期為267天,最短無霜期為171天。在四季中,冬季最長,有156~167天;夏季次之,有87~103天;春季56~61天;秋季最短,僅為50~56天。天津年平均降水量為520~660毫米,降水日數為63~70天。在地區分布上,山地多於平原,沿海多於內地。在季節分布上,6、7、8三個月降水量佔全年的75%左右。天津日照時間較長,年日照時數為2500~2900小時。

  水文 天津位於海河流域下遊,是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衝」之稱。流經天津的一級河道有19條,總長度為1095. 1公裡。還有子牙新河、獨流減河、馬廠減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還鄉新河6條人工河道,總長度為284. 1公裡。二級河道有79條,總長度為1363. 4公裡,深渠1061條,總長度為4578公裡。天津還多次引黃濟津,並有一定數量的地下水。

  土地

  天津市土地面積119197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485609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0. 74%;園地面積37324公頃,佔3. 13%;林地34227公頃,佔2. 87%;牧草地594公頃,佔0. 05%;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18345公頃,佔18. 33%;交通用地32937公頃,佔2. 76%;水域315089公頃,佔26. 43%;未利用土地67845公頃,佔5. 69%。在全部土地面積中,國有土地501. 68萬畝,佔28. 06%;集體土地1286. 28萬畝,佔71. 94%。全市的土地,除北部的山地、丘陵外,其餘都是在深厚沉積物上發育的土壤。在海河下遊的濱海地區,有待開發的荒地、灘涂1214平方公裡,可作為建設和生態用地。

  礦產

  天津市已探明的金屬礦、非金屬礦和燃料礦有20多種。金屬礦和非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天津北部山區。金屬礦主要有錳硼石、錳、金、鎢、鉬、銅、鋅、鐵等,其中錳、硼不僅為國內首次發現,也為世界所罕見。非金屬礦主要有水泥石灰巖、重晶石、迭層石、大理石、天然油石、紫砂陶土、麥飯石等。燃料礦主要埋藏在平原區和渤海灣大陸架,有石油、天然氣和煤成氣等。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0億噸,油田面積100多平方公裡,天然氣地質儲量1500多億立方米,煤田面積80平方公裡。天津地熱資源豐富,具有埋藏淺、水質好的特點。目前已發現10個地熱異常區,面積2434平方公裡,水溫在30~90攝氏度。

  海洋

  天津海岸線位於渤海西部海域,南起歧口,北至澗河口,長l53公裡。海洋資源突出表現為:灘涂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水資源、海洋油氣資源。灘涂面積約370多平方公裡,正在開發利用。海洋生物資源,主要是浮遊生物、遊泳生物、底棲生物和潮間帶生物。海水成鹽量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鹽產地,擁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進行海水淡化,解決淡水不足的潛力很大。海洋油氣資源豐富,已發現45個含油構造,儲量十分可觀。

  【旅遊資源】

  天津旅遊資源豐富。

  有著名的津門十景,十景包括---中環彩練、薊北雄關、海門古塞、沽水流霞、津門故裡、獨樂晨光、龍潭浮翠、三盤暮雨、雙城醉月、天塔旋雲。

  有「京東第一山」之稱的薊縣盤山,山勢雄奇,層巒疊秀,歷史上曾被列為中國十五大名勝之一。乾隆曾28次遊覽此山,讚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

  八仙山自然保護區以林深佳秀而聞名,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被稱為天然的植物園。

  中外聞名的薊縣中上元古界地質剖面,層序齊全,構造簡單,疊層石和微體化石豐富,厚度達萬米,被聯合國地質科學聯 合會確認為世界標準地層剖面,1984年被批准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天津古海岸與溼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00多平方公裡。渤海灣西岸的貝殼堤作為古海岸遺蹟,保存完整,為國內外罕見。

  寧河的七裏海是典型的瀉湖溼地生態系統,水域遼闊,蘆葦繁茂,生物物種繁多。

  近年來,天津開發整合特色旅遊資源,著力開發建設海河旅遊觀光帶和市中心綜合旅遊區、濱海觀光度假旅遊區、薊縣山野名勝旅遊區、津西南民俗生態旅遊區、津西北現代休閒娛樂區。精心打造「近代中國看天津」城市旅遊品牌,建設大沽煙雲、小站練兵、洋務溯源、萊茵小城、歐陸風韻、東方巴黎、金融名街、意奧風情、扶桑市井、老城津韻、津衛搖籃、楊柳古鎮12個旅遊主題板塊。

  【人文景觀】

  天津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包括獨樂寺、大沽口炮臺、望海樓教堂、義和團呂祖堂壇口遺址等。其中,獨樂寺坐落在薊縣,始建於唐,重建於公元984年,是我國僅存的最古老的大型木結構樓閣建築,樓閣中16米高的觀音菩薩,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泥塑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黃崖關古長城,有各種造型的烽火臺20多座,盤旋於群山峻岭之中,四周風景優美如畫。全市現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3處,區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著名的有天后宮、玉皇閣、文廟、天主教堂、清真大寺、大悲禪院、廣東會館,以及周恩來青年時代在津革命活動舊址等。近年來,新建的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天津科技館,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場所。天津各博物館、紀念館現有藏品達53萬件,其中一、二級品達1000多件。

  天津的城市建築獨具特色。既有雕梁畫棟、典雅樸實的古建築,又有眾多新穎別致的西洋建築。有英國的中古式、德國的哥德式、法國的羅曼式、俄國的古典式、希臘的雅典式等,天津人通常把這些西洋建築稱之為「小洋樓」。全市現有英、法、美、俄、意、奧、比、德等國的歷史風貌建築872幢、156萬平方米。這些建築都飽含著中國近代史的底蘊,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在一座城市中,保存著大量民族風格的古建築和如此眾多的西洋建築,這在中國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不多見的。故天津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

  【風味食品】

  天津傳統的風味食品多種多樣。有操作技藝精湛,頗為廣大群眾和外賓稱讚的「津門三絕」,即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之後,貓不聞餃子於1997年被定為津門四絕之一。在最佳食品中,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知名度較高的還有:張記果仁、曹記驢肉、陸記燙麵炸糕、白記水餃、芝蘭齋糕乾、大福來鍋巴菜、石頭門坎素包。天津在20世紀80年代末興建了南市食品街、旅館街、服裝街,集吃、穿、住為一體,為廣大國內外消費者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

  

(責任編輯:胡聰)

相關焦點

  • 天津市簡介: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北方經濟中心
    九山頂為天津市最高點,海拔1078.5米。  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1,195萬(2007年,中國省級行政區第27名)。人口密度861人/平方公裡(中國省級行政區第5名)。城鎮人口783.06萬人,佔全市人口75.11%。全市人口出生率7.44‰,人口死亡率6.01‰,人口自然增長率1.43‰(2005年)。
  • 植物那些事兒(10)——盤點各省省會城市的市樹與市花 北方篇
    就像說到八達嶺長城你會想到北京說到臭豆腐你會想到長沙說到肉夾饃你會想到西安一樣有些東西早已經成為了一個城市的標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我們各個省會城市的市樹和市花們北京市樹:國槐 側柏中國槐簡稱國槐原產於中國,屬豆科植物古人把皇宮稱槐宸,宮廷稱槐掖;宰輔大臣叫槐宰、槐嶽、槐卿;讚譽公卿德高望重則稱槐王
  • 中國特有的白蠟樹,形態獨特,價值又高,是城市綠化的上選!
    白蠟樹是一種落葉喬木,它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國特有的樹種,它的分布比較廣,大多分布在六百米以下的丘陵,也可栽種在八百米以上的山地樹林。
  • 林草科普|德才兼備「話」不多:默默奉獻的白蠟樹
    在植物界,也有這樣一種植物——白蠟樹,它德才兼備,全力發揮著自己的價值,但總是不爭不搶,默默奉獻。白蠟是木犀科梣屬的植物,該屬約70種,中國約有20種。白蠟樹在中國的足跡遍布南北各省區,東南至福建,西到甘肅,海拔800-1600米的山地雜木林中是白蠟樹最理想的家園。白蠟木樹幹端直,身高可達15米以上,壽命可至百年,是一個妥妥的「小壽星」。
  • 白蠟樹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印象中,最早變黃落下、最有秋天味道的樹,可能要數白蠟樹了。
  • 白蠟蟲和白蠟樹
    生在魯北平原,從沒見過白蠟樹。小時候,村裡人將細長的木棍,統統叫作「白蠟杆」。對於這個詞語,我雖然耳熟,但對其意卻含混不清。或許,在老祖宗的故鄉,白蠟樹必定漫山遍野得枝繁葉茂。所以,他將「白蠟杆」這約定俗成的話語,傳給了兒女子孫,保留至今。    我原來居住的東門北胡同二條7號院內,種植了兩株蘋果樹。這兩棵蘋果樹,從沒用過農藥。搬家前一年的夏天,我發現兩棵蘋果樹個別枝葉上,有斑斑點點的白斑,仿佛掛了霜雪,不知蘋果樹招了什麼災。於是,摘了幾片樹葉,急忙趕到林業局農藥門市部問個究竟。
  • 4萬棵白蠟樹因真菌而死亡,英專家預計:或將消失95%白蠟樹
    白蠟樹大量死亡,正在改變整個英國景觀,從湖區和德比郡山谷到薩福克的森林,已經出現了變化。「灰分枯死」病的好時機,因為每到春季和夏季,萬物開始發芽,長出綠葉,而沒有長出綠葉的白蠟樹顯然是已經枯死了,而到了秋天和冬天,所有白蠟樹自然會脫落葉子,所以,我們很難再識別出那棵白蠟樹已經病死。
  • 白蠟樹的風韻
    花開不久,便整體離開枝條,一個個嗒然落地,在樹下留下黑綠黑綠的一片。我不明白,這些雄樹,忙忙地開花幹什麼?為了傳宗接代嗎?它一個果子都沒有結。為了給母樹授粉嗎?母樹並沒有開花。而且夏天母樹開花結籽的時候,公樹嘛事沒有,無事人似的。那它是為了什麼?我明白了,是不是造物特意派它來給人類送美呢?造物知道,經過一冬天乾涸的人心,是需要美來滋潤的啊。
  • 盤點中國四大港口城市,天津僅排第二,第一名卻名副其實
    所謂港口城市,就是位於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沿岸,擁有港口並具有水陸交通樞紐職能的城市,而一般港口城市,除了發達的水運和漁業,其經濟也是較為突出的,比如中國這四大港口城市,天津僅排第二,第一名卻名副其實!
  • 中國一大直轄市:天津,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曲藝文化的發祥地
    在我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很多的省份和城市,其中有四大直轄市,它們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這幾個直轄市不僅經濟發達,而且人口眾多,有著各自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北京是我國的首都,還是世界聞名的古都;上海是一座魔力之都,經濟發展遙遙領先;重慶是中國著名的山城,也是有遊客們打卡最頻繁的「網紅城市」;天津則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曲藝文化的發祥地。今天小編就要向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就是天津,天津地處中國華北地區、東臨渤海、華北平原東北部,這裡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 白蠟樹:認識你真不容易
    這到底是什麼樹呢?那時候,還沒有「形色」這類的手機應用軟體,只要將植物照片放上去,等一會兒它就顯示這是什麼樹、什麼花、什麼草,雖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但十之八九判斷正確。我請教附近居民,但他們都不知道。6月21日,大雨過後,那似葉又似果的東西長大了,一串串地垂掛下來。我量了其中一片,長度有4.5釐米,最寬處0.8釐米,很薄,形似船槳。
  • 白蠟窄吉丁——「高顏值」、「懂英文」的蟲子你見過嗎
    樹形優美的白蠟樹常常用於城市園林綠化。走在白蠟樹下,你也許會發現樹幹上有一些孔洞,洞口邊緣整整齊齊,形狀像極了英文字母「D」。這究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是人工做的另有用處呢?白蠟窄吉丁羽化形成的「D」形孔其實這是白蠟窄吉丁的成蟲羽化孔。就是下面這個披著斑斕金屬光澤甲殼,顏值頗高的蟲子。雖然顏值高,但它們可不是什麼善茬!
  • 中國第一個被撤銷的直轄市,更名40多次,有望成為一線城市
    眾所周知,我國有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個直轄市,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直轄市,都有很好的區位優勢和經濟優勢,成為直轄市意味著可以快速發展,建國初期,我國有很多直轄市,但越來越多的被取消,你知道我國第一個被廢除的直轄市在哪裡嗎?
  • 天津、重慶,哪一個才是中國第三直轄市?網友,這還需要比嗎?
    眾所周知,中國大地上有四個級別最高的城市,這四個城市都被稱為直轄市,雖然只是一個城市,但在級別上可以和一個省相比, 其實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有十幾個直轄市,很多現在的省會城市可以說是當時直轄市的一員, 比如南京,廣州,武漢, 從現在來看,國內這四個直轄市確實在發展上遠遠優於一些普通城市
  • 中科院支持深圳成直轄市,成為直轄市有什麼好處?該怎麼看?
    其中在「『十四五』時期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的總體思路」一塊,文章提到,設立直轄市,縮小大省管轄幅度,推進扁平化管理。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城市群發展戰略,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充分發揮優勢地區增長極、穩疆固邊、帶動區域發展的作用。此外,文章稱,積極培育全球中心城市。
  • 新直轄市會花落誰家?中科院提名四大候選,深圳呼聲最高
    直轄市在我國城市等級劃分中是獨一檔的存在,在行政等級中直轄市與省份是同等級,直轄市的一個區就相當於一省的城市,可見直轄市在我國城市中的超然地位,正是得益於這樣不同的城市區劃,直轄市在會在政策上得到一定的優待,發展會被更為重視,資源會更多地傾斜向直轄市,我國的四大直轄市哪一座不是知名城市。
  • 白蠟與洋白蠟區別略記
    年後第一天開工,中午在單位附近轉悠,拍到一棵用生命在詮釋什麼叫「不遺餘力」的白蠟樹。
  • 白蠟樹往外「吐木屑」?大事不妙!
    在白蠟的養護中,有時看見樹幹往外吐木屑?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是蛀幹害蟲天牛在鑽蛀危害,如不及時採取措施恐白蠟樹會因被天牛蛀空而死亡!【1】天牛如何危害白蠟?白蠟天牛以幼蟲鑽蛀白蠟樹主幹及主幹分叉處造成危害,初期樹木仍可正常生活,蛀蟲也不易被發現,其幼蟲一般在根基部危害,然後分布到主幹分叉處,能夠鑽到樹幹木質部,破壞樹林的輸道組織。【2】天牛造成白蠟「吐木屑」?
  • 中國唯一:能與四大直轄市等量齊觀的省會,年輕人喜歡來這裡尋夢
    中國的發展不僅僅體現在GDP上,也體現在各大城市的發展,中國的城市從一開始的名不見經傳到現在世界城市排行榜上都能看到名字,這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未來的發展潛力。而最著名的一點就是北上廣深了,這四個城市可以說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
  • 這3市有望「抱團」,發展為「直轄市」
    這3市有望「抱團」,發展為「直轄市」湖北省是國內唯一以林區為行政單位的神農架林區,與3個省轄區在行政區劃方面都有自己的行政活動。湖北省屬長江流域,位於洞庭湖水域北部,山地丘陵面積約佔80%,其餘20%為平原地形。